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培养幼儿量化的习惯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方法

在生活中培养幼儿量化的习惯

时间:2013-10-04 09:23:27

在生活中培养幼儿量化的习惯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方法的您有所帮助。

在生活中培养幼儿量化的习惯

 幼儿自出生之日起,就来到了拥有数量特征的物质世界中,树木的高矮、道路的宽窄、人的胖瘦……各种物品的不同位置、所占空间的大小等,都使幼儿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数、量、形的世界。幼儿要精确地感知与认识事物,就离不开对它们的数量特征的认识,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量化习惯呢?

 1、引导幼儿关注事物的数量特征

 当幼儿描述事物或现象时,教师可以对其在数量上作进一步的追问,引起幼儿对事物或自然现象的数量特征的关注,以逐步培养其量化的意识。

 在炎热的夏季,当幼儿满头大汗地从室外回到室内时,一定会感受到:“天气真热呀!,,‘‘教室里很凉快。”“应该穿短袖衣裤、吃冰淇淋了。”那么室外很热,热到什么程度?室内很凉快,又凉快到什么程度呢?此时,就要借助计量气温的单位“摄氏度”对气温的高低进行量化了。再如分发玩具时,如果幼儿为各自所得玩具的多少而发生争执,教师就可以请幼儿思考,争抢可能解决问题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确定到底谁的玩具多?谁的玩具少?当然点数各自玩具是最好的方法,即对两个人的玩具进行量化,这样得到的结杲是无可争辩的。这样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事物的数量特征,久而久之就能培养他们的量化意识。

 2、借助于测量的方式来量化物体的各种属性

 事物的数、量、形是被人们以度、量、衡的方式量化出来的,因此测量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我们可以让幼儿认识几种测量工具,如长度测量的工具一一直尺,它可以对物体的长、宽、高等属性进行量化;而天平和秤则可以测量物体的重量  温度计可以对物体的热、冷属性进行量化;钟表等计时工具则可以对时间进行量化……在认识这些工具的过程中,哪一种工具适合对物体的哪一类属性进行量化,可以先让幼儿猜测、判断,这里面包含着物体的某种属性与测量工具间的匹配。这样在了解、认识、使用每一种测量工具时,度量单位也就自然而然地为幼儿所掌握了。

 以学习长度测量为例,长度是物体外在属性中较为直观的一种,容易引起幼儿的关注。如春季里幼儿对养殖区的蚕宝宝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当幼儿提出“蚕宝宝有多长?”时,可真是难倒了教师。在欣喜于他们的量化意识增强的同时,教师动足了脑筋,终于用一个自制的纸面直尺给软软的、蠕动的蚕宝宝量出了“身高”。又如测量课桌,由于课桌比测量工具还要长,幼儿需要掌握“每次测量的终点就是下一次测量的起点”这一诀窍,一旦幼儿掌握了测量长度的要点,他就可以用某种工具将课桌的长、宽、高全部测量出来。这个结果,和以往通过目测后得到的“比老师的桌子小,比娃娃家的桌子大”的结果当然就更精确和直观。
  总之,测‘量活动可以让幼儿更直观地体验到事物的数量属性,对培养他们的量化意识和量化能力都是很有益的。

幼儿园方法推荐 对幼儿园教师培训问题的再思考 应彩云:巧妙化解师幼互动中的“尴尬” 分类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 在“牵手”与“放手”中创生 提升“幼儿主题性社团”活动有效性 有效开展晨间活动的园本教研 有效教学该从哪里出发 从阅读活动看教师提问的艺术 合理修改教材,提升幼儿园教学有效度 有效的幼儿园安全教育方式 注重培养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策略 录音机在小班一日生活环节中的运用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支持性策略的研究 探讨纠正幼儿偏食的成功之路的案例 如何对以“自我中心”的幼儿实施教育 民办幼儿园特色发展浅探 浅谈幼儿审美素质的培养 走出幼儿艺术教育的误区

最新方法 幼教论文:在教学活动及个别化活动中的指导 如何在幼儿园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班幼儿养成教育_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要为留守幼儿护航 幼儿园要寓教育于儿童需要 幼儿教师需提升“问”的艺术 如何幼儿园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 在常规教育中促进师幼共同成长公开课 通过学习“等量判断”促进幼儿“数目守恒”观念的获得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我长大了主题墙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快来洗手 培养爱心,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