1、小班科学漂亮的糖果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知道不乱扔糖纸。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选择2―3种不同的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盒子装、布袋装、纸包等)带到幼儿园。
2.每张桌面贴上不同颜色的糖果图形(建议用吹塑纸)剪成糖果小屋的轮廓。
3.墙面上布置大糖果的轮廓作为超级糖果屋(用绉纸围成,简单且效果好)。
4.双面胶撕成段,事先贴在“糖果屋”内,以便幼儿粘贴糖纸。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糖果宝宝有个家,请你们剥开自己带来的糖果的糖纸,为糖果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放入糖果小屋。
――糖果家的宝宝可真多呀!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糖宝宝?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有各种各样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有硬的有软的,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颜色的,有不同图案的糖纸的,等等。
2.尝尝甜甜的糖果。
――大家一起来吃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 (变小了)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3.给糖果穿花衣裳。
――请幼儿将吃完的糖纸贴在桌上的“糖果小屋”内。
――幼儿与教师一同把糖果小屋“搬”进墙上大屋。
活动建议
1.儿歌并不是学习的重点,可以把它作为幼儿发现和感受糖果变化的经验总结。关键是让幼儿关注事物的变化,发现其中的联系:糖果放在嘴里会溶化变小。
2.超级糖果屋的制作可尽量夸张些,贴的位置要稍低,以利于幼儿观察。
3.可将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利用墙面超级糖果屋互相交流,获得有关糖果的经验。
活动反思
糖果对小班幼儿的吸引力、诱惑力是无穷的,活动中,幼儿在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品尝糖果,制作糖果的过程中,好奇心、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也让孩子们进行了大胆地探索、感知、想象。
2、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糖果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知道不乱扔糖纸。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选择2-3种不同的糖带到幼儿园来、主题墙上布置好。
2、各种糖果若干(形状、颜色不同的糖等)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活动难点: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活动过程:
一、用谈话导入,引起幼儿的回忆体验
师:“小朋友,你们好!你们喜欢吃糖吗?你们吃过什么糖?最喜欢吃什么糖?”(调动幼儿经验,引起幼儿兴趣)
二、操作,游戏
(一)猜糖果
1、出示一糖罐,里面放置各种形状的糖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吃的糖,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糖好不好?”
2、出示几种有代表的糖,引导幼儿认识。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糖
1、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两种不同的糖, 用你们的小手来摸一摸糖,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有各种各样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等,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颜色的,有硬的有软的等等。
(三)品尝糖果
1、老师请幼儿品尝糖。 师:“这种糖吃在嘴里什么感觉?”(幼儿大胆说出感受)尝一尝甜不甜。小朋友,剥下的糖纸怎么办?(让幼儿说一说)
2、幼儿一边品尝一边回答老师的问题:吃到嘴里糖果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是硬的还是软的。在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引导幼儿回答糖果变小了)
三、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小朋友,我们把刚才剥下的糖纸扔到垃圾筐里,让幼儿从小养成不乱扔糖纸的好习惯。 糖虽然好吃,但不能多吃,别忘了吃了糖以后要漱口和刷牙,下面我们一起到盥洗室漱口去吧!
活动延伸:
1、请幼儿搜集不同种类的糖,放在生活区内,供幼儿探索和品尝
2、在日常生活,放上各种糖纸和小石子、塑料泡沫,供幼儿进行折折叠叠,练习包糖。
活动反思:
糖果对小班幼儿的吸引力、诱惑力是无穷的,活动中,幼儿在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品尝糖果,制作糖果的过程中,好奇心、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也让孩子们进行了大胆地探索、感知、想象。
3、小班科学活动漂亮的糖果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知道不乱扔糖纸。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选择2―3种不同的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盒子装、布袋装、纸包等)带到幼儿园。
2.每张桌面贴上不同颜色的糖果图形(建议用吹塑纸)剪成糖果小屋的轮廓。
3.墙面上布置大糖果的轮廓作为超级糖果屋(用绉纸围成,简单且效果好)。
4.双面胶撕成段,事先贴在“糖果屋”内,以便幼儿粘贴糖纸。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糖果宝宝有个家,请你们剥开自己带来的糖果的糖纸,为糖果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放入糖果小屋。
――糖果家的宝宝可真多呀!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糖宝宝?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有各种各样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有硬的有软的,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颜色的,有不同图案的糖纸的,等等。
2.尝尝甜甜的糖果。
――大家一起来吃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 (变小了)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3.给糖果穿花衣裳。
――请幼儿将吃完的糖纸贴在桌上的“糖果小屋”内。
――幼儿与教师一同把糖果小屋“搬”进墙上大屋。
活动建议
1.儿歌并不是学习的重点,可以把它作为幼儿发现和感受糖果变化的经验总结。关键是让幼儿关注事物的变化,发现其中的联系:糖果放在嘴里会溶化变小。
2.超级糖果屋的制作可尽量夸张些,贴的位置要稍低,以利于幼儿观察。
3.可将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利用墙面超级糖果屋互相交流,获得有关糖果的经验。
活动反思
糖果对小班幼儿的吸引力、诱惑力是无穷的,活动中,幼儿在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品尝糖果,制作糖果的过程中,好奇心、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也让孩子们进行了大胆地探索、感知、想象。
4、小班科学超级糖果屋教案反思
目标
1.能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知道不乱扔糖纸。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准备
1.幼儿选择2—3种不同的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盒子装、布袋装、纸包等)带到幼儿园。
2.每张桌面贴上不同颜色的糖果图形(建议用吹塑纸)剪成糖果小屋的轮廓。
3.墙面上布置大糖果的轮廓作为超级糖果屋(用绉纸围成,简单且效果好)。
4.双面胶撕成段,事先贴在“糖果屋”内,以便幼儿粘贴糖纸。
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糖果宝宝有个家,请你们剥开自己带来的糖果的糖纸,为糖果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放入糖果小屋。
——糖果家的宝宝可真多呀!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糖宝宝?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有各种各样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有硬的有软的,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颜色的,有不同图案的糖纸的,等等。
2.尝尝甜甜的糖果。
——大家一起来吃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 (变小了)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3.给糖果穿花衣裳。
——请幼儿将吃完的糖纸贴在桌上的“糖果小屋”内。
——幼儿与教师一同把糖果小屋“搬”进墙上大屋。
建议
1.儿歌并不是学习的重点,可以把它作为幼儿发现和感受糖果变化的经验总结。关键是让幼儿关注事物的变化,发现其中的联系:糖果放在嘴里会溶化变小。
2.超级糖果屋的制作可尽量夸张些,贴的位置要稍低,以利于幼儿观察。
3.可将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利用墙面超级糖果屋互相交流,获得有关糖果的经验。
活动反思:
糖果对小班幼儿的吸引力、诱惑力是无穷的,活动中,幼儿在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品尝糖果,制作糖果的过程中,好奇心、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也让孩子们进行了大胆地探索、感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