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将新增扩建300多所小学、幼儿园
第28个教师节即将来临。昨天,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乃翔分别来到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苏州中学调研,并向辛勤耕耘的教育工作者们送去节日祝福。周乃翔强调,我市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面临新一轮规模持续扩张的挑战,应提前规划好学前教育布局实施,确保全体适龄儿童少年同在蓝天下、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按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我市将新建或改扩建3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10万个学前及中小学学位。
目前我市85%的幼儿在公办幼儿园入读,所有公办小学、初中、特殊教育学校成为市教育现代化学校,所有公办普通高中成为省三星级以上高中,所有职业学校年内创建达到国家重点学校建设标准。我市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被国内媒体和同行誉为素质教育的“苏州经验”。此外,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城乡的教育城域网,全面启动“智慧教育”项目建设,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上线,教育E卡通工程实现校内功能向校外功能的拓展,为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乘坐公交、轨道交通提供技术支撑。
周乃翔指出,现代化教育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加速器”、经济建设的“发动机”,也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平衡器”。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在维护教育公平正义、促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迈出重大步伐。但是,随着外来人口和学龄人口持续增长,我市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面临新一轮规模持续扩张的挑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期待,迫切需求我们切实解决好“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解决好“择校热”问题,确保全体适龄儿童少年同在蓝天下、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总之,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老百姓满意的、老百姓认可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划,今后几年,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普遍开展,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配合中心城市“一核四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按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新建或改扩建3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10万个学前及中小学学位,形成与人口分布相协调的学校布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