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巧用“说明书”学数学
曾在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小伙子通过收集并阅读大量的英文的食品包装袋和说明书,竟自学英语成才,不仅能流利地用英语同外国朋友交流,而且当起翻译来也毫不逊色。其实,在随手可得的各种说明书中,同样也有许多可以让幼儿从中获得数量经验和数学知识呢!
例如一种新玩具买回来后,包装盒中必附有一张使用说明书。为了管理的方便,教师一般是将说明书匆匆扫视一遍就收起来,然后直接告诉幼儿该怎么玩,或干脆将玩具装入大小合适的篮子里,直接投放到玩具区任幼儿自由挑选。教师是否想到可以将这张使用说明书交给幼儿,让幼儿先阅读说明书呢?这样做看起来很麻烦,因为幼儿识不了几个字,让他们看说明书必然会占用不少的时间,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有很多好处:
1、为幼儿提供接触书面数字符号的机会
大部分幼儿听说数字和数序的经验是相当丰富的,但对书面的数学符号,幼儿往往会记不住,哪怕是大班幼儿在经常练习书写之后也有写错、写倒、写反的时候,这是由幼儿的认知特点决定的。因此,在帮助幼儿掌握数字外形时,教师就应多提供让幼儿接触书面数字符号的机会,而阅读各种使用说明书就是非常好的途经之一。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可以让他们读出自己认识的每一个数字,而中、大班幼儿则可以让他们在正确读出每个数字之后,再讨论这些数字的含义。找一找,在说明书中是不是从“1”到“10”十个数字全有,如果有两位数的话,还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入“数位”的概念。总之,经常接触书面数字符号,有助于幼儿符号感的形成。
2、可以激发幼儿的逻辑思考
说明书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因为幼儿识字不多,他们为了弄清这些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调动并运用一些阅读策略,如猜测,而这一策略的线索是对符号的分析。
每个幼儿面对同样一份说明书,猜测的结果可能不尽相同,那么给幼儿一些时间和机会来讨论一下谁的猜测更合理吧!当幼儿在陈述自己推断的理由时,他要将内在的思维过程通过口头语言条理化表述出来,同时,其他幼儿就要调动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谁说的可能更接近说明书的意思。经过一段时间,幼儿会逐渐对书面符号产生敏感,并会运用这些符号提供的信息帮助他们获得理解。
3、实现了真实情境下的数物对应
玩具说明书上出现的数字,也许远远超过了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关系,因为这上面的数字都有着真实的意义,即真正的数物对应情境。
例如每套积塑玩具都会附有一张清单,上面标明了各种部件的数量。在小班,教师可以先请幼儿读出说明书上自己认识的数字,再看看这个数字标在哪个图标旁边。对于数量较少的部件(5个以内),可以先请幼儿找出图标所代表的玩具再进行点数,若是数量较大的部件,教师不妨带幼儿一起点数。因为点数的是以前从未玩过的新玩具,这神点数对于幼儿来说不仅不会枯燥,还会充满乐趣。
在中、大班,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幼儿自己根据说明书来核对每种玩具的数量,看玩具的配置是否和说明书上标的一样,当个小“质检员”。能得到教师如此信任,幼儿都会非常用心地完成任务,其实,根据数字核对物品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呢!
其实,除了玩具说明书之外,其他各种说明书中几乎都有这样的数字。做个有心人吧,幼儿将会从那些毫不起眼的使用说明书中发现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