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计数能力发展水平的诊断评价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方法

幼儿计数能力发展水平的诊断评价

时间:2013-09-24 10:21:51

幼儿计数能力发展水平的诊断评价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方法的您有所帮助。

幼儿计数能力发展水平的诊断评价

幼儿计数能力是数概念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既有赖于对计数规则的掌握,更有赖于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随着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幼儿的计数能力逐渐提高。

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3岁左右的幼儿,对数量的感知阶段;4~5岁左右的幼儿,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5~6岁的幼儿,简单的实物运算阶段。其中5岁左右是幼儿数概念发展的飞跃期。就计数能力的发展而言,从3岁左右学会数数开始,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经历了口头数数(口手不一致)、按物点数(口手一致但说不出总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等四个阶段。5岁以后,儿童逐渐发展了按群计数的能力,所谓按群计数就是计数时不是以单个物体为单位,而是以数群(物体群)为单位,如两个两个地数、一五一十地数,或者将两个数群合并计数,这表明数对儿童来说已具有更加抽象的性质。下面我们给出幼儿在不同发展阶段计数能力的表现指标,供评价时参考:

1、口头数数
幼儿像背儿歌似的背诵1~10的数字,带有顺口溜的性质,一般只会从“1”开始,而不能从任意教开始数,更不会倒着数,由于此时幼儿还没有形成每一个数词与实物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因此不会点数物体。如果成人让他点数物体,他通常是口手不一致的,并且随意地说出一个总数。

2、按物点数
这时幼儿能够口手一致地点数物体,说明幼儿已经能够在数和物之间

发展评价篇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他还不理解总数的意义,因此若要问他一共是几个,他会将数到的那个数的下一个数说成是总数,或者不管数到几,总是报某一个固定的数作为总数。

3、说出总数

这时幼儿不仅能够口手一致地点数物体,还能正确地说出总数,说明幼儿已经能在数词与物体的数量之间建立起联系。能够说出总数,这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它表明幼儿开始真正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4、按数取物

这时幼儿能按一定的数目拿出同样多的物体,这是对数概念的实际运用。如果要求他拿8个物体来,他就会去数8个物体,并把最后一个物体拿过来,说明幼儿没达到此阶段。可见,按数取物要求幼儿能真正理解数是一个总体。

5.按群计数

这时幼儿会运用数的组成来计数,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他可以不用点数就能迅速说出6个以上物体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幼儿的计数能力并不稳定,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物体的大小、排列的方式、计数的方式等,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来调节任务的难度。以计数方式为例,同样是数一排围棋子的数目,用不同的计数方式,幼儿的成绩就会不同:

方式一,把围棋子排成一行,让幼儿一边一个一个地依此拨动围棋子,一边计数;方式二,不允许幼儿拨动围棋子,但是可以用手指一个一个地依次点数;方式三,不允许幼儿用手点数,只能用眼睛看着数。    猜猜看,哪种计数方式对幼儿来说最难呢?你可以去试试哦!

幼儿园方法推荐 学习活动中重难点环节的把握与设计 巧妙设疑拓展绘本阅读空间 绘本阅读活动的几点要素 以学定教,在反思中提升 幼儿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幼儿个性化发展呼唤个别化教育 大班幼儿自主开展制作活动初探 如何在一日活动中关注每一位幼儿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要善于充当“局外人”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 幼儿园培训的主要方法 民办幼儿园特色发展浅探 发挥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主体作用 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艺术教学特色 在数学教育中关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幼儿教育中的生成课程与预成课程

最新方法 幼教论文:在教学活动及个别化活动中的指导 如何在幼儿园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班幼儿养成教育_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要为留守幼儿护航 幼儿园要寓教育于儿童需要 幼儿教师需提升“问”的艺术 如何幼儿园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 在常规教育中促进师幼共同成长公开课 通过学习“等量判断”促进幼儿“数目守恒”观念的获得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我长大了主题墙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快来洗手 幼儿园中班社会:搬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