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律动游戏教案鹬蚌相争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大班教案 > 大班说课稿

大班律动游戏教案鹬蚌相争

时间:2022-06-21 15:29:19

大班律动游戏教案鹬蚌相争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大班说课稿的您有所帮助。

1、大班律动游戏教案鹬蚌相争

  幼儿园大班律动游戏教案:鹬蚌相争

  二、表演动作建议

  1、第一段音乐

  第1-2小节,左手的大拇指和其余四指捏住作小河蚌休息状。

  第3小节,幼儿用左手手指作蚌壳张开合上的动作。

  第4-10小节,动作同第1小节。

  2、第二段音乐

  第1-2小节,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作鹬嘴状,胳膊作鹬的膀子。

  第3-6小节,右手变成的鹬作左右晃头状。

  第7-8小节,右手变成的鹬作上F点头状。

  3、第三段音乐

  第1-3小节,左手作河蚌打开蚌壳晒太阳状,右手作鹬伸长膀子发现河蚌状。

  第4小节,作鹬的右手向作河蚌左手飞过去,作河蚌左手从打开蚌壳变成合上蚌壳。

  第5-8小节、=宵,同第4小节青。

  第9小节,蚌壳夹住鹬嘴。

  第10-11小节,河蚌和鹬互不相让,拉来拉去。

  第12小节,河蚌和鹬被渔夫捉走了。

  三、教学活动建议

  ◆教学准备

  一块大布幕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优美、风趣的旋律,能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结构。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用手指动作表现故事音乐。

  3、感悟“友好相处、互相谦让”的内涵,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1、观看老师用小手表演,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2、老师有表情地带领幼儿倾听并进行分析。

  3、在理解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学习分段表演。

  分析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创编小河蚌的动作;(师幼共同讨论并创编小河蚌蚌壳打开、跳舞、合上等动作。)

  分析第二段音乐,引导幼儿创编鹬的动作;(师幼共同讨论并创编鹬跳舞、点头、飞等动作。)

  分析第三段音乐,创编鹬蚌相争的动作:(师幼共同讨论并创编鹬啄蚌时的鹬和蚌相争的动作。)

  4、在老师的体态语言暗示下,尝试自主用小手完整表演,两人合作表演。

  四、友情提示

  本次活动,酉一名幼儿用双手进行两个角色转换表演,也可结伴合作表演。在此基础上,可以和区角游戏、亲子游戏配合开展,也可结合人际交往开展社会主题活动。

2、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教案

  ◆游戏玩法建议1、先通过儿歌配合音乐做动作。

  (1)乐句,双手叉腰,出左脚做点地动作两次。

  (2)乐句,双手叉腰,双脚做后踢步动作跳过花绳。乐句后半(2_2靼皇)的地方身体向后转。

  (3)乐句,继续重复双手叉腰,出左脚做点地动作两次。

  (4)乐句,双手叉腰,双脚做后踢步动作跳过花绳。乐句后半(111)的地方身体向后转。最后乐句的小结尾幼儿自由摆造型。

  2、在熟悉了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完整的音游。

  玩法:每四个幼儿为一组,每组的花绳为一种颜色,当教师举起与花绳相同颜色的牌子,那组幼儿就要跟着音乐做上述的动作。

  二、教学活动建议【活动目标】

  1、感受活泼,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掌握乐曲中特有的节奏型。

  2、通过游戏,理解和掌握跳花绳的动作要领,并且学会和同伴相互配合按音乐节奏进行音游活动。

  3、会看本组颜色牌的示意听音乐跳花绳,能在别组颜色牌出现时观摩他人表演,体验民间游戏的魅力和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节奏律动和老师互动打招呼,初步感受活泼,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

  2、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旋律和乐曲中特有的节奏型。

  3、初步感受"跳花绳"中跳的基本动作。

  4、利用"小脚板玩游戏"演示脚进绳时和出绳时的基本动作。

  5、幼儿利用"小脚游戏"理解和掌握"跳花绳"中跳的动作要领。

  6、教师示范"跳花绳"的游戏。

  7、出示一条大花绳,幼儿集体练习"跳花绳"的游戏。

  8、幼儿分组玩"跳花绳"游戏,体验和同伴相互配合音游活动的乐趣。

  9、幼儿分组比赛"跳花绳"游戏,体验民间音乐游戏的情趣。

  10、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尝试用新的方法进行"跳花绳"游戏。

3、大班游戏节奏和律动教案

  一.音乐欣赏<森林音乐会>

  目标:

  1过幼儿对教师的模仿,引导幼儿认识环境,认识空间.

  2启发幼儿的肢体意识和肢体动作,更重要的是

  过程:

  1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将个故事好不好,我来告诉你们啊,这个故事啊,发生在一个大森林里,你们先告诉我,你们知道森林里面什么特别多吗?”

  儿:“树多............”模仿训练 师“哪个小朋友想来装扮一下森林里特别多的东西??”谁愿意来试一下“ 儿”老虎“

  师”老虎什么样子,我们来看看**做的像不像 师:“可以来做一下树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做动作。

  故事:森林里住了两个巫婆,一个是跳跳巫婆,一个是奇奇巫婆,跳跳巫婆啊,整天都喜欢跳来跳去的,他高兴的时候跳,不高兴的时候也在跳,那奇奇巫婆呢,整天都喜欢问为什么,有一天呢,奇奇巫婆和跳跳巫婆他们一起在森林里面去玩,他们就发现前面的树上张了好多好多红色的果子,他们就过去你一口我一口的吃了起来(教师做动作)吃着吃着啊,你们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他这个果子的名字就叫爱睡果,他们吃完以后就睡着了,睡了好久好久,睡了好几年,后来啊,有一天,突然他们听到了一阵特别吵的声音,把他们从睡梦中吵醒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声音吗?特别特别乱,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特别特别乱的声音(幼儿根教师一起想象乱的声音)启发幼儿想象自己的身体都能发出什么声音,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么乱吗?因为啊,森林里面要开音乐会了好多的小朋友还有小动物都来参加音乐会,小朋友们正在做蛋糕呢,我们一起去做蛋糕好不好?来,我们一起来做蛋糕音乐律动“做面包”音乐<森林音乐会>

  师生一起先摘果子,比一比谁摘的果子多 挤牛奶,切蛋糕,刷果酱,搅拌牛奶, 搅面,跺面,跳一跳学拍“强弱弱弱.

  小朋友们看,着黑板上画了好多好多的格子是不是? 谁能告诉我第一排,最高的这一排一共有几个格子?

  “4个格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那我们能不能用拍手来告诉老师这一共有几个格子好不好?预备起“强强强强”那你们听一听啊,哪一种拍手的方法好听“强强强强”还是“强弱弱弱”好听呢?第二个好听大家一起来做一下不同的方向来拍“强弱弱弱”

  提问:刚刚老师拍的时候第几下声音最大?“幼儿回答第一下,教师把黑板上格子的第一下做一个标记第一下代表声音最大,然后越来越清,他叫强弱弱弱,来,我们一起再来拍一次,大的标记的地方要特别使劲幼儿跟老师一起拍这个节奏配乐器

  每个小朋友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乐器,咱们来为这首特别好听的森林音乐会来伴奏好不好?(跟音乐配乐器来拍这个节奏)师生一起来拍音感训练<山谷里的小喇叭手>

  森林里面啊,不仅是小朋友门来参加音乐会了,还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知道吗?

  1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将个故事好不好,我来告诉你们啊,这个故事啊,发生在一个大森林里,你们先告诉我,你们知道森林里面什么特别多吗?”

  儿:“树多............”模仿训练 师“哪个小朋友想来装扮一下森林里特别多的东西??”谁愿意来试一下“ 儿”老虎“

  师”老虎什么样子,我们来看看**做的像不像 师:“可以来做一下树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做动作。

  (幼儿回答)我们来听一段音乐,我们来猜一猜还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好吗?听一听什么声音 欣赏乐曲 感受强弱<山谷里的小喇叭手> 师生一起做动作

  这是什么声音啊?是森林里的小喇叭手,他也在音乐会里面,他在吹什么?可是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个小喇叭吹的有点不一样,声音有的时候特别的大(我们就这样抬着头去吹)有的时候呢,声音小,那小号手怎么吹?低着头吹,我们一起来一次小号手怎么吹的,声音有大有小好不好(音乐响起,幼儿跟老师一起跟音乐吹)

  跳圈游戏:

  小圈的时候代表声音很小,我们拍手的声音就很小,到了大圈的时候声音就大,我们拍手的时候就声音大老师跳,幼儿来拍手,每个小朋友来选一个乐器来玩这个游戏。

  教学反思:

  每一次的公开课都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节奏不是第一次上,但相对来说难度增加,每次的节奏都是有规律的,这首乐曲缺乏规律性,经过几次的反复修改行程了最后版规律性的节奏乐。节奏乐调动的是些运动,而人的动作也是运动,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的人类生活是不存在的。大到对四季变换的感受,小到日常生活的洗脸、刷牙、穿衣、都离不开节奏,甚至于人脑一时的思想,严格上讲也有节奏。

4、大班律动游戏教案:天鹅

  幼儿园大班律动游戏教案:天鹅

  一、教学建议

  【活动目标】

  1、在韵律活动中感受天鹅的音乐形象,感受音乐乐句。

  2、借用天鹅的图片和传递游戏,提高肢体表达能力。

  3、在即兴舞蹈的各层次游戏中,体验即兴创编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欣赏过《天鹅》音乐。

  2、物质准备:音乐CD、不同姿态的天鹅图片、边长1.5米的方形纯色布单一块。

  【活动过程】

  1、律动导人:教师用简单、对称的身体律动引领孩子们来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2、教师引导幼儿分三个层次欣赏不同姿态的单只天鹅图片,借助图片的支撑引发幼儿模仿、创造单只“天鹅”的动作造型。

  图片一:教师结合对幼儿们关于天鹅的描述进行简单的小结,边说边来用肢体动作来诠释。

  图片二:教师引导幼儿表现天鹅翅膀张开的力度与美,鼓励孩子们探索飞翔时翅膀的不同空间位置(高矮、前后、翅膀的张开程度)的表现。

  图片三:教师引导幼儿感知天鹅的不同姿态美,鼓励孩子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创编出不同的天鹅造型。

  3、借助传递游戏,引导幼儿尝试合乐舞动并造型。

  (1)散点上的传递。

  (2)圈上的单人传递。

  ①引导幼儿欣赏双只天鹅造型的图片,从模仿上升到自主探索双人合作肢体造型。

  ②通过与配教老师的合作示范双人天鹅舞蹈与造型,副导幼儿进一步感知与朋友合作时需要关注的舞蹈要素:空间位置的变化与利用、舞者间的身心交流、肢体动作的多样化等。

  ③幼儿尝试与朋友合作听音乐舞蹈并造型,教师借助眼神、动作、语言等给予孩子们支持、认可与启发。

  ④圈上的逐一传递:

  4、欣赏教师用舞蹈讲述的关于天鹅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感知肢体动作的魅力,喜欢上这样的表达方式!

  二、创意集锦

  1、在天鹅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幼儿自己用绘画或肢体动作创意再次感受音乐乐句。

  2、可以让幼儿通过已有的单人到双人的造型经验继续借助图片地支撑引导幼儿模仿、创造多只天鹅的动作造型。

  3、可以将歌曲的CD放在音乐表演区内,让幼儿运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如;头饰、纱巾或服饰等道具进行情景表演。

  三、友情提示

  1、关于乐句的问题。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如何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乐句,是进行该活动的一个基础,对幼儿能否在即兴舞蹈中与音乐和谐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简单有趣的动作示范

  ,带动幼儿模仿,设计游戏让幼儿参与欣赏和韵律活动让幼儿来感受乐句,这些都可以在第一课时去完成。但是,幼儿是否能随乐即兴,是否能即兴时关注到音乐的乐句仍然是幼儿阶段甚至更长一个时期

  的音乐教育培养的目标,所以教师要既要欣赏幼儿独特有创意的表现,也要接纳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2、关于传递的方式。

  教师对于传递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探索和尝试。传递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明显的动作传递,也可以是不明显的眼神的传递,目标都非常明显,它需要幼儿集中注意力才能指导下一个被传递到的对

  象是谁。所以,教师作为第一个传递动过的示范者,要能够运用多种传递方式,让幼儿观察模仿学习,当然这个不是本活动的重点,希望教师自己灵活运用即可。

5、大班律动游戏教案:跳花绳

  幼儿园大班律动游戏教案:跳花绳

  ◆游戏玩法建议

  1、先通过儿歌配合音乐做动作。

  (1)乐句,双手叉腰,出左脚做点地动作两次。

  (2)乐句,双手叉腰,双脚做后踢步动作跳过花绳。乐句后半(2_2靼皇)的地方身体向后转。

  (3)乐句,继续重复双手叉腰,出左脚做点地动作两次。

  (4)乐句,双手叉腰,双脚做后踢步动作跳过花绳。乐句后半(111)的地方身体向后转。最后乐句的小结尾幼儿自由摆造型。

  2、在熟悉了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完整的音游。

  玩法:每四个幼儿为一组,每组的花绳为一种颜色,当教师举起与花绳相同颜色的牌子,那组幼儿就要跟着音乐做上述的动作。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活泼,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掌握乐曲中特有的节奏型。

  2、通过游戏,理解和掌握跳花绳的动作要领,并且学会和同伴相互配合按音乐节奏进行音游活动。

  3、会看本组颜色牌的示意听音乐跳花绳,能在别组颜色牌出现时观摩他人表演,体验民间游戏的魅力和快乐。

  【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节奏律动和老师互动打招呼,初步感受活泼,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

  2、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旋律和乐曲中特有的节奏型。

  3、初步感受“跳花绳”中跳的基本动作。

  4、利用“小脚板玩游戏”演示脚进绳时和出绳时的基本动作。

  5、幼儿利用“小脚游戏”理解和掌握“跳花绳”中跳的动作要领。

  6、教师示范“跳花绳”的游戏。

  7、出示一条大花绳,幼儿集体练习“跳花绳”的游戏。

  8、幼儿分组玩“跳花绳”游戏,体验和同伴相互配合音游活动的乐趣。

  9、幼儿分组比赛“跳花绳”游戏,体验民间音乐游戏的情趣。

  10、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尝试用新的方法进行“跳花绳”游戏。

  幼儿园大班律动游戏教案:跳花绳

6、大班律动游戏教案:鹬蚌相争

  幼儿园大班律动游戏教案:鹬蚌相争

  二、表演动作建议

  1、第一段音乐

  第1-2小节,左手的大拇指和其余四指捏住作小河蚌休息状。

  第3小节,幼儿用左手手指作蚌壳张开合上的动作。

  第4-10小节,动作同第1小节。

  2、第二段音乐

  第1-2小节,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作鹬嘴状,胳膊作鹬的膀子。

  第3-6小节,右手变成的鹬作左右晃头状。

  第7-8小节,右手变成的鹬作上F点头状。

  3、第三段音乐

  第1-3小节,左手作河蚌打开蚌壳晒太阳状,右手作鹬伸长膀子发现河蚌状。

  第4小节,作鹬的右手向作河蚌左手飞过去,作河蚌左手从打开蚌壳变成合上蚌壳。

  第5-8小节、=宵,同第4小节青。

  第9小节,蚌壳夹住鹬嘴。

  第10-11小节,河蚌和鹬互不相让,拉来拉去。

  第12小节,河蚌和鹬被渔夫捉走了。

  三、教学活动建议

  ◆教学准备

  一块大布幕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优美、风趣的旋律,能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结构。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用手指动作表现故事音乐。

  3、感悟“友好相处、互相谦让”的内涵,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1、观看老师用小手表演,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2、老师有表情地带领幼儿倾听并进行分析。

  3、在理解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学习分段表演。

  分析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创编小河蚌的动作;(师幼共同讨论并创编小河蚌蚌壳打开、跳舞、合上等动作。)

  分析第二段音乐,引导幼儿创编鹬的动作;(师幼共同讨论并创编鹬跳舞、点头、飞等动作。)

  分析第三段音乐,创编鹬蚌相争的动作:(师幼共同讨论并创编鹬啄蚌时的鹬和蚌相争的动作。)

  4、在老师的体态语言暗示下,尝试自主用小手完整表演,两人合作表演。

  四、友情提示

  本次活动,酉一名幼儿用双手进行两个角色转换表演,也可结伴合作表演。在此基础上,可以和区角游戏、亲子游戏配合开展,也可结合人际交往开展社会主题活动。

7、大班律动游戏天鹅教案反思

  二、教学建议

  【活动目标】

  1、在韵律活动中感受天鹅的音乐形象,感受音乐乐句。

  2、借用天鹅的图片和传递游戏,提高肢体表达能力。

  3、在即兴舞蹈的各层次游戏中,体验即兴创编带来的乐趣。

  4、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5、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欣赏过《天鹅》音乐。

  2、物质准备:音乐CD、不同姿态的天鹅图片、边长1.5米的方形纯色布单一块。

  【活动过程】

  1、律动导入:教师用简单、对称的身体律动引领孩子们来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2、教师引导幼儿分三个层次欣赏不同姿态的单只天鹅图片,借助图片的支撑引发幼儿模仿、创造单

  只"天鹅"的动作造型。

  图片一:教师结合对幼儿们关于天鹅的描述进行简单的小结,边说边来用肢体动作来诠释。

  图片二:教师引导幼儿表现天鹅翅膀张开的力度与美,鼓励孩子们探索飞翔时翅膀的不同空间位

  置(高矮、前后、翅膀的张开程度)的表现。

  图片三:教师引导幼儿感知天鹅的不同姿态美,鼓励孩子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创编出不同的天鹅造

  型。

  3、借助传递游戏,引导幼儿尝试合乐舞动并造型。

  (1)散点上的传递。

  (2)圈上的单人传递。

  ①引导幼儿欣赏双只天鹅造型的图片,从模仿上升到自主探索双人合作肢体造型。

  ②通过与配教老师的合作示范双人天鹅舞蹈与造型,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与朋友合作时需

  要关注的舞蹈要素:空间位置的变化与利用、舞者间的身心交流、肢体动作的多样化等。

  ③幼儿尝试与朋友合作听音乐舞蹈并造型,教师借助眼神、动作、语言等给予孩子们支持、

  认可与启发。

  ④圈上的逐一传递:

  4、欣赏教师用舞蹈讲述的关于天鹅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感知肢体动作的魅力,喜欢上这样

  的表达方式!

  三、创意集锦

  1、在天鹅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幼儿自己用绘画或肢体动作创意再次感受音乐乐句。

  2、可以让幼儿通过已有的单人到双人的造型经验继续借助图片地支撑引导幼儿模仿、创造多只天

  鹅的动作造型。

  3、可以将歌曲的CD放在音乐表演区内,让幼儿运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如;头饰、纱巾或服饰等道具

  进行情景表演。

  四、友情提示

  1、关于乐句的问题。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如何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乐句,是进行该活动的一个基础,对幼儿能否在即

  兴舞蹈中与音乐和谐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简单有趣的动作示

  范,带动幼儿模仿,设计游戏让幼儿参与欣赏和韵律活动让幼儿来感受乐句,这些都可以在第一课时去

  完成。但是,幼儿是否能随乐即兴,是否能即兴时关注到音乐的乐句仍然是幼儿阶段甚至更长一个时期

  的音乐教育培养的目标,所以教师要既要欣赏幼儿独特有创意的表现,也要接纳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2、 关于传递的方式。

  教师对于传递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探索和尝试。传递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明显的动作传递,也

  可以是不明显的眼神的传递,目标都非常明显,它需要幼儿集中注意力才能指导下一个被传递到的对象

  是谁。所以,教师作为第一个传递动过的示范者,要能够运用多种传递方式,让幼儿观察模仿学习,当

  然这个不是本活动的重点,希望教师自己灵活运用即可。

  活动反思:

  进行了小组教学反思活动,正逢区教研员王文丽老师来听课,真是展示、学习、反思、提升的绝好机会。我准备的是《天鹅的故事》这一课,讲述的是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天鹅群们破冰成功的故事,这使得老猎人不再打猎。赞颂了天鹅勇敢、团结的精神,是一篇很感性的课文。我在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1、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把自己读后的感受写下来;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天鹅团结、勇敢的精神。正式讲之前,在两个班进行了试讲,与共同成长的延老师进行研讨,组里的老师也给我大力的帮助,教案进行了反复修改。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推荐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彩色的雨 幼儿园游戏说课稿:不开灯的晚上 幼儿园大班常识说课稿:少数民族 大班安全说课稿:着火了,怎么办?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生活中的数字 大班童话说课稿《古塔上的鸟》 幼儿园大班音乐说课稿:小树叶 大班科学说课稿:物体怎样移动 大班歌曲说课稿:小鸟小鸟你真好 大班数学说课稿:排序 幼儿园说课稿:阿婆花茶(附教案) 老鼠遇险记(大班安全活动说课稿) 教案课后反思20篇简短幼儿园 大班区域娃娃家教案20篇 大班技能教案20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详案范文20篇 大班主题教案20篇 幼儿园拍球教案20篇

最新大班说课稿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捏泥人教案 大班民间游戏教案炸坦克教案 大班主题教案哭脸和笑脸教案 大班主题人生活在陆地上好还是生活在海洋里好?辩论教案 幼儿园学前班音乐人人夸我好儿童(歌曲表演)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人类的好朋友——青蛙说课稿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飞向天空——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教案 幼儿园劳动节教案宝宝爱劳动,尊重劳动者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大班)体育游戏会变的小轮胎教案反思 幼儿园学前班、大班亲子游戏运球(家庭)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大班语言活动方案策划 大班健康教案蔬菜水果变干净 大班健康手的本领大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竹子大变身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扑克教案反思 大班陶艺多啦A梦的创想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6的分合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数字创意变形画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有趣的十二生肖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