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集体舞教案田纳西摇摆舞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大班教案 > 大班说课稿

大班集体舞教案田纳西摇摆舞

时间:2022-07-07 17:33:31

大班集体舞教案田纳西摇摆舞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大班说课稿的您有所帮助。

1、大班集体舞教案田纳西摇摆舞

  幼儿园大班集体舞教案:田纳西摇摆舞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初步掌握固定的动作模式(第一小节自由创编动作,第二小节自由扭动)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借助领袖舞蹈的表现模式,努力尝试在XX处独立做出即兴动作。

  3、在固定的动作模式中,准确交换舞伴,并享受交换舞伴和舞伴共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对集体舞的经验。

  关键概念:单圈、双圈、面向圈上、面向圆心。

  2、初步听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

  3、了解幼儿的游戏经验。

  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领袖游戏。

  4、乐曲——田纳西摇摆舞。

  5、手腕花21个。分两种颜色(11个红色,10个黄色)

  活动过程:

  1、听 音乐玩“老狼游戏”进场,感受并随音乐表达简单的节奏型。

  2、单圈玩“照镜子”游戏,了解固定的动作模式。

  (1)教师提议玩“照镜子”游戏,并提供“拍拍,扭一扭”的动作模式让幼儿模仿。

  (2)教师先引导幼儿提议一动作替换“拍”的动作,再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3)教师先引导幼儿根据基本的动作模式尝试创编、表达,再反馈个别幼儿的动作,随乐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4)邀请几名幼儿轮流做领头人,和全体幼儿随乐玩“照镜子”游戏。

  3、双圈玩“照镜子”游戏,尝试两人的配合。

  (1)提取幼儿最喜欢的两个动作,集体操练。

  (2)站双圈,面对面随乐玩照镜子的游戏。

  4、学习交换舞伴。

  (1)听语言指令,外圈移动交换舞伴。

  (2)听音乐换舞伴。

  5、完整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1)师生共同迁移已有经验梳理舞蹈结构。

  师邀请舞伴演示。

  幼儿站双圈尝试,了解舞蹈结构。

  师:听着音乐,我们可以先(A)……再(B)……再……记住了吗?照镜子时做什么动作?

  (2)随乐完整舞蹈。

  发现问题(困难)尝试解决;

  (3)再次随乐完整舞蹈;

  6、客人老师加入,同时间奏加入放松游戏,再次体验参与集体舞的愉悦。

2、大班音乐活动田纳西摇摆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初步掌握固定的动作模式(第一小节自由创编动作,第二小节自由扭动)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借助领袖舞蹈的表现模式,努力尝试在XX处独立做出即兴动作。

  3、在固定的动作模式中,准确交换舞伴,并享受交换舞伴和舞伴共舞的快乐。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对集体舞的经验。

  关键概念:单圈、双圈、面向圈上、面向圆心。

  2、初步听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

  3、了解幼儿的游戏经验。

  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领袖游戏。

  4、乐曲——田纳西摇摆舞。

  5、手腕花21个。分两种颜色(11个红色,10个黄色)

  活动过程:

  1、听 音乐玩“老狼游戏”进场,感受并随音乐表达简单的节奏型。

  2、单圈玩“照镜子”游戏,了解固定的动作模式。

  (1)教师提议玩“照镜子”游戏,并提供“拍拍,扭一扭”的动作模式让幼儿模仿。

  (2)教师先引导幼儿提议一动作替换“拍”的动作,再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3)教师先引导幼儿根据基本的动作模式尝试创编、表达,再反馈个别幼儿的动作,随乐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4)邀请几名幼儿轮流做领头人,和全体幼儿随乐玩“照镜子”游戏。

  3、双圈玩“照镜子”游戏,尝试两人的配合。

  (1)提取幼儿最喜欢的两个动作,集体操练。

  (2)站双圈,面对面随乐玩照镜子的游戏。

  4、学习交换舞伴。

  (1)听语言指令,外圈移动交换舞伴。

  (2)听音乐换舞伴。

  5、完整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1)师生共同迁移已有经验梳理舞蹈结构。

  师邀请舞伴演示。

  幼儿站双圈尝试,了解舞蹈结构。

  师:听着音乐,我们可以先(A)……再(B)……再……记住了吗?照镜子时做什么动作?

  (2)随乐完整舞蹈。 发现问题(困难)尝试解决;

  (3)再次随乐完整舞蹈;

  6、客人老师加入,同时间奏加入放松游戏,再次体验参与集体舞的愉悦。

  活动反思:

  我觉得本次活动的气氛非常好,小朋友们的兴趣有浓厚,参与性强。幼儿对肢体的动作表现地也比较地突出,也由一开始的单一“变”为后来的丰富,这一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感受了引导的魅力之大。在合作游戏中,小朋友们也很开心地去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跳舞。

3、大班集体舞教案:田纳西摇摆舞

  幼儿园大班集体舞教案:田纳西摇摆舞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初步掌握固定的动作模式(第一小节自由创编动作,第二小节自由扭动)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借助领袖舞蹈的表现模式,努力尝试在XX处独立做出即兴动作。

  3、在固定的动作模式中,准确交换舞伴,并享受交换舞伴和舞伴共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对集体舞的经验。

  关键概念:单圈、双圈、面向圈上、面向圆心。

  2、初步听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

  3、了解幼儿的游戏经验。

  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领袖游戏。

  4、乐曲——田纳西摇摆舞。

  5、手腕花21个。分两种颜色(11个红色,10个黄色)

  活动过程:

  1、听 音乐玩“老狼游戏”进场,感受并随音乐表达简单的节奏型。

  2、单圈玩“照镜子”游戏,了解固定的动作模式。

  (1)教师提议玩“照镜子”游戏,并提供“拍拍,扭一扭”的动作模式让幼儿模仿。

  (2)教师先引导幼儿提议一动作替换“拍”的动作,再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3)教师先引导幼儿根据基本的动作模式尝试创编、表达,再反馈个别幼儿的动作,随乐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4)邀请几名幼儿轮流做领头人,和全体幼儿随乐玩“照镜子”游戏。

  3、双圈玩“照镜子”游戏,尝试两人的配合。

  (1)提取幼儿最喜欢的两个动作,集体操练。

  (2)站双圈,面对面随乐玩照镜子的游戏。

  4、学习交换舞伴。

  (1)听语言指令,外圈移动交换舞伴。

  (2)听音乐换舞伴。

  5、完整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1)师生共同迁移已有经验梳理舞蹈结构。

  师邀请舞伴演示。

  幼儿站双圈尝试,了解舞蹈结构。

  师:听着音乐,我们可以先(A)……再(B)……再……记住了吗?照镜子时做什么动作?

  (2)随乐完整舞蹈。

  发现问题(困难)尝试解决;

  (3)再次随乐完整舞蹈;

  6、客人老师加入,同时间奏加入放松游戏,再次体验参与集体舞的愉悦。

4、大班音乐活动集体舞——问候舞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音乐教育。也有人称为是"从钢琴凳上 (老师)、座位上(孩子们)解放出来的音乐教育",是世界着名、影响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我班曾组织过奥尔夫音乐活动,孩子们对奥尔夫音乐活动有一些经验,而且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本次活动选自《奥尔夫音乐"跟我摇摆"》教材,我将多个素材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改变与组合:借助"围着一棵大树",让孩子巩固节奏(X X | X X X 0 |),掌握集体舞中"拍手游戏"的部分;运用"宝宝的礼物",使活动张弛有度,动静交替。力图通过这样的组织形式激活幼儿参与的热情,为孩子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体验。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X X | X X X 0 |。

  2.学习《问候舞》,掌握新的集体舞中"互换朋友的方法"。

  3.体验集体舞互动的乐趣,增进伙伴间的情感。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有集体舞的经验;玩过节奏游戏《围着一棵大树》。

  物质准备:奥尔夫音乐《围着一棵大树》、《问候舞》、《给宝宝的礼物》音乐。

  活动过程:

  一、节奏游戏,激发参与热情。

  (一)出示节奏图谱,巩固节奏型。

  1.出示节奏。

  "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个节奏吗?"

  2.说出节奏。

  "谁用把这个节奏读出来?"

  (二)创编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1.个别示范。

  "谁能用身体动作,把这个节奏表现出来?"

  2.完整表现。

  "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玩一玩节奏游戏吧!请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X X | X X X 0 |"

  二、分步学习,掌握舞蹈要领。

  (一)学习动作:拍手游戏。

  1.独自拍手,练习节奏。

  "我在花园散步,看见一棵大树,你看我是怎样做?"(教师带领做拍腿、拍手的动作)

  2.互动拍手,掌握韵律。

  "我还可以这样拍。"(教师示范)"我们听着音乐来玩一玩!"(幼儿练习)

  (二)学习动作:交换朋友。

  1.迁移经验,创编交换方法。

  "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换一位朋友吗?"

  2.介绍方案,新授互换方法。

  "我们还可以这样换!"(教师示范新的互换方式)

  (三)学习动作:搭建小桥。

  1.教师示范。

  "刚才我们围圈走的时候,发现老师干什么了?"

  2.要领讲解。

  "我是怎样走进队伍的呢?"

  三、完整表演,解决舞蹈难点。

  (一)提出难点。

  "小朋友你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二)商讨策略。

  "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三)验证方案。

  "让我们用想到的办法来试试!"

  四、手指游戏,放松幼儿心情。

  (一)总结评价"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支问候舞,小朋友们都跳的非常出色!"

  (二)鼓励表扬"老师今天带来了8样礼物,来奖励大家!请小朋友把小手拿出来接受我的礼物吧!"

  活动反思:

  《问候舞》来源于奥尔夫音乐,是一首曲式结构循环往复,尾音部分音长变化明显的曲子,每一段旋律中尾音出现的次数各不相同,而且尾音的节奏都有变化,有长有短,完全没有重复,这对于幼儿理解记忆乐曲有一定难度。

  在幼儿园进行研究音乐开始,图谱昂视是非常受用的,因为图谱方法是用符号把听到的音乐元素符号化,通过视觉艺术的载体形式将听觉艺术展现出来,帮助幼儿从听觉到感受,从感受到思考和体验,再将这种体验转化为表达。符合孩子的学习过程,也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

5、大班集体舞活动花儿朵朵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图片所表达的内容,并学会看图做动作。

  2、初步学习集体舞,能跟随音乐较合拍做动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跳舞能力。

  3、在跳集体舞中感受音乐,舞蹈带来的快乐。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录音机2、磁带3、黑板4、四张不同花儿的图片5、手腕花人手一朵(红、黄、蓝、灰四种,同数量)6、地上贴小圆点(每人一个)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出示图1--"花苞"图师:图上有什么?

  师:花开了没有?

  师:花苞有什么颜色?(红、黄、蓝、灰四种)师:你们手上戴着什么?什么颜色?它们有什么是一样的?

  二、幼儿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节奏,熟悉音乐。

  老师放音乐。

  师: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着音乐拍手。

  三、比较图的不同,看图做动作。

  老师出示图2--"花朵"图师:这幅图与前一幅有什么不同?

  师:花苞怎么做?

  师:一个人是这样做,那两个人怎么做?四个人呢?

  听音乐,小朋友做动作(四个小朋友一组)师:地上有小圆点,现在怎么变小花苞?

  请四位小朋友示范,其他小朋友跟学。

  老师出示图3--有上下箭头师:这幅图与第二幅是一样的吗?哪个地方不一样?

  师:请小朋友看看你是哪种花?想想你是开在上面还是下面/小朋友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老师出示第四幅图--旋转的箭头。

  师:最后一幅图与第三幅图是一样的吗?

  请小朋友上来试试做动作。

  四、幼儿再次看图欣赏音乐,完整的跳集体舞。

  小朋友边听音乐边看图做动作。

  师:前奏听好,并看老师在什么图上指了两次。

  师:小朋友要把这两个动作做两遍。

  幼儿跟音乐连贯地做一遍动作,老师不示范。

  师:请小朋友自己找圆圈站好,现在我们听得音乐比较快,小朋友不记得动作就看图。

  五、老师总结师:今天谁帮了大忙?

  师:图片。

  评析:

  幼儿是喜欢参加艺术活动的,大班集体舞活动--花儿朵朵能很容易的调动他们兴趣,花儿朵朵的音乐很欢快,舞蹈动作也符合大班的要求,选择这个集体舞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在教学中老师采取了看图片做动作的方法,这样幼儿能较容易地做动作。这个活动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所熟悉的、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的现实生活,教师尝试做有心人,将孩子们与花做朋友,让孩子们通过欣赏,并在欣赏中了解桃花的外形特征,以动作表达桃花的不同形态,丰富了孩子对花色彩、形态美的感受,其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幼儿主动去探索表现花美的各种方式。

  2、在活动中,教师充分理解、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兴趣及需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幼儿自由选择与集体交流相结合的形式,提供了丰富的、适合不同层次的操作环境,为他们创设了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教师隐性的指导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这给孩子们提供了自由发展、自由表现的机会,使孩子在与师幼互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索、发现,从而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3、注重教师的亲和力,促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的每个环节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以自制花园为背景,从视觉上,给孩子美的体验;并用优美舒缓的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创设优美和谐的环境氛围,让孩子与整个活动环境融为一体。

  从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作时愉快的情绪体验及创作出来的作品看,幼儿对此活动有浓厚的感兴趣,在活动中,以肢体动作的形式表现花,让幼儿体验表现花的形式原来还有更多,他们的多种经验得到了充分而又灵活的运用。

  不 足:活动中教师还缺乏一定的教学随机性,离成为一个机智型的好老师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以后一定要不断向同行学习,并不断改进自己对孩子的回应策略。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推荐 幼儿园大班美术说课稿:我爱秋天 幼儿园大班音乐说课稿:喜洋洋 幼儿园游戏说课稿:不开灯的晚上 幼儿园大班艺术说课稿:插花 大班社会教案:认识人民币 大班童话说课稿《古塔上的鸟》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小熊过桥 大班科学说课稿:物体怎样移动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看报学数 《猴子学样》说课稿_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 大班卫生教案20篇 幼儿园礼仪教案20篇 大班礼仪教案20篇 大班幼小衔接教案20篇 幼儿文学语言作品活动教案20篇 大班常规及品德教育教案20篇 大班主题教案20篇 大班手工卡纸教案20篇

最新大班说课稿 大班主题教案了不起的人教案 大班音乐教案劳动最光荣教案 大班主题教案水里的动物教案 大班主题教案保护小动物教案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捏泥人教案 大班民间游戏教案炸坦克教案 大班主题教案哭脸和笑脸教案 大班主题人生活在陆地上好还是生活在海洋里好?辩论教案 幼儿园学前班音乐人人夸我好儿童(歌曲表演)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人类的好朋友——青蛙说课稿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大班语言活动方案策划 大班健康教案蔬菜水果变干净 大班健康手的本领大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竹子大变身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扑克教案反思 大班陶艺多啦A梦的创想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6的分合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数字创意变形画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有趣的十二生肖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