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幼儿园里好事多
幼儿园里好事多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能用两种打击乐器为歌曲合拍伴奏。
2.使幼儿能协调一致的合作表演感受到为班级做事的光荣感和愉快心情。
3.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磁带
2自制打击乐器若干
3节奏型图谱多媒体课件
重难点:
能够协调一致,节奏准确的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活动过程:
听音乐律动走进教室,找好自己的座位,师幼问好。
一 导入课题
谈话:小朋友,我是杜老师,今天我来到咱们的幼儿园,参观了小朋友的活动室,我发现小桌子擦的干干净净,小椅子摆得整整齐齐,洗漱间内有一排排洁白的小毛巾,我就想了咱们幼儿园里这么多的好事肯定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的对不对?每个小朋友都是爱劳动喜欢做好事的好孩子,这让我想起了小朋友都会唱的一首儿歌,谁知道是哪首儿歌?小朋友回答,导出课题《幼儿园好事多》。
二 活动过程
1幼儿拍手随音乐唱一遍儿歌(拍准节奏)
2引导幼儿自由发挥,利用身体动作创造出自己喜欢的表现节奏的形式,并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为歌曲拍节奏。
3(出示图谱课件),通过请来好朋友的方式,认识几种节奏形,×× ××∣×× ×︳
×××∣×××∣
××∣×××∣×0∣
4 利用自制乐器看老师指挥分组进行伴奏。
两声部进行合奏练习。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手拿自制乐器,去寻找更美的音乐。
2、中班教案《里面不打闹》
活动目标:
1、知道室内活动时不打闹。
2、在室内活动时能够有意识的慢性、谦让。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第4-5页;快板一副;彩色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学习儿歌《室内活动安全歌》
(1)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教师打着快板说一边儿歌后,帮助幼儿记忆儿歌内容:玩玩具要怎样?进出门要怎样?活动室里要怎样?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
幼儿跟随教师说儿歌,幼儿分组说儿歌。
2、引导幼儿知道在教室内不能追逐、打闹,要谦让、慢行。
(1)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在室内怎样做是安全 ,怎样做是不安全的?如果发现小朋友做不安全的事,你会怎样提醒他?
(2)小结:小朋友在室内要做到不追逐、不打闹,有意识地谦让、慢行。如果你发现有小朋友追逐、打闹,要及时劝阻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朋友们的安全。
3、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完成《安全行为二选一》的要求。
(1)引导幼儿看一看每组图画,那组小朋友的行为是正确的?为正确的涂上红色,不正确的涂上蓝色。
(2)师幼共同检查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活动延伸:
教育幼儿在室内活动时不追逐,不打闹,不做危险的事情。
3、教案:幼儿园里的春天
活动名称:幼儿园的春天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把感受到的春天特征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脑动手能力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培养幼儿活泼愉快的心境,让春天永驻孩子的心田,幼儿园永远是春天。
活动准备:
种植材料、绘画和手工材料、采集的植物
活动过程:
1、开场白:春天向我们走来,它走进草地,小草变绿了;它走进花丛,鲜花开放了;它走进农场,麦田发芽了;它走进树林,小树长出了嫩芽;春天像我们走来,带来了春雨滴嗒滴嗒鱼儿乐了,带来了阳光温暖了大地,带来了春风使柳树舞动,感谢春天,春天真好!把春天请进我们的教室,幼儿园里永远是春天!
2、弹奏主题歌:“幼儿园的春天”,请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3、美化教室
绘画组:布置春天的画栏
手工组:将采集的树叶、树枝、野花等,折折、剪剪、粘粘、贴贴,布置春天的植物
种植组:种植大蒜、萝卜、白菜等,美化自然角
标本制作组:将日常生活中收集的昆虫制成标本
(重点:手工组,标本制作组)
4、评议:请各组幼儿展示成果,并根据自己的创作进行讲述(可以是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是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小事)
5、播放主题歌,在主题歌声中整个活动愉快的结束。
课后评议:
分组活动一直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这样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小组,由于是自己选择的,在活动过程中
幼儿的主动参与性也会比较强,活动结束后大部分幼儿做出了满意的作品。
此次活动也有一些不足,由于在活动中分了四个组,教师就不可能全都照顾到,所以在有的小组出现了幼儿没事做的情况。
下次再组织此类活动时,应该减少分组,控制在2—3个。
4、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幼儿园里真快乐》教案反思
小班健康《幼儿园里真快乐》教案(附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刚入园的小班新生,难免有个别幼儿哭闹,不但自己哭得很累,而且还影响其他幼儿的情绪,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开展这个活动让幼儿喜爱幼儿园,体会到幼儿园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培养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2、培养幼儿热爱老师的情感,并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
3、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6、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7、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初步感知幼儿园的环境,引发喜欢幼儿园的情感:
2.能以愉快的情感参与活动,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有关《幼儿园真快乐》的视频
2, 好吃的饼干,好玩的各种玩具和好看的图书
3, 《幼儿园像我家》的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1.先让幼儿观看《幼儿园真快乐.》的视频,里面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唱歌做游戏的画面,还有和小朋友玩各种玩具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的快乐!
2.通过“开火车”的游戏,组织幼儿参观园内的主要场所。
(1)教师当司机,请幼儿坐上小火车。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小汽车,笛笛笛,跑到东,跑到西,跑到各个地方玩玩去”
(2)带领幼儿开着火车,参观园内活动室、舞蹈室、阅览室、户外操场等。
a.到活动室玩一玩有趣的玩具。
b.到舞蹈室和哥哥姐姐一起学跳舞蹈。
c.到阅览室看看书。
d.到操场上玩玩大型玩具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小班幼儿亲身感受到幼儿园是个很好玩的地方,在幼儿园生活很愉快!
3.“我来念念,你来唱唱”—体验活动的乐趣。
(1)师:今天我们参观了我们的幼儿园,你喜欢幼儿园吗?为什么?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理由,也可以用各种形式表现。
(3)师生一起念儿歌:幼儿园朋友多,有姐姐,有哥哥。玩玩具,做游戏,大家一起真快乐!
4.延伸活动:
(1).表演歌曲《幼儿园像我家》
让幼儿跟着老师学跳舞,激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2).给幼儿发点小饼干,让幼儿体会到幼儿园也有家的感觉,让他们忘却对亲人的想念。
教学反思
1. 每逢小班新生入园,就会有个别幼儿哭闹,哭着要回家,而其他幼儿受其影响,也会闷闷不乐。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参观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亲口尝一尝可口的饼干,亲手玩一玩好玩的玩具,亲身感受一下哥哥姐姐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这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使他们暂时忘掉了对家人的想念:在老师和大班哥哥姐姐的带领下,他们开始参与活动,并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此时,他们因为离开家庭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就得到了缓解。
2. 多开展对幼儿有吸引力的活动,活动要丰富多彩,要让幼儿喜爱幼儿园,并主动愿意来园上课。
3. 老师要热爱每个幼儿,关心每个幼儿,如个别幼儿不听劝告,也不跟着老师学动作,仍然哭闹,老师要有耐心,不能对幼儿发脾气,要慢慢引导,要让幼儿觉得老师是最亲的人。
4 .幼儿太小,有时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一点不如意就用哭声来表达,老师要学会调节幼儿的情绪,要让幼儿体验快乐,逐渐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5、幼儿园幼儿园教育随笔《特别的婷婷》
同事怀孕请假,我临时调到中三班担任教学工作,对班级孩子还不熟悉。一天早上体能活动,我让孩子们双手平举扮演小飞机沿着地上的画线快速“飞行”,训练幼儿的平衡和动作协调能力。孩子们一个跟一个有模有样地模仿小飞机沿“航线”飞行。
轮到一个叫婷婷的小女孩,她歪斜着脑袋,平举双手,努力地按照地上的画线走,可是没几步她就偏离了“航线”。一次,两次,三次,无论我多次提醒,她还是没有按“航线”顺利完成动作练习。我不理解这么简单的动作她居然完成不了,正当我表现出焦躁、不满情绪时,另一位老师说:“她左眼先天性残疾,视力很弱,只有轻微的光感,右眼倒是正常,算了吧!”说完就示意婷婷到一旁坐下观摩其他孩子的活动。我听了为之震惊,为可爱的婷婷感到惋惜,同时也对先前自己的表现感到羞愧,回想之前她的种种表现,在这一刻间我找到了答案。
对于像婷婷一样的特殊幼儿,我们老师在户外体能活动中因为害怕其身体缺陷原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常常限制特殊幼儿的活动范围因此降低了特殊儿童对于活动的参与性。融合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待特殊幼儿的平等观与积极参与思想,融合教育注重每一个孩子的积极参与,每一个孩子都是幼儿园生活的主人。
在融合教育理念指引下,我们教师应当富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提高社会对于特殊儿童的接纳程度。教师应当首先改变自己对于特殊儿童的认识,对特殊儿童不再歧视或特殊对待,户外体能活动中不能为了规避安全问题而剥夺这些孩子的运动需求。作为老师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这些孩子的发展,给予他们比正常幼儿更多、更长的成长时间,这样的特殊幼儿只有首先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关注与爱才能够真正融入到户外体能活动中。
一天下午,婷婷照例一个人坐在花坛边上静静地观看小朋友们走平衡木。保育员召集小朋友们喝水,婷婷没有去,她悄悄地走到平衡木边,这一切,恰巧被我看到。“你想不想试一试?”我小声的问她,她惊讶地抬起头看着我,她并没有回答,但我清晰地看见两颗“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在说话。我拉着婷婷的小手走到平衡木的一端,双手从她的臂膀下护住,示意她上平衡木并告诉她:“婷婷,你可以的!”我明显地感觉到她的身体在颤抖,她转过脸来无助地看着我,我给了她一个微笑,“没事儿,老师会保护你的!”就这样,我搀扶着婷婷一步一步的在平衡木上缓慢地前行。一旁喝水的小朋友们看到了,也齐声欢呼道:“婷婷,加油!婷婷,加油!”由于婷婷视力不佳,她前行得非常缓慢,好几次踩空,还好有我的保护。每次踩空后回到平衡木上,婷婷都要在原地停留片刻,双手紧紧抓着我的手,我总是轻轻给她一个拥抱,鼓励她:“没事儿,你能行的!我们再来一次吧!”就这样,在我的保护下她一遍一遍地练习着。那天,她很开心,我在婷婷身上看到了勇敢、坚持,还有渐渐萌发的自信。
特殊幼儿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与正常幼儿有所差异,自身的缺陷容易使幼儿内心产生自卑情绪,极大程度上影响特殊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针对特殊幼儿应当创设比正常幼儿更加和谐、宽松的活动环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操场上老师哪怕远远的一撇相信的眼神,一个上扬的微笑,半环小小的拥抱,看似不经意的牵手都是他们参与活动的动力。此外,老师不要过多地干涉、苛责特殊幼儿在户外体能活动中的动作标准,以降低特殊幼儿的心理压力,提升他们在体能活动中的参与性与自信。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同时双向关注全班幼儿的心理,避免活动中特殊幼儿出现自卑心理的同时,也应当对正常幼儿做好心理辅导。由于正常幼儿身边缺少特殊儿童,很可能在第一时间要正常幼儿与特殊幼儿交朋友,会出现抵触心理,这时教师应当提前做好正常幼儿的心理引导工作,为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建立良好的友情,架起一道桥梁,让友谊增加特殊幼儿的自信。
做足以上工作后,我们大家都不再把婷婷看作一个有身体残疾的特殊儿童,我鼓励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在她能力范围内鼓励她与正常小朋友一样快乐地奔跑,尽情地跳跃,往返赛中大家齐声为她呐喊助威。她和我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她是一个用一只眼睛感受着世界色彩的可爱天使。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特殊幼儿从小克服自卑心理,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用师爱的阳光温暖和唤醒他们心底沉睡的种子,相信他们有一天也能张开双臂勇敢地拥抱阳光。
6、小班社会幼儿园里真热闹教案
活动目标:
1、喜欢木偶表演,并产生操作木偶的愿望。
2、在故事角色的影响下,乐意天天上幼儿园。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白兔、小鸭子、小花猫木偶,幼儿背景图片(小班1号挂图)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出示幼儿园背景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有谁?他去干什么?
2、示范表演木偶戏“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请幼儿观看。
3、再次表演木偶戏,鼓励幼儿边看边学说角色之间的对话。
4、演出谢幕时,请幼儿观看木偶的形象特点及简单的操作技巧邀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5、送给每个幼儿一个指偶,让幼儿自由玩耍,表演。
7、大班音乐幼儿园里好事多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的活泼与快乐。
2.知道要关心集体,愿为集体做好事。
活动准备:
录有《幼儿园里好事多》歌曲的磁带。
活动过程:
1. 听音乐做小兔跳的动作进入活动场地。
2. 节奏活动练习与发声练习。
3. 谈话活动:你们听过雷锋叔叔做好事的故事吗?我们班有许多小朋友像雷锋叔叔一样,做了许多好事。
4. 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5. 请幼儿说一说,他们做了哪些好事?引导幼儿熟悉歌曲的歌词内容。;.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6. 教师教幼儿学唱歌曲数遍,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性质。
7. 启发幼儿在唱歌时自由表演动作,在间奏部分拍节拍。请部分幼儿发挥想象力,根据歌词内容创造性地表演,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
8. 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帮助幼儿丰富和强化对歌曲及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他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表达,调动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幼儿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8、小班音乐活动幼儿园里好事多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的活泼与快乐。
2.知道要关心集体,愿为集体做好事。
3.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表演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有《幼儿园里好事多》歌曲的磁带。
活动过程:
1. 听音乐做小兔跳的动作进入活动场地。
2. 节奏活动练习与发声练习。
3. 谈话活动:你们听过雷锋叔叔做好事的故事吗?我们班有许多小朋友像雷锋叔叔一样,做了许多好事。
4. 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5. 请幼儿说一说,他们做了哪些好事?引导幼儿熟悉歌曲的歌词内容。
6. 教师教幼儿学唱歌曲数遍,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性质。
7. 启发幼儿在唱歌时自由表演动作,在间奏部分拍节拍。请部分幼儿发挥想象力,根据歌词内容创造性地表演,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
8. 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帮助幼儿丰富和强化对歌曲及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他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表达,调动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幼儿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9、大班音乐活动幼儿园里好事多教案反思
教学理论依据:
乐器表演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展目标中,5—6岁幼儿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衡量目标是,幼儿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在艺术活动中能与别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因此来说,跟音乐完整地演唱一首歌曲并且能分声部合唱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不是件难事。用一种乐器进行独立演奏对大班孩子来说是可以做到的,用三种乐器进行合奏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并不是不能完成,这需要孩子手、眼、脑的积极配合与协调,更需要老师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去引导和帮助。
教学目标:
1、在熟悉教师手势的基础上,能根据指挥做出相应的反应。
2、在熟悉图谱的基础上,能用三种打击乐器分声部合奏。
3、能协调一致合作表演,感受分声部合奏的演奏效果,体验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音乐《幼儿园里好事多》;串铃、单响筒、铃鼓等若干;PPT课件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使用乐器协调一致地分声部为音乐进行完整演奏。
教学难点:1、能较熟练地打出附点节奏“×.× ××│”;
2、能较完整地分声部合奏。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幼儿听音乐《幼儿园里好事多》进入活动室(椅子自然分成三组),老师带领幼儿玩游戏《神奇的手势》。
二、活动开始。欣赏音乐,听辨歌词,进行分声部表演唱。
1、欣赏音乐,听辨歌词。
歌曲中说了什么?(播放PPT验证歌词)。
2、集体表演唱,熟悉歌曲。 一起来跟着音乐表演唱(可加入相应动作)。
3、分声部表演唱歌曲。 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表演唱。
二、分别选用不同乐器看图谱练习节奏型,尝试为歌曲伴奏。
1、认识节奏型,并尝试表现出来,着重练习“×.× ××│”。
PPT出示“0=停、×=走、××=跑、×.×=绊了一下”节奏型,老师讲解示范。
2、PPT出示各种节奏型,并尝试表现出来。
分别出示不同节奏型,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3、看演示,认识乐器,分组练习。
①、逐一出示乐器,介绍名称并进行该乐器的演奏示范和安全提示。
②、请幼儿排队取自己感兴趣的乐器,根据乐器类别重新分组坐好。
三、看图谱,进行合奏。
1、幼儿听音乐,尝试演奏,教师指导。
2、教师指挥,幼儿听音乐进行合奏。
四、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附:《幼儿园里好事多》乐谱及图谱
幼儿园里好事多(乐谱)
1=F 2/4
(6 . 6 6 6│3 5 5 5│1 3 3 3│2 2 2│1 0)│5 1 1 │3 5 3│(3535 3 5│3 5 3)│
小 桌 子 谁 擦 的?
5 2 2│5 2 2│(2323 2 3│5 2 2)│
小 椅 子 谁 摆 的?
1 1 1│6 1│4 5 6│5 — │ 一
排 排 手 绢 谁 洗 的?
6 . 6 6 6│3 5│2 0 2 0│1 - │
一 件 一 件 好 事 谁 做 的?
(6 . 6 6 6│3 5 5 5│1 3 3 3│2 2 2│1 0)│ 5 .1 1 1 │5 1 1│ 3 . 5 5 5│3 5 5│
(甲组) 你 不 说 呀 我 不 说,(乙组)你 不 说 呀 我 不 说,
6 6 4 │2 0│5 0 5 0│ 1 - │
(齐) 大 家 看 了 笑 呵 呵。
5 . 1 1 1│5 1 1│ 3 . 5 5 5│3 5 5 │
(甲组) 学 习 雷 锋 好 榜 样,(乙组)学 习 雷 锋 好 榜 样,
6 6 4 │2 0│ 5 0 5 0 │1 2 2│1 0│× 0‖
(齐) 幼 儿 园 里, 好 事 多, 好 事 多,
嗨! 幼儿园里好事多(图谱)
教学反思:
1、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手段,将歌曲内容、节奏型图谱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幼儿。
2、通过视觉参与(看图谱)、运动觉参与(拍手节奏练习)、听觉和触觉参与(带乐器节奏练习)等多感官参与的方法,帮助幼儿丰富和强化对歌曲及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他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表达,调动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幼儿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3、由齐奏到分声部集体演奏,使幼儿感受分声部合奏的音乐效果,体验合作的快乐。
10、小班数学幼儿园里玩具多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幼儿园里玩具多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玩具的名称和玩法,懂得轻拿轻放玩具、玩具玩好送回家。
2、摆弄玩具,感受一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活动准备:小房子以及若干小玩具、鸡妈妈以及若干蛋、一篮积木、每人一盒蜡笔
活动过程:
一、介绍玩具--知道一些玩具的名称和玩法,懂得轻拿轻放玩具
1、幼儿园有很多玩具,我们来说说它们的名字。
2、谁知道这些玩具怎么玩?请个别幼儿演示个别玩具。
小结:幼儿园里玩具真多…… ,我们要轻轻拿、轻轻放,不要弄疼玩具。
二、发现秘密--感受一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1、这儿有一间小房子,房子里有扇小门,请小朋友摸一摸里面有什么?游戏:发现一间房子里有一个一个小玩具,一个一个小玩具放在一起就是许多。
2、鸡妈妈肚子里也有个洞洞,请小朋友摸一摸,摸到了什么?游戏:发现鸡妈妈肚子里有一个一个蛋,一个一个蛋放在一起变成了许多蛋。
3、一个一个积木在一起也会变成许多。游戏操作。
小结:幼儿园的玩具真多,一个一个放在一起就是许多。
三、玩具玩好要回家--懂得玩具玩好要送回家
1、老师拿来了蜡笔,有多少蜡笔?老师把许多蜡笔分给小朋友,变成一盒一盒。
2、玩蜡笔:开门--出来玩--回家--关门。边玩老师便用语言和幼儿沟通,启发幼儿说说玩具玩好要回家。
3、把其它玩具也送回家。
小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玩好以后要把它们送回家。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11、小班健康幼儿园里真快乐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刚入园的小班新生,难免有个别幼儿哭闹,不但自己哭得很累,而且还影响其他幼儿的情绪,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开展这个活动让幼儿喜爱幼儿园,体会到幼儿园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培养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2、培养幼儿热爱老师的情感,并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
3、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初步感知幼儿园的环境,引发喜欢幼儿园的情感:
2.能以愉快的情感参与活动,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有关《幼儿园真快乐》的视频
2, 好吃的饼干,好玩的各种玩具和好看的图书
3, 《幼儿园像我家》的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1.先让幼儿观看《幼儿园真快乐.》的视频,里面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唱歌做游戏的画面,还有和小朋友玩各种玩具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的快乐!
2.通过“开火车”的游戏,组织幼儿参观园内的主要场所。
(1)教师当司机,请幼儿坐上小火车。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小汽车,笛笛笛,跑到东,跑到西,跑到各个地方玩玩去”
(2)带领幼儿开着火车,参观园内活动室、舞蹈室、阅览室、户外操场等。
a.到活动室玩一玩有趣的玩具。
b.到舞蹈室和哥哥姐姐一起学跳舞蹈。
c.到阅览室看看书。
d.到操场上玩玩大型玩具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小班幼儿亲身感受到幼儿园是个很好玩的地方,在幼儿园生活很愉快!
3.“我来念念,你来唱唱”—体验活动的乐趣。
(1)师:今天我们参观了我们的幼儿园,你喜欢幼儿园吗?为什么?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理由,也可以用各种形式表现。
(3)师生一起念儿歌:幼儿园朋友多,有姐姐,有哥哥。玩玩具,做游戏,大家一起真快乐!
4.延伸活动:
(1).表演歌曲《幼儿园像我家》
让幼儿跟着老师学跳舞,激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2).给幼儿发点小饼干,让幼儿体会到幼儿园也有家的感觉,让他们忘却对亲人的想念。
教学反思
1. 每逢小班新生入园,就会有个别幼儿哭闹,哭着要回家,而其他幼儿受其影响,也会闷闷不乐。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参观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亲口尝一尝可口的饼干,亲手玩一玩好玩的玩具,亲身感受一下哥哥姐姐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这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使他们暂时忘掉了对家人的想念:在老师和大班哥哥姐姐的带领下,他们开始参与活动,并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此时,他们因为离开家庭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就得到了缓解。
2. 多开展对幼儿有吸引力的活动,活动要丰富多彩,要让幼儿喜爱幼儿园,并主动愿意来园上课。
3. 老师要热爱每个幼儿,关心每个幼儿,如个别幼儿不听劝告,也不跟着老师学动作,仍然哭闹,老师要有耐心,不能对幼儿发脾气,要慢慢引导,要让幼儿觉得老师是最亲的人。
4 .幼儿太小,有时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一点不如意就用哭声来表达,老师要学会调节幼儿的情绪,要让幼儿体验快乐,逐渐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12、中班主题幼儿园里朋友多教案
一、主题活动:幼儿园里朋友多
二、主题产生:
二期课改中提倡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遵循幼儿的自然发展,注重培养幼儿情感交往的发掌。在这样理念的引导下,我们一直在不断的进行着观念的转变,在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开展各类活动。
我们发现,幼儿进入了中班下学期,自我中心的特性在幼儿身上逐渐减少,开始表现喜欢和同伴一起做游戏,喜欢来到幼儿园里和大家一起生活学习在一起。在体育运动中,幼儿开始自主地和同伴一起玩起合作游戏。在平时的自主游戏中,幼儿也很多的在进行交换玩玩具,一起玩玩具。与此同时,在和同伴的一起生活中,幼儿也能够表现出对同伴的关心和爱护:当一个幼儿的手受伤了,其他幼儿就会帮助他搬椅子,还给他喂饭;一个新来的小朋友不熟悉环境,想妈妈哭了,其他幼儿见了就拿来纸巾帮他擦,把自己带来的糖送给他吃等等。
又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此时的幼儿需要培养他们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让幼儿感受到在幼儿这个大集体中,与好朋友的相处中一起生活、学习、游戏是非常高兴的事情。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选择了新教材中“幼儿园里朋友多”这样一个主题开展活动。
三、主题线索:
线索一:我的好朋友
1、找一找幼儿园里谁是好朋友,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如:画画好朋友,做好朋友的脸谱。
2、做两个一起玩的小泥人,表达自己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情感。
3、了解自己和朋友的生日,并在日历上作记录。关心生病的朋友,打电话询问等。
4、音乐游戏:三人套圈
5、欣赏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两只小羊。
6、儿歌:谁和谁好;拉拉勾;我带玩具大家玩。
7、开展主题性区域活动。
线索二:我和朋友一起玩
1、值日生:共同制定值日生表,了解自己与同伴的值日生日期,轮换做值日生。交流怎样做值日生,和谁一起做。
2、儿歌:值日生。
3、故事:小羊和狼。
4、音乐游戏:请你和我跳个舞。
线索三:我和老师做朋友
1、大舞台:看老师的各种表演,跟着老师一起学学做做。
2、表演自己认为最棒的动作给同伴看,让老师、同伴一起学一学,做一做。
3、故事:野花。
四、环境创设:
1、区域活动:材料操作:脸谱配对、实物图片配对;提供各种头饰、木偶、供幼儿表演。
2、自主活动:为幼儿提供各种玩具、图书,创设功玩的兴趣。
五、家园共育:
1、请家长帮助幼儿一起收集日历,供幼儿作生日记录;
2、建议幼儿自带各种玩具,大家一起玩;
3、带一些小食品供大家分享。
13、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歌曲教案:《幼儿园里好事多》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里好事多
二、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在家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要什么有什么,家里人对孩子是千依百顺,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感恩更不会主动去帮助别人,因此我设计了这次的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活动能感知到帮助他的人快乐,加深他们对好事的理解。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亲自参与讲评自己周围的好事,加深他们对“好事”的理解。
2、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做事,会使别人快乐的道理。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四、活动准备:
1、将小朋友中典型的好事绘制成若干张图片(内容为:扫地、擦墙、大姐姐帮小弟弟系鞋带、关水龙头等)。
2、用纸盒自制“电视屏幕”。
3、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的录音磁带,录音机。
4、木偶小猴子一只。
五、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师生一起进行即兴的歌表演,诱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情绪。
(二)、出示木偶小猴子,告诉幼儿,小猴今天带来了一盘录像带,录像带中说的是小朋友们的事情,请大家评论一下:这些小朋友做了什么事,是不是好事。
1、观看录像,引导幼儿用评价的方法识别好事。(1)片中小朋友做的是什么事情?(2)他(她)做得是好事吗?(3)为什么说是好事?(好事是给别人带来快乐、使人满意的事情)。
2、播放幼儿的父母反映自己孩子在家做好事情况的录音,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好事的理解。
(三)、教师以小猴子的口吻说:小朋友在家里和幼儿园里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我很高兴。我们一起演唱《幼儿园里好事多》这首歌吧。
表扬做好事的孩子,使幼儿再次体验到做好事的愉悦,初步体验到别人快乐我才快乐的美好情感。
(四)、鼓励小朋友多做使别人快乐的好事。说说我们可以做哪些好事。
活动反思:
幼儿对这次的活动内容很感兴趣,学这首歌曲也比其它歌曲快多了,因为歌曲内容贴近生活,这些桌椅天天陪伴幼儿身边,小朋友做的这些好事也常常能看到,他们有自己的真切体会,因而歌曲的演唱激发了幼儿的内在激情,在演唱结束后的讲述中,积极发言,对平时自己身的好人好事进行讲述,幼儿语言表达清晰,表述的积极性也高了许多,对于平时的好人好事,小朋友们提出可以每周评选一次好人好事之星,做为小朋友们的学习榜样。
14、中班主题幼儿园里朋友多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发现并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2.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每人一个玩具,一个玩具框
知识准备:对数有一定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分清1和许多。
教学难点:
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区分1和许多
1.师:“我们手里有几个玩具呀?那筐子里有多少玩具呀?”
2.师:“我们手里有1个玩具,玩具框里有许多。”
幼儿活动:
1.幼儿能说出自己手里的玩具有1个,说不出框里有许多。
2.幼儿知道框里的玩具是许多“1个玩具,许多玩具”。
用幼儿喜欢的玩具,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孩子手拿一个,知道自己手里的就是1个,框里的就是许多从而来感知数量关系。
二、感知1和许多
教师活动:
1.师:“现在我们手里有1个玩具那我们要怎么把它变成许多呢?”
2.师:“我们把我们手里的玩具送到框里是不是变成了许多玩具呀?”
3.师:“我往玩具框里送了1个玩具。”
4.师:“现在框里是不是有很多的玩具呀?”
5.师:“1个1个玩具合起来就很很多。”
幼儿活动:
1.“再拿一些玩具”
2.幼儿把手里的玩具送到游戏框里。
3.幼儿一边送玩具一边说我送了1个玩具去玩具框。
4.觉得从1变成许多很好玩。
让幼儿亲自参与到游戏中来,自己把玩具从1变成许多,感受1和许多的数量关系,[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在送玩具的过程中有一个对比,知道1只有1个,许多有很多。许多是由很多个1组成的。
三、请幼儿自己操作。
教师活动:
1.师:“《幼儿画册》第4页上有好多的鱼缸有小鱼缸还有大鱼缸。”
2 . 师:“但是小鱼缸里只能养1条小金鱼,大鱼缸里可以养很多。我们一起把小金鱼养到鱼缸里吧”
幼儿活动:
1.认真的看幼儿画册上的鱼缸,区分大鱼缸和小鱼缸。
2.独立完成,将小金鱼贴纸贴近鱼缸里。
让幼儿自己操作,巩固幼儿对1和许多的认识,换了一种形式,让幼儿知道灵活运用,不是只有玩具可以这样。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数学活动是让幼儿区分1和许多,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孩子们的特点是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设计了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活动简单,比较形象直观,满足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浅的数概念。让幼儿贴金鱼的过程又一次的加深了孩子的印象。
15、小班语言教案《幼儿园里真快乐》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正确的坐姿及传书、收书、划指的方法。
2.引导幼儿初步对文字的兴趣。
3.理解儿歌:幼儿园里真快乐。
4.认读:哥哥、姐姐。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第一册(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
2.字条“跟读”、“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读出声”、“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
3.《幼儿园里真快乐》的大范例。
4.“哥哥”“姐姐”大字卡各一张,小字卡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常规训练:
(1)复习1-6课重点字、词。
(2)听音乐传书,跟读1-6课。
2.学习儿歌:
(1)观看大班两位小朋友的情景表演《幼儿园里真快乐》。
(2)出示挂图及大范例,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3)欣赏儿歌。
(4)跟读儿歌。
(5)听音乐收书。
(6)认读“哥哥”、“姐姐”。
3.送字卡:
每位幼儿从椅子底下拿出字卡说说你拿到什么字卡,并把相应的字卡送给哥哥、姐姐,并能说礼貌用语“哥哥好”“姐姐好”。
4.游戏:“摘星星”。
四、区角活动
动动脑:4以内的数量
巧巧手:拓印花、帮娃娃穿衣穿袜
变变变:我让小花转起来
小舞台:唱一唱、跳一跳
说说认:帮动物找家
16、小班语言活动幼儿园里真快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正确的坐姿及传书、收书、划指的方法。
2.引导幼儿初步对文字的兴趣。
3.理解儿歌:幼儿园里真快乐。
4.认读:哥哥、姐姐。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第一册(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
2.字条“跟读”、“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读出声”、“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
3.《幼儿园里真快乐》的大范例。
4.“哥哥”“姐姐”大字卡各一张,小字卡若干张。
活动过程
1.常规训练:
(1)复习1-6课重点字、词。
(2)听音乐传书,跟读1-6课。
2.学习儿歌:
(1)观看大班两位小朋友的情景表演《幼儿园里真快乐》。
(2)出示挂图及大范例,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3)欣赏儿歌。
(4)跟读儿歌。
(5)听音乐收书。
(6)认读“哥哥”、“姐姐”。
3.送字卡:
每位幼儿从椅子底下拿出字卡说说你拿到什么字卡,并把相应的字卡送给哥哥、姐姐,并能说礼貌用语“哥哥好”“姐姐好”。
4.游戏:“摘星星”。
区角活动
动动脑:4以内的数量
巧巧手:拓印花、帮娃娃穿衣穿袜
变变变:我让小花转起来
小舞台:唱一唱、跳一跳
说说认:帮动物找家
活动反思
多开展对幼儿有吸引力的活动,活动要丰富多彩,要让幼儿喜爱幼儿园,并主动愿意来园上课。
17、小班社会幼儿园里走一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幼儿园的主要环境。
2.了解幼儿园里医务室、厨房等地方的基本用途。
3.初步引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幼儿园的部分设施已经有初步的了解。
2.幼儿用书:《幼儿园里走一走》。
3.小红旗标贴若干,幼儿园医务室、厨房、大型玩具等地方的照片若干。
4.音乐磁带、录音机。(选用本丛书配套小班上学期音乐磁带中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活动过程:
一、看照片,猜地方。
1.教师:幼儿同里除了我们班级,你还知道哪些地方?
2.教师:看看这些照片。这个地方体见过吗?在哪里见过你们说的这些地方(医务室、厨房、大型玩具、多功能活动区……)在哪里呢?我们去找一找、看一看。
二、幼儿分成两组,分别由两位教师带领,在幼儿园里找找、看看、玩玩。
1.每位教师带领一组幼儿分头出发去寻找医务室、厨房、大型玩具区…·每找到一个地方,教师就向幼儿介绍该地方的特点或者带幼儿玩一玩。例如:找到医务室时,可以认识一下保健医生.请保健医生给幼儿介绍她的工作,找到厨房时.可以请厨房的炊事员介绍今天的饭菜,鼓励幼儿多吃饭菜,身体长得棒棒的;找到大型玩具区时,可以让幼儿玩一玩,体验游戏的快乐。
三、回班后简短小结.并完成幼儿用书相关内容。
1.教师:你刚才看到了幼儿园里的哪些地方?看到什么?知道这些地方有什么用吗?
2.教师(请幼儿看幼儿用书):书上画了幼儿园里的什么地力?请给你刚才找到的地方贴上小红旗,其他地方请爸爸妈妈用汉字记录或画下来。
3.欣赏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教学反思:
这节课能够适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做一个好宝宝。但是有些幼儿不能主动配合老师,这方面有待加强。可以利用其他一些东西吸引幼儿的兴趣。
18、小班社会教案《幼儿园里真快乐》
活动目标
认识、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萌发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食堂师傅做一些精美可口的小点心。
(2)请大班幼儿准备好能带着弟弟、妹妹跳的舞蹈。
(3)准备一些小班幼儿喜爱的布娃娃和各种电动玩具。
活动过程
1.通过“开汽车”游戏,组织幼儿参观园内的主要场所
老师当司机,幼儿坐上“汽车”。老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小汽车,笛笛笛,跑到东,跑到西,跑到x x地方看看(玩玩)去。每到不同处所,儿歌中的末尾一句可作些变动。如:
(1)跑到食堂看看去,吃点好吃的
(2)跑到活动室玩玩去,玩一会儿电动玩具
(3)跑到音乐教室玩玩去,和哥哥、姐姐跳个舞
(4)跑到游戏室看看去,看哥哥、姐姐做游戏
(5)跑到游戏场玩玩去,玩有趣的大玩具
2.在参观的基础上,学念儿歌《大家一起真快乐》
幼儿园里朋友多,有姐姐,有哥哥;玩玩具,做游戏,大家一起真快乐。
3.带领幼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1)大带小活动:让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进一步熟悉幼儿园的主要场所,并到游乐室玩耍,使小班幼儿亲自感受到幼儿园是个好玩的地方,在幼儿园里生活很愉快。
(2)音乐活动:学唱歌曲《幼儿园像我家》,激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19、小班健康活动幼儿园里真快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乐意与朋友分享食物,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种好吃的食物若干。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自由品尝食物。
2、与幼儿讨论:没有吃到东西的小朋友会怎么样?怎么办?
3、幼儿自由拿糖果,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4、请幼儿说说分享食物的感受。
5、幼儿自由拿糖果,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6、幼儿自由和同伴说说你和谁分糖果?你高兴吗?
7、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食物,体验分享的快乐。
8、告诉幼儿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可以与他人分享。
教学反思:
1. 每逢小班新生入园,就会有个别幼儿哭闹,哭着要回家,而其他幼儿受其影响,也会闷闷不乐。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参观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亲口尝一尝可口的饼干,亲手玩一玩好玩的玩具,亲身感受一下哥哥姐姐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这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使他们暂时忘掉了对家人的想念:在老师和大班哥哥姐姐的带领下,他们开始参与活动,并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此时,他们因为离开家庭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就得到了缓解。
2. 多开展对幼儿有吸引力的活动,活动要丰富多彩,要让幼儿喜爱幼儿园,并主动愿意来园上课。
3. 老师要热爱每个幼儿,关心每个幼儿,如个别幼儿不听劝告,也不跟着老师学动作,仍然哭闹,老师要有耐心,不能对幼儿发脾气,要慢慢引导,要让幼儿觉得老师是最亲的人。
4 .幼儿太小,有时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一点不如意就用哭声来表达,老师要学会调节幼儿的情绪,要让幼儿体验快乐,逐渐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0、大班绘画教案《幼儿园里真快乐》
活动目标:
1、在回忆、讨论和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幼儿园的生活的快乐。
2、学习用布贴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自己快的生活。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 收集各种零碎布,了解各种不同质地的布。
2、 2-3幅布贴画。
3、 白胶、布、油画棒、白纸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 经验回忆
教师:你觉得幼儿园里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和谁在一起?玩什么?怎么玩的?在哪里玩的?好里有些什么?玩得时候心情怎么样?
2、 出示范画2-3张,讨论创作方法。
(1)、教师:布有什么用?(做衣服、贴画等。)你见过用布制作的画吗?看看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好多地方是用布贴上去的。)
(2)、教师:在这几幅画中,小朋友用布做了什么?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先要做什么,再做什么?(先画、再剪)布还可以做引起什么?(小包,蝴蝶结等装饰品)
(3)、指导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1)、教师:在幼儿园里,你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刚才小友说的事里,有人、有玩具、有背景。你沉得先画什么比较好?为什么?(建底色幼儿先画主体,再画背景。)
(2)、教师:看看桌上这些漂亮的布,在你的画里面可以做引起什么?怎么把布贴到你的画上。
(3)、教师:怎样才能使画面变得好看?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高低、前后、大小、远近)
4、作品展示和评价。
21、大班社会教案《幼儿园里好事多》含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亲自参与讲评自己周围的好事,加深他们对"好事"的理解。
2、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做事,会使别人快乐的道理。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 将小朋友中典型的好事绘制成若干张图片(内容为:扫地、擦墙、大姐姐帮小弟弟系鞋带、关水龙头等)。
2、 用纸盒自制"电视屏幕"。
3、 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的录音磁带,录音机。
4、 木偶小猴子一只。
活动过程:
一、 播放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师生一起进行即兴的歌表演,诱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情绪。
二、 出示木偶小猴子,告诉幼儿,小猴今天带来了一盘录像带,录像带中说的是小朋友们的事情,请大家评论一下:这些小朋友做了什么事,是不是好事。
1、 出示每一幅图的内容,引导幼儿用评价的方法识别好事。
(1)图片中的小朋友做的是什么事情?
(2)他(她)做得是好事吗?
(3)为什么说是好事?(好事是给别人带来快乐、使人满意的事情)。
2、 播放幼儿的父母反映自己孩子在家做好事情况的录音,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好事的理解。
三、 教师以小猴子的口吻说:小朋友在家里和幼儿园里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我很高兴。我们一起演唱《幼儿园里好事多》这首歌吧。
表扬做好事的孩子,使幼儿再次体验到做好事的愉悦,初步体验到别人快乐我才快乐的美好情感。
四、 鼓励小朋友多做使别人快乐的好事。
活动反思:
小桌子,谁擦的。小椅子,谁摆的……”现在每当弹起这首歌时教室里总能响起孩子们愉快的歌声和在间奏时的拍手声。虽然孩子们的节奏打的并没有那么准,但是每次听到,都会觉得好听。
现在觉得很好的,其实当时在备课的时候有很多的顾虑,不过也正是这些顾虑成就了今天的这堂课。
一:孩子记不住歌词怎么办?
在第一次上这节课的时候,对于孩子们来说,学唱是重点。在这个环节上,我充分利用了课件的方便,把歌词清晰的展现在孩子面前:首先,把整首歌曲分成两个部分来学习,第一部分是前四句,第二部分是后四句。然后,把每句歌词单独做成一页,分句出示,分别学会后,再出示一张第一部分完整的歌词请幼儿完整的学一遍,第一部分学完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段。最后,出示完整的歌词。这样一来,同一首歌词在幼儿的脑子里记忆了三遍,而且三遍是层层递进层层扩展的关系,所以在最后完整演唱歌曲时,歌词就轻而易举的被孩子唱了出来。
二:孩子不认真唱怎么办?
在教学中如何让孩子在每一次唱歌时都能保持正确的坐姿演唱呢。这很大程度上需要老师不断的提醒和鼓励,在平时唱歌的时候,我就告诉孩子“要像小松树一样坐的直直的,小松树越高唱出来的声音就越好听”,久而久之,只要我一说“小松树”三个字,班里的孩子就会马上挺直小腰板坐直准备好要开始唱歌了。在唱歌时,也要及时的提醒孩子“小嘴巴张的圆圆的像朵小花一样”,这些形象的比喻是孩子们喜欢的接受方式,在坐好的同时,注意力也集中了。
其实,我所遇到的每一节课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和困惑,这堂课想到了这几点,也许下堂课就会出现不同的问题。然而,正是通过解决这些让我烦恼忧愁的问题,使我从中收获了很多教学上的方法和经验,也许很多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堂课,但是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反馈和收获让我的教学思路越来越清晰,上课时的感觉也越来越顺畅,从而让我与孩子们之间的每一次交流与互动都变得越来越有默契。
22、大班品德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里好事多教案反思
活动目的:
1、 通过让幼儿亲自参与讲评自己周围的好事,加深他们对"好事"的理解。
2、 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做事,会使别人快乐的道理。
活动准备:
1、 将小朋友中典型的好事绘制成若干张图片(内容为:扫地、擦墙、大姐姐帮小弟弟系鞋带、关水龙头等)。
2、 用纸盒自制"电视屏幕"。
3、 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的录音磁带,录音机。
4、 木偶小猴子一只。
活动过程:
一、 播放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师生一起进行即兴的歌表演,诱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情绪。
二、 出示木偶小猴子,告诉幼儿,小猴今天带来了一盘录像带,录像带中说的是小朋友们的事情,请大家评论一下:这些小朋友做了什么事,是不是好事。
1、 出示每一幅图的内容,引导幼儿用评价的方法识别好事。
(1)图片中的小朋友做的是什么事情?
(2)他(她)做得是好事吗?
(3)为什么说是好事?(好事是给别人带来快乐、使人满意的事情)。
2、 播放幼儿的父母反映自己孩子在家做好事情况的录音,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好事的理解。
三、 教师以小猴子的口吻说:小朋友在家里和幼儿园里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我很高兴。我们一起演唱《幼儿园里好事多》这首歌吧。
表扬做好事的孩子,使幼儿再次体验到做好事的愉悦,初步体验到别人快乐我才快乐的美好情感。
四、 鼓励小朋友多做使别人快乐的好事。
活动反思:
小桌子,谁擦的。小椅子,谁摆的……”现在每当弹起这首歌时教室里总能响起孩子们愉快的歌声和在间奏时的拍手声。虽然孩子们的节奏打的并没有那么准,但是每次听到,都会觉得好听。
现在觉得很好的,其实当时在备课的时候有很多的顾虑,不过也正是这些顾虑成就了今天的这堂课。
一:孩子记不住歌词怎么办?
在第一次上这节课的时候,对于孩子们来说,学唱是重点。在这个环节上,我充分利用了课件的方便,把歌词清晰的展现在孩子面前:首先,把整首歌曲分成两个部分来学习,第一部分是前四句,第二部分是后四句。然后,把每句歌词单独做成一页,分句出示,分别学会后,再出示一张第一部分完整的歌词请幼儿完整的学一遍,第一部分学完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段。最后,出示完整的歌词。这样一来,同一首歌词在幼儿的脑子里记忆了三遍,而且三遍是层层递进层层扩展的关系,所以在最后完整演唱歌曲时,歌词就轻而易举的被孩子唱了出来。
二:孩子不认真唱怎么办?
在教学中如何让孩子在每一次唱歌时都能保持正确的坐姿演唱呢。这很大程度上需要老师不断的提醒和鼓励,在平时唱歌的时候,我就告诉孩子“要像小松树一样坐的直直的,小松树越高唱出来的声音就越好听”,久而久之,只要我一说“小松树”三个字,班里的孩子就会马上挺直小腰板坐直准备好要开始唱歌了。在唱歌时,也要及时的提醒孩子“小嘴巴张的圆圆的像朵小花一样”,这些形象的比喻是孩子们喜欢的接受方式,在坐好的同时,注意力也集中了。
其实,我所遇到的每一节课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和困惑,这堂课想到了这几点,也许下堂课就会出现不同的问题。然而,正是通过解决这些让我烦恼忧愁的问题,使我从中收获了很多教学上的方法和经验,也许很多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堂课,但是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反馈和收获让我的教学思路越来越清晰,上课时的感觉也越来越顺畅,从而让我与孩子们之间的每一次交流与互动都变得越来越有默契。
23、小班社会活动幼儿园里走一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幼儿园的环境,知道保健室、食堂等场所的用途。
2.会有礼貌的和幼儿园的老师、小朋友及工作人员打招呼。
3.产生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设计好参观线路,并与各部门提前联系;相机。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兴趣。
“你们每天吃的香香的饭是在哪做的?和我们一起上幼儿园的哥哥姐姐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一起起找一找吧。”
2.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了解各部门和活动室的用途。
每到一个地方,教师向幼儿介绍该地方的特点或带幼儿玩一玩。如:走到保健室可以认识一下保健老师,请保健老师给小朋友介绍他的工作,走到食堂,可以请食堂的叔叔阿姨介绍今天的饭菜,鼓励幼儿多吃点,让身体长得棒棒的;走到大型玩具区,可以让幼儿玩一玩,体验游戏的快乐。还有图书室、教师办公室、传达室……每到一处,引导幼儿声音响亮的和工作人员打招呼。
3.教师播放在参观过程中拍的照片。
(1)你刚才看到了幼儿园的那些地方?看照片,回忆各个部门的名称以及用途。
(2)你最喜欢幼儿园的什么地方?为什么?请幼儿字有讲述,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3)见到叔叔阿姨是怎样打招呼的?提醒幼儿见了熟人要有礼貌地打招呼。
4.讲评活动情况:表扬认真跟老师参观、大胆回答问题的幼儿。
活动延伸
结合幼儿的日常活动随时进行。
活动反思
教师带领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通过走走看看使孩子们知道幼儿园的布局,从而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设施,喜欢幼儿园。
24、小班健康教案《幼儿园里真快乐》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刚入园的小班新生,难免有个别幼儿哭闹,不但自己哭得很累,而且还影响其他幼儿的情绪,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开展这个活动让幼儿喜爱幼儿园,体会到幼儿园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培养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2、培养幼儿热爱老师的情感,并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
3、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初步感知幼儿园的环境,引发喜欢幼儿园的情感:
2.能以愉快的情感参与活动,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有关《幼儿园真快乐》的视频
2, 好吃的饼干,好玩的各种玩具和好看的图书
3, 《幼儿园像我家》的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1.先让幼儿观看《幼儿园真快乐.》的视频,里面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唱歌做游戏的画面,还有和小朋友玩各种玩具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的快乐!
2.通过“开火车”的游戏,组织幼儿参观园内的主要场所。
(1)教师当司机,请幼儿坐上小火车。<.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小汽车,笛笛笛,跑到东,跑到西,跑到各个地方玩玩去”
(2)带领幼儿开着火车,参观园内活动室、舞蹈室、阅览室、户外操场等。
a.到活动室玩一玩有趣的玩具。
b.到舞蹈室和哥哥姐姐一起学跳舞蹈。
c.到阅览室看看书。
d.到操场上玩玩大型玩具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小班幼儿亲身感受到幼儿园是个很好玩的地方,在幼儿园生活很愉快!
3.“我来念念,你来唱唱”—体验活动的乐趣。
(1)师:今天我们参观了我们的幼儿园,你喜欢幼儿园吗?为什么?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理由,也可以用各种形式表现。
(3)师生一起念儿歌:幼儿园朋友多,有姐姐,有哥哥。玩玩具,做游戏,大家一起真快乐!
4.延伸活动:
(1).表演歌曲《幼儿园像我家》
让幼儿跟着老师学跳舞,激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2).给幼儿发点小饼干,让幼儿体会到幼儿园也有家的感觉,让他们忘却对亲人的想念。
教学反思
1. 每逢小班新生入园,就会有个别幼儿哭闹,哭着要回家,而其他幼儿受其影响,也会闷闷不乐。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参观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亲口尝一尝可口的饼干,亲手玩一玩好玩的玩具,亲身感受一下哥哥姐姐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这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使他们暂时忘掉了对家人的想念:在老师和大班哥哥姐姐的带领下,他们开始参与活动,并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此时,他们因为离开家庭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就得到了缓解。
2. 多开展对幼儿有吸引力的活动,活动要丰富多彩,要让幼儿喜爱幼儿园,并主动愿意来园上课。
3. 老师要热爱每个幼儿,关心每个幼儿,如个别幼儿不听劝告,也不跟着老师学动作,仍然哭闹,老师要有耐心,不能对幼儿发脾气,要慢慢引导,要让幼儿觉得老师是最亲的人。
4 .幼儿太小,有时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一点不如意就用哭声来表达,老师要学会调节幼儿的情绪,要让幼儿体验快乐,逐渐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5、小班主题教案《幼儿园里真快乐》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刚入园的小班新生,难免有个别幼儿哭闹,不但自己哭得很累,而且还影响其他幼儿的情绪,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开展这个活动让幼儿喜爱幼儿园,体会到幼儿园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培养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2、培养幼儿热爱老师的情感,并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
3、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 初步感知幼儿园的环境,引发喜欢幼儿园的情感
2.能以愉快的情感参与活动,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有关《幼儿园真快乐》的视频
2, 好吃的饼干,好玩的各种玩具和好看的图书
3, 《幼儿园像我家》的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1.先让幼儿观看《幼儿园真快乐.》的视频,里面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唱歌做游戏的画面,还有和小朋友玩各种玩具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的快乐!
2.通过“开火车”的游戏,组织幼儿参观园内的主要场所。
(1)教师当司机,请幼儿坐上小火车。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小汽车,笛笛笛,跑到东,跑到西,跑到各个地方玩玩去”
(2)带领幼儿开着火车,参观园内活动室、舞蹈室、阅览室、户外操场等。
a.到活动室玩一玩有趣的玩具。
b.到舞蹈室和哥哥姐姐一起学跳舞蹈。
c.到阅览室看看书。
d.到操场上玩玩大型玩具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小班幼儿亲身感受到幼儿园是个很好玩的地方,在幼儿园生活很愉快!
3.“我来念念,你来唱唱”—体验活动的乐趣。
(1)师:今天我们参观了我们的幼儿园,你喜欢幼儿园吗?为什么?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理由,也可以用各种形式表现。
(3)师生一起念儿歌:幼儿园朋友多,有姐姐,有哥哥。玩玩具,做游戏,大家一起真快乐!
4.延伸活动:
(1).表演歌曲《幼儿园像我家》
让幼儿跟着老师学跳舞,激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2).给幼儿发点小饼干,让幼儿体会到幼儿园也有家的感觉,让他们忘却对亲人的想念。
教学反思
1. 每逢小班新生入园,就会有个别幼儿哭闹,哭着要回家,而其他幼儿受其影响,也会闷闷不乐。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参观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亲口尝一尝可口的饼干,亲手玩一玩好玩的玩具,亲身感受一下哥哥姐姐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这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使他们暂时忘掉了对家人的想念:在老师和大班哥哥姐姐的带领下,他们开始参与活动,并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此时,他们因为离开家庭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就得到了缓解。
2. 多开展对幼儿有吸引力的活动,活动要丰富多彩,要让幼儿喜爱幼儿园,并主动愿意来园上课。
3. 老师要热爱每个幼儿,关心每个幼儿,如个别幼儿不听劝告,也不跟着老师学动作,仍然哭闹,老师要有耐心,不能对幼儿发脾气,要慢慢引导,要让幼儿觉得老师是最亲的人。
4 .幼儿太小,有时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一点不如意就用哭声来表达,老师要学会调节幼儿的情绪,要让幼儿体验快乐,逐渐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6、幼儿园中班幼儿做操时发生打闹事件观察记录反思
观察背景
最近,我发现在做集体操的过程中,奕奕小朋友出现了打闹行为。儿这种行为有时候会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做操,并且他的一些动作存在攻击行为,导致其他小朋友心理会不舒服。而他自己对于这种行为感到好玩。
观察目标
观察奕奕小朋友做操发生的打闹现象并进行个别教育。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观察过程
到了户外做操的时间,奕奕积极的跟着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着武术操,一边做,一边与旁边的东栩嬉笑打闹,在出掌的动作的时候喜欢迈大步,碰到旁边的东栩的身体。两个小朋友一来一去闹了起来,一会在做一个“老虎”的动作,奕奕的一个伸臂的动作打到韩东栩的身上,东栩没有站住,跌坐了地上。奕奕呵呵的笑了起来,东栩不高兴的看向了我,我同时提醒他们两个认真做操,不要打闹了。
观察分析与反思
奕奕是一个活泼的男孩子,对于新操非常的感兴趣,中班的孩子开始关注同伴,愿意与同伴一起互动,喜欢与旁边的小朋友边做操边嬉笑打闹,平时因为没有出现什么大的事故就没有制止过。新操的动物形象生动、有趣,孩子们愿意与同伴一起有一些小互动,但是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如何友好的与别人互动,不撞伤同伴。
1、对于奕奕的行为,教师在做操后,要及时的引导奕奕注意,与同伴一起做操时可以看看旁边的小朋友,但是不要做伤害别人的动作。
2、对于新操的动作,孩子们很感兴趣,对于奕奕这样活泼的男孩子来说,更愿意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互动,教师可以依情况而定,给予幼儿一定的互动机会。
3、但是在互动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度的把握,如:不要打、撞旁边的小朋友,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学学老虎的动作和声音。
27、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幼儿园里玩具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玩具的名称和玩法,懂得轻拿轻放玩具、玩具玩好送回家。
2、摆弄玩具,感受一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小房子以及若干小玩具、鸡妈妈以及若干蛋、一篮积木、每人一盒蜡笔
活动过程:
一、介绍玩具--知道一些玩具的名称和玩法,懂得轻拿轻放玩具
1、幼儿园有很多玩具,我们来说说它们的名字。
2、谁知道这些玩具怎么玩?请个别幼儿演示个别玩具。
小结:幼儿园里玩具真多…… ,我们要轻轻拿、轻轻放,不要弄疼玩具。
二、发现秘密--感受一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1、这儿有一间小房子,房子里有扇小门,请小朋友摸一摸里面有什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游戏:发现一间房子里有一个一个小玩具,一个一个小玩具放在一起就是许多。
2、鸡妈妈肚子里也有个洞洞,请小朋友摸一摸,摸到了什么?游戏:发现鸡妈妈肚子里有一个一个蛋,一个一个蛋放在一起变成了许多蛋。
3、一个一个积木在一起也会变成许多。游戏操作。
小结:幼儿园的玩具真多,一个一个放在一起就是许多。
三、玩具玩好要回家--懂得玩具玩好要送回家
1、老师拿来了蜡笔,有多少蜡笔?老师把许多蜡笔分给小朋友,变成一盒一盒。
2、玩蜡笔:开门--出来玩--回家--关门。边玩老师便用语言和幼儿沟通,启发幼儿说说玩具玩好要回家。
3、把其它玩具也送回家。
小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玩好以后要把它们送回家。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28、小班健康优秀教案《幼儿园里真快乐》含反思
活动目标:
乐意与朋友分享食物,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好吃的食物若干。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自由品尝食物。
2、与幼儿讨论:没有吃到东西的小朋友会怎么样?怎么办?
3、幼儿自由拿糖果,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4、请幼儿说说分享食物的感受。
5、幼儿自由拿糖果,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6、幼儿自由和同伴说说你和谁分糖果?"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你高兴吗?
7、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食物,体验分享的快乐。
8、告诉幼儿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可以与他人分享。
教学反思:
1. 每逢小班新生入园,就会有个别幼儿哭闹,哭着要回家,而其他幼儿受其影响,也会闷闷不乐。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参观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亲口尝一尝可口的饼干,亲手玩一玩好玩的玩具,亲身感受一下哥哥姐姐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这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使他们暂时忘掉了对家人的想念:在老师和大班哥哥姐姐的带领下,他们开始参与活动,并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此时,他们因为离开家庭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就得到了缓解。
2. 多开展对幼儿有吸引力的活动,活动要丰富多彩,要让幼儿喜爱幼儿园,并主动愿意来园上课。
3. 老师要热爱每个幼儿,关心每个幼儿,如个别幼儿不听劝告,也不跟着老师学动作,仍然哭闹,老师要有耐心,不能对幼儿发脾气,要慢慢引导,要让幼儿觉得老师是最亲的人。
4 .幼儿太小,有时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一点不如意就用哭声来表达,老师要学会调节幼儿的情绪,要让幼儿体验快乐,逐渐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9、小班主题活动公开课教案:幼儿园里朋友多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跟着音乐学唱歌曲
2.有表演的欲望
3.初步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力以及表现力。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过程:
教师:你们在幼儿园开心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有好多朋友)
请出玩具们:他们也觉得很开心,因为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玩具们要唱首歌曲给小朋友听
欣赏歌曲
跟着歌曲节奏拍手
跟唱歌曲若干遍
请幼儿找一个朋友跟音乐边唱边跳
分析反思:
由于第一天上幼儿园,因此活动的效果不是很好,大部分幼儿都不愿意学,有的根本不听老师,还有个别幼儿如朱文琴、钱麒丹等几个幼儿还是哭闹不止。教师以稳定幼儿情绪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