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角色游戏的性别刻板印象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游戏

改变角色游戏的性别刻板印象

时间:2013-04-25 15:42:08

改变角色游戏的性别刻板印象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游戏的您有所帮助。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唐立宁
【摘要】幼儿园中孩子们进行角色游戏时,依照性别进行角色分配和角色认知的现象,被认为是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区角设置、角色选择、角色任务、材料与玩具的选择和投放进行有意识的调整,并在游戏分享活动中进行言语强化来弱化这种刻板印象,帮助儿童形成多样化的性别角色认同。
 
  幼儿园里,孩子们进行角色游戏时,我们看到的常常是这样的景象:娃娃家里,“妈妈”哼着儿歌哄小宝宝睡觉,“阿姨”穿着花围裙在做饭,餐馆里的“服务员”戴着花头巾招呼客人,超市里的“营业员”在忙着理货、收钱;这些,似乎是女孩的天下。男孩子呢?他们忙着在路上维持交通,在建筑工地中盖房子,或是在讨论应该造一架飞机还是飞船……活动区的设置在变,材料的投放在变,孩子们的玩法在变,但这种依照性别进行的角色分配往往是固定不变的,且这种趋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愈加明显。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认为男孩女孩有各自必然的角色行为和装扮的意识可以被认作是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
 
一、什么是性别刻板印象及其是如何产生的
  所谓性别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固定看法或信念。它并不一定有事实依据,也不考虑个别差异,仅仅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并使人们坚信不移的某类性别角色具有某种特点的固定观念。比如说,人们可能认为男性就是独立的、果断的,是一家之主,能够承担更大的责任;女性则是温柔的、情感丰富的,应该打理家务和照顾孩子等。
 
  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是在性别角色认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婴儿一出生就开始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父母根据孩子不同的性别选择襁褓的颜色,房间的色调,玩具的类型,衣服的样式等等,开始进行性别教育。儿童在学习分辨男性女性的过程中,受到家庭、媒体和教育等的影响,形成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对玩具、课程和职业的选择,影响其个体的行为和动机等等。两性之间存在差异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将男女性别www.chinajiaoan.cn角色定型化是不合理的。那些不完全符合人们对特定性别行为的认识的孩子可能会受到排斥,承受不必要的压力,幼儿玩伴和游戏类型的选择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其完善人格的培养。因此,幼儿园中教师需要在儿童的一日活动中渗透相关的性别教育,弱化其对性别的刻板观念。
 
二、在角色游戏中如何应对幼儿的性别刻板印象
  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最主要的游戏形式之一,包含了大量的角色选择的过程,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幼儿所习得的性别刻板印象。不合理的角色设置可能会强化并加重孩子对性别角色认识的定型化,反过来,如果根据幼儿的表现来调整角色游戏的设置,并采用一定的策略便可以有效地降低刻板印象对幼儿产生的不利影响。
 
1、区角的设置应多样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在游戏时,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性别相符的内容,如男孩子更多会去“警察局”,女孩子更多选择“娃娃家”。教师在保证这种具有典型性别特征的区角活动的同时,应设计更多的适合男孩女孩一起玩,没有明显性别差异的游戏区域,如“餐馆”、“医院”、“画室”、“银行”、“奥运会场”等等,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其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满足不同的需要。
 
2、鼓励儿童不局限于性别来选择角色
  由于男孩子倾向于选择需要逻辑思维的创造型游戏和剧烈的运动型游戏,他们更喜欢建筑师、消防员、警察、司机、爸爸等角色;女孩子则喜欢安静的、模仿性的、照料型的角色,如妈妈、阿姨、护士、老师等。如果这种情况是固定不变的,甚至已经模式化了,或者是有人不按照这种规则进行选择时受到了别的小朋友的质疑或指责,教师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干预。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角色转换,如让女孩子扮演“女警”、“女建筑师”等,男孩子去演“老师”、“护士”,或大家轮流来当“妈妈”,让他们感受不同的角色行为和情感体验。这样孩子们就会体会到某些职业角色并非是固定性别的人才能担当的,增加他们对各自角色的认同,从而减轻对职业角色的刻板印象。
 
3、使各种角色的任务更加丰富
  很多时候,儿童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所承担的任务认识有限,容易导致任务单一化,刻板化。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讨论每种职业都需要做什么工作,是不是可以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来加深对角色的了解。例如,“娃娃家”中,妈妈除了照顾孩子还要去上班,这个时侯爸爸如果有时间就可以帮忙照顾宝宝或收拾一下屋子,并不一定必须出去工作或买东西;警察要指挥交通,维持秩序,有时候也应该去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孩子;建筑师建好大楼之后,还要设计一下室内的装修和布置,进行一些细致的手工活……这种任务多样化的角色对幼儿来讲会更有趣,也更加有益于他们的发展。
 
4、材料、玩具的选择和投放要注意避免刻板化
  研究表明(杜丹,苏彦捷,2005),性别刻板印象对儿童玩具的选择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在4-5岁影响程度会有显著提高。以往的研究也表明,家长可能为年幼的女儿购买卡车等男性化玩具,但却会避免为儿子购买洋娃娃等女性化玩具;在游戏中与反刻板玩具玩耍的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受到来自同伴的批评和纠正:可以看出男孩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的程度更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游戏中对这方面要格外注意。
 
     如一个男孩子在进行手工练习时,应及时的进行肯定和鼓励,并倡导更多的男孩选择那些需要进行精细加工的材料,培养他们耐心、仔细的品质。对女孩,也应该鼓励她们更多的去玩一些结构类玩具增强思维的逻辑性,还有运动型器械,增强女孩的身体素质和耐受力。另外,幼儿对角色的选择有时会受到教师所提供的材料的限制,尤其是那些已经被刻板化的角色所需材料的投放更应该注意。如“阿姨”的围裙不一定只能是红色的花纹,还可以用纯色或冷色调的;餐厅“服务员”不一定必须戴花头巾,可以改成更加中性的胸牌来表示;“警察局”的背景墙上可以贴上女警的照片等等,这都需要教师用心的布置。
 
5、在游戏分享活动中进行言语强化
  幼儿的依赖性很强,将老师看作是近乎绝对的权威。在游戏过程的分享活动是教师和幼儿交流的重要环节,教师首先应注意不要在无意识中强化孩子们的性别刻板印象。比如老师可以说“不要怕”,“不要调皮”,但不要说成是“男孩子不要这么胆小”,“女孩子不能这么调皮”。此外,还要有意识的利用言语强化的作用来弱化对角色的刻板观念。在讲到“女警察”、“女建筑师”时可以说:“某某今天表现的真勇敢,真果断,太棒了!”“大家看某某盖的房子多高大,多坚固呀!”讲到“男服务员”、“男阿姨”时可以说:“因为某某的服务热情周到,今天餐厅的客人好多呢!”“阿姨今天做的饭真好吃,宝宝吃的好饱哦,想明天还吃这些菜式呢!”这样就可以增加孩子们对反刻板类型角色的兴趣,同时降低彼此之间的的偏见。
 
  学前期是儿童性别角色认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对幼儿进行性别教育的过程中,应避免可能产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教师通过对角色游戏的设计和指导,增加孩子体验和了解各类性别角色的可能性,从而逐步帮助幼儿形成多样化的性别角色认同。

幼儿园游戏推荐 结构游戏中的师幼互动 高中几何跟儿时玩搭积木有关系 幼儿园体育游戏设计注意点 幼儿表演游戏现状的研究 如何对幼儿进行游戏观察 浅谈幼师对游戏的指导策略 幼师要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 幼师在角色游戏中的随机教育 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民间游戏,孩子们的宝中宝 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及其指导 幼儿游戏计划 幼儿角色游戏初探 浅谈跨班角色游戏的开展 幼儿园角色游戏与指导 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谈谈对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 幼儿游戏辅导中的放松活动

最新游戏 悄悄地支持幼儿自主建构 老师要把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幼儿园里处处有“游戏” 幼儿园如何开展角色扮演游戏 皮亚杰与儿童游戏理论 游戏可以使幼儿获得的数学关键经验 幼儿游戏辅导中的放松活动 幼儿园玩沙游戏初探 游戏的发展和指导 在游戏中成长

相关信息 游戏可以使幼儿获得的数学关键经验 游戏教案大班100篇及反思 游戏室_幼儿园教室布置图片 游戏室(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图片) 游戏弟弟四年级作文 游戏弟弟三百字作文 游戏机评价48句模板 游戏机好评40句模板 游戏机好评好评41句模板 游戏活动教案大班1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