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方法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时间:2013-10-07 08:33:41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方法的您有所帮助。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柳柳和芊芊来到数学区角,柳柳说:“我们来打牌吧,我们一起出牌,谁出的牌数字大就把数字小的牌吃掉。”芊芊说:“好。”柳柳和芊芊摸好牌后就开始出牌。第一次,柳柳出的牌为数字8,芊芊出的牌为数字5,柳柳把芊芊的牌吃掉了;第二次,柳柳出的牌为数字3,芊芊出的牌为数字4,芊芊准备吃柳柳的牌,柳柳一把拿回自己的牌说:“我出错了,我换一张。”芊芊说:“不行,你不遵守规则。”柳柳说:“就换一次牌。”芊芊说:“一次也不行。”说完,芊芊丢下手中的牌说:“你不遵守规则,我不玩了。”

 规则是一种行为准则,对参与者的行为具有约束性。幼儿园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小社会”,他们在这个“小社会”中学习、游戏、成长,也需要建立规则、遵循规则,因此幼儿参与数学活动也应有一定的规则,如人数规则、时间规则、材料操作规则、竞争规则、整理规则等,这些规则能够帮助幼儿较好地完成数学活动。上例中,由于柳柳没有遵守规则,导致了“打牌”游戏不能正常进行,可见规则在数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在数学活动中应重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1、抓住恰当的时机驯入数学活动规则

 规则伴随着数学活动的过程,有些规则简单明了,如人数规则、时间规则等,这些规则可以交代清楚,有些则不然,比如在数学区角活动和数学集体活动中引入数学活动规则的时机则有所不同。

 在数学区角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操作情况和幼儿一起讨论、制定规则。如在小班“喂小动物饼干”(按图形分类)活动中,教师将三个小动物的嘴巴分别做成圆形、三角形和方形的形状,如果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将图形按照标记归类,就可以在幼儿区角活动交流的过程中讨论、确定下来;对于不易被幼儿发现或不易完成操作的规则,可以在幼儿充分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制订。而数学集体活动由于在操作的时空上较之区角活动有所限制,因此,规则在活动开始时就应介绍清楚或商讨确定,便于幼儿操作和探索。

2、用恰当的方法制定数学活动规则

 规则制订的方法是多样的,有的是由教师制定并宣布的,有的是由幼儿自主商量的,还有的是师幼共同商讨确定的。幼儿自主商量与师幼共同商讨的规则,较之于由教师制定的规则更具约束性,即幼儿更愿意去遵守。因为教师以“权威”的身份告诉幼儿规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他律”的规则,这种规则使幼儿处于一种受支配和服从的地位。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将规则制定的权利还给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一方面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商量制定规则,另一方面引导幼儿在现有规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规则。

3、用恰当的图示明示数学活动规则

 规则一旦制定即有一定的行为约束力。那么如何使幼儿在数学活动中记住并执行规则呢?我们可以运用恰当的图示明示数学活动规则,这里的“恰当”是指用幼儿可以理解的图示,或由幼儿根据规则自己所设计的图示,只有幼儿理解了图示才能发挥囹示对规则的提醒作用。此外,在有两人以上参与合作的游戏中,还可以通过同伴的提醒与督促来使幼儿遵守数学活动规则。

幼儿园方法推荐 教师区域观察指导能力的提升 生成课程的内容从哪里来 试谈幼儿园“管”与“理”的艺术 活动“有趣”,未必有效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提问设计策略 网络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园幼儿的倾听习惯 幼儿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如何对待幼儿课堂“插嘴”的行为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班户外体育活动 杨柳雪镇教育实验幼儿园第一届艺术节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幼儿个性化发展呼唤个别化教育 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如何通过“认识风”这一课来教育幼儿 托小班“精细动作区”的设置 幼儿教育观念需要更新

最新方法 幼教论文:在教学活动及个别化活动中的指导 如何在幼儿园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班幼儿养成教育_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要为留守幼儿护航 幼儿园要寓教育于儿童需要 幼儿教师需提升“问”的艺术 如何幼儿园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 在常规教育中促进师幼共同成长公开课 通过学习“等量判断”促进幼儿“数目守恒”观念的获得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我长大了主题墙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快来洗手 培养爱心,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