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序列观念和类包含观念的评价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方法

幼儿序列观念和类包含观念的评价

时间:2013-09-25 10:39:04

幼儿序列观念和类包含观念的评价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方法的您有所帮助。

幼儿序列观念和类包含观念的评价

在皮亚杰看来,幼儿的认知结构和数学的知识结构是相对应的。序列观念和类包含观念是幼儿理解数的必要的逻辑准备。序列关系中所蕴含的相对性、可逆性和传递性,对于幼儿理解自然数的数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自然数序中,同样存在着相对性(4比3大,但是比5小)、可逆性(4比5小,即5比4大)和传递性(3比4小,4比5小,则3比5小)。同样,类包含观念对于幼儿理解“数是一个集合”也是很关键的,而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

实质上就是集合与子集的关系。

但是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幼儿期只是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感受序列关系和类包含关系,尚未获得这些抽象的逻辑观念。直到幼儿末期,才有部分幼儿获得了抽象的序列观念和类包含观念。他设计了一些经典的测验以考察幼儿的逻辑观念。今天,我们仍可以运用他的方法,来考察幼儿的序列观念和类包含观念的发展。

1、序列观念

要了解幼儿的序列观念,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排序活动。提供给幼儿10根长短不一的木棒,其长度呈等差关系,请幼儿根据它们的长度,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序。

幼儿完成任务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尝试错误”式的,即完全根据感知来进行排序。但由于木樟的数量较多,他的感知难以顾及如此复杂的差异,所以往往很难成功,或者只能将其中的部分木棒排序。    第二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有逻辑的方法”,即从所有木棒中找到一根最短的,把它排在最前面,然后再从剩下的木棒中找出一根最短的,排在第一根的后面……如此重复,直至完成排序的任务。我们之所以把这种方法称为“有逻辑的方法”,是因为它蕴含了这样一种逻辑关系:在一个序列中,每一个木棒都比它前面的长,同时比它后面的短。显然,第二种方法是比较高级的方法。

 这里我们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很多教师在幼儿的排序活动中均把这种“有逻辑的方法”直接教给幼儿,对此,我们是不赞成的。因为幼儿即使学会了这种排序的方法,也不可能获得序列的逻辑观念,因为逻辑观念是不可教的。我们让幼儿进行排序活动,其目的是为幼儿提供获得数理逻辑经验的机会,而不是教给他排序的方法。笔者曾经目睹一名幼儿在成功进行长短排序之前经历了12次失败,而且每次只要有一点错误就全部推翻重来。殊不知,这一次次失败的经历,正是幼儿协调各种关系、积累数理逻辑经验的机会,是真正能够帮助他获得序列逻辑观念的经历。

由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补充测验,来进一步考察幼儿是否真的具备了序列逻辑观念。在前面的测试中,如果幼儿已经能用“有逻辑的方法”进行排序(不管是他自己发明的还是教师教授的),我们可以追加一个问题,即再拿出一根木棒,请他将这根木棒插到已经排好的序列中,试想幼儿会如何行动呢?

我们有可能看到两种情形:一种是将这根木棒放茌队伍中比划,直至找到某个位置,使得它前面的都比它短,后面的都比它长;另一种则是把前面已经排好的序列推倒重来,因为幼儿不知道如何将木棒插到已有的序列中。至于这两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我想应该不言自明了。

2、类包含观念

皮亚杰用了一个极具误导性的问题,证明了幼儿不具备类包含的逻辑观念。他的这个测试方法在不断的争议中成为经典,直到今天仍在普遍采用。

具体的方法是向幼儿提供10个圆片片,其中8个红色的圆片片,2个绿色的圆片片。然后问幼儿:“是红片片多,还是片片多?”

很多幼儿的回答都是“红片片多”。错误的原因似乎很明显,幼儿将问题理解成“是红片片多,还是绿片片多?”而皮亚杰却将其解释为,幼儿不具有将整体和部分进行比较的能力,即不具有类包含的逻辑观念。

这个问题存在的争议是很明显的,面对这个很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有人提出,既然幼儿误解了,那我们将幼儿的误解消除不就可以了吗?于是在有的验证研究中,成人用语言向幼儿明确地解释,红片片是什么意思,片片指的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幼儿作出回答,结果不出所料,幼儿的通过率明显提高了。是我们认为,幼儿回答的正确率并不足以证明他们已获得了类包含的逻辑观念,即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笔者也用同样的方法做过一次验证研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蛛丝马迹”:

教师在向幼儿提出问题的时候,用手势对幼儿进行了暗示。当说到“红片片”时,教师用手指着红色的片片,而说到“片片”,则用手势在所有的片片上划了一个圆圈,暗示这是指所有的片片。幼儿在教师的暗示下,大多能正确地理解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回答:“片片多,红片片少”。当我们进一步要求幼儿讲述理由时,让我们惊奇的是,大班幼儿无一例外地说:“因为片片有10个,红片片只有8个。”甚至有一名幼儿还主动地当我们面,分别点数红片片和片片的数目,以证明他的回答正确,我们没有看到一名幼儿说出这样的理由:“因为片片里除了红片片,还有绿片片……”而这才是一种“逻辑的理由”!

因此,我们仍认为皮亚杰的类包含测验具有一定的效度。在具体实施时,我佃可以帮助幼儿消除其理解上的障碍,但是我们仍可以通过他阐释的理由来了解,他是否真正理解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类包含关系。

幼儿园方法推荐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随机通达教学方式” 应彩云:巧妙化解师幼互动中的“尴尬” 借助园本教研,盘活库存资源 学习活动中重难点环节的把握与设计 农村幼儿园一课三研的新尝试 有效的幼儿园安全教育方式 大班幼儿良好倾听习惯培养 幼师要发掘幼儿的想象力 注重培养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策略 大班幼儿自主开展制作活动初探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 怎样培养小班幼儿安静倾听习惯 老师应采用观察记录的方法来收集幼儿教育资料 如何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如何处理对幼儿的批评和表扬的案例 幼儿园培训的主要方法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允许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概括与整理所得的经验

最新方法 幼教论文:在教学活动及个别化活动中的指导 如何在幼儿园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班幼儿养成教育_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要为留守幼儿护航 幼儿园要寓教育于儿童需要 幼儿教师需提升“问”的艺术 如何幼儿园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 在常规教育中促进师幼共同成长公开课 通过学习“等量判断”促进幼儿“数目守恒”观念的获得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我长大了主题墙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快来洗手 幼儿园中班社会:搬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