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季梁谏追楚师(先秦-左丘明)
楚武王侵随,使薳(wěi)章求成焉,军于瑕(xiá)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léi)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王毁军而纳少师。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
季梁止之曰:“天方授(shòu)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yín)。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něi)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jì),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shēng)牷(quán)肥腯(tú),粢(zī)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fān)滋也,谓其不疾瘯(cù)蠡(lǐ)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zī)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lǐ)以告曰:‘嘉栗(lì)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xīn)香,无谗慝(tè)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yīn)祀(sì)。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shù)免于难。”
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2、送张渊亮鍊师(元代-许有壬)
杏园陈迹梦暄妍,马上相逢岂偶然。每忆可人如隔世,不闻新句又经年。
花迎驿路飞红雨,香到朝山散紫烟。王事游方归有日,迟君洹水白鸥前。
3、题会稽溪口躬师上人房(宋代-施昌言)
溪口佳山水,高人住此中。
生台下沙鸟,疏磐逐江风。
倚槛千岩寂,焚香万法空。
如何凭小笔,一为写衰翁。
4、颂古十八首(宋代-释师一)
玉麟带角离霄汉,金凤衔花下彩楼。
野老不嫌公子醉,相将携手御街游。
5、颂古八首(宋代-释师一)
三唤须知意不轻,平生肝胆一时倾。
负吾负汝还知否,纵有丹青画不成。
6、董君藻之子时修随其师戴时可来见八句勉之(宋代-陈著)
分明眉目绿变丫,意气融融十岁华。
若要终身行路正,须防小学入门差。
人心不古皆流俗,师范如今独当家。
八十老翁无长语,九经中有好生涯。
7、赠卢沙弥小师(唐代-姚合)
怕见世间事,削头披佛衣。年小未受戒,会解如老师。
天与出家肠,一食斋不饥。麻履踏雪路,与马不肯骑。
嫌我身腥膻,似我见戎夷。彼此见会异,对面成别离。
我师文宣王,立教垂书诗。但全仁义心,自然便慈悲。
两教大体同,无处辨是非。莫以衣服别,到头不相知。
8、见日庵旧址(宋代-师显行)
跨鹤骖鸾访穉川,松风吹散铁桥烟。
联登百步眼万里,长啸一声身九天。
倚大石楼敲竹杖,蹑飞云顶着吟鞭。
而今饱挹罗浮秀,未服灵丹亦是仙。
9、为王师宣子寿(宋代-释宝昙)
风入床琴帝梦阑,蓬莱为辍老仙官。
袖曾有缚於菟手,头不须簪獬豸冠。
桃李无言民自乐,冰霜折指吏应寒。
西京人物如南渡,更躐三王一等看。
10、季颜师颜谪齐州以诗寄之(宋代-范正民)
历下故人今何在,音书久已隔寒暄。多年别后纷纷事,何日樽前细细论。
忍见风霜摧羽翮,空教江汉泻词源。圣朝宽大超前古,即有恩光照覆盆。
11、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九(清代-李鸿章)
死者已矣存者散,故园惆怅不胜春。谏争袁盎新承召,坐啸孙登乐守贫。
往事悠悠同逝水,诸公衮衮共扶轮。杜陵流落江湖久,老向人间逐后尘。
12、端午日无念师二詹生吴生同集斋中偶看坡公汁字韵诗戏效韵四章末章呈似念公 其三(明代-陶望龄)
生平食字饱,渴饮松煤汁。共压强韵诗,思苦笔未湿。
纷如舟竞渡,红锦志先得。胜事出危险,好语生迫急。
每爱孟东野,铜斗夸射鸭。虽无壮士怀,幽韵写蒙幂。
飞情高鸟堕,洗恨游鲂赤。不独吟者劳,闻歌已头白。
伊余亦何事,肩耸发去帻。胡不日中眠,强效寒虫泣。
灵均去我久,风雅道渐缺。我欲拜低头,谁是词坛客。
何当唤韩孟,去作城南集。
13、得孙大行书贶口号致谢介师阁老尝许表先祖知县墓旧同门下兼致恳怀(明代-符锡)
断鸿疏雨滞茅堂,忽道书来自帝乡。老父弱儿兼致问,綵毫云叶并能将。
山深病我疏狂久,朝退怜君应接忙。尚倚皇华速台制,敢忘千古照南冈。
14、龙湖师 其七(明代-袁宏道)
死去君何恨,藏书大得名。纷纷薄俗子,相激转相成。
15、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七 钟山(元代-黄镇成)
一上钟山万虑消,虚空楼阁翠岧峣。金陵郁郁帝王宅,天堑悠悠南北朝。
月满石城秋似水,风高淮浦夜生潮。未应便作乘芦去,且听仙人碧玉箫。
16、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六 五台(元代-黄镇成)
去礼文殊宝刹开,倚空峦岫郁崔嵬。金函奉旨传香至,白㲲图形载法来。
心镜象悬天外月,教筵狮吼地中雷。还将拂子閒拈起,更上翻经第一台。
17、尹师鲁治第伐樗(宋代-梅尧臣)
伊人利营构,思欲新其居。
匠筑经旧址,檐楹碍高樗。
且云忍不伐,何以成吾庐。
人言此树古,百怪所凭依。
独秉一定议,自将群俗违。
乃俾执柯者,丁丁霜刃挥。
歼殒条百尺,横朴株数围。
从兹朝夕间,不闻鸟雀喧。
既能考子室,而复高其门。
周也昔骋辩,得以不材论。
工今诚匪度,苟害安可存。
舟楫且非藉,薪爨聊用燔。
莫比沟中断,区区望牺樽。
18、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三层瀑(宋代-梅尧臣)
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
19、题龙兴寺澹师房(唐代-韩翃)
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竹里经声晚,门前山色春。
卷帘苔点净,下箸药苗新。记取无生理,归来问此身。
20、寄西华黄炼师(唐代-罗隐)
西华有路入中华,依约山川认永嘉。羽客昔时留筱簜,
故人今又种烟霞。坛高已降三清鹤,海近应通八月槎。
盛事两般君总得,老莱衣服戴颙家。
21、次韵吴宗师题大涤洞郎师房(元代-郑元祐)
一庵闲地足神仙,能驻人间大小年。赤鲩夜飞丹井月,紫鸾春步术苗田。
山经我欲紬金匮,昼漏时闻滴宝莲。便驾飙轮上天柱,不辞身倚帝青边。
22、题春梦秋归故里(唐代-吉师老)
故国归路赊,春晚在天涯。明月夜来梦,碧山秋到家。
开窗闻落叶,远墅见晴鸦。惊起晓庭际,莺啼桃杏花。
23、送叶少师归闽四首 其二(明代-董其昌)
天边纳履动星辰,再入中书再乞身。山甫旧来饶补衮,任公何事早收纶。
风传宦路轻金注,业有仙岩一玉宸。最是陛辞臣主意,直须良史巧摹真。
24、师邵复以诗送酒副双尊之句仍以一壶情所寄四句意能多散于篇内因效建除体次第用之招与十峰同饮(明代-顾清)
一室环潦水,壶尊空倚墙。情驰北邻彦,所谓天一方。
寄我五字吟,四返意弥长。能许冲泥过,多哉招杜康。
25、卢师邵宅会文太仆宗严用鸣字韵(明代-顾清)
童子垂头蟋蟀鸣,诗联不断酒频行。青山梦绕来时路,黄菊香留晚岁情。
一斗尚堪呼我屋,五言谁可犯君城。明朝共约慈恩去,为听骊驹意未平。
26、小师正知画师顶相请赞(宋代-释心月)
高厚同源,万殊一体。
卓尔何来,湛然非止。
览蜀天云,挹龙渊水。
际会如斯,孰穷所以。
正知知之,不出乎是。
27、忆嵇师奥观梅并贵行弟殁后之思(宋代-薛嵎)
不到嵇师今几春,凄凉疋马去无因。
同游人葬梅花下,应笑花开不见人。
28、次赵少师叙感叹老(宋代-赵抃)
禀灵南极老人星,贵得三公论道名。被旨入陪郊祀礼,放怀来听海潮声。
朋从自古悠长少,势利令人鄙吝生。公独久要中外伏,直将金玉比纯诚。
29、送师刑部赴阙(宋代-魏野)
白首休嗟叹,君方任老臣。
凤书才入手,鹊印喜离身。
锦帐眠来旧,花砖步去新。
离情棠树晓,吟思洛阳春。
御札催应并,天文动已频。
拜迎台有吏,泣送巷无人。
寺宿知题璧,山行想驻输。
从兹归近密,闲谒转无因。
30、送师鲁倅庐城(明代-陶安)
金斗城坚淝水流,淮西重地控衿喉。屏星勤驾常侵晓,鬓雪新添独耐秋。
桥板照波飞骑远,弩台过雨老僧游。但令民物沾恩泽,田里熙然共解忧。
31、游尊胜寺简略师(明代-梁兰)
四境人烟迥,禅宫一径遥。架桥通窈窕,飞閤历岧峣。
日暮黄云合,秋高碧树凋。远公真静者,尘外数相招。
32、重九约对鹤公区得潜吕方子何蒙夫蒋石渠陈千钧穿山茹经亭登高有怀唐蔚师海上分韵得经字二首 其一(近现代-冯振)
五载流移复此亭,嘉名依旧号茹经。只应桂水秋来白,不减龙山雨后青。
置酒空能呼辈侣,插萸何处避膻腥。最愁坐到三更后,难认吴中处士星。
33、上潘伯寅光勋师(清代-陈寿祺)
不分琼瑶盈手赠,开缄涕泪欲沾襟。天涯有母同高饿,岁暮无人念苦吟。
四海仓黄为客惯,十年贫贱受知深。感恩不敢师门说,风雪天寒一寸心。
34、元夜命酌终南山水天炼师于海珠信宿赋此 其一(明代-梁绍裘)
共道珠江钜且圆,何如罔象得遗玄。骊龙戏去浮波上,神女擎来献佛前。
屹立狂澜标亿劫,平开胜概入诸天。乾坤幻境浑如此,弱水三山恰并传。
35、奉和宫师相公流杯亭诗并太傅相公枢密太尉和(宋代-宋祁)
筑岩春脉下飞泉,林阁留宾敞庆筵。
流水环阶智者乐,醇醪饮吏相君权。
和歌远属钧枢旧,禊帖间存爵里贤。
此地胜游谁复见,醉波深映六符天。
36、送小师淳志游方(宋代-释普度)
参禅不是小因缘,立志当如铁石坚。
百城靠倒无依倚,回首归来吃痕拳。
37、九月四日黄子功林德久自柳州共汎访铦师(宋代-韩淲)
閒得琴尊胜,寻诗约俊游。欲穷山下寺,旋买水边舟。
谁悟牵黄犬,自应盟白鸥。野晴秋意思,浑付碧云休。
38、旅次寄宝觉讷师(宋代-王令)
小雨破宿暑,晓风忽焉遒。
山深树翳阴,蜩蚻应已秋。
清坐想高绝,语言谁应酬。
岂不念一往,抱病终自留。
羁旅少往还,有来或非俦。
命仆一谢之,纵我冠屦休。
移床上高堂,解书散床头。
於此有嘉兴,念世谁与谋。
独思山林入,兹意可绸缪。
何当买田庐,共遂丘壑游。
39、满江红 登汪师展江楼(元代-张之翰)
山压长江,流不尽、滔溜深碧。形胜地、以江为堑,以山为壁。
兵府旧分城上下,人家新住城南北。说当年、天马入川时,皆传檄。
市不易,居如昔。龙已去,攀何及。问人人能道,圣朝恩德。
蕞尔南州成底事,宛然上将劳吾敌。看红尘一骑捷书来,来春必。
40、挽荆南师张左司诗(宋代 项安世)
自古谁无死,斯人有重轻。
诸生望模楷,吾道倚權衡。
一发千钧挽,中流砥柱倾。
平生尤国事,何意作身名。
41、熙宁祭风师五首【隋代:佚名】
兴帨于下,有盘有匜。
馈酌于下,有登有尖。
服容柔止,进退优止。
即事寅恭,神其休止。
42、雨师五首【隋代:佚名】
牲俎告入,嘉乐休成。
卒事有严,燕虞高灵。
蕃我民人,育我稷黍。
万有千祀,承神之祜。
43、惜黄花 和师韵赠长安范公【金朝:马钰】
弃财戒酒。药囊系肘。常清静,便把虎龙引逗。心起大慈悲,人人尽欲救。化愚迷、诗词如咒。休要攀花柳。速修神秀。玉壶中,有个自然红狗。日日吠青霄,谁知合著口。更披云、能飞解走。
44、送柳鍊师归台山【金朝:李龏】
月照秋尘三丈飞,破囊携药下黄池。仙家不数人间事,瀑布桥边忆看棋。
45、冬日晓思寄杨二十七鍊师【唐代:窦群】
雨霜地如雪,松桂青参差。鹤警晨光上,步出南轩时。
所遇各有适,我怀亦自怡。愿言缄素封,昨夜梦琼枝。
46、自牧居士与玉壶道人古囊善复二师共结三生之社书来与余论老释二师遂用答之【宋代:王称】
观空泯群有,崇虚悟真玄。微言扫烦障,妙契排冥筌。
况之憩远迹,邈在云萝巅。空香入人境,花雨来诸天。
三缘等无生,众妙同自然。喻心了无取,濯濯如清莲。
襄城除害马,祗舍留真铨。愿君解明月,示我造劫前。
47、送喻炼师归茅山【唐代:李建勋】
休粮知几载,脸色似桃红。半醉离城去,单衣行雪中。
水声茅洞晓,云影石房空。莫学秦时客,音书便不通。
48、寄郑炼师【唐代:戎昱】
平生金石友,沦落向辰州。已是二年客,那堪终日愁。
尺书浑不寄,两鬓计应秋。今夜相思月,情人南海头。
49、题会稽溪口躬师上人房【宋代:唐询】
溪口相传地最灵,其间风物与人清。钟声夜到江头尽,云气朝从槛外生。
几副轻绡供画笔,一林脩竹寄閒情。闭门终日无尘事,卧看南□自晦明。
50、题惠山练师竹轩【宋代:袁植】
子猷喜种竹,太白喜乘月。俛仰云泥间,胜事俱清绝。
况乃吾庐幽,风烟浩一丘。竹虚能受月华白,月白能牵竹翠浮。
不应玉垒李太白,长对山阴王子猷。未携花下一壶酒,已登残夜水明楼。
人间好景四并难,无如月下春琅玕。影摇金锁碎,光动剑芒寒。
魂醒耿不寐,哦诗坐长叹。
51、谢师厚挽词三首 其一【宋代:韩维】
落笔无尘语,垂髫有俊声。人咨汉故事,坐屈鲁诸生。
道不缘贫病,心能处困亨。它年文苑传,不愧著公明。
52、送湛师回罗浮花首山【宋代:李昴英】
翩然拂袖忽然囘,带得罗浮面目来。
乞食又还双足趼,坐禅岂是寸心灰。
故依花首从三靖,旋摘茶芽供一杯。
兰若苦空君不厌,可能为我扫苍苔。
53、师川赋梅花【宋代:洪朋】
梅花端月繁,梅蕊终冬破。正色俨当窗,低枝斜应座。
分将霜雪侵,不受脂粉涴。莫遣朔风吹,飘零成玉唾。
54、师家庄闻笛【元代:李裕】
两岸蛩声切,前林笛韵清。乡心与秋思,耿耿梦难成。
55、题泰源堂壁上墨龙萧炼师画【元代:刘崧】
白鹤仙人剑气雄,蜿蜒鳞甲动秋风。何年飞上精蓝壁,海藏神珠彻夜红。
56、师家闸【明代:文彭】
水涩舟胶春昼明,振衣随步得閒行。万株杨柳缘堤古,一带清泉触石鸣。
无数青山围秀色,有时黄鸟度新声。不堪沛北风尘路,翻动江南行乐情。
57、送慈风上人还金陵因讯其师雪浪上座【明代:王弘诲】
老夫归兴满青山,竹里逢僧心事间。沧海路寻杯底渡,白门家在定中还。
传经几译西来意,杖锡谁从北渡关。若会浪师劳寄语,镜湖烟水待开颜。
58、为吏部师尚书题画 其一 春景【明代:金幼孜】
碧户幽窗尽日閒,落花啼鸟自间关。白云野水生春浦,翠黛夫容对晓山。
59、次韵答孙汝师见赠吴兴卜居之作 其二【明代:安希范】
隐德从来亦不孤,千秋知己岂终无。纵闻丹诏求遗逸,只合青山著野夫。
盛世未应成党锢,逃名吾自学袖屠。廿年素饱烟霞趣,羞更攒眉说畏途。
60、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明代:张煌言】
中原何地足依墙,惆怅徵师日出方。龙节卧持豸斧客,鱼书泣捧豹衣郎。
黄河北去浮青雀,沧海东回献白狼。伫听无衣万里客,绣弧应复挂扶桑。
61、墨梅为李鍊师赋【明代:高逊志】
谁向陇头来,寄此一枝雪。莫负岁寒盟,道人心似铁。
62、寄茅山董鍊师一首【明代:黄省曾】
师住华阳洞,别来音寂寥。餐霞还妙质,将见大椿彫。
鹤举丹成日,鸡飞垆变朝。王乔倘携侣,举手为相招。
63、访朱鉴翁座师【明代:邹元标】
不辞蹑屩远寻师,廿载襟怀始一披。几向南中瞻海岱,今从座上挹琼芝。
谩言潇洒吟风日,愿学屏营立雪时。滥厕门墙成底事,抠趋惟有泪双垂。
64、金缕曲 题邑侯曹星湖父师西凉游草【清代:熊琏】
夹岸桃花放。送行程、弱柳烟拖,柔波绿漾。百首诗投云锦灿,更听骊歌祖帐。
题不尽、离筵情况。雪积羌关春倍晚,缓摇鞭、频把江南望。
山势峻,涛声壮。
驰驱万里精神爽。携新诗、满贮囊中,清吟马上。往事劬劳曾不觉,到处风光自赏。
赢得是、天高月朗。半载归来霜点鬓,遍欢呼、万姓重瞻仰。
春雨到,长培养。
65、满江红 同二泉师登金山作【清代:冯煦】
携手危岚,剩旧隐、重到未荒。汀洲外、乱帆孤垒,何限凄凉。
北府兴衰归逝水,东山哀乐付残阳。奈十年、兵甲倦登临,秋树苍。
漂零久,思故乡。百端恨,对茫茫。算白沤无恙,尚识清狂。
更倚天风凝望极,大江东去海云黄。问甚时、归去理渔竿,烟屿旁。
66、僧副普济过予诘其师名僧职之所自则曰尝济活【宋代:强至】
佛子苇麻众,概能蚕食人。
庸奴买师名,纳赀不计缗。
普济释苑秀,类同行佛均。
往岁东阳饥,愁声聒苍旻。
天民坐欲死,谁肯发一囷。
师勇营饘糜,全活百万民。
外台上其事,朝廷嘉师仁。
相府议优赏,美号宠厥身。
汝往贰尔正,示劝出圣神。
今时士大夫,体虽具缨绅。
十九饱妻孥,何暇及困贫。
视师固有激,抑可警其伦。
67、谢文靖墓下作(时闽岭用师,契丹陷梁宋)【宋代:徐铉】
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
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
68、陪韩院长韦河南同寻刘师不遇(三字分韵,牟得同字)【唐代:窦牟】
仙客诚难访,吾人岂易同。独游应驻景,相顾且吟风。
药畹琼枝秀,斋轩粉壁空。不题三五字,何以达壶公。
69、冬日天井西峰张炼师所居【唐代:皎然】
采薪逢野泉,渐见栖闲所。坎坎山上声,幽幽林中语。
仙乡何代隐,乡服言亦楚。开水净药苗,扫雪候山侣。
零叶聚败篱,幽花积寒渚。冥冥孤鹤性,天外思轻举。
70、送张师廉归富春【元代:成廷圭】
读书不逢万乘尊,献策岂傍诸侯门。放歌苏台晚山碧,濯足太湖秋水浑。
千金未易买骏骨,一饭何足哀王孙。风尘拂衣且归去,高卧桐江云水村。
71、同李主敬赋周炼师渔樵耕牧诗四章章十二句 其一【元代:郭钰】
子何为渔,碧海之丘。长虹为纶月为钩,六鳌昂首相向愁。
眼看海水不扬波,扁舟稳系珊瑚柯。邂逅徐家儿与女,拔剑屠龙共君煮。
烟淡淡,雨疏疏。人间弹铗食无鱼,吁嗟归来乎,吾与尔渔。
72、和汤敦甫师相游龙杖歌【清代:朱琦】
萧山夫子七十余,前年致政留京都。苍颜白发谢簪裾,腰脚轻健不用扶。
旧宅十笏城东隅,荒园草草瓜与壶。中有游龙杂苇蒲,紫花烂漫秋不枯。
鳞鬣渐老根生须,笑谓畦丁无鬋除。制以为杖形状殊,坚比赤藤轻若无。
直逾邛竹中则虚,镌铭示我屡叹吁。自言老退思江湖,家无桑田八百株。
又乏橘官千头奴,便作寓公聊自娱。人生随地皆安居,饱食缓步可当车。
且学老圃往荷锄,草木位置不粗疏。长公近亦归衡庐,童稚绕膝读我书。
亲宾过从语踟蹰,年年根节劳爬梳。良材如此当预储,梱载分致诸老儒。
愧我樗散非世须,问道傥许谈其粗。夫子神完老愈癯,谁陪履凫健走趋。
延年作颂敢近诬,岂但功与灵寿俱,难进易退古不如。
73、送少微师西行(一作送僧自吴游蜀)【唐代:钱起】
随缘忽西去,何日返东林。世路宁嗟别,空门久息心。
人烟一饭少,山雪独行深。天外猿啼处,谁闻清梵音。
74、赠杨炼师【朝代:唐代|作者:鲍溶】
柴烟衣上绣春云,清隐山书小篆文。
明月在天将凤管,夜深吹向玉晨君。
75、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朝代:唐代|作者:齐己】
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
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
76、浣溪沙·政和壬辰正月豫章龟潭作,时徐师川、洪驹父、汪彦章携酒来作别【朝代:宋代|作者:向子諲】
璧月光中玉漏清。小梅疏影水边明。似梅人醉月西倾。
梅欲黄时朝暮雨,月重圆处短长亭。旧愁新恨若为情。
77、忆业师刘夫子【朝代:宋代|作者:赵必蒸】
严风砭肌骨,怵然起遐思。
哲人已久萎,谁可作圣仪。
吾虞刘夫子,曰维百世师。
秉直疾邪佞,是非无所私。
依归良有在,出处各以时。
遭时复不偶,竟尔相睽违。
四顾寂似阗,中心重凄其。
78、送鉴师住灵洲寺【朝代:宋代|作者:李昴英】
少年芹泮也儒冠,底事缁袍染异端。
孤岛一灯开佛屋,长身七尺占僧单。
钟鸣鱼叩随缘过,棹舞鸥飞取次看。
亭下听经鼋在否,石栏摇影碧波寒。
79、林氏庵呈周炼师【朝代:宋代|作者:林景英】
遥跨青田鹤,翩翩到此来。
庭生自家草,山有主人梅。
扫石夜朝斗,雨田秋起雷。
谁知尘影里,清趣似蓬莱。
80、大观祭风师六首 酌献用《雍安》。【朝代:宋代|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牺尊斯陈,清酤盈中。
芬芬苾苾,馨香交通。
明灵来思,歆我精衷。
维千万祀,品物芃芃。
81、师永锡家青神喜红花堰兴作诗因次韵【朝代:宋代|作者:晁公溯】
终岁辛勤农在野,边头亦闻军茇舍。
指挥郡县催挽输,兼伐苇蒲收檿柘。
诸将但思弧矢利,教我力耕谁暇议。
兵多食少将奈何,请君往问司徒锐。
秦人凿渠开陌阡,坐临关东常晏然。
当时列国岂知此,楚王内府藏三钱。
何须飞来黄鹄语,吾已得于褐之父。
红花堰废今百年,不复秋成颂多稌。
君看初未作此陂,夏无暑雨民怨咨。
锸声殆合桑林舞,千夫斸荒汗如雨。
道旁笑指堰复兴,他日饱食勿忘今。
82、山中访友不遇【朝代:宋代|作者:赵师固】
久思成德士,家居山裹山。
云深何惮远,路险不知难。
幽鸟藏林语,残花点石斑。
行踪无觅处,惆怅自空还。
83、偈颂十八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释师体】
五蕴出头一段空,同门出入不相逢。
无量劫来赁屋住,到头不识主人公。
84、秋日同刘方明游石师岩【朝代:宋代|作者:李弥逊】
翠合峰峦万叶稠,云擎佛屋出岩幽。
秋光不到庭阴树,晓日先明竹外楼。
户牖高低分世界,川原远近失汀洲。
阳休示我真消息,更在灵山最上头。
85、再次韵示师文【朝代:宋代|作者:陈造】
中年多病刚制酒,文字讥评慵挂口。
克家尚须狮子子,时踞风林一哮吼。
藏山有书当衣钵,端能太史牛马走。
之齐莫操竽,名楚要穿柳。
未闻狗监荐子虚,聊遣吴王质非有。
独无鼓吹娱乃公,胜日不应长袖手。
86、送师川还龙舒【朝代:宋代|作者:洪刍】
灊岳西山各滞留,江头相遇话神州。
送君归去还为客,破涕成欢转复愁。
明日东湖人已散,朝云南浦水空流。
郎官好在能乘兴,准拟归骢踏素秋。
87、师自作真赞 其五【朝代:宋代|作者:释守卓】
铁牛奔入玉麟队,自古无双今一对。
脱体堂堂呈似伊,有眼无口如何会。
88、寄送谢师厚余姚宰【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
我从淮上归,君向海澨去。
安知无几舍,邂逅不相遇。
颇知飞空云,到月不得附。
月行既不留,云亦值风故。
诚知会合难,岂是忘所赴。
我虽蹑新屩,心不舍旧屦。
谁谓若世人,食瓜思弃瓠。
君南我赴北,日见阳雁度。
兹欲远寄音,雁行高且鹜。
但诵金石言,于时傥无忤。
89、和丘师悦二首 深夜【朝代:宋代|作者:郑刚中】
鼓鼙传永漏,风露结新寒。
小热金初冷,孤斟玉屡干。
感时方自叹,假寐敢求安。
且拨炉中火,清吟琢肾肝。
90、过师川偶行【朝代:宋代|作者:洪朋】
伊昔袁陟居,只今徐郎宅。
少作与渠双,老气想君只。
兹理亦何有,订之在今昔。
吾庐城北头,捷径实咫尺。
欻思论五字,聊复访三益。
高寻风雅源,洞入屈宋域。
波澜到苏李,光焰及元白。
自来磊落人,闻见资博极。
91、观张师正所蓄辰砂【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将军结发战蛮溪,箧有殊珍胜象犀。
漫说玉床收箭镞,何曾金鼎识刀圭。
近闻猛士收丹穴,欲助君王铸褭蹄。
多少空岩人不见,自随初日吐虹霓。
92、次韵答致政欧阳少师退居述怀二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韩琦】
尘俗徒希勇退高,几时投迹混耕樵。
神交不间川涂阔,直道难因老病消。
魏境民流河抹岸,颍湖春早柳萦桥。
相从谁挹浮邱袂,左在琴书酒满瓢。
93、某再获谢事归老洛师留守相公宠惠台什过形奖予谨达来贶【朝代:宋代|作者:文彦博】
二圣恩深念老臣,许从休退乐伊滨。
重观景物皆尘迹,喜见居留是故人。
林下放怀无检束,樽前道旧长精神。
公难久作东田伴,却作黄枢秉化钧。
94、劝岩师酒【朝代:宋代|作者:王无咎】
腊去东风渐破春,凭轩怅望倍凝神。
鸟鸣晓霁声音乐,物被阳和气候新。
佳景牵怀吟稍遍,芳杯到手举宜频。
灵均空诧离骚好,憔悴终为独醒人。
95、送闻义师谒池阳郡守【朝代:宋代|作者:林逋】
渺渺大江流,沿洄过几州。
登舻忽此别,振锡未尝游。
九子寻真界,千兵见假侯。
松枝谈妙字,铃阁想迟留。
96、与善果师游石堵【朝代:宋代|作者:沈辽】
秋风日已佳,幽寻欲谁与。
邂逅得佛子,逍遥临石堵。
江南气候晚,九月始无暑。
木叶乍陨霜,川原新濯雨。
乔松转山路,中天揭华宇。
由来安禅寂,不当混泥土。
侵寻得幽步,周旋闻密语。
芥蔕同一生,天地同一旅。
欢戚自流转,悠悠意何补。
倦羽息深林,游鱼依夕渚。
吾生幸无事,陶然知所处。
日晏坐北轩,何用论今古。
97、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日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
便从洛社休官去,犹有闲居二十年。
98、熊守子复左史刻九朝宸翰置于台学赋诗记之【朝代:宋代|作者:林师蒧】
皇天祐宋实历昌,列圣功德高虞唐。
万机余暇不自逸,银钩铁画挥天章。
洋洋谟训揭日月,留心庶事宁少忘。
当时赐予皆贤杰,至今缇袭为珍藏。
丹邱史君武夷仙,快凌紫清登玉堂。
亲从芸阁获墨本,宝如金玉留巾箱。
承明厌直暂出守,邦人尽喜来龚黄。
公余铃斋静无事,祖宗盛烈思发扬。
编摩允属大手笔,白玉镂牒陈胶庠。
要令衿佩睹盛事,端拜伏读思激昂。
明如星斗丽霄汉,奎躔壁宿纷光芒。
翻如和气结云雾,氛氲融液为嘉祥。
龙蛇委迤欲飞举,鸾凤宛转争翱翔。
晋唐数君无出右,王颜诸子难比方。
史君一旦出奇秘,岂与刘洎争升床。
亟聆飞诏下丹阙,指日入觐登明光。
云龙风虎庆会遇,股肱元首歌明良。
邦人颂戴自今始,为公纪德龟趺旁。
99、陪师厚游百花洲槃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石事因读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十诗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
庆州自不恶,藉甚载声华。
忠义可无憾,公今有世家。
100、师直为壮【朝代:宋代|作者:林希逸】
古有征无战,堂堂整六师。
直哉能用壮,敌者欲何为。
道在周如矢,兵行汉有旗。
天威雷在上,人喜雨如时。
敷德苗归舜,干盟鲁却夷。
淮淝知义胜,算入谢安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