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引导幼儿感知时间
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它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所构成的一个连绵不断的永恒的范畴,它具有流动性、不可逆性、周期性和抽象性等特点。为了交流的便利和准确,人们采用数学的表征方式来阐述时间,如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每天有二十四个小时,每个小时有六十分钟……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位置还有各自不同的标准时间,于是有“时差”之说,等等。因此,虽然时间是绝对抽象性的,但借助于数学概念进行表述,人们就能非常具体、确切地安排生活、工作,规划自己的人生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数学就没有时间概念。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对时间的感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l、感知时间的流动性和不可逆性
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着的,时间正是在这种运动和变化过程中悄悄地流逝,而且一去不复返,这就是时间的流动性和不可逆性。由于时间与具体的活动是一体的,只有通过具体的话动才可能使幼儿体验到抽象时间的存在、流动和不可逆等特性。此外,客观事物的变化有的在短时期内就非常明显,有的则需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得出来。
对于幼儿来说,可引导其对短时间的变化现象进行观察,如生日蛋糕上小蜡烛点燃之后很快就燃烧完了。当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一个真实的时钟时,可以使幼儿更直观地感知序列关系,一般钟表上都标有12个表示时间的刻度符号(也许有的是阿拉伯数字,有的是罗马数字),时针、分针、秒针(如果有的话)永远都是按顺时针方向前进,绝不会倒退着走,每根针虽然速度不同,但永远都是依次走过1~12。
随着年龄增长可引导幼儿对长时间的变化现象进行观察并记录,如小树发芽的过程,自己从婴儿变为幼儿的成长过程等。
另外,制定可行计划可以很好地感知时间的流动性与不可逆性,但在制订计划前,幼儿需要考虑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然后订计划,接下来按照计划行事。在具体完成某一项活动计划过程中,幼儿可以非常直接地体验到时间的流动性和不可逆槿粪如果计划不合理,就会白白浪费时间,一天过去什么有趣的事情也没发生,而已经过去的这一天是不可能再回来了。对于毕业班的幼儿来说更应该鼓励他们对自己每天的生活做出一个大致的计划。如在美国High-Scope课程中,就有让幼儿在来园后思考并做出自己当天在园里要进行哪些活动略袖划,然后向全班宣布自己的计划,接着就按照计划一步步地开展活动,最后离园前回顾自己一开始订的计划并总结当天的活动,分享自己的收获畎通过具体的活动不仅可以使幼儿感知时间的存在和流逝,而且可以发展缱儿对时间的知觉,促使其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和生活习惯,同时加深对赢烈关系的认识。
2、感知时间的周期性
日子一天天地过南,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每天中不同时间段里影子的变化,每个月的月相的变化等,这些都体现出时间的周期性。也许幼儿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去观察并农舰这些现象及其规律,但如果教师在开展周期性活动时能有意识地加以提醒,幼儿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如每天晨间来园、下午离园;一日三餐撙葶次都基本上是在同一时刻开餐;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周上五天幼儿园、休息两天;等等,在周而复始之中,幼儿的生活作息习惯建立了,良好的生浠常规也形成了。
时间是一种特殊的‘连续量”,时间概念可以说是从数学中衍生而来的,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幼儿认识时间,使他们感知时间的存在、流动、不可逆等特性,具有特别的意义,而当幼儿在获得时间概念的同时,其相关的数学经验与概念也在同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