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反思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班教案 > 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反思

时间:2022-04-27 14:32:02

中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反思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中班数学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中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幼儿午睡时都把鞋子摆放在床底下,一样的鞋子尺码不一样,小朋友起床的时候却分不清楚了,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感知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活动准备

  皮球 兔子 篮子 雨伞 等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和小朋友做游戏。

  二、活动过程

  1、比较皮球的大小:黄色球最大,红色球不大也不小,蓝色球最小。

  2、兔子找篮子:先把4只大小不一样的兔子和篮子贴在小黑板上,然后让4个小朋友连线,最后老师移动篮子配给一样大小的兔子。

  3、展示挂图:蓝色云朵、绿草地、红花、胡萝卜、白菜、房子……

  小朋友把胡萝卜摘下来。

  小朋友把胡萝卜和篮子连线,老师把胡萝卜放进篮子。

  小朋友把大小不同的白菜放进篮子

  三、拓展延伸

  雨伞和数字搭配

  1、小朋友上黑板连线:4把大小不同的雨伞和数字1 2 3 4连线

  2、教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图画,全体操作。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时还有部分幼儿不会连线,特别是第2、3把雨伞容易连错,下次教学应该突破这个难点。

2、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轻重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轻重,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正确运用“轻”、“重”表述物体比较结果。

  2.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并按物体轻重进行正、逆排序。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具备对轻重的初步认识。

  物质准备:花片、积塑、石头、核桃、积木、幼儿天平人手一架;排序板(4)花片、积塑、石头、核桃、积木图片人手一套记录表幼儿人数一份、示范记录表二份

  活动过程:

  1.学习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能正确运用“轻”、“重”词汇表述比较的结果。通过师幼互动游戏“抱一抱”,引导幼儿通过目测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1)师:老师和小朋友,谁重?谁轻?为什么?

  (2)学习用“ ”符号表示物体轻重。

  师小结:我们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老师比小朋友重,小朋友比老师轻。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1)出示大袋和小袋,引导幼儿通过提一提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师:雷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袋子,小朋友猜猜,这两个袋子哪个轻?哪个重?

  小结:看来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准确,这时你可以用手掂一掂,再判断物体的轻重。

  (2)出示苹果和梨,介绍天平,通过工具称一称,比较两个物体轻重。

  师:雷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苹果和梨,小朋友猜猜,哪个重,哪个轻?(介绍天平)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提一提,还可以用工具称一称。

  (3)幼儿操作,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第一组:乒乓球和实心球

  第二组:花片和积木

  第三组:实心球和绿球

  师:

  (1)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谁重,谁轻?

  (2)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3.比较和讨论三个物体轻重,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

  师:(请出两个小朋友)

  (1)你们知道它们谁重?谁轻?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讨论)那么老师和小朋友谁轻,谁重?

  (2)为什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重,一会儿说它轻?他到底是重还是轻?

  (3)小结:看来这个小朋友是重还是轻要看它和谁比。

  4.进行3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

  师:请小朋友根据我们三个人重量给它们排排队,怎样排呢?

  5.提供材料(石头、积塑、花片),介绍材料的名称及操作方法。

  (1)幼儿操作,按照排队的顺序,用图片把它插在排序板上,师巡回指导。

  (2)师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6.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将5种材料(核桃、积木、石头、积塑、花片)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比较。

  活动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省领域中下《比较轻重》。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幼儿的实践体验为主线,通过体验生成,方法引入,推理,来展示幼儿比较轻重的思维过程,使幼儿获得数学思考的方法。由此我设计了:情境中体验、活动中探索、操作中提升这三个环节来构架起本课的教学过程。

  情境中体验:老师和幼儿抱一抱比较轻重,一个生活化人情化的真实情境导入让全班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小孩比大人轻,大人比小孩重。”’孩子马上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至此,至此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玩比轻重的游戏。’

  活动中探索比较物体的轻重的多种方法:(1)先出示两个袋子, “雷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袋子,小朋友猜猜,这两个袋子哪个轻?哪个重?”你能猜出它们谁轻谁重吗?此时认知矛盾的设计,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单用眼睛看经验估计这样的判断方式已经不够准确了,必须要想出另外一种解决办法。这时请孩子将带着提进来,这时孩子发现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准确,这时你可以用手提一提,大袋子比小袋子轻,小袋子比大袋子重。

  (2)再出示大小差不多的苹果和梨子各一个,“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你能猜出它们谁轻谁重吗?这时单用眼睛看估计轻重的判断方式已经不够用了,必须要想出另外一种解决办法。一个孩子左手拿苹果和右手梨在手上掂一掂时,其他的孩子开始了关注开始了模仿,“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推进源动力来自模仿与创新”我想我的孩子们已经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尽管如此,可是问题还是出现了,一部分孩子的说苹果比较重,一部分说梨比较重,矛盾再一次出现。“小朋友,你们除了用手掂一掂还能想到其他办法吗?”天平——这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计量工具被顺理成章的引入了课堂,当我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时,答案昭然若揭。此时的孩子已然体会到,当我们无法用双手很准确的感受出轻重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从而完成预设目标中的通过实践,让孩子体验具体比较轻重的方法。

  操作中提升:我为幼儿提供了三组操作材料,第一组:乒乓球和实心球,第二组:花片和积木,第三组:实心球和绿球,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谁重,谁轻?并说出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接下来比较和讨论这三个物体轻重,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并进行3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最后延伸活动进行5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

  在整个活动中我极力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质疑,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正处在好奇又好动的年龄,课中我极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考,引导幼儿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轻重特征,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我认为本次活动的不足是活动时间较长,下次活动各环节应更紧凑。

3、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大小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幼儿午睡时都把鞋子摆放在床底下,一样的鞋子尺码不一样,小朋友起床的时候却分不清楚了,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感知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活动准备

  皮球 兔子 篮子 雨伞 等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和小朋友做游戏。

  二、活动过程

  1、比较皮球的大小:黄色球最大,红色球不大也不小,蓝色球最小。

  2、兔子找篮子:先把4只大小不一样的兔子和篮子贴在小黑板上,然后让4个小朋友连线,最后老师移动篮子配给一样大小的兔子。

  3、展示挂图:蓝色云朵、绿草地、红花、胡萝卜、白菜、房子……

  小朋友把胡萝卜摘下来。

  小朋友把胡萝卜和篮子连线,老师把胡萝卜放进篮子。

  小朋友把大小不同的白菜放进篮子

  三、拓展延伸

  雨伞和数字搭配

  1、小朋友上黑板连线:4把大小不同的雨伞和数字1 2 3 4连线

  2、教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图画,全体操作。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时还有部分幼儿不会连线,特别是第2、3把雨伞容易连错,下次教学应该突破这个难点。

4、中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幼儿午睡时都把鞋子摆放在床底下,一样的鞋子尺码不一样,小朋友起床的时候却分不清楚了,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感知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活动准备

  皮球 兔子 篮子 雨伞 等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和小朋友做游戏。

  二、活动过程

  1、比较皮球的大小:黄色球最大,红色球不大也不小,蓝色球最小。

  2、兔子找篮子:先把4只大小不一样的兔子和篮子贴在小黑板上,然后让4个小朋友连线,最后老师移动篮子配给一样大小的兔子。

  3、展示挂图:蓝色云朵、绿草地、红花、胡萝卜、白菜、房子……

  小朋友把胡萝卜摘下来。

  小朋友把胡萝卜和篮子连线,老师把胡萝卜放进篮子。

  小朋友把大小不同的白菜放进篮子

  三、拓展延伸

  雨伞和数字搭配

  1、小朋友上黑板连线:4把大小不同的雨伞和数字1 2 3 4连线

  2、教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图画,全体操作。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时还有部分幼儿不会连线,特别是第2、3把雨伞容易连错,下次教学应该突破这个难点。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推荐 找数学规律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圆外有7个小朋友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学习按厚薄、高矮、粗细排序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拼图形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给数字送礼物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比较高矮_幼儿园数学教案 有用的电话号码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学习“6的组成”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一样的小熊在哪里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认识粗细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家里的数字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认识长方形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3 认识周日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三只小熊_幼儿园数学教案 认识数字10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感知图形的特征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拼小树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学习5的分成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最新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10以内数量的对应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认识1-10的序数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游戏教案蚂蚁搬豆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字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大熊的储藏室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小动物住哪里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春天的电话亭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空间方位辨别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中班安全电的用处多教案反思 中班趣味体育游戏切西瓜教案 中班歌表演优秀猫咪教案反思 中班健康体育寻宝藏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物体的弹性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不随便喂小动物教案 中班健康小鼻子真灵教案反思 中班美术美丽的雨花石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设计我的名片教案反思 中班健康教案轻轻的打喷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