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幼儿具有自检功能的学具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方法

提供幼儿具有自检功能的学具

时间:2013-10-09 08:41:36

提供幼儿具有自检功能的学具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方法的您有所帮助。

提供幼儿具有自检功能的学具

教师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在单位时间(一次集体活动或者一次区域活动)内,教师的观察和指导只限于部分幼儿,无法了解全体幼儿的操作情况。而那些没有被教师观察到的幼儿,他们的操作情况是怎样的?如果错了,有没有办法让幼儿自己能够发现呢?其实,这个困惑可以通过学具予以解决。设计具有自检功能的学具,这样幼儿虽然没有得到教师的观察指导,但也能够获得及时的反馈,便于幼儿主动发现、探索学习与自我检查,也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

 那么,怎样设计出具有自检功能的学具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通过操作材料的摆放体现学具的自检功能

 如在“帮玩具小熊找床”的操作活动中,教师提供有大熊、中熊、小熊,以及大床、中床和小床,并且床的长度与熊的长度是对应的。因此,在操作活动中如果幼儿将小熊放到中床、将中熊放到大床,那么大熊肯定睡不了小床了,这样的结果就暗示着幼儿“找错了,需要调整”。在“数物拼版”活动中,教师将拼接处设计成不规则的形状,只有拼接正确了,拼接口才能相吻合,如果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拼接口无法吻合,那就意味着操作错误,需要词整。同样在学习“按长短排序”的活动中,教师把操作材料设计成镶嵌板,幼儿只有找到合适的位置才能将长、短卡片摆放进去且不留空隙。这种具有自检功能的材料,幼儿拿到后就可进行自我操作和学习,也有利于幼儿主动地、积极地发现和探索学习。

2、通过在操作材料背面预设结果体现学具的自检功能

 如果是拼接的操作材料,教师可在卡片背面的拼接处预先设置好某种图案,如娃娃的笑脸、花朵等,如果拼接正确,则应该与背面的图案相吻合。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该确保操作材料在正确拼接后的图案应该和背面图形吻合,否则会影响幼儿数概念的获得。如果是“数数有几个”等平面的操作材料,可在背面印上相应的点子,便于幼儿进行检查以获得及时的反馈等。

3、通过运用材料摆放的规律性体现学具的自检功能

 如从矮到高排序,可以引导幼儿体验这样的排序是如同“一层一层上楼梯”,如在摆放的过程中有误,那么在幼儿自己检查时就会发现有些地方不是“上楼梯”,那么就说明材料摆放顺序错误,需要进行调整。相对于以上两种方法,由于这种自检功能没有直接对照的材料,因此需要教师帮助幼儿提炼出某种简练、浅显、直观的语言,如“上楼梯”、“下楼梯”等便于幼儿进行自检。

4、与同伴在合作游戏中体现学具自检功能

 这种游戏的自检性主要通过规则约束来体现,由同伴监督而实现的。在玩扑克牌的过程中,如果游戏规则为“大吃小”,那么,在游戏中“小吃大”的行为肯定是会被同伴制止的,幼儿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5.用操作运算答案板鼓励幼儿自检

 在大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操作运算的答案板,还可以给幼儿提供一枝红笔,幼儿完成作业单后可让他们自己对照答案进行自检和批改,有助于他们发现自己运算的错误并及时纠错。

 可见,学具的自检功能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的,需要教师多维度思考,充分发现、设计出符合不同学具的自检方式,使得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及时得到反馈,实现自我操作、自我调整,从而解除无法对幼儿一一进行指导的困扰。

幼儿园方法推荐 快乐自主的教育评价 有效教研“预案”先行 幼儿园小班图书角的管理 一份专任教师的“指导操作细则” 校内教学如何向校外培训取经 有效教学该从哪里出发 课改背景下的幼儿园多元化教研实录 从需求着手,提高幼儿园园本培训的实效性 怎样培养小班幼儿安静倾听习惯 浅谈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记录 探讨纠正幼儿偏食的成功之路的案例 如何对以“自我中心”的幼儿实施教育 如何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刘占兰专家对日常幼儿教育的管理 幼儿园培训的主要方法 发挥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主体作用 自由活动中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 以人为本,突出幼儿的主体性

最新方法 幼教论文:在教学活动及个别化活动中的指导 如何在幼儿园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班幼儿养成教育_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要为留守幼儿护航 幼儿园要寓教育于儿童需要 幼儿教师需提升“问”的艺术 如何幼儿园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 在常规教育中促进师幼共同成长公开课 通过学习“等量判断”促进幼儿“数目守恒”观念的获得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我长大了主题墙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快来洗手 幼儿园中班社会:搬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