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律动魔仙的指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用弹奏、点指、舒展等相应动作表现“ABACA”的回旋曲结构。
2、通过故事情节、乐曲图谱和游戏情境,让幼儿充分感受与表现,主动建构对音乐的认知。
3、知道助人为乐的道理,在两两互动学习表现中体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化石》、音乐图谱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师: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有许多的公主和王子,有一天被外星人用魔法变成了是木头,不能说话,也不能动了。国王非常的伤心,每天都在想办法解,救王子和公主。他的诚意感动了山上的魔仙,魔仙准备解救他们。
2、师:魔仙有两种神奇的魔法:弹奏法和点指法。
二、1、今天老师带来了非常好听的音乐,讲的就是魔仙用弹奏法和点指法解救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整音乐)2、师:谁来告诉我,你听到了魔仙使用了什么方法?(幼:弹奏的魔法、点指的魔法)出示弹奏法和点指法的图谱3、师:魔仙使用了弹奏和点指的魔法,王子和公主怎么样了?(幼:动起来了)出示动的图谱弹指法:
1、师:那小魔仙是怎么样弹奏的呢?(幼儿自由的弹弹)教师示范弹:(1)师:哦!原来小魔仙弹奏的时候想小跳蚤一样的,小魔仙有的时候弹得短,有的时候弹得怎么样啊?(幼:有的时候弹得长)(2)师:弹得长的时候是怎么弹的?仔细听哦!(教师示范:弹弹 弹弹 弹 弹 弹弹 弹0)(3)师:我们把短的和长的连起来弹弹看(弹弹 弹弹 弹0弹弹弹弹 弹0弹弹 弹弹 弹 弹 弹弹 弹0)(4)师:我们现在听着音乐一起来弹一弹(播放音乐1慢)(5)师:哇!小朋友们听着音乐也玩的这么好,太了不起了。现在音乐加快了,你们能弹吗?我们一起来试试!(播放音乐2快)2、师:魔仙除了会在手臂上弹,还会在哪里弹?(还会在身体的哪些部位弹呢?)幼儿自由回答(师幼一起试一试)师:现在我们把手臂、胸前、腰上和腿一起连起来弹弹,(注意了,在换地方的时候马上就要换过来,听音乐哦!)师:(弹弹 弹弹 弹0弹弹 弹弹 弹0弹弹 弹弹 弹 弹 弹弹 弹0)是第一句,小魔仙总共弹了几句?(幼儿回答:4句)3、师:哦!四句是不是?我们呀用四个弹奏的手来表示四句。(出示弹奏手图)每句话几个部位?(幼:一个部位)点指法:
1、师:现在我们来看看魔仙是怎么点指的呢?(幼儿自由回答)2、师:现在我来点,你们来做王子和公主来动一动啊!(点 动一动)师幼一起试一试3、师:音乐里小魔仙有的时候点的慢,有的时候点的怎么样?(幼:快)快的怎么点?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4、师: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看看魔仙是不是这样点的,好不好?(听音乐3)5、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魔仙慢慢的点了几下呢?(幼:4下)快快的点了几下?谁愿意上来数一数?(请一名幼儿来数一数)每一次都是从低往?(高)他点快点了几次?
6、师:现在我们要在我们的身上点一点。(听音乐3)7、师:魔仙用弹奏法和点指法以后公主和王子怎么样了?(听音乐4)(出事动的图片)师:刚才王子和公主是哪里先动起来的?(身体先动起来的是不是?)教师画身体动先后图(身体、一只手、另一只手、一只脚、另一只脚)8、老师:现在我们的一只手是魔仙富有魔法的手,我们的身体是王子和公主,我们来看看魔仙运用弹奏法和点指法的前后顺序是什么样的?准备好了!(完整音乐)练习完整动作。
9、师:谁来告诉我魔仙是先试用什么方法?在使用什么方法?(弹奏法、点指法、弹奏法)10、然后王子和公主就有点动起来复活了,最后魔仙为了让公主和王子赶紧从雕像里出来,魔仙用了什么魔法?(幼:弹奏法)11、师:魔仙用的弹奏法每次有什么不一样?(幼:前面两次一样长用了四只手表示四句,最后一次用了两只手表示两句)12、师:还有什么不一样?(幼:前面两次用黑色的手,最后一句用红色的手)为什么最后一次用红色的手?(弹得很有力才能把王子和公主解救出来)13、师:现在我们再来跟着音乐弹一次,看看音乐里是不是和我们说的一样。(完整音乐)师幼一起听音乐玩一次。
三、游戏1、师:孩子们魔仙成功的解救了王子和公主,和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是不是?(幼:是)那你们想不想也来扮演一下勇敢的“魔仙”和幸运的王子公主 (还现在谁来扮演“魔仙”和“王子公主”)游戏规则:两人一组,自己商量角色分配 前奏:“王子或公主”变好雕像准备。)游戏次数看时间安排。
2、大班律动魔仙的指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用弹奏、点指、舒展等相应动作表现“ABACA”的回旋曲结构。
2、通过故事情节、乐曲图谱和游戏情境,让幼儿充分感受与表现,主动建构对音乐的认知。
3、知道助人为乐的道理,在两两互动学习表现中体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化石》、音乐图谱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师: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有许多的公主和王子,有一天被外星人用魔法变成了是木头,不能说话,也不能动了。国王非常的伤心,每天都在想办法解,救王子和公主。他的诚意感动了山上的魔仙,魔仙准备解救他们。
2、师:魔仙有两种神奇的魔法:弹奏法和点指法。
二、1、今天老师带来了非常好听的音乐,讲的就是魔仙用弹奏法和点指法解救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整音乐)2、师:谁来告诉我,你听到了魔仙使用了什么方法?(幼:弹奏的魔法、点指的魔法)出示弹奏法和点指法的图谱3、师:魔仙使用了弹奏和点指的魔法,王子和公主怎么样了?(幼:动起来了)出示动的图谱弹指法:
1、师:那小魔仙是怎么样弹奏的呢?(幼儿自由的弹弹)教师示范弹:(1)师:哦!原来小魔仙弹奏的时候想小跳蚤一样的,小魔仙有的时候弹得短,有的时候弹得怎么样啊?(幼:有的时候弹得长)(2)师:弹得长的时候是怎么弹的?仔细听哦!(教师示范:弹弹 弹弹 弹 弹 弹弹 弹0)(3)师:我们把短的和长的连起来弹弹看(弹弹 弹弹 弹0弹弹弹弹 弹0弹弹 弹弹 弹 弹 弹弹 弹0)(4)师:我们现在听着音乐一起来弹一弹(播放音乐1慢)(5)师:哇!小朋友们听着音乐也玩的这么好,太了不起了。现在音乐加快了,你们能弹吗?我们一起来试试!(播放音乐2快)2、师:魔仙除了会在手臂上弹,还会在哪里弹?(还会在身体的哪些部位弹呢?)幼儿自由回答(师幼一起试一试)师:现在我们把手臂、胸前、腰上和腿一起连起来弹弹,(注意了,在换地方的时候马上就要换过来,听音乐哦!)师:(弹弹 弹弹 弹0弹弹 弹弹 弹0弹弹 弹弹 弹 弹 弹弹 弹0)是第一句,小魔仙总共弹了几句?(幼儿回答:4句)3、师:哦!四句是不是?我们呀用四个弹奏的手来表示四句。(出示弹奏手图)每句话几个部位?(幼:一个部位)点指法:
1、师:现在我们来看看魔仙是怎么点指的呢?(幼儿自由回答)2、师:现在我来点,你们来做王子和公主来动一动啊!(点 动一动)师幼一起试一试3、师:音乐里小魔仙有的时候点的慢,有的时候点的怎么样?(幼:快)快的怎么点?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4、师: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看看魔仙是不是这样点的,好不好?(听音乐3)5、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魔仙慢慢的点了几下呢?(幼:4下)快快的点了几下?谁愿意上来数一数?(请一名幼儿来数一数)每一次都是从低往?(高)他点快点了几次?
6、师:现在我们要在我们的身上点一点。(听音乐3)7、师:魔仙用弹奏法和点指法以后公主和王子怎么样了?(听音乐4)(出事动的图片)师:刚才王子和公主是哪里先动起来的?(身体先动起来的是不是?)教师画身体动先后图(身体、一只手、另一只手、一只脚、另一只脚)8、老师:现在我们的一只手是魔仙富有魔法的手,我们的身体是王子和公主,我们来看看魔仙运用弹奏法和点指法的前后顺序是什么样的?准备好了!(完整音乐)练习完整动作。
9、师:谁来告诉我魔仙是先试用什么方法?在使用什么方法?(弹奏法、点指法、弹奏法)10、然后王子和公主就有点动起来复活了,最后魔仙为了让公主和王子赶紧从雕像里出来,魔仙用了什么魔法?(幼:弹奏法)11、师:魔仙用的弹奏法每次有什么不一样?(幼:前面两次一样长用了四只手表示四句,最后一次用了两只手表示两句)12、师:还有什么不一样?(幼:前面两次用黑色的手,最后一句用红色的手)为什么最后一次用红色的手?(弹得很有力才能把王子和公主解救出来)13、师:现在我们再来跟着音乐弹一次,看看音乐里是不是和我们说的一样。(完整音乐)师幼一起听音乐玩一次。
三、游戏1、师:孩子们魔仙成功的解救了王子和公主,和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是不是?(幼:是)那你们想不想也来扮演一下勇敢的“魔仙”和幸运的王子公主 (还现在谁来扮演“魔仙”和“王子公主”)游戏规则:两人一组,自己商量角色分配 前奏:“王子或公主”变好雕像准备。)游戏次数看时间安排。
3、大班游戏化律动魔法师的学徒教案反思
活动来源大班游戏化韵律活动《魔法师的学徒》本节课的对象为大班,这一阶段的幼儿身心都有很大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等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根据幼儿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积极创设语言环境、游戏化情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时间2014年6月18日
活动目标
1.熟悉舞蹈音乐及动作结构,学习跟随音乐在单圈上跳集体舞。
2.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舞蹈动作的含义及顺序,在语言的提示下,换朋友、竞争学徒和交换魔术帽。
3.体验和不同同伴舞蹈和竞争带来的乐趣。
4.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交换朋友,竞争学徒。
活动难点:能和不同同伴舞蹈。
物资准备 :电脑、剪辑好的音乐。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单圈上两两结伴,面对面舞蹈的经验。
活动过程一、熟悉音乐,了解基本动作1.难点前置,学习变魔法的动作模式。
教师用基本动作"变魔术",幼儿集体模仿。
2.教师讲述游戏情节,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二、跟随教师,初步学会玩游戏1.教师示范游戏动作,帮助幼儿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
2.教师再次完整表演一次,帮助幼儿整理动作顺序。
3.教师带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4.幼儿站单圈,两两面对面,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5.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游戏的玩法:教师做魔法师在音乐特定部分,选择一对幼儿,跳进他们中间,随后这一对幼儿要快速反应,在圈外进行反向追逐跑,首先跑回原位的幼儿为下一轮的魔法师。
6.幼儿听音乐尝试玩游戏一遍。
7.幼儿听音乐玩游戏。
三、学习交换舞伴游戏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
2.完整跳集体舞并游戏一遍。
活动反思在"变魔术"这一环节,我让幼儿想象、创造出自己想要变的造型。这也是他们展示自我的一个部分,更能表现出他们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
活动反思:
在"变魔术"这一环节,我让幼儿想象、创造出自己想要变的造型。这也是他们展示自我的一个部分,更能表现出他们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
4、大班节奏和律动的游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2、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目标:
1过幼儿对教师的模仿,引导幼儿认识环境,认识空间.
2启发幼儿的肢体意识和肢体动作,更重要的是过程 1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将个故事好不好,我来告诉你们啊,这个故事啊,发生在一个大森林里,你们先告诉我,你们知道森林里面什么特别多吗?" 儿:"树多............"模仿训练 师"哪个小朋友想来装扮一下森林里特别多的东西??"谁愿意来试一下" 儿"老虎" 师"老虎什么样子,我们来看看**做的像不像 师:"可以来做一下树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做动作。
故事:森林里住了两个巫婆,一个是跳跳巫婆,一个是奇奇巫婆,跳跳巫婆啊,整天都喜欢跳来跳去的,他高兴的时候跳,不高兴的时候也在跳,那奇奇巫婆呢,整天都喜欢问为什么,有一天呢,奇奇巫婆和跳跳巫婆他们一起在森林里面去玩,他们就发现前面的树上张了好多好多红色的果子,他们就过去你一口我一口的吃了起来(教师做动作)吃着吃着啊,你们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他这个果子的名字就叫爱睡果,他们吃完以后就睡着了,睡了好久好久,睡了好几年,后来啊,有一天,突然他们听到了一阵特别吵的声音,把他们从睡梦中吵醒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声音吗?特别特别乱,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特别特别乱的声音(幼儿根教师一起想象乱的声音)启发幼儿想象自己的身体都能发出什么声音,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么乱吗?因为啊,森林里面要开音乐会了好多的小朋友还有小动物都来参加音乐会,小朋友们正在做蛋糕呢,我们一起去做蛋糕好不好?来,我们一起来做蛋糕音乐律动"做面包"音乐<森林音乐会> 师生一起先摘果子,比一比谁摘的果子多 挤牛奶,切蛋糕,刷果酱,搅拌牛奶, 搅面,跺面,跳一跳学拍"强弱弱弱. 小朋友们看,着黑板上画了好多好多的格子是不是? 谁能告诉我第一排,最高的这一排一共有几个格子? "4个格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那我们能不能用拍手来告诉老师这一共有几个格子好不好?预备起"强强强强"那你们听一听啊,哪一种拍手的方法好听"强强强强"还是"强弱弱弱"好听呢?第二个好听大家一起来做一下不同的方向来拍"强弱弱弱" 提问:刚刚老师拍的时候第几下声音最大?"幼儿回答第一下,教师把黑板上格子的第一下做一个标记第一下代表声音最大,然后越来越清,他叫强弱弱弱,来,我们一起再来拍一次,大的标记的地方要特别使劲幼儿跟老师一起拍这个节奏配乐器 每个小朋友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乐器,咱们来为这首特别好听的森林音乐会来伴奏好不好?(跟音乐配乐器来拍这个节奏)师生一起来拍音感训练<山谷里的小喇叭手> 森林里面啊,不仅是小朋友门来参加音乐会了,还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知道吗?(幼儿回答)我们来听一段音乐,我们来猜一猜还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好吗?听一听什么声音 欣赏乐曲 感受强弱<山谷里的小喇叭手> 师生一起做动作 这是什么声音啊?是森林里的小喇叭手,他也在音乐会里面,他在吹什么?可是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个小喇叭吹的有点不一样,声音有的时候特别的大(我们就这样抬着头去吹)有的时候呢,声音小,那小号手怎么吹?低着头吹,我们一起来一次小号手怎么吹的,声音有大有小好不好(音乐响起,幼儿跟老师一起跟音乐吹) 跳圈游戏: 小圈的时候代表声音很小,我们拍手的声音就很小,到了大圈的时候声音就大,我们拍手的时候就声音大老师跳,幼儿来拍手,每个小朋友来选一个乐器来玩这个游戏。
教学反思:
每一次的公开课都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节奏不是第一次上,但相对来说难度增加,每次的节奏都是有规律的,这首乐曲缺乏规律性,经过几次的反复修改行程了最后版规律性的节奏乐。节奏乐调动的是些运动,而人的动作也是运动,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的人类生活是不存在的。大到对四季变换的感受,小到日常生活的洗脸、刷牙、穿衣、都离不开节奏,甚至于人脑一时的思想,严格上讲也有节奏。
5、大班韵律教案:魔仙的指法
幼儿园大班韵律教案:魔仙的指法
一、游戏动作建议
游戏中共分两个角色,“魔仙”和“王子或公主”。
前奏:“王子或公主”变好雕像准备。
“魔仙”的手指停在“雕像”的一个部位准备。
A段:“魔仙”弹奏动作:
每个乐句:随音乐一只手的手指在身体的一个部位做
“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l弹弹弹弹1弹0”的节奏。
(每一个乐句换一个身体部位弹奏)
“王子公主”动作
每个乐句:魔仙在那个部位弹奏,“王子或公主”的这个部位在每句音乐完后动—下,马上停住一动不动。
B段:“魔仙”点指动作,“王子或公主”动的动作。
前4拍魔仙点—下“王子公主”身上的某一地方,王子公主在后面的4拍就动—下,以上动作共重复4遍。
每两拍点—下,魔仙在“王子公主”身上从低到高点8-F,王子公主的身体每被点—下后跟着动—下。以上动作重复2遍。
A段:重复前面A段动作。
C段:“王子或公主”复活动作,魔仙模仿“王子或公主”的复活动作。
前面8小节,身体随着音乐一扭一扭的动起来(舒展的);接着9、10两小结,先一只手动一下;11、12小结另外一只手动—下;13小结一只脚动,14小结另外一只脚动。
A段:“魔仙”弹奏动作:
第一乐句:随音乐一只手的手指在“王子或公主”身体上激烈的弹奏
“弹弹弹弹l弹0弹弹弹弹1弹0弹弹弹弹I弹弹弹弹l弹O”的节奏。
第二乐句:“弹弹弹弹1弹0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l弹弹成功I耶0”在成功耶的“耶”的时候摆合作造型。
“王子公主”动作:
身体剧烈的晃动起来,在第二句“成功耶”的“耶”的时候和魔仙摆出合作造型。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用弹奏、点指、舒展等相应动作表现ABACA’的回旋曲结构。
2、通过故事情节、乐曲图谱和游戏情境让幼儿充分感受与表现,主动建构对音乐的认知。
3、在两两互动学习表现中体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化石》音乐。
2、观看过各种各样的雕塑造型。
3、乐曲图谱。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引入。
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国王,她有许多位活泼可爱的王子和公主,有一天被坏心肠的巫婆用魔法变成了石头雕像一动也不能动了,国王很伤心,每天都在想办法解救他们,终于感动了天上的魔
仙来解救她们,魔仙富有两种神奇的魔法,一种是弹奏法,另一种是点指法。
2、完整的感受乐曲一遍。
提问:乐曲里魔仙好像在干什么?
3、尝试用弹奏动作来表现A段乐曲。
(1)尝试表现弹奏动作,并跟随教师辅助语言大胆表现弹奏动作。
(2)跟随A段音乐弹奏手臂动作。
(3)创编随乐句弹奏身体的不同部位。
4、尝试用点指动作表现B段乐曲。
(l)边欣赏B段乐曲,边观看教师随音乐画图谱。
(2)在身体上尝试随B段乐曲做点指动作。
5、尝试用舒展的动作表现C段乐曲。
6、借助图谱感受乐曲ABACA’的回旋曲结构。
(1)跟随教师完整合音乐表现“魔仙的指法”故事过程。
(2)讨论随音乐动作的先后顺序,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谱。
(3)师幼合音乐完整用弹奏、点指、舒展的动作表现故事情节。
7、教师扮演魔仙,全体幼儿扮演王子或公主,互动游戏一遍。
8、教师扮演公主,请一位幼儿扮演魔仙演示解救公主过程。
9、创设游戏情境,两两互动(一位幼儿扮演魔仙,一位幼儿扮演公主或王子),合作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