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园的教科研日常管理与建设 ——过程与结果并举 传承与发展同行
作者: 李玉萍 单位:上海松江区叶榭镇中心幼儿园
“园本教育科研”指以幼儿园为主阵地,依据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和支持幼儿园教职工进行学习、研究、探讨、开展实践活动,以研究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现象,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问题,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园本教育科研”是幼儿园抓质量、求发展的法宝;是教师、幼儿、幼儿园获得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灵魂和核心。我园是松江区一所农村幼儿园,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在市、区教科研专家的指导、关心下,结合幼儿园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园本教育科研,点滴想法、做法如下:
一、宗旨
我园一贯重视教育科研,上下一心抓课题研究,从幼儿园发展战略性的角度确立了我园科研管理与建设宗旨——“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以科促教,以科兴园”。
“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即以师生共同体发展为本,推进幼儿园的发展。
“以科促教,以科兴园”:即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开展“教科研”三位一体的工作;以科研促教研,突出“研”字,在科研的指引下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等各项工作。
二、现状
我园运用调查法、访谈法全面了解幼儿园开展教科研优势和弊端,对我园开展教科研的现状进行自我剖析,归纳成以下几点:
(一)优势
1、重视以“科学管理”统领教科研工作。
2、重视“团队合作研究”,形成“联合攻关”体系。
3、重视以项目研究为载体培养科研骨干,部分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逐渐崭露头角。
(二)不足
1、重视研究结果,忽视研究过程。
2、不少教师对教科研存在“怕”、“躲”、“难”的心理,积极性不高。
3、教师被动参与研究为多,较少主动开展个性化的课题研究。
三、方针:保持、务实、发展、提高。
根据以上分析,我园提出了“保持”、“务实”、“发展”、“提高”八字方针,注重“过程与结果并举”,“传承与发展同行”开展教科研的日常管理。
(一)保持
指保持以往幼儿园科研管理的理念、精神和有效方法,继承幼儿园“以科学管理统领教科研工作”的思脉,使幼儿园教科研管理核心思想保持不变,优良传统保持不变。如:“团队合作”研究、“科研沙龙”活动、“专家引领”研究。
(二)务实
改变以往课题研究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重视我园课题产生、计划制定、申报、开题、实施、总结、成果推广整个过程的管理和计划的落实。
1、课题产生——召开部分教师座谈会,了解幼儿园已有课题,汇总幼儿园课题情况表;了解幼儿园课题研究中的问题,规划解决一部分,成为准备新申报的课题或纳入到已有的课题中,成为原有课题的新的生长点;不能立即解决的记录在幼儿园的课题库内,成为备选的课题;确立幼儿园的龙头课题,以此统领其他的课题,形成幼儿园的课题网络;筛选课题库内的课题,认领自己所要研究的课题。
2、计划制定——辅导教师根据各自的课题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提供制定课题计划、教研计划、围绕课题开展系列教研活动的学习资料,和教师一起研讨制定教研计划,分解落实课题研究内容)。
3、课题申报——推荐幼儿园优秀课题申报市、区级课题,填写好申报表。教研组课题以课题研究计划代替申报书。推出龙头课题引领下的项目研究招标活动,让教师自主申报园级小课题,园方邀请专家介入进行项目设计答辩、评估,推出新一轮园级研究项目,营造小课题、大研究的群体性课题研究局面,激发教师自主研究的积极性。
4、课题开始——邀请科研部领导、区内教科研专家参加,做好幼儿园龙头课题,区级重点以上课题的开题工作,部署好行动。随后,要求幼儿园内的区级以上课题的负责人做好各自课题的开题工作。
5、课题实施——“科、教、研”结合抓课题实施。业务学习突出“引领”,课题组活动突出“落实”,教研组活动突出“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突出“创新”。明确各自定位,向“教学研究课堂化、课堂教学科学化”努力。
6、课题总结——注重“即时总结”、“阶段总结”、“成果总结”三者结合。做到及时和有效。
“即时总结”——以教养随笔、反思记录、教学案例、个案追踪等形式记下即时的经验、体会。
“阶段总结”——课题研究经过一个阶段后,及时梳理、归纳研究内容,形成初步的经验文章,或就解决的一点问题作总结,有利于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成果总结”——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统一考虑,全面总结。目前,我园区级课题《绿色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正进入全面总结阶段。
7、成果推广——教育科研不是一种摆设,它的价值在于成果转化为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将总结和推广动态结合,及时把经验辐射运用一线实践,使其为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如:我园保健研究课题《幼儿户外运动中保育员角色与操作的适宜性研究》完成总结后,发表于《松江教育》2011年第五期,成为区内姐妹园保育员操作的借鉴在日常运动活动中加以推广。
(三)发展
一方面抓质量的提高,使科研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行为,使研究取得成效。另一方面对原有成果进行嫁接、转化,寻找新的生长点,使课题研究具有延续性、发展性。2008年至今幼儿园先后立项了《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绿色教育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绿色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家园共育:3-6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等多个区级以上课题。
(四)提高
一要提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如:“科、教、研”结合,三位一体开展活动,使科研与教师的日常工作联系,让教师体验到科研不是那么深奥和遥远,更多的是通过反思,提炼教育经验,形成教育智慧的过程。又如:在教工中开展绿色环保“金点子”征集活动、人人为“绿色教育”做一件事的活动,在教师中开展运用“绿色指导语”改进一个教育教学行为活动,促使教师们投入幼儿园的课题研究中。此外,鼓励教师结合幼儿园龙头课题和自己的特长,进行个性化的研究,形成了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高潮。
二要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以开展园本科研培训为主、送出去培训为辅的方式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三、抓手
(一)抓科研队伍:针对幼儿园教师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甚至对科研敬而远之的现象,我们把科研队伍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我们将教师分成三层:以教研组长为主的科研骨干层、以项目研究负责人为主的中间层、以新教师为主的起步层。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策略、运用集体、个别、小组等方式多次开展园本科研培训,进行队伍建设。
(二)抓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突出“行动上务实”。采取“服务”、“指导”的策略。服务——建立幼儿园课题库、幼儿园课题研究情况表、幼儿园课题网。指导——课题设计指导、课题总结把关、过程中的追踪。
(三)抓制度建设:建立教科研一体化制度、活动研究制度、奖励保障制度、交流学习制度。做到几个一:每月一次课题组活动、每年一次幼儿园教科研成果评奖、每年评一名幼儿园教科研先进个人等。
(四)抓交流共享:教科研理论基础学习、讲身边的科研故事、教科研成果交流等。
四、成效
(一)激励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二)理顺了幼儿园现有课题的关系,形成了课题研究网络。
(三)幼儿园教科研成果颇丰。(略)
(四)使教师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使教育不断追随幼儿的需求。
教科研“伊韵”:
教育孩子,应该是人类世界中最生动的事情。而研究怎样教育孩子,怎样使教育孩子的过程更有艺术性、更生动充满活力,怎样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更是一件神圣而有意义的事。这就是教育科研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