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幼儿的学习方式和表达方法
1就是1、2就是2,数学来不得半点含糊。精确性、惟一性也许是很多人对数学的理解。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幼儿对1、2、3--这些数字的理解和我们并不一样呢?而且,他们对于数量的表达方式,也会和我们不一样。
数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数学概念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同样,幼儿对于数字符号的抽象意义,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能理解的。当你看到一个幼儿用4个数字“4”来表示面前的4个苹果,你千万不要觉得惊奇!因为这时候,他还不知道只要一个数字“4”就能表示面前的所有苹果。幼儿要能真正理解数字符号的抽象意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你再找来一些幼儿,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他面前的这些苹果,如果他们的创造力还没有被教师全部扼杀,你会看到更多五花八门的答案:除了用数字“4”来表示——这也许是你期待的正确答案,一定会有幼儿画出4个苹果给你——别以为他们就不知道苹果的数量,只不过他们是用图画的方式来表征苹果的数量的。还有幼儿会用4个圆圈、4个点子、4条短线……来表示,这些用来表示数量的“图符”,是介于具体的实物、图画和抽象的数字符号之问的一种形式,也是幼儿乐意采用的方式。也许你忍不住要问:“我这时是否需要教他们用数字4来表示数量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正是我们要向你提出的建议:请理解、接受并欣赏孩子自己的杰作吧!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出于以下三条理由:
首先,让幼儿自由展现他自己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的真实发展水平。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幼儿对数的不同表征方式,实际上反映了他们数概念发展的不同水平。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了解每一个幼儿究竟是如何理解数和数字符号的意义的,而不是马上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孩子。
其次,在幼儿达到概念水平的理解之前,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充分地感受和体验是很必要的。这些经验对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抽象概念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过早地把那个“惟一正确”的答案教给了幼儿,实际上是给了幼儿一个生涩的果实,他们或许能记住(甚至也能理解)这个答案,但这却不一定是最适合他们的答案。
最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幼儿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创造,是数学教育应该追求的最高价值。数学教育的实质是教会幼儿思维,准确地说,数学教育并不能把一种抽象的思维方式简单地教给幼儿,而是帮助幼儿通过自己的“发明”获得思维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给幼儿时间和空间,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
认识到幼儿思维过程本身的价值所在,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也许就不会那么“高高在上”了。当幼儿在扳着手指计算时,我们就能理解他的需要;当幼儿为了解决一道减法题而在心中默念许久时,我们也能耐心地等待;而当幼儿能用许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8+8=?”的问题时,我们也更有理由为他们自己的“发明”而欢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