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图” 学习幼儿数学
地图是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重要工具。地图与数学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从地图上可以确定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通过查找、辨别、比较、分析地图,能非常直观地了解这一地域中各地表原物体的空间位置、排列关系以及相距的距离等。对地图的理解,需要根多与数学相关的能力。
例如,幼儿要有一定的符号表征能力,而更重要的磬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空间想像能力,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以下肴越的活动对幼儿进行相关的“读图训练”,促进其数学及相关逻辑能力的发展。
1、“走迷宫”
很多幼儿对于“走迷宫”都乐此不疲。而迷宫从举质上来说是一种简易的地图,迷宫之迷在于其看似路路通却又仅仅只一条路通。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可以设计出与其年龄相适宜的迷宫图,低龄幼儿感知图形主要在于其“封闭”或“不封闭”的区别,而迷宫就是一种“封闭”图形的组合。
因此3~4岁幼儿对于3个左右缺口的小迷宫,是能够自行找到出口的,而5—6岁幼儿在面对复杂得多的迷宫时,能够很快探索、分析并查找出那条惟一的途径,对于其他貌似出口处的“怪兽或陷阱”,他们似乎有着天然的敏感,并一一躲避过去。在成功走出迷宫的同时,幼儿手眼协调的空间知觉也在悄悄发展之中。
2、“藏宝图”
海盗的藏宝图向来令人兴奋,如果教师事先将幼儿较熟悉的一些物品或玩具藏好并画出藏宝图给幼儿,让他们按图索骥地去找比仅仅口头告诉他们去找某物,会使幼儿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因为藏宝图给幼儿提供了寻找的线索,而非漫无目的地寻找。同时藏宝图上的标识(图标、箭头等)也令幼儿对平时熟悉的物品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可大大促进其对平面符号的敏感和对物体特征的把握。再则“宝物”的所藏之处与环境中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则必需要从二维空间的平面图向三维空间的真实环境转化。通过看图寻宝,幼儿自发地、积极地调动并运用平时的方位经验,在与同伴的交流、探讨、分析、实证等过程中最终发现“宝物”,最后通过其自身努力得到成功体验,这是来自外部的鼓励或奖赏所无法给予的。
3、“画地图”
在幼儿具有一定理解图标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可尝试让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物品用书面符号表现出来,然后依照其相互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画出简易的地图。如画出班级内的布局图或幼儿园园舍布局图。这是一个从三维向二维转化的训练,同时也是对“从内容中抽象出形式,从具体的空间形式中进行抽象”能力的要求,而画地图的过程,将大大促进幼儿空间概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