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婆罗门引·春尽夜(明代-夏完淳)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春归不阻重门。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yè)云,不须兰棹(zhào)朱轮。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登楼望、柳外销魂。
2、初夏(宋代-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zhào)幽窗,两两时禽(qín)噪(zào)夕阳。
谢却海棠(táng)飞尽絮(xù),困人天气日初长。
3、天净沙 冬(元代-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
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4、漱玉轩为邑之佳处顷春祝寺僧少葺之重来则眼(宋代-李石)
泉上观音驾海潮,白芙蕖里碧云飘。
便当踏月随天步,环佩无风自动摇。
5、宋永兄见和春怀再赋仍约秉彝兄寻春西郊(宋代-黄公度)
朱毂常怀蹉跌忧,荜门长苦斗升谋。
此生幸不贫到骨,未死何妨酒入喉。
北里人随春渐老,西郊地与兴俱幽。
凭君更语广文叟,饭足还须醉始休。
6、秋蕊香(宋代-陈允平)
晚酌宜城酒暖。玉软嫩红潮面。醉中窈窕度娇眼。不识愁深恨浅。
绣窗一缕香绒线。系双燕。海棠满地夕阳远。明月笙歌别院。
7、春词(宋代-毛滂)
诞敷文德金铃振,尽纳熙河玉律谐。
御柳宫梅动春意,朝来黄鸟亦喈喈。
8、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走笔依韵(唐代-杜牧)
玉塞功犹阻,金门事已陈。世途皆扰扰,乡党尽循循。
客道难投足,家声易发身。松篁标节晚,兰蕙吐词春。
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宅临三楚水,衣带二京尘。
敛迹愁山鬼,遗形慕谷神。采芝先避贵,栽橘早防贫。
弦泛桐材响,杯澄糯醁醇。但寻陶令集,休献楚王珍。
林密闻风远,池平见月匀。藤龛红婀娜,苔磴绿嶙峋。
雪树交梁苑,冰河涨孟津。面邀文作友,心许德为邻。
旅馆将分被,婴儿共洒巾。渭阳连汉曲,京口接漳滨。
通塞时应定,荣枯理会均。儒流当自勉,妻族更谁亲。
照瞩三光政,生成四气仁。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沦。
9、新秋池上晓望(宋代-汪宗臣)
净值香来水北,残蝉声度桥东。
清沚金鳞漾绿,夕阳白鹭翻红。
10、春日大梁东郭(明代-李梦阳)
桃柳晴沙晚,怅然悲远春。叶明深坐鸟,花剧转愁人。
少小追欢地,乾坤放逐臣。巳看共如此,何惜醉游频。
11、秋日避难疁东柬智含(明代-夏完淳)
昨夜秋风起洞庭,三山落木晓风轻。亲朋相态浑如梦,湖海生涯敢独醒。
我已无家随汗漫,知君愁坐独俜伶。故人频洒河桥泪,南国招魂感鹡鸰。
12、秋怀 其一(元代-刘基)
凉夜悠悠,华灯有辉。凄风动林,明月在帷。山川迢迢,游子无衣。
瞻彼原隰,零露溰溰。靡草不凋,无木不稀。不睹逝波,焉知昨非。
亭亭南山,有蕨有薇。黄华晚荣,紫芝秋肥。岁云莫矣,胡宁不归。
13、秋岑(元代-李孝光)
更觉秋岑碧,能寻胜日跻。树凉来鹳鹤,山断见虹霓。
稚子行相问,幽人去不迷。雨馀天姥出,吾欲涉丹梯。
14、春色(宋代-强至)
浅深花面染,来去柳边浮。
雨气那能洗,年光亦共流。
浓浓交野绿,拂拂上朱楼。
转恐纷华眼,萧条不爱秋。
15、药堂秋暮(唐代-钱起)
隐来未得道,岁去愧云松。茅屋空山暮,荷衣白露浓。
唯怜石苔色,不染世人踪。潭静宜孤鹤,山深绝远钟。
有时丹灶上,数点彩霞重。勉事壶公术,仙期待赤龙。
16、东风第一枝 次孙伯勃秋思韵(清代-张慎仪)
烛影摇魂,琴心写怨,幽悰历乱无绪。梦回月下清砧,书断霜前碧树。
素心人远,知更在、何时欢聚。且权把、寸寸相思,先付与云归处。
帘幂幂、残花香腻。檐扑扑、碎玲风细。可怜烂锦年华,犹恋仓皇袱被。
炎凉阅尽,有种种、来去问谁。家笼竹、蜚声吹起,那人愁思。
17、春云(唐代-邓倚)
摇曳自西东,依林又逐风。势移青道里,影泛绿波中。
夕霁方明日,朝阳复蔽空。度关随去马,出塞引归鸿。
色任寒暄变,光将远近同。为霖如见用,还得助成功。
18、辽东春日四首 其一(明代-黎贞)
习习东风到海滨,乾坤万汇总知春。东辽风物催人老,南国江山入梦频。
恶况已随尘土去,好怀应共岁华新。酴酥一石诗千首,醉倒渊明漉酒巾。
19、冬日言志(明代-夏良胜)
翛翛此长夜,一榻百虑生。何如晏眠人,日上三两楹。
眷彼金石声,杂我砌下鸣。心茅日斩刈,寒谷迁双莺。
开口笑未得,著耳颓垣倾。恶风穿鸟户,相对独关情。
20、春日应制 其二(明代-王鏊)
宫阙沉沉昼漏长,步从黄道坐青阳。六龙整驭天行健,万象含晖地道光。
雨足渐台杨柳色,风回合殿杏花香。太平有象群方乐,宵旰虽勤也不妨。
21、夏日登车盖亭十绝 其十(宋代-蔡确)
喧豗六月浩无津,行见沙州束两滨。如带溪流何足道,沈沈沧海会扬尘。
22、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其二十(宋代-刘克庄)
南朝有脂粉气,李唐誇锦绣堆。接休文声响去,梦太白脚板来。
23、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作诗(宋代-黄庭坚)
赤壁归来入紫清,堂堂心在鬓雕零。
江沙踏破青鞋底,却结丝絇侍禁庭。
24、春日招宋维先辈(唐代-李中)
瓮中竹叶今朝熟,鉴里桃花昨日开。
为报广寒攀桂客,莫辞相访共衔杯。
25、春日杂感和程佛肩陈佐卿原韵八首 其八(近现代-方鹤斋)
劫灰堆里著闲身,补缀青袍自浣尘。聊与齐民存汉腊,不闻在位礼虞宾。
儒生车服谁稽古,老妇琵琶愧感春。甚事干卿吟竞病,一池风漾碧鳞鳞。
26、更漏子 闺中四景词 夏(明代-商景兰)
湘帘外,池水侧。双燕风前归急。移玉簟,弄双纨。黄梅雨正翻。
薰风起,芙蓉乱。叶底鸳鸯寻伴。一队队,一双双。联翩宿野塘。
27、送春(宋代-储泳)
送春归去后,身支在天涯。
有梦忘为客,见书如到家。
楼空初入燕,柳暗欲藏鸦。
故苑新桃李,闲开一度花。
28、夏行曲(清代-王采薇)
白波叠玉荷如钱,绡户织月疑空烟。青虫挑鬟受花露,丹鸟入幕栖芸编。
疏桐垂阴下苔井,雨去新蝉一声警。兰堂夜静还独开,小玉眠凉抱枝影。
29、山中秋日(明代-章志宗)
山中秋日冷萧萧,一谷寒云伴寂寥。黄菊傲霜花半老,绿荷翻雨叶将彫。
烟霞遁迹规模小,铅汞还丹岁月遥。试向西皇问消息,青天端不负穷樵。
30、淳熙七年春帖子 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閤六首 其一(宋代-崔敦诗)
欲识春回处,长生大帝家。万年枝耸翠,千岁果开花。
31、次韵杜德常典签秋日西山有感二首 其二(元代-虞集)
每进文章出殿迟,日华西转万年枝。甘泉罢幸扬雄老,满鬓秋风不受吹。
32、水调歌头(春寿太守)(宋代 徐明仲)
迟日笼晴书,新火敛余寒。东君着意,留恋春色在人间。故遣蓬瀛仙侣,来布阳和德泽,造化寄毫端。麾节经行处,喜气满江山。
听歌谣,五夸暖,二天宽。汉朝侧席,英隽玺诏促征还。鞭算钱流粟腐,刃往剧剸烦解,启沃动龙颜。已有白麻笔,草制在金銮。
33、春暮得秀英自迈亚密书【清代:吴灏】
镜里春风梦里花,闭门弄笔度年华。寻常春事年年过,客岁柳条已著芽。
34、南浦·春水【宋代:王沂孙】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35、幽居值春诗【南北朝:庾信】
山人久陆沉。
幽径忽春临。
决渠移水碓。
开园扫竹林。
欹桥久半断。
崩岸始邪侵。
短歌吹细笛。
低声泛古琴。
钱刀不相及。
耕种且须深。
长门一纸赋。
何处觅黄金。
36、秋郊【金朝:刘迎】
秋水四五尺,暮山三两峰。浮云白毫相,落日紫金容。
蓑笠前村笛,楼台古寺钟。殷勤小平远,图画记渠侬。
37、庚申岁夏因六盘之变尝与巴特玛其名者质诸天日约分二道邀击而师颇闻其人为敌谋将遂赋此为食言者之戒【宋代:耶律铸】
定交情分一何深,许论传烽过烛阴。约雪神羞同脱口,誓清天步共铭心。
我平高阙旋龙勒,君取花门出凤林。须是存盟如皦日,岂宜相与世浮沈。
38、春怡园为穆耕珊舅氏别墅甲午秋重过亭榭半圮壁间石刻名人词赋尚存【清代:恩霖】
疏篁瘦石掩蒿莱,烟锁颓垣暗碧苔。水阁梁空春燕去,歌台秋老野花开。
围棋旧乞羊昙墅,作赋还思宋玉才。历落青衫仍故我,临风惆怅感重来。
39、醉公子·漠漠秋云澹【五代:顾夐】
漠漠秋云澹,红藕香侵槛。枕倚小山屏,金铺向晚扃。
睡起横波慢,独望情何限!衰柳数声蝉,魂销似去年。
40、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唐代:杜甫】
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
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
41、补周礼九夏系文 其九 骜夏【唐代:皮日休】
桓桓其圭,衮衮其衣。出作二伯,天子是毗。桓桓其圭,衮衮其服。
入作三孤,国人是福。
42、龙翔寺居夏日寄献王尚书【唐代:喻凫】
那期高旆下,得遇重臣知。泉石容居止,风沙免路岐。
河兼落下望,句入大荒思。无复愁烦暑,回山翠阁危。
43、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唐代:陆龟蒙】
兰眼抬露斜,莺唇映花老。金龙倾漏尽,玉井敲冰早。
44、秋晚十咏 散策【宋代:李弥逊】
散策北岗路,牛羊归径深。水穷人小立,山静客微吟。
点点稻花雨,团团榕叶阴。田翁罢争席,明日共幽寻。
45、和春卿学士柳枝词五阕 其一【宋代:韩琦】
楼前轻雪未全销,偷得春光入嫩条。似向东风犹旅拒,可能浑忘舞时腰。
46、春日怀旧游简胥贡士二首 其二【明代:薛瑄】
落落襟怀正黯然,早春时节忆前年。玉田城外花经雨,蓝水桥头柳带烟。
千里交游成远梦,百年踪迹任皇天。高山流水知音在,还对东风理素弦。
47、秋日同高修甫张仲朋刘觐国集蔡德舆斋中得金字【明代:欧必元】
羲节弭西陆,素秋何萧森。凉风起天末,飘飘吹我襟。
杖策城南隅,访君聊停骖。绕径植修竹,参差盖重阴。
啼鸟迭相和,流水漱玉音。高会君子室,酌醴咽中林。
伫目睇天地,浩歌复长吟。河清安可俟,淹忽成古今。
聚散有时易,岂得长相寻。愿言二三子,结交比断金。
48、冬日李伯襄何龙友招同何似公李仁伯定国安国家小开诸子探梅有赋【明代:伍瑞隆】
寒雨冰魂不自持,乍晴犹及赏花期。香生自觉佳人近,清绝唯应高士知。
幽兴水曹能纵酒,仙才供奉早成诗。多情晚更怜飘落,画里传将雪几枝。
49、汪惟一前以五湖长印相授而衍一者字今夏再刻古铜章见贻喜而答赠【明代:王世贞】
铜章仍再锡,知我莫如君。果署五湖长,应须十赉文。
栖迟宽日月,汗漫足风云。尚有糟丘地,苴茅倘许分。
50、南乡子 夏日病起【清代:周贻繁】
梅雨喜初晴。满院桐阴夏景清。落尽荼蘼春去久,休争。
杜宇频啼四五声。
小病怯才平。薄薄吴绵著体轻。乍觉微风吹面过,凉生。
且去寻芳辨药名。
51、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二【清代:费墨娟】
轻烟漠漠雨如麻,楚水吴山别路奢。香透梅花春又到,天涯有客未还家。
52、锦堂春/锦堂春慢 玩雪【宋代:黄裳】
天女多情,梨花碎剪,人间赠与多才。渐瑶池潋滟,粉翘徘徊。
面旋不禁风力,背人飞去还来。最清虚好处,遥度幽香,不掩寒梅。
岁华多幸呈瑞,泛寒光,一样仙子楼台。虽喜朱颜可照,时更相催。
细认沙汀鹭下,静看烟渚潮回。遣青蛾趁拍,斗献轻盈,且更传杯。
53、感秋杂兴十解 其四【宋代:周密】
语大类迂诞,语小徒咿优。据梧默不发,此心与天游。
年运不假人,迅逝如川流。所叹道不昌,贫贱非所羞。
54、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韩卿宅【唐代:姚合】
兰烛照重茵,飞杯复几分。主人寒不寐,上客晓离群。
骑吏缘青壁,旌旗度白云。剑铭生藓色,巴字叠冰文。
华省思仙侣,疲民爱使君。泠泠唯自适,郡邸有谁闻。
55、春草轩为毗陵华以愚赋【元代:乃贤】
青霭浮江郭,庭阶草色芳。晨晖窗自绿,春雨屐生香。
弱蔓牵书带,修茎矗剑铓。绵绵思道路,恻恻念衣裳。
结构怀东野,安舆奉北堂。岂须三釜养,自可百忧忘。
地近延陵邑,门旌孝子乡。殷勤张太史,为播五云章。
56、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朝代:唐代|作者:骆宾王】
促驾逾三水,长驱望五原。天阶分斗极,地理接楼烦。
溪月明关陇,戎云聚塞垣。山川殊物候,风壤异凉暄。
戍古秋尘合,沙寒宿雾繁。昔余迷学步,投迹忝词源。
兰渚浮延阁,蓬山款禁园。彯缨陪绂冕,载笔偶玙璠.
汲冢宁详蠹,秦牢讵辨冤。一朝从篚服,千里骛轻轩。
乡梦随魂断,边声入听喧。南图终铩翮,北上遽催辕。
吊影惭连茹,浮生倦触藩。数奇何以托,桃李自无言。
57、春水生二绝【朝代:唐代|作者:杜甫】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
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
58、春日梓州登楼二首【朝代:唐代|作者:杜甫】
行路难如此,登楼望欲迷。身无却少壮,迹有但羁栖。
江水流城郭,春风入鼓鼙。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
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
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
59、秋日寄华阳山人【朝代:唐代|作者:高蟾】
云木送秋何草草,风波凝冷太星星。
银鞍公子魂俱断,玉弩将军涕自零。
茅洞白龙和雨看,荆溪黄鹄带霜听。
人间不见清凉事,犹向溪翁乞画屏。
60、晋陵县夏日作【朝代:唐代|作者:李中】
事简公庭静,开帘暑气中。依经煎绿茗,入竹就清风。
至论招禅客,忘机忆钓翁。晚凉安枕簟,海月出墙东。
61、夏日荆渚书怀【朝代:唐代|作者:齐己】
嵩岳去值乱,匡庐回阻兵。中途息瓶锡,十载依公卿。
不那猿鸟性,但怀林泉声。何时遂情兴,吟绕杉松行。
62、夏满日偶作寄孙支使(其年闰五月)【朝代:唐代|作者:齐己】
一百二十日,煎熬几不胜。忆归沧海寺,冷倚翠崖棱。
旧扇犹操执,新秋更郁蒸。何当见凉月,拥衲访诗朋。
63、水调歌头·十之七【朝代:宋代|作者:夏元鼎】
要蹑天仙步,金丹是法身。不知谓气,须还识后自然真。大道从花孕子,点出个中阴魄,乌兔合阳魂。北斗随罡转,天地正氤氲。
采依时,炼依法,莫辞勤。立跻圣域,从此脱沈沦。夜气正当过半,龙虎自然蛰动,势欲撼乾坤。片饷工夫耳,庄算八千春。
64、秋吟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黄庚】
秋高风急雁来初,久客松江岂为鲈。
好梦不成人睡觉,半窗残月夜灯孤。
65、陪漕使春日吴江之集戏赠元理森父【朝代:宋代|作者:曹彦约】
垂虹夜吸吴侬水,画鹢朝飞张翰里。
护客归来玉节闲,隐隐春光动浮蚁。
倾盖鲈鱼故交蛎,可人森父佳元理。
着我中间醉却醒,旧管新收几年纪。
66、次韵蔚讲师新春之赠【朝代:宋代|作者:戴表元】
每见辄自失,春风双鬓斑。
诗囊贫里富,药市闹中闲。
甃路通湖寺,敞楼当郡山。
清缘事事足,听此屡开颜。
67、春日过西湖【朝代:宋代|作者:胡仲弓】
百花如锦柳如烟,妆点西湖二月天。
便道过从来四圣,扁舟旖旎访三贤。
钱塘门外苏堤上,丰乐楼前芝寺边。
个里万般俱索价,惟余风月不论钱。
68、秀亭秋怀十五首 其四【朝代:宋代|作者:方回】
秋风西北来,一夕几万里。
湛湛长江枫,落叶逝流水。
自非贞劲草,颜色槁欲死。
时当蛰蛟龙,么么况蝼蚁。
塞墐非不可,旨蓄焉所恃。
空褚乏裳衣,敝絮谁与理。
阳春何日还,悲哉远游子。
69、秋日杂兴 其四【朝代:宋代|作者:韩淲】
亭亭鸡冠花,散出非所莳。
色与秋日明,叶与秋庭媚。
山闲人自稀,鸿雁几时至。
境象吾素知,茅茨下清吹。
70、初春【朝代:宋代|作者:王质】
痴云漠漠低压屋,雨意垂垂筛似粟。
半夜春声到幽竹,方槽溜溜泻寒玉。
梦破檐牙声未干,开门山色青攒攒。
东君放步到篱脚,桃李稍稍敷春妍。
既雨即晴应更好,将及清明藉芳草。
庙堂老手调阴阳,故应随意为雨晹。
71、秋释奠于学万舍人示诗次韵以酬【朝代:宋代|作者:虞俦】
昔年泮水忽专城,文会何妨一再盟。
已愧簿书成俗吏,却陈俎豆见诸生。
一时同队鱼犹在,千载重来鹤更清。
况有卞峰青眼旧,试登杰阁快双明。
72、游春八咏 扪松长啸【朝代:宋代|作者:欧阳澈】
亭亭千尺凌云表,鐡甲苍髯材独妙。
班斤郢斵犹未逢,雾惨烟凄人不要。
我来感激对残霞,独倚虬枝发长啸。
试凭匠石亲品题,栋梁合自登廊庙。
73、春日杂咏 其八【朝代:宋代|作者:李弥逊】
二月忽已破,一春强半过。
提壶工唤客,布谷巧当歌。
得酒先愁尽,惜花翻恨多。
逢辰不为乐,明日复如何。
74、秋中再至西湖荷花半残凄然有后时之叹纵步投夜归城中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员兴宗】
未暇鸥前弄清泚,都缘帽底踏黄埃。
荷花净尽有底急,不待商量细细开。
75、秋怀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李若水】
破扇委高壁,病骨苏微凉。
罗阶竹千挺,秀质颀而长。
呼奴约疏箔,窗几延翠光。
欠伸睡稍足,夕影上东墙。
76、季夏雨中宛有秋色四望之际百感生焉因题于纸【朝代:宋代|作者:李觏】
粟花时节雨修修,莫道如秋即是秋。
客路几千成大梦,年华一半落东流。
眼存将圣生前笔,心得骚人格外愁。
微物若教无所失,尘埃犹愿补嵩丘。
77、冬夜不寐【朝代:宋代|作者:朱淑真】
推枕鸳帏不奈寒,起来霜月转阑干。
闷怀脉脉与谁说,泪滴罗衣不忍看。
78、春阴【朝代:宋代|作者:张嵲】
阴霭连朝昏广野,鲜飊终日漾书帷。
可怜细雨轻寒夜,正是故园花发时。
79、春深三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苏辙】
小园松竹有清阴,懒病从兹日益深。
醉客满堂惭北海,野僧同社忆东林。
逢人问道空长啸,久客思归尚越吟。
三十年前诵圆觉,年来虽老解安心。
80、春日登大悲阁二首(一字至七字) 二【朝代:唐代|作者:钱惟治】
阁,阁。
般斤,郢作。
木从绳,工必度。
华饰藻绘,密施榱桷。
明蟾代宝灯,瑞霭为珍箔。
栏危似倚高空,梯迥疑穿碧落。
有时闲上瞰人寰,自谓禽中腾一鹗。
81、秋日【朝代:宋代|作者:寇准】
江天物候潜衰变,气爽初疑夏景余。
雨渍乱苔侵古壁,风飘红叶满荒渠。
晚云连岳幽藏寺,秋水澄江静见鱼。
昔岁一鸣无所恨,绿槐金蕊任萧疏。
82、秋日即事【朝代:宋代|作者:刘挚】
湘城风物向秋新,兴入羹莼与鲙鳞。
叶舞霁红枫映寺,蓓含霜紫菊迎人。
瞻望河汉乘槎客,歌咏仓箱击壤民。
欲放幽怀到沧海,徘徊黄鹄更伤神。
83、诗寄河阳夏侍中【朝代:宋代|作者:宋庠】
勤勤书札问青毡,郧水逢知似曩缘。
海燕不忘栖厦日,霜松宁有改柯年。
陪京玉节诸侯上,坐省华貂百辟先。
朝夕公归领冠剑,定应偏作故簪怜。
84、育阇黎房见秋兰有花作【朝代:宋代|作者:毛滂】
南风吹露畦,苦菜日夜花。
同荣有蔓草,托质多长蛇。
迩来合萧条,凄风寄蒹葭。
禅房向幽寂,云日暧庭沙。
竹根逢小春,紫兰茁其芽。
造物惜鲜荣,宁肯及幽葩。
偶出白帝恩,未必黄钟家。
芳馨半孤冷,萧艾终横斜。
譬如隐君子,悃愊初无华。
深藏不自献,清芬亦难遮。
陶翁抱疏韵,对此心忻嘉。
离骚久相从,浊酒不待赊。
纫衣濯沧浪,援琴卧烟霞。
85、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八【朝代:宋代|作者:张耒】
愈老愈嗜酒,益醉益自然。
两人同坠车,醉者乃得全。
我不但醉酒,天和醉心源。
当其醉甚时,更类痴与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