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故事碗屋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故事,了解故事情节,感受狗熊大叔的宽容和小老鼠的聪明机灵。
2. 通过对故事部分情节的猜想,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大胆表述观点的习惯。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幅,碗一个,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教师:"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听,谁来了呀?哦,原来是四只小老鼠呀!"咕噜噜,咕噜噜!啊,又滚来了一只碗呀!咚咚咚咚咚咚,这像打雷一样的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哦,大狗熊也来了呀!今天我们大一班怎么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呀?究竟小老鼠、碗和大狗熊,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吧!"
二、播放课件,分段讲故事《碗屋》
1.故事开头--急得四只老鼠围着大碗团团转)
(1)教师:谁愿意来给小老鼠们出出主意?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真聪明!大家给小老鼠想到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快给自己鼓鼓掌。好的,我们来听一听小老鼠们是怎样做的?
2.鼠阿三找到四根树枝--这只碗就送给你们了啦!
(1)狗熊大叔看到自己碗里的蜂蜜被别人吃掉后,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请个别幼儿来表演)
(2)小老鼠得到碗后,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小老鼠应该怎样把碗搬回家呢?幼儿开动脑筋,大胆说说。
3.小老鼠太高兴了--顶不动
(1)呀!四只小老鼠全被扣在碗里了,怎么办?快帮它们想想办法吧!幼儿自由说说
(2)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小老鼠有没有用到我们的办法呢,我们去看看吧。
4.兄弟们,钻地洞--结束)
(1)刚才余老师讲的故事叫《碗屋》,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幼儿讲述
(2)结束语:能宽容别人的人,你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让我们都做一个愿意宽容别人的好孩子吧!
活动延伸:
1.幼儿制作小碗;
2.幼儿拿着小碗带上头饰,表演大狗熊与小老鼠的对话。
活动建议:
1.我用实物碗来作为活动的导入部分,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对碗的认识,以及对这个特别的碗带来的精彩故事的期待。在这个故事中,让幼儿重点学说形容词,如:甜腻腻、光溜溜等。我鼓励幼儿大胆猜测碗里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幼儿情绪非常高涨,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对蜂蜜做了生动形象的解释,让幼儿对蜂蜜的味道非常期待。我请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想碗除了可以用作房子外,还能有其它什么用途。
2.这个故事有点长,有部分内容没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适当精简故事篇幅,提炼有效性语言。对故事内容的提问也要提高语言的有效性。
3.在活动后面,分段欣赏完故事就进行小结了,建议下次活动可以给小朋友进行分角色表演故事内容,这样就能加深幼儿对故事的了解,以达到预设目标。
"四只小老鼠出门去玩,来到了一个好美好美的地方,这里的天湛蓝湛蓝的,这里的草地是碧绿碧绿的。"真香啊!"鼠啊大闻到了一股香味。是花香?不象,是饼香?也不是。那是一种甜腻腻的叫人闻了就会流口水的味儿。"碗!那边有只大碗!"鼠啊二眼尖。四只小老鼠赶紧跑过去,嗬,好大的碗呦!这香味就是从碗里飘出来的,可是,这碗光溜溜的,爬不上去,急得四只老鼠团团转。鼠啊三找到四根树枝,往碗的四边上一搁,"哧溜"一下,四只老鼠全爬上了碗。"蜂蜜!"四只老鼠"哧溜"一下,全滑到了碗底,又是吸允又是舔,把半碗蜂蜜吃个精光,躺在碗底动不了了。"哇!我的蜂蜜呢?"这像大雷一样的声音把四只小老鼠吓得跳了起来,一只大狗熊站在它们的面前。
四肢小老鼠想爬出大碗,可是爬上去有滑下来,爬上去又滑下来,,就像滑滑梯,真逗!大狗熊看见了,哈哈大笑:"小家伙,想逃走吧?"看见大狗熊笑呵呵的样子,小老鼠们不那么害怕了:"狗熊大叔,真不好意思,我们把你的蜂蜜给吃光了!""吃了就吃了,咱们交个朋友吧!"大狗熊挺喜欢这些可爱的小老鼠。"狗熊大叔,让我们出来吧,我们把大碗还给您!""这碗就送给你们啦!"小老鼠们太高兴了,他们像杂技演员踩滚筒那样,两脚不听地在碗边踩着,大碗像轮子一样飞快地向前滚去。
忽然,"扑"的一下,大家撞在大树上,倒扣在地上,把四只小老鼠全扣在碗里了。碗里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用力顶,顶不动。"兄弟们,钻地洞!"鼠啊大指挥着。四只老鼠四个洞,哈哈,钻出来了!
"鼠哥哥,你们瞧,碗屋!"鼠啊四指着闪着光的倒扣着的大碗,那漂亮的花边就想种在屋前的花朵。
"对,这就是我们的新家!"鼠兄弟们在大碗挖门,挖窗,在外面装上楼梯,这边爬上去,那边滑下去,下雨的时候,那碗底还是一个挺不错的游泳池。嗨,真棒!四只小老鼠住在这最新式的漂亮又舒服的碗屋里,心里就想起那和蔼可亲的狗熊大叔,和那又香又甜的蜂蜜。
2.中班数学活动点心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复习数字6—8,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感知9以内数量,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铅笔、橡皮、小积木若干、保鲜袋若干(贴有数字)6—9数字卡片一套;
2、分别画有四种不同点心的卡片四张,每张卡片上均有九个点心;点心筐四只。教师作业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 数点心。
1、逐条出示画有点心的卡片,请幼儿说出点心名称并点数。
2、这些点心都是九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3、出示数字9,幼儿认读。
4、9可以表示9个点心,还可以表示什么?
二、 包装点心。
1、 点心屋的营业员阿姨请小朋友帮忙把点心装进袋子里。(要求:袋子上是数字几,就装几个积木)。
2、 幼儿将各种点心分别按袋子上的数字逐一装进袋里,然后看看装得是否正确。
3、 老师随意得抽三包,集体进行检查。
三、 点心装筐。
1、点心装好了,要分开放到篮子里,瞧,这里有四个篮子,每个篮子上面都贴有数字,看一下数字娃娃是几?你的袋子上是几就装到几的篮子里。
2、请个别幼儿示范,再集体将点心包放在相应的篮子里。
3、老师请四位家长当营业员,每人拿一个篮子,检查孩子是否放对。
四、 幼儿操作活动。
1、(出示教师作业纸)点心送好了,要请小朋友涂五角星了,我们一起看看吧!
2、教师对操作题进行讲解示范,幼儿进行集体操作(幼儿活动材料)。
3、做玩了以后可以请你的爸爸妈妈帮你检查一下。
活动反思:
一开始,就让幼儿说说你们在幼儿园都吃过哪些点心啊?贴近了幼儿的心理,抓住了幼儿人的思维,让幼儿就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幼儿有了兴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再让幼儿根据杯子上的提示,自主选自己喜欢的点心,巩固了对9以内的认识,轻轻松松的学会了案9以内的数量分类。最后以买点心的游戏结束活动,幼儿情趣高涨,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在玩中体验了数学活动的快乐。
3.中班故事碗屋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故事,了解故事情节,感受狗熊大叔的宽容和小老鼠的聪明机灵。
2. 通过对故事部分情节的猜想,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大胆表述观点的习惯。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幅,碗一个,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教师:"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听,谁来了呀?哦,原来是四只小老鼠呀!"咕噜噜,咕噜噜!啊,又滚来了一只碗呀!咚咚咚咚咚咚,这像打雷一样的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哦,大狗熊也来了呀!今天我们大一班怎么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呀?究竟小老鼠、碗和大狗熊,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吧!"
二、播放课件,分段讲故事《碗屋》
1.故事开头--急得四只老鼠围着大碗团团转)
(1)教师:谁愿意来给小老鼠们出出主意?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真聪明!大家给小老鼠想到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快给自己鼓鼓掌。好的,我们来听一听小老鼠们是怎样做的?
2.鼠阿三找到四根树枝--这只碗就送给你们了啦!
(1)狗熊大叔看到自己碗里的蜂蜜被别人吃掉后,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请个别幼儿来表演)
(2)小老鼠得到碗后,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小老鼠应该怎样把碗搬回家呢?幼儿开动脑筋,大胆说说。
3.小老鼠太高兴了--顶不动
(1)呀!四只小老鼠全被扣在碗里了,怎么办?快帮它们想想办法吧!幼儿自由说说
(2)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小老鼠有没有用到我们的办法呢,我们去看看吧。
4.兄弟们,钻地洞--结束)
(1)刚才余老师讲的故事叫《碗屋》,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幼儿讲述
(2)结束语:能宽容别人的人,你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让我们都做一个愿意宽容别人的好孩子吧!
活动延伸:
1.幼儿制作小碗;
2.幼儿拿着小碗带上头饰,表演大狗熊与小老鼠的对话。
活动建议:
1.我用实物碗来作为活动的导入部分,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对碗的认识,以及对这个特别的碗带来的精彩故事的期待。在这个故事中,让幼儿重点学说形容词,如:甜腻腻、光溜溜等。我鼓励幼儿大胆猜测碗里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幼儿情绪非常高涨,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对蜂蜜做了生动形象的解释,让幼儿对蜂蜜的味道非常期待。我请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想碗除了可以用作房子外,还能有其它什么用途。
2.这个故事有点长,有部分内容没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适当精简故事篇幅,提炼有效性语言。对故事内容的提问也要提高语言的有效性。
3.在活动后面,分段欣赏完故事就进行小结了,建议下次活动可以给小朋友进行分角色表演故事内容,这样就能加深幼儿对故事的了解,以达到预设目标。
"四只小老鼠出门去玩,来到了一个好美好美的地方,这里的天湛蓝湛蓝的,这里的草地是碧绿碧绿的。"真香啊!"鼠啊大闻到了一股香味。是花香?不象,是饼香?也不是。那是一种甜腻腻的叫人闻了就会流口水的味儿。"碗!那边有只大碗!"鼠啊二眼尖。四只小老鼠赶紧跑过去,嗬,好大的碗呦!这香味就是从碗里飘出来的,可是,这碗光溜溜的,爬不上去,急得四只老鼠团团转。鼠啊三找到四根树枝,往碗的四边上一搁,"哧溜"一下,四只老鼠全爬上了碗。"蜂蜜!"四只老鼠"哧溜"一下,全滑到了碗底,又是吸允又是舔,把半碗蜂蜜吃个精光,躺在碗底动不了了。"哇!我的蜂蜜呢?"这像大雷一样的声音把四只小老鼠吓得跳了起来,一只大狗熊站在它们的面前。
四肢小老鼠想爬出大碗,可是爬上去有滑下来,爬上去又滑下来,,就像滑滑梯,真逗!大狗熊看见了,哈哈大笑:"小家伙,想逃走吧?"看见大狗熊笑呵呵的样子,小老鼠们不那么害怕了:"狗熊大叔,真不好意思,我们把你的蜂蜜给吃光了!""吃了就吃了,咱们交个朋友吧!"大狗熊挺喜欢这些可爱的小老鼠。"狗熊大叔,让我们出来吧,我们把大碗还给您!""这碗就送给你们啦!"小老鼠们太高兴了,他们像杂技演员踩滚筒那样,两脚不听地在碗边踩着,大碗像轮子一样飞快地向前滚去。
忽然,"扑"的一下,大家撞在大树上,倒扣在地上,把四只小老鼠全扣在碗里了。碗里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用力顶,顶不动。"兄弟们,钻地洞!"鼠啊大指挥着。四只老鼠四个洞,哈哈,钻出来了!
"鼠哥哥,你们瞧,碗屋!"鼠啊四指着闪着光的倒扣着的大碗,那漂亮的花边就想种在屋前的花朵。
"对,这就是我们的新家!"鼠兄弟们在大碗挖门,挖窗,在外面装上楼梯,这边爬上去,那边滑下去,下雨的时候,那碗底还是一个挺不错的游泳池。嗨,真棒!四只小老鼠住在这最新式的漂亮又舒服的碗屋里,心里就想起那和蔼可亲的狗熊大叔,和那又香又甜的蜂蜜。
4.中班主题糖果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
1、感受颜色的美丽,区分红色,黄色,绿色。
2、让幼儿参与到活动,感受快乐。
3、探索、发现生活中糖果的多样性及特征。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重点难点:
1、重点在于让幼儿们记住这几种标准颜色。
2、难点是让幼儿们区分这些颜色。
活动准备:
1、红黄绿糖果若干。
2、红黄绿糖纸若干,几个写有字的糖果。
3、汉子红黄绿
活动过程:
一、学习红黄绿三个汉字。
我们可以让小朋友们一起做糖果游戏,老师做糖果姐姐,手里有各种各样的糖果,让小朋友猜,我手里是什么呀?幼儿们回答:糖果!把他们分别放在左手和右手,让小朋友猜猜左手的糖果是什么颜色,右手是什么。
让幼儿观察:
提问:我的糖果妹妹是什么颜色?
红色的糖妹妹,我们就拿一个红色字。
我手里还有什么糖果妹妹?
黄色的糖果妹妹,我们就拿一个黄色字。
最后还有一个什么糖果妹妹?
绿色的糖果妹妹,我们就拿一个绿色的字。
最后,我们教孩子们一个一个认识这三个字。认识这三个字以后,我们一起和他们做游戏好吗?
选择一个字以后,让其中一个小朋友把相对应的糖果放在对应的汉子下……
二、包装糖果纸,让孩子们快乐的操作。
老师说:小朋友我们现在来做另外一个游戏好吗?现在在你们桌子上有几个糖果妹妹,可是这些糖果妹妹都还没穿衣服呢,我们来给他们穿衣服好吗?
老师说: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糖果妹妹身上有什么秘密吗?有的小朋友开始发现糖果身上写有汉字。老师开始做示范:小朋友们,我们找好糖果妹妹需要的衣服好吗?我给黄色的糖果妹妹要穿黄色衣服…….
让孩子们学着给糖果找自己的衣服。
三、分享糖果。
老师说:小朋友真能干,我们现在开始奖励你们吃糖果哦。我现在让小朋友一个一个来领糖果,我让你们选什么颜色,你们就拿什么颜色,再看你们拿对没有。
小朋友一个个来领取糖果吃完后,要问小朋友:你们知道糖果妹妹的衣服该放在哪里吗?(垃圾筒)
活动延伸:
问问小朋友糖果甜不甜,吃了几颗,还有多少颗,让幼儿们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
《糖果》这个活动很有趣味性,效果也很好,受到很多老师的运用和赞许。因为这个活动中所运用的教材是幼儿们平时都常遇到的,对于他们来说都不陌生。然后这个活动,运用了语言,数学,手工等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活动的综合性。同时该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非常投入很愿意积极参与。在做这个活动开始,我以为幼儿们会不认识糖果妹妹身上的汉字,而不会给糖果穿上正确的衣服,但是因为孩子们对糖果的喜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操作时却基本能选择正确,这个活动增强幼儿们对汉字的学习,也能更好记住,所以我认为这个活动还是比较成功。
5.中班数学彩虹糖果屋教案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
2、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参观彩虹糖果屋,通过自己的感官,调动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参观彩虹糖果屋,我是彩虹姐姐。我们糖果屋的糖果多不多啊?你们可以用鼻子凑上去闻一闻,都有什么味道?你们喜欢糖吗?好,那我们先来玩一个糖果小游戏。
二、 猜糖、夹糖游戏1、猜糖:
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吗?(没有)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变糖了。(教师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好,把睁开眼睛,请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几粒糖?你们可以在1、2、 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幼儿游戏数次)2、手指夹糖:
来,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好,下面,我们来玩夹糖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彩虹姐姐数到“3”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准备好了吗?好,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幼儿玩夹糖游戏3-4次,每次停让幼儿先自己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一边操作一边讲述。”教师每次都要改变数数的速度)三、装糖游戏:
(目的是通过幼儿积极的、主动的操作,让幼儿将圆点与实物(糖)正确匹配起来,提高幼儿匹配能力,并为今后学习数物匹配打下基础。)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篮子里是什么呀?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张圆点卡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来装糖,先数数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听清楚了吗?
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买糖、品糖游戏:
教师扮演彩虹姐姐买糖,幼儿卖糖。幼儿检查糖装得是否正确,再次点数5以内的数量,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可以反复进行,每一名幼儿都要买糖并数出数量,数对的奖励一块糖果,尽量帮住能力较差的幼儿完成得到奖励,使孩子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6.中班故事水果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安静地倾听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水果屋的组成。
3、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喜悦,体验设计水果屋的乐趣。
活动重点:幼儿能注意倾听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幼儿会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水果屋的组成。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PPT。
2、未涂色的各种水果图片;
3、蜡笔、胶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观看"果园",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景象。
1、出示P1,提问:"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以"这是谁的果园?(熊猫妈妈的)"引出故事。
(二)边看PPT,教师边讲述故事。
1、教师讲故事:从开头讲至"…… 怎么办呢?"
2、提问:"谁来帮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想办法"?
引导幼儿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出示水果屋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屋顶(墙上)上有什么?用什么做的门(窗)?"启发幼儿讲述。
4、教师继续讲故事,"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盖了间水果屋,还做了什么事情?"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熊妈妈和熊宝宝盖了间什么?他们是怎样盖的水果屋?"引导幼儿完整学说"用××做屋顶,用××做墙,用××做门,用××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
(四)幼儿分组设计水果屋并大胆讲述。
1、出示水果图片让幼儿根据水果特点涂色。(播放故事录音)
2、教师出示房子图片,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粘贴相应的水果贴片。
附:故事《水果屋》
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熊妈妈的果园里到处都是水果,红红的苹果、碧绿的西瓜、黄黄的梨、粉色的桃子……真是好看极了,熊猫妈妈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一天,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早早的来到果园里采摘水果。它们摘了一个又一个,装了一车又一车。熊猫宝宝在前面用劲地拉,熊猫妈妈在后面使劲地推,"嘿呦嘿呦、嘿呦嘿呦",他们高兴的把一车车的水果运回了家。熊猫妈妈看到有这么多的水果,高兴得说:"今年可有水果吃了。"可是,水果好多呀,屋里塞得满满的,连院子里堆得也到处都是。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没地方住了,只好睡在外面。天好黑好冷,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都冻得睡不着觉,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小熊猫着急地说:"妈妈,我们没地方坐、没地方站,也没地方睡觉,这可怎么办呢?"熊猫妈妈想了想,大声说:"有了,有了,我们用水果盖间屋子吧。"第二天一早,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就忙开了。他们用红红的苹果做屋顶、用碧绿的西瓜做墙、用黄黄的梨做门、用粉红的桃子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熊猫妈妈还把许多水果分给了邻居们,熊猫宝宝又请来了小兔子、小花狗到家里来做客,他们围着香甜的水果屋吃着水果、跳着舞,高兴极了。
教学反思:
1、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他的发展与孩子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注意差异、尊重孩子的个性。(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我要始终把握好自己是启发者、引导者、参与者、欣赏者这一身份,让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在活动中幼儿能够根据我的提问,能比较完整地回答,能说比较完整的句子。
(2)在活动中我对幼儿要学会等待幼儿,要让幼儿说完整句,不要幼儿刚说一半就马上帮他说另一半,这样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在这里我做的稍有欠缺。
(3)语言活动,应多给幼儿说的机会,在这个活动中幼儿操作的时间太长了,真正让幼儿说的机会并不多。语言能力包括口语和思维两个部分,以往我较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从而出现了纯口语模仿的误区,其实思维过程是支撑孩子口语的基石。在活动中要多发散幼儿的思维,就象葡萄我说是紫紫的葡萄,现在也有绿绿的、黄黄的,我就是把幼儿的思维匡住了。
3、对教学效果的评析:幼儿能够根据我的提问,能比较完整地回答,能说比较完整的句子,但是我在等待幼儿会话的时间上还需要更加有耐心一点。
7.中班主题欢乐糖果屋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五一长假后李蕊小朋友带来一包喜糖,孩子们都围着看,小雨说:"这种糖我以前吃过了的是牛奶味的。"罗灿说:"这种糖是巧克力的,上面还有花纹。"有个孩子突然说:"我最喜欢吃糖了,可妈妈总不让我多吃,还说吃多了会长虫子。"
这时候,我突然感觉到孩子们对糖果很感兴趣,也是孩子们非常熟悉、喜爱的食品,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接触过各种味道、形状、颜色的糖果,糖果的基本特征都有一定的感知。而我们土家族的特色小吃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糖,例如:苞谷糖、红苕姜糖等,他们也有必要了解、认识我们本土的特产。同时也可增强孩子们的民族意识,培养孩子们热爱恩施、热爱家乡的情感。于是有关"糖果"的主题便产生了。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从这个主题可能指向的内容出发将活动整合化,以社会领域为主,渗透语言、科学领域,希望在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中帮助幼儿进一步完善对各种糖果的认知,并通过活动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及对社会角色的体验。激发幼儿探索、求知、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就如《纲要》中所说的"既符合幼儿园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欣赏、交流、探究等过程中了解不同的糖果;和家乡的名小吃(苞谷糖)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乐于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体验与朋友分享、交流的乐趣。
3、通过打造"欢乐糖果专卖屋"体验社会角色,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及自主交往,自主创造的能力,萌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参观超市的糖果专柜,和家长一起完成《糖果研习调查表》
2、物质准备:课件、糖果若干、糖果铺角色饰品
3、情景创设:欢乐糖果屋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课件直观导入
二、在"糖果小精灵"的引导下交流、分享知识经验
三、游戏"送糖宝宝回家",了解土家特色小吃(苞谷糖)
四、制作《糖果专卖屋工作记录表》
五、分配游戏角色,体验游戏快乐
六、活动延伸,品尝糖果,以糖果的包装为下次活动做铺垫
活动特点:
1、活动内容整合化
2、生活、游戏、学习的一体化
3、活动方式的生活化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8.中班数学美味点心屋教案
对于幼儿来说,数学比较抽象,也比较难懂,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在玩的活动中感知数学,能较好的激发幼儿学数学的积极性,为此,我特意设计了中班数学教案《美味点心屋》。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复习数字6-8,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重点、难点:感知9以内数量,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铅笔、橡皮、小积木若干、保鲜袋若干(贴有数字)6-9数字卡片一套;2、分别画有四种不同点心的卡片四张,每张卡片上均有九个点心;点心筐四只,教师作业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数点心1、逐条出示画有点心的卡片,请幼儿说出点心名称并点数。
2、这些点心都是九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3、出示数字9,幼儿认读。
4、9可以表示9个点心,还可以表示什么?
二、包装点心1、点心屋的营业员阿姨请小朋友帮忙把点心装进袋子里。(要求:袋子上是数字几,就装几个积木)。
2、幼儿将各种点心分别按袋子上的数字逐一装进袋里,然后看看装得是否正确。
3、老师随意得抽三包,集体进行检查。
三、点心装筐1、点心装好了,要分开放到篮子里,瞧,这里有四个篮子,每个篮子上面都贴有数字,看一下数字娃娃是几?你的袋子上是几就装到几的篮子里。
2、请个别幼儿示范,再集体将点心包放在相应的篮子里。
3、老师请四位家长当营业员,每人拿一个篮子,检查孩子是否放对。
四、幼儿操作活动1、(出示教师作业纸)点心送好了,要请小朋友涂五角星了,我们一起看看吧!
2、教师对操作题进行讲解示范,幼儿进行集体操作(幼儿活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