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幼儿园向社会招生是大势所趋
针对公办幼儿园性质界定难、收费标准严重偏离办园成本及公平招生等问题,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近日审议通过了《 广州市深化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相关配套文件 ,明确要求各类公办幼儿园逐步面向社会电脑派位招生,其中教育部门、市属机关办园2013年面向社会招生的比例为70%,2014年达到80%,以后逐步增加直至2016年本届政府换届前不低于90%。(8月15日《南方日报》)
众所周知,公办幼儿园尤其是机关幼儿园因其公家背景,享受着各种政策优惠及巨额财政补贴,例如,广州市的8所机关幼儿园2009年至2012年所获财政补贴分别为4802.02万元、5115.97万元、5754.44万元、7524.21万元。正因如此,公办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及教学质量都比民办幼儿园优越。然而,在普通家庭子女入园难、入园贵的当下,一些家庭子女却可以较少投入专享公办幼儿园的优质教育资源,这种起跑线上的教育不公早已备受诟病。公办幼儿园尤其是机关幼儿园既然享受财政补贴就属于公共教育资源,理应面向社会招生,惠及大多数家庭,广州在这方面的尝试可圈可点。
广州市明确公办幼儿园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学位,采取电脑派位的方式面向社会招生。尤其是机关幼儿园承载着很多特权阶层的既得利益,要让其向社会放开必然会受到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广州采取的这种逐年增加比例的务实做法有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在向社会放开的同时,广州市还设法保障公办幼儿园收费对内对外一视同仁,规定公办幼儿园除保教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之外,不得随意收取其他费用,已收取的与入园挂钩的费用须依据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去年12月31日印发的《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退还家长。此外,为了方便上级监管及社会监督,广州市还对“公办园”的性质作出界定,明确公办幼儿园的具体类型,让幼儿园及家长都心知肚明。
学前教育是孩子人格培养的关键阶段,教育公平当从幼儿园抓起 。在当前公办幼儿园学位不足的情况下,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义务增进公办幼儿园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打破公办幼儿园的“隐性福利”,推动公办幼儿园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招生,并主动、自觉地接受社会监督。广州“力排众议”要求包括机关幼儿园在内的公办幼儿园向社会招生,体现了改革的诚意和决心,希望广州能在今后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将好经念好,更希望其他地方也能够借鉴之、效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