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社会我会打招呼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每天跟不同的熟人打招呼。
2.学习在打招呼时注视对方的眼睛并面带微笑。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1.课件、幼儿用书。
2.轻松欢快的音乐。
3.各种打招呼的图片,如挥手、微笑、拥抱等。
4.请两名幼儿事先排练好进入幼儿园互相打招呼的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1.情景表演引出课题:
(1)教师请事先排演好的两名幼儿上前表演小故事。教师:你们仔细看,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他们又说了什么?
(2)两名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3)教师:他们表演的是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
(4)幼儿回答。教师小结:他们表演了早上来幼儿园的情景,两个小朋友见面后互相说了"你早!你好!"(5)教师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模仿对话,并注意提醒幼儿在打招呼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面带微笑:
2.请幼儿看书。
(1)教师:小朋友请打开书,看看图上都有谁?她说了什么话?在说话的时候,她又是怎样做的?
(2)幼儿看书后回答。
(3)教师完整地讲述一遍幼儿用书中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小结。
3.学习儿歌"小可懂礼貌"。
(1)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名字叫"小可懂礼貌",请大家仔细听。
(2)幼儿倾听教师的朗诵。
(3)教师针对儿歌中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提问。如小可喜欢的表情是什么?她都遇到了谁?和他们是怎样打招呼的?
(4)教师请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念儿歌。
4.玩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练习各种打招呼的方式。
(1)玩法:教师将一些打招呼的方式的图片排列在黑板上,并列上序号。幼儿一边听音乐, 一边拍手走步,等这段音乐结束时,迅速找一个朋友打招呼。依次的,等第二段音乐结束时,必须重新找一个朋友打招呼。有几张图片,音乐就重复放几次。
(2)调整图片前后的顺序,请幼儿按照图片的新顺序再次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打招呼是每个人每天会遇到的事情,对于刚入幼儿园三个多月的小班小朋友来说,学会打招呼也是常规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的宝宝,平时都是一个人在家里,同伴交往的时间比较少,跟别人语言交流的机会也少,所以这时候的宝宝,在人与人之间打招呼的态度上很被动,不知道看到别人要主动打招呼,更不知道打招呼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事情,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要在宝宝萌芽的状态时就抓住教育的契机,小班的社会活动应以游戏的成分开展,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宝宝的情感体验,达到教育的效果。
2、小班社会活动甜甜的招呼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清晨,当老师站在幼儿园大门口向每位来园的小朋友问好时,你总会发现刚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小朋友总是急忙躲到爸爸妈妈的身后,最后在爸爸妈妈的引导下,好半天轻轻地哼出一句听不清的问好声。只有少数孩子能大方地对老师回敬一句:“早上好!”或是摆摆手,鞠个躬。通过与小班孩子的交流,我发现他们不是不会说,而是缺乏在不同场合与对象交流、对话的经验,因此表现出不敢说的行为,甚至惧怕在许多人面前大胆的表达与交流,出现我们所看到的扭捏、躲闪、跑开灯现象。
活动目标:
1、愿意大胆地参加活动,接受熟悉的人,会用甜甜的打招呼的方式接近他人。
2、尝试用多种方式与同伴打招呼,感受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大胆滴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主动和同伴打招呼。
活动难点:能克服心理的胆怯与陌生的客人打招呼。
活动准备:
1、电视机、VCD机、天天宝宝碟片、录音机、找朋友的磁带。
2、幼儿人手一个彩色眼罩。
活动过程:
一、活师生问好。鼓励小朋友大胆滴介绍自己。
1、鼓励幼儿有礼貌滴和客人老师集体打招呼。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坐在后面的这些客人老师吗?我们一起来和他们打招呼吧! 幼儿:客人老师好!
2、鼓励幼儿大胆地单独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并送上小贴花以示鼓励。
教师:客人老师很喜欢你们,很想和你们做朋友,谁愿意先来介绍自己呢?
幼儿:大家好,我叫**。-------
二、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方式与同伴打招呼。
1、播放动画片天线宝宝,引导幼儿说说天线宝宝们是怎样和朋友打招呼的。
(1)教师:有几位小客人看见你们都会大方地介绍自己,它们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让我们一起看看是谁?
(2)播放动画片天线宝宝。
(3)天线宝宝是怎样和朋友招呼的?
2、听音乐尝试与同伴打招呼,并共同探索多种打招呼的方式。
(1)让我们一起学着天线宝宝的样子和朋友打招呼吧。
(2)你们刚才是怎样和朋友打招呼的?
幼儿:我们抱抱、我说“你好”、我和朋友手拉手。
3、再次尝试用甜甜的的方式与同伴打招呼。
4、引导幼儿尝试用甜甜的招呼和客人打招呼。
教师:让我们用甜甜的 招呼和客人老师一起玩游戏吧!
三、游戏:蒙眼行走,体会寻找到伙伴后的惊喜。
1、出示彩色眼罩,帮助幼儿戴眼罩,体验蒙眼后的感受。
2、听音乐与同伴合作玩游戏
3、用甜甜的招呼和客人老师道别。
活动反思: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简单的打招呼的方法,且对熟悉的同伴有了一定的亲切感,所以设计此活动,希望通过创设一个同伴互动,场景变化的交流空间,让幼儿探索多种打招呼的方式,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以增强幼儿在其他变化场景与对象的情况下的适应能力。从实际的活动效果中我们也同样达到了事先预料的教育目的,孩子们在开心的氛围中 学会了许多与同伴打招呼的方法,轻松的游戏情境让他们感受其乐无穷。《甜甜的招呼》活动,能够帮助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尽快融入到集体中,体验和大家一起玩耍的快乐,使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交往能力得到发展。这是一次充分利用了客人老师资源的社会活动。
3、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我会打招呼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每天跟不同的熟人打招呼。
2.学习在打招呼时注视对方的眼睛并面带微笑。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1.课件、幼儿用书。
2.轻松欢快的音乐。
3.各种打招呼的图片,如挥手、微笑、拥抱等。
4.请两名幼儿事先排练好进入幼儿园互相打招呼的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1.情景表演引出课题:
(1)教师请事先排演好的两名幼儿上前表演小故事。教师:你们仔细看,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他们又说了什么?
(2)两名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3)教师:他们表演的是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
(4)幼儿回答。教师小结:他们表演了早上来幼儿园的情景,两个小朋友见面后互相说了"你早!你好!"(5)教师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模仿对话,并注意提醒幼儿在打招呼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面带微笑:
2.请幼儿看书。
(1)教师:小朋友请打开书,看看图上都有谁?她说了什么话?在说话的时候,她又是怎样做的?
(2)幼儿看书后回答。
(3)教师完整地讲述一遍幼儿用书中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小结。
3.学习儿歌"小可懂礼貌"。
(1)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名字叫"小可懂礼貌",请大家仔细听。
(2)幼儿倾听教师的朗诵。
(3)教师针对儿歌中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提问。如小可喜欢的表情是什么?她都遇到了谁?和他们是怎样打招呼的?
(4)教师请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念儿歌。
4.玩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练习各种打招呼的方式。
(1)玩法:教师将一些打招呼的方式的图片排列在黑板上,并列上序号。幼儿一边听音乐, 一边拍手走步,等这段音乐结束时,迅速找一个朋友打招呼。依次的,等第二段音乐结束时,必须重新找一个朋友打招呼。有几张图片,音乐就重复放几次。
(2)调整图片前后的顺序,请幼儿按照图片的新顺序再次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打招呼是每个人每天会遇到的事情,对于刚入幼儿园三个多月的小班小朋友来说,学会打招呼也是常规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的宝宝,平时都是一个人在家里,同伴交往的时间比较少,跟别人语言交流的机会也少,所以这时候的宝宝,在人与人之间打招呼的态度上很被动,不知道看到别人要主动打招呼,更不知道打招呼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事情,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要在宝宝萌芽的状态时就抓住教育的契机,小班的社会活动应以游戏的成分开展,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宝宝的情感体验,达到教育的效果。
4、小班社会甜甜的招呼教案反思
活动前评析
清晨,当我站在幼儿园教室门口向每一位小朋友问好时,我总会发现一部份小朋友总是轻轻地哼出一句听不清的问好声。只有少数孩子能大方地对老师回敬一句:"早上好!"或是摆摆手,鞠个躬。通过我与孩子们的一段时间的相处和交流之后,我发现孩子们不是不会说,而是缺乏在不同场合与对象交流和对话的经验,因此表现出不敢说的行为,甚至惧怕在许多人面前大胆地表达与交流,出现我们所看到的扭捏与躲闪和跑开等现象。因此我开展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愿意大胆的参加活动,对用甜甜的打招呼的方式接近他人感兴趣.
2.尝试用多种方式与同伴打招呼,感受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3.能克服心理的胆怯与陌生的客人打招呼.
活动准备
1.电视机 电脑 <<天线宝宝>>碟片 录音机 <<找朋友>>音乐 图片若张
2.幼儿人手一个彩色眼罩
3.邀请部分家长和园内老师
活动过程实录
一.师生问好.鼓励小朋友大胆的介绍自己.
1.鼓励幼儿有礼貌的和客人们集体打招呼.指导语: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后面的这些客人吗?我们一起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2.鼓励幼儿大胆地单独向客人们介绍自己,并送上小星星以示奖励.指导语:客人们很喜欢你们,很想和你们做好朋友,可是他们不知到你们叫什么名字?谁愿意来介绍介绍自己.
二.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多种方式与同伴打招呼.
1.播放动画片<<天线宝宝>>.引导幼儿说说天线宝宝们是怎样和朋友打招呼的.
(1)指导语:还有几位小客人看见你们都会大方地介绍自己,它们也想想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让我们来一起看看是谁?
(2)播放动画片<<天线宝宝>>.
(3)交流讨论.指导语:天线宝宝是怎样和朋友打招呼的?听到朋友甜甜的招呼,你心里怎样?
2.听音乐尝试与同伴打招呼,共同探索多种打招呼的方式.
(1)幼儿初步尝试与同伴打招呼.指导语:让我们一起来学着天线宝宝的样子和朋友打招呼吧!
(2)交流讨论,利用图示梳理记忆.指导语:你们刚才是怎样和朋友打招呼的?(幼儿说,教师一边用图示表示,帮助幼儿记忆和整理.)
3.幼儿尝试用甜甜的方式和客人打招呼.指导语:让我们用甜甜的方式和客人们一起来玩玩打招呼.
三.游戏:蒙眼行走,体验寻找伙伴后的惊喜.
1.出示彩色眼罩,帮幼儿戴上眼罩,体验蒙住眼睛后的一些紧张心理.指导语:这是什么?猜猜它可以做什么?如果把它蒙在眼睛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2.听音乐与同伴共同体验蒙眼合作游戏的乐趣.指导语:现在我们都戴上了漂亮的眼罩,来和朋友玩游戏"甜甜的招呼".当你听着音乐蒙眼找到一个新朋友时,自己拉开眼罩,和他来一个甜甜的招呼.然后又蒙上眼罩.继续找新朋友.
四.结束活动用甜甜的招呼和客人道别.附:《找朋友》音乐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抱一抱,亲一亲,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笑一笑,问声好,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优点,开始时采用观看视频导入活动,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实际的和其他老师、保健医、门卫爷爷等打招呼,可以增加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减少活动的枯燥。不足的地方有,一开始可以利用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回想自己早上来幼儿园的情况和下午离开幼儿园时自己的表现,会更贴合实际,更有利于幼儿的发挥。让幼儿与不同的人打招呼时,由于缺乏经验等因素,秩序有点混乱,有待加强这方面的能力。面对幼儿的积极参与,要及时给予幼儿反馈,多表扬鼓励孩子,并做到关注到每一个小朋友。
5、小班主题打招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侧面人,大胆表现侧面头部特征。
2、鼓励幼儿讲文明,懂礼貌,多与他人打招呼。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在讲文明懂礼貌,多与他人打招呼的情境中萌发乐于与他人问好打招呼的情感。
正确表现侧面人的头部特征。
活动准备:
1、勾线笔、纸。
2、正面人绘画范例(大)、侧面人绘画范例(大)、有构图的完整绘画范例。
活动过程:
一、欣赏讨论
每天上学,我们都会遇到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看到他们,小朋友要说什么呀要怎么样才能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呀?
小结:我们要跟他们打招呼,要做有礼貌的好孩子。打招呼的时候要眼睛看着别人,面对面地打招呼才是有礼貌的。
二、示范讲解
张老师早上看到了两个小朋友,他们就在打招呼,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两个朋友是不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呀?他们有没有面对面呀?
小结:这两个朋友是面对面地打招呼的,所以他们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我们小朋友每天早上也一定看到了很多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来把他们画下来好不好。首先,一起看一看,面对面打招呼的小朋友跟正面的小朋友有什么区别?
1、发际线——是斜斜的。往左边打招呼发际线在右边,那往右边打招呼,发际线在哪边呢?
2、嘴巴——只有半个弯弯的小月亮。
3、眼睛——只能看到一个。
4、耳朵——也只有一个
教师示范画侧面人,边示范边复述侧面人头部特征。并请幼儿上前示范绘画。
三、幼儿创作
每天我们都能看到很多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早上看到的有礼貌的好孩子,把他们请来给我们的客人老师看一看好不好。每人请两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他们一定是面对面打招呼的。
教师指导:
1、考虑布局。(请宝贝们画图时画得大一些,我们的客人老师才能看清楚这些懂礼貌的好孩子。
2、大胆表现侧面人头部特征。(打招呼的朋友一定要面对面哦,怎样才是面对面呀?)边指导边重复侧面人头部特征。
3、提升地平线(他们在哪里打招呼呢?肯定是在地上面,所以请你们把地平线画上。)
4、用简单的线描形式装扮小朋友。(画完的小朋友请用线描的方式打扮一下你画的有礼貌的好宝宝)
四、评讲交流
1、我们来找一找,我们小朋友的画面里是不是都有讲礼貌的好宝宝呀?(讲评是否正确表现侧面人头部特征)。
2、结合生活,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也能做有礼貌的好孩子,多与他人打招呼。
活动反思:
教幼儿学会语言交往礼貌用语。中班幼儿我们要抓住生活中的小事让幼儿学会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在幼儿实践练习环节中,给幼儿一个实践练习的机会。通过集体练习、个别练习,师幼、生生练习多种方式对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加于巩固。为幼儿创设不同的环境氛围进行榜样引导是提高幼儿交往的有效手段。
不足之处:
课堂驾御能力不够,随机应变还不是很顺,整个环节层次不够明朗,但活动中小朋友还是很积极地参与,小朋友、老师都玩得很开心,活动在快乐中结束。
6、小班社会我会打招呼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每天跟不同的熟人打招呼。
2.学习在打招呼时注视对方的眼睛并面带微笑。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教学准备:
1.课件、幼儿用书。
2.轻松欢快的音乐。
3.各种打招呼的图片,如挥手、微笑、拥抱等。
4.请两名幼儿事先排练好进入幼儿园互相打招呼的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1.情景表演引出课题:
(1)教师请事先排演好的两名幼儿上前表演小故事。教师:你们仔细看,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他们又说了什么?
(2)两名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3)教师:他们表演的是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
(4)幼儿回答。教师小结:他们表演了早上来幼儿园的情景,两个小朋友见面后互相说了"你早!你好!"(5)教师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模仿对话,并注意提醒幼儿在打招呼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面带微笑:
2.请幼儿看书。
(1)教师:小朋友请打开书,看看图上都有谁?她说了什么话?在说话的时候,她又是怎样做的?
(2)幼儿看书后回答。
(3)教师完整地讲述一遍幼儿用书中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小结。
3.学习儿歌"小可懂礼貌"。
(1)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名字叫"小可懂礼貌",请大家仔细听。
(2)幼儿倾听教师的朗诵。
(3)教师针对儿歌中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提问。如小可喜欢的表情是什么?她都遇到了谁?和他们是怎样打招呼的?
(4)教师请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念儿歌。
4.玩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练习各种打招呼的方式。
(1)玩法:教师将一些打招呼的方式的图片排列在黑板上,并列上序号。幼儿一边听音乐, 一边拍手走步,等这段音乐结束时,迅速找一个朋友打招呼。依次的,等第二段音乐结束时,必须重新找一个朋友打招呼。有几张图片,音乐就重复放几次。
(2)调整图片前后的顺序,请幼儿按照图片的新顺序再次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课让幼儿结合传统的礼仪教育,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小养成见人主动问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礼仪礼貌习惯,将会让孩子们受益一生。将我们的传统德育文化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