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托班社会教案认识清洁工
托班社会教案:认识清洁工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幼儿园里也有清洁工,并知道清洁工的工作。
2、知道清洁工很辛苦,教育幼儿要尊敬他们。
活动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清洁工的工作。
2、间笔画:清洁工在铺床、洗毛巾、拖地板、倒都浆、洗玩具等。
3、录音机、磁带、蛋糕、小盘子、蜡烛。
活动组织:
1、出示蛋糕,引出课题《夸夸我们的好婆婆》。
教师用语参考:“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今天是谁过生日?”(幼儿边讲教师边出示间笔画,使幼儿知道婆婆是为我们搞好卫生创设整洁的环境的)
2、让幼儿知道清洁工的工作很辛苦,教育幼儿要尊敬清洁工,并尽量减轻清洁工婆婆的工作。
教师用语参考:“我们要听婆婆的话,对婆婆要有礼貌,不乱扔饭菜,爱护玩具,减轻婆婆的工作。
3、点蜡烛、吃蛋糕,祝婆婆生日快乐。
教师用语参考:“请每组小朋友讲一句祝贺婆婆的话。”(放录音《祝你生日快乐》)
4、小朋友们分组活动,帮助清洁工婆婆做事:擦桌子、洗杯子、洗毛巾。清洁工婆婆感谢小朋友。
活动建议:
经常组织幼儿洗毛巾、洗茶杯、洗玩具,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2、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认识清洁工教案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幼儿园里也有清洁工,并知道清洁工的工作。
2、知道清洁工很辛苦,教育幼儿要尊敬他们。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清洁工的工作。
2、间笔画:清洁工在铺床、洗毛巾、拖地板、倒都浆、洗玩具等。
3、录音机、磁带、蛋糕、小盘子、蜡烛。
活动组织:
1、出示蛋糕,引出课题《夸夸我们的好婆婆》。
教师用语参考:“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今天是谁过生日?”(幼儿边讲教师边出示间笔画,使幼儿知道婆婆是为我们搞好卫生创设整洁的环境的)
2、让幼儿知道清洁工的工作很辛苦,教育幼儿要尊敬清洁工,并尽量减轻清洁工婆婆的工作。
教师用语参考:“我们要听婆婆的话,对婆婆要有礼貌,不乱扔饭菜,爱护玩具,减轻婆婆的工作。
3、点蜡烛、吃蛋糕,祝婆婆生日快乐。
教师用语参考:“请每组小朋友讲一句祝贺婆婆的话。”(放录音《祝你生日快乐》)
4、小朋友们分组活动,帮助清洁工婆婆做事:擦桌子、洗杯子、洗毛巾。清洁工婆婆感谢小朋友。
活动建议:
经常组织幼儿洗毛巾、洗茶杯、洗玩具,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3、托班社会教案:讲卫生,爱清洁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应及时大小便,大小便应在适当的地方
2、初步懂得要讲卫生,爱清洁。
活动准备:
1、认识卫生间的有关标志和图片。
2、搜集或自编事例:关于幼儿贪玩尿湿了裤子。
3、自编故事“爱清洁的小猫”。
活动过程:
1、教师用某位小朋友由于玩得高兴,忘了及时去方便而尿湿裤子的事例,让幼儿知道,需要大小便时,应及时去方便,然后再去做游戏。
2、请幼儿说一说尿湿裤子后的感受,如:不舒服、身体难受等,使幼儿了冬天尿湿裤子还会着凉。
3、带领幼儿认识本班的卫生室(厕所),向幼儿介绍大小便应去的地方,并告诉幼儿,只要需要,随时可以去大小便。
4、讲述自编故事“爱清洁的小猫”,让幼儿了解小猫方便的时候也有固定的地方,并用土等将排泄物掩埋好,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排泄卫生的认识。
活动评价:
1、在3~4岁幼儿的游戏中,教师应注意提醒他们大小便,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
2、教师可以安排适当的活动,教育幼儿不嘲笑尿湿裤子的小伙伴。如发现有尿湿裤子的幼儿,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3、请家长协助,为幼儿提供穿脱方便的衣裤,以便幼儿自我照料。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感受到社会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社会活动的兴趣。
4、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认识前、后
活动目标:
1、初步辨别以自我或他人为中心的前与后的位置关系。
2、学说短句“XX在XX的前面”等。
活动准备:
一、猫警长头饰一个,白猫警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一只耳”老鼠头饰一个。
二、纸做的老鼠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男幼儿的人数相同)。
三、玩具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女幼儿的人数相同)。
四、大型可站立的房子和大树各一幅。
五、创设活动情境:教室的一半场地放一棵树,一幢房子,五六块积木。将老鼠和玩具放在这些物品的前面或后面。
六、让每位幼儿知道黑猫警长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一)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
小朋友,你们都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都喜欢谁?今天,老师力来做黑猫警长,小朋友都扮演白猫警上,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二)电话铃响,警长听电话。
警长:刚才我接到一些小朋友打来的电话,有许多老鼠到我们教室,把小朋友的玩具偷走了。请白猫警士帮助把玩具找回来。现在我命令成立特警队,白猫警士的一切行动必须听警长指挥。能不能完成任务?
二、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一)老鼠很狡猾,藏在各个地方,我们先要去侦察一下敌情。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记住了,回来报告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
(二)警长示范。
(三)请个别警士侦察,报告敌情。要求会说:在什么的前面(后面)发现了老鼠。
三、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一)请弟弟警士捉老鼠,妹妹在旁边观战。要求记住是在哪里捉到了老鼠。捉住后告诉妹妹警士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老鼠。(对的肯定,错的纠正)。
(二)老鼠抓到了,现在请妹妹警士去把玩具找回来。找好玩具,告诉大家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玩具。(指导幼儿正确运用方位词前或后)
四、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刚才白猫警士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特别表扬XX、XXX警士,但是最大最坏的老鼠“一只耳”逃走了。你们想把它抓住吗?“一只耳”很狡猾,要抓到它,先要练好本领。
(一)听命令行动
请警士躲到椅子后面;走到椅子前面来;向前走一步;向后退一步;弟弟到警长前面来;妹妹到警长后面。
(二)开三轮摩托车去现场。
三分之一幼儿做摩托车司机。另外幼儿听警长指挥按命令排在司机前面或后面。三人一辆车开赴抓鼠现场。
(三)布置任务。
某些警士躲在大捌后面;某些警士在大树前;某些警士躲在房子后;某些警士在房子前面。警长躲在门后面。请警士各就各位,不说话。
(四)抓“一只耳”
其他老师扮演的大老鼠“一只耳”出现了,东张西望。警长一声令下“不许动”,警士们扑上去把大老鼠抓住。送到军事法庭去。
五、游戏结束。
特警队胜利完成任务,在音乐中休息。结束游戏。
5、托班社会教案:认识清洁工
托班社会教案:认识清洁工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幼儿园里也有清洁工,并知道清洁工的工作。
2、知道清洁工很辛苦,教育幼儿要尊敬他们。
活动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清洁工的工作。
2、间笔画:清洁工在铺床、洗毛巾、拖地板、倒都浆、洗玩具等。
3、录音机、磁带、蛋糕、小盘子、蜡烛。
活动组织:
1、出示蛋糕,引出课题《夸夸我们的好婆婆》。
教师用语参考:“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今天是谁过生日?”(幼儿边讲教师边出示间笔画,使幼儿知道婆婆是为我们搞好卫生创设整洁的环境的)
2、让幼儿知道清洁工的工作很辛苦,教育幼儿要尊敬清洁工,并尽量减轻清洁工婆婆的工作。
教师用语参考:“我们要听婆婆的话,对婆婆要有礼貌,不乱扔饭菜,爱护玩具,减轻婆婆的工作。
3、点蜡烛、吃蛋糕,祝婆婆生日快乐。
教师用语参考:“请每组小朋友讲一句祝贺婆婆的话。”(放录音《祝你生日快乐》)
4、小朋友们分组活动,帮助清洁工婆婆做事:擦桌子、洗杯子、洗毛巾。清洁工婆婆感谢小朋友。
活动建议:
经常组织幼儿洗毛巾、洗茶杯、洗玩具,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6、托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宝宝:1、2、3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1、2、3。
2、让幼儿能用实物来表示1、2、3。
3、让幼儿喜欢上数学课,喜欢数学课的氛围。
二、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3。
2、1、2、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袋子以及水果图片若干。
4、数字宝宝卡片1、2、3幼儿人手一套。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用儿歌引出课题 :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活动开始: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活动结束: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四、活动总结:
教师针对幼儿今天的表现给予具体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使其产生成功感和愉悦感。同时考虑到哪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增强其自信心。
五、活动延伸: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在益智区里投放今天所的教具和相关活动用具,以便让幼儿课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及时的来操作今天所学的内容,加深其对今天所学内容的理解。
7、托班美术教案:吹泡泡(认识红黄蓝)
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吹泡泡(认识红黄蓝)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色,能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
2、知道泡泡是圆形的,能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圆形泡泡。
3、喜欢参与印画活动,体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2幅,纸筒、瓶盖、酸奶瓶若干,红黄绿三色颜料、抹布、白纸若干、“吹泡泡”歌曲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看图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讲述:
1、宝宝们,图上的小猫在做什么?
2、你见过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小猫吹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它吹的多吗?
(运用看图讲述与生活经验讲述相结合,引导宝宝说出泡泡的形状是“圆圆”的;正确区分多、少)
二、图形刺激:
1、教师示范、讲解方法。
出示纸筒、颜料盒:宝宝们,我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它可以变出泡泡,看老师是怎样玩的:教师边示范讲解印画方法:先沾颜料,重重的按下去,轻轻的提起来。
2、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泡泡。
(1)、刚才老师是怎样变出泡泡来的?
(2)、谁愿意来试一试?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泡泡,及时帮助宝宝解决印画中出现的困难。如:印画方法、注意事项等等。
三、想象创造:
1、出示作业纸:翘,这只小猫怎么也吹不出泡泡,我们来帮帮他吧。
2、我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瓶盖、酸奶瓶,他们能不能变出泡泡呢?(引导孩子猜测,激发尝试愿望。)
3、鼓励宝宝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小猫添画泡泡,教师及时观察孩子的操作,可根据宝宝的印画情况,引导宝宝运用合适的材料印画,使每个宝宝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作品赏评:
1、宝宝们真能干,帮小猫吹出这么多圆圆的泡泡。,小猫真高兴,他要谢谢宝宝。
2、游戏《追泡泡》,结束活动。
8、托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宝宝1、2、3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宝宝1、2、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1、2、3。
2.让幼儿能用实物来表示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3。
2.大数字卡1、2、3以及相应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1象铅笔细又长,2象小鸭水中游,3象耳朵听声音,
我们请他们来做客。
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数字卡
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说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3.教师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
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