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夜月·当初聚散(宋代-柳永)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xiá)里,敛(liǎn)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nèn)别无萦(yíng)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2、毛园萃芳亭与沈中白丘月渚同赋 其四(明代-杨慎)
酥雨才收又夕阳,参差竹粉映花光。流泉石窦停教住,莫放轻飘曲水香。
3、二月归田舍作四首 其二(元代-谢应芳)
馀生甘分老渔樵,竹径柴扉掩寂寥。舍后薄田堪种秫,门前流水喜通潮。
人遭岁歉餐榆粥,天假春晴养麦苗。早起冯高望西北,楚氛犹自未全消。
4、戊辰闰八月归临安观旧题脩竹黄杨丁香慨然有感复书三绝于后 其三(宋代-王十朋)
蕙兰憔悴菊萎秋,叶底藏春已数头。诗客不知花韵别,却言空结雨中愁。
5、鹧鸪天(绍兴壬戌中秋前数夕与杨谨仲,鲁子明,刘曼容及子驹兄弟待月新桥)(宋代-向子諲)
驾月新成碧玉梁。青天万里泻银潢。广寒宫里无双树,无热池边不尽香。
承露液,酿秋光。直须一举累千觞。不知世路风波恶,何似芗林气味长。
6、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唐代-白居易)
去岁暮春上巳,共泛洛水中流。今岁暮春上巳,
独立香山下头。风光闲寂寂,旌旆远悠悠。
丞相府归晋国,太行山碍并州。鹏背负天龟曳尾,
云泥不可得同游。
7、乙未二三月间六首 其三(清代-曾习经)
太息谁相语,搔头空弄姿。却看明镜里,讵是还山期。
迟暮畏将及,芳情空尔为。葳蕤有兰叶,持以慰相思。
8、咏月(宋代-喻良能)
桂枝不逐秋风老,水影长随夜气清。
曾是广寒宫里客,旧游重访更含情。
9、己巳三月十四雨后知鱼槛玩月(清代-章简)
松顶响飞瀑,晚寒生画屏。屧痕黏藓碧,鬓影堕烟青。
月碎鹤摇竹,雨香鱼闯萍。倚阑人不见,遥听玉珑玲。
10、月(唐代-袁郊)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
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11、八月十六夜邀兆和民服民孝元叔乘潦泛月(明代-吕时臣)
雨歇秋方静,扶携上塌船。
共怜今夕好,不减昨宵圆。
绝潦浑无地,除山尽是天。
清光溢心眦,倾赏愈丁年。
12、卧病双溪山馆见月寄张有功(明代-陈鹤)
溪边桑柘映双流,病里萧条赋四愁。
坐雨几宵方见月,别君一日已成秋。
山深倦鹊犹依树,风静飞萤自上楼。
托迹文园须共遣,莫因乡国叹羁留。
13、江上对月(宋代-释绍嵩)
北渚牵吟兴,何妨语夜阑。
天宽云出谷,春至草生滩。
练练长江静,骎骎半臂寒。
老翁扶杖立,空对烂银盘。
14、题许颂慈先生评月轩诗集四首 其一(清代-缪九畴)
艺风仙去粟香逝,俛俯人天首自搔。此事有关乡土运,不图晚近遇诗豪。
15、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 其十四 章先生塍粟(清代-祝廷华)
使君对酒爱豪吟,莫放杯空不断斟。百尺楼台高士梦,卅年缟纻故人心。
豫园花草加培植,陋室芳馨自古今。江涘寒多拌一醉,啸歌随意豁胸襟。
16、十六字令 月(清代-周日蕙)
圆。万古冰轮照大千。当头认,正好对婵娟。
17、步月(清代-张履)
幽兴不能留,双扉手自辟。高树静无声,凉雪一村积。
夜气决群蒙,野色洗孤魄。似身水中行,俯影乱竹柏。
好风微欲无,余云澹将碧。拊我清旷胸,内外两不隔。
18、诉衷情(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歌舞)(宋代-毛滂)
花阴柳影映帘栊。罗幕绣重重。行云自随语燕,回雪趁惊鸿。
银字歇,玉杯空。蕙烟中。桃花髻暖,杏叶眉弯,一片春风。
19、【黄钟】人月圆 人生能几浑(元代-赵雍)
人生能几浑如梦,梦里奈愁何?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绿杨台榭,梨花院宇,重想经过。水遥山远,鱼沉雁渺,分外情多!
相思何日重相见,山远水偏攻。风弦虽断,莺胶难接,愁满离肠。最伤情处鲛绡贵恨,翠靥留香。故人何在?浓荫深院,斜月幽窗。
20、木兰花(十二月二十日卢姊生辰)(宋代-葛胜仲)
谈围曾蔽青绫帐。林下中年敦素尚。烟波偶趁一帆风,却锁云扃来就养。
自从悟得空无相。身把虚空来作样。大千沙界抹为尘,未比无生真寿量。
21、西江月(宜兴山间即事)(宋代-李曾伯)
不暖不寒天气,无思无虑山人。竹窗时听野禽鸣。更有松风成韵。
竟日蒲团打坐,有时藜仗闲行。呼童开酒荐杯羹。欲睡携书就枕。
22、湘月(宋代-董嗣杲)
莲幽竹邃,旧池亭几处,多爱君子。醉玉吹香还认取,忙里得闲标致。心逐云帆,情随烟笛,高会知谁继。宵筵会启,蓦然身外浮世。
因见杜牧疏狂,前绿梦里,谩蹙双眉翠。香满屏山春满几,炉拥麝焦禽睡。月落梅空,霜浓窗掩,两耳风起。艳歌终散,输他鹤帐寐。
23、补寄张司马戊寅九月六日诗【明代:顾璘】
山城菊蕊两逢秋,湘水夫容万里愁。社稷独怀宋司马,神仙难觅汉留侯。
诗成绿野人谁寄,酒散黄金客未忧。台海东边寻旧约,不胜幽梦落沧洲。
24、八月【唐代:章孝标】
徙倚仙居绕翠楼,分明宫漏静兼秋。
长安夜夜家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
25、送钟员外(赋月)【唐代:萧彧】
丽汉金波满,当筵玉斝倾。因思频聚散,几复换亏盈。
光彻离襟冷,声符别管清。那堪还目此,两地倚楼情。
26、月庭【宋代:白玉蟾】
佳人冰雪姿,奕奕紫芝眉。
中怀径寸珠,晓夜光陆离。
似月充其庭,谓是亦良非。
乃知可怜宵,诚与姮娥期。
四座生虚白,一笑搴其衣。
拔子出红尘,相与游瑶池。
举头叫风伯,招手邀云师。
高折丹桂花,纵身空中飞。
27、十二月初六日出郊途只值雪偶成小律诗【宋代:杜范】
宦尘役役走长涂,岁晚离家只自吁。
风入破舆寒彻骨,雪穿疎幌秘沾须。
横陈瑞色今如许,定似丰年可大书。
州县徒劳何敢惮,万家温饱即吾庐。
28、闰九月游钱塘南屏诸山【元代:张翥】
山僧领客兴何长,慧日峰前俯大荒。旧俗尚传三令节,人生难遇两重阳。
丹枫换叶随秋老,黄菊留花过闰香。更与摩崖访陈迹,西风吹冷薜萝裳。
29、卜算子 辛卯九月二十三日夜,梦上层兰北望【元代:王恽】
,殊分明也。觉而赋此,秋涧老人识一抹截头云,**从龙发。尾足连卷见半空,霁色翻苍*。举手欲攀鳞,散我麒麟*。天外雄风秘化机,吹落苍烟峡。
30、西江月 九江送刘牧之同知之杭【元代:白朴】
我自纫兰为佩,君方剖竹分符。才情风调有谁如。彷佛三生小杜。置酒昔登岘首,题诗今对匡庐。青衫恨不到西湖。共湿黄梅细雨。
31、九月八日漫成【明代:边贡】
萧萧秋径晚霜馀,寂寂风帘向月疏。浊酒旋沽还对客,小楼翻盖且藏书。
云边露白鸿犹去,栋里巢空燕不居。欲向寒花问生事,为谁收卷为谁舒。
32、三月驾出大阅次欧祯伯韵 其二【明代:游朴】
禁中忽念大风篇,帐外花迷辇道烟。鸾辂六飞严晓跸,羽林万骑合春田。
朱弓月毂天山镝,玉勒云驱瀚海鞭。桑土不妨先雨候,两阶端是舞千年。
33、九月廿八日黄司训汝彝雨中留宿联句二首 其二【明代:程敏政】
景行自是百年心,我亦逢君语便深。客去共听秋夜雨,坐来独怯暮天砧。
文章价在何时定,山水情多逐处寻。斗室初成先下榻,愧非徐孺汗沾襟。
34、二月朔于鳞招饮二首【明代:许邦才】
相见年年眼更青,相看柳色又烟汀。
画楼好抚春风醉,一月休教一日醒。
35、桂林杂题十一绝 其五 十六夜同献臣对月【明代:张吉】
昨宵对月负佳期,今夕开樽野水湄。月色细看元未改,人心安得本无疑。
36、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 其二【明代:庄昶】
满放天瓢浩荡春,一年饭碗尽吾民。如今万事无高眼,国虑天心到几人。
37、壬辰十二月最初以阴雪未作秣陵游予亦膏车不发 其一【清代:刘可毅】
黄子本名士,论交四海多。轻帆破冢出,瘴疠夕阳多。
斗酒腹犹痛,长途悲作歌。故乡好风物,相见未蹉跎。
38、乙酉1705三月十七夜渡海遇飓,天晓觅澎湖不得,回西北帆,屡濒于危,作歌【清代:孙元衡】
羲和鞭日日已西,金门理楫乌鹊栖。满张云帆夜济海,天吴镇静无纤翳。
东方蟾蜍照颜色,高低万顷黄琉璃。飞廉倏来海若怒,颓飙鼓锐喧鲸鲵。
南箕簸扬北斗乱,马衔罔象随蛟犀。暴骇铿訇两耳裂,金甲格斗交鼓鼙。
倒悬不解云动席,宛有异物来诃诋。伏艎僮仆呕欲死,胆汁沥尽挛腰脐。
长夜漫漫半人鬼,舵楼一唱疑天鸡。阿班眩睫痿筋力,出海环珓频难稽。
不见澎湖见飞鸟,飞鸟已没山转迷。旁罗子午晷度错,陷身异域同酸嘶。
况闻北嶕沙似铁,误尔触之为粉齑!回帆北向岂得已,失所犹作中原泥。
浪锋舂汉鹢首立,下漩涡臼高桅低。怒涛汹溅顶踵湿,悔不脱壳为凫鹥!
此事但蒙神鬼力,窅然大地真浮稊。翠华南幸公卿集,从臣旧识咸金闺。
挂冠神武踪巳迈,愿乞骸骨还山溪。读书有儿织有妻,春深烟雨把锄犁。
39、多丽 秋光萧瑟,抚景增愁,填此遣兴兼悼归程氏先姊。时九月初七,姊亡日也【清代:张玉珍】
暮山岑。斜阳一抹初沉。听寥天、征鸿过也,燕归盼到而今。
小窗虚、风敲残叶,荒郊静、衣捣清砧。春记重三,秋怜重九,惯看疏雨弄轻阴。
暗染却、闲愁几许,脉脉感幽襟。凭消遣、琴弦筝柱,总带商音。
忆婵娟、当时聚首,兰闺何限欢心。倚苓床、挑丝共绣,携砚匣、握管联吟。
旧事空题,前期不再,重求鹿梦杳难寻。忍对此、数丛篱菊,花正绽黄金。
花知否、年来憔悴,半为情深。
40、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攒宫时闻缅国之报【清代:顾炎武】
此日空阶荐一觞,轩台云气久芒芒。时来夏后还重祀,识定凡君自未亡。
宿鸟乍归陵树稳,春花初放果园香。年年沾洒频寒食,咫尺龙髯近帝旁。
41、三月十五夜同蛾窗芝珊家冲飞赋【清代:石渠】
红稀绿暗漫魂销,且把深杯作意浇。半壁斜阳犹昨日,一春圆月剩今宵。
谁家陌上青骢马,是处楼头碧玉箫。如此风光须尽兴,高歌莫负夜迢迢。
42、湘月 赠唐浔舫【清代:易顺鼎】
楚中唐勒,是景瑳朋辈,灵均弟子。家在碧湘门外住,领略烟骚情思。
词卷鸣秋,酒杯问月,飘泊愁乡里。歌离吊梦,才人通病如此。
因甚王粲从军,祢衡投刺,同倒天涯屐。瘴水蛮花,枉题遍我辈,几行名字。
秋士伤心,夜郎搔首,四顾悲歌起。布帆无恙,与君行且归矣。
43、过秦楼 六月廿三夕吴山香社极盛循山小步经月娥家【清代:薛时雨】
月影参差,灯辉高下,拂拂衣香不断。莲纤径窄,柳弱风欺,暗倩阿娘扶缓。
缘趁夜永人稀,偏是游人,也耽宵玩。借轻罗小扇,遮来羞靥,障来愁面。
有几辈、倚竹招凉,挑灯默坐,不把晚妆匀染。房拢寂寂,门巷愔愔,熟客许来消遣。
帘外鹦哥唤茶,雪椀冰瓯,清谈尽便。道烧香则甚,侬有丹心一点。
44、后秋兴八首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而作 其七【清代:钱谦益】
全躯丧乱有何功?雇赁馀生大造中。心似吴牛犹喘月,身如鲁鸟每禁风。
惊弓旅雁先霜白,染血林枫背日红。闲向侏儒论世事,欲凭长狄扣天翁。
45、忆少年·一钩斜月【清代:朱彝尊】
一钩斜月,一声新雁,一庭秋露。
黄花初放了,小金铃无数。
燕子已辞秋社去,剩香泥,旧时帘户。
重阳将近也,又满城风雨。
46、二月二十一日枕上闻莺时霖雨之后【宋代:郑刚中】
山前急雨促春耕,废我徜徉小圃行。
今日定知晴有意,咤然林际一声莺。
47、酹月亭【宋代:吴儆】
周郎人道古英雄,汉室颠危合奋忠。
万里中原犹未复,一视赤壁偶成功。
新亭且对江山胜,陈迹俱随岁月空。
把酒仍歌前后赋,九原唤起老坡翁。
48、七月望日值雨宿窖中【元代:陈基】
西游复入河东路,复巘重冈愁屡度。崎岖五里不到河,忽雷椎山雨如注。
须臾百水争怒流,澒洞忽若龙腾湫。熊罴遁藏虎豹伏,魑魅乱叫狐狸愁。
我马在前我仆后,我行一步一回首。阴风吹人股为慄,破帽笼头衣露肘。
疾呼东来皓首翁,问劳慰我心忡忡。相延入谷已暝黑,下马共栖营窟中。
不知今夕复何夕,俯仰人间长太息。劳生何必为形役,归有衡门且容膝。
49、八月十八日观潮【清代:徐端】
海门乍见一线白,江下涛头十丈黄。
数点红旗争出没,千艘飞橹下沧浪。
50、九月九日登龙山【朝代:唐代|作者:张九龄】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
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
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夷险虽异时,古今岂殊状。
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投吊伤昔人,挥斤感前匠。
自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际会非有欲,往来是无妄。
为邦复多幸,去国殊迁放。且泛篱下菊,还聆郢中唱。
灌园亦何为,於陵乃逃相。
51、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隐月岫【朝代:唐代|作者:张籍】
月出深峰里,清凉夜亦寒。每嫌西落疾,不得到明看。
52、中秋月【朝代:宋代|作者:宋伯仁】
只与闲时月一般,宁知今夕最团栾。
竹边借柄还如扇,花下传杯可当盘。
野兔易忘终夜梦,林乌未许一枝安。
人生几个中秋节,那得都将笑眼看。
53、月上海棠【朝代:宋代|作者:陈允平】
游丝弄晚,卷帘看处,燕重来时候。正秋千亭榭,锦窠春透。梦回褪浴华清,凝温泉、绛绡微皱。芳阴底,人立东风,露华如昼。
宜酒。啼香泪薄,醉玉痕深,与春同瘦。想当年金谷,步帷初绣。彩云影里徘徊,娇无语、夜寒归后。莺窗晓,花间重携素手。
54、踏莎行·赵宽夫十二月十二日生,赋此为寿【朝代:宋代|作者:李廷忠】
星野涵辉,云峰环翠,南园迎腊开梅蕊。瑶台仙子笑相逢,金钗行里拚沉醉。
照乘骊珠,出闲天骥。相随寿母多年纪。春风侍宴宝花楼,五枝七叶都荣贵。
55、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蔽天才集雨,动地忽惊风。
苎絮潜加力,杯觞稍费功。
山川相映发,竹树失青葱。
幼质知难久,茅檐溜已通。
56、青玉案·己未三月六日四明窗会客【朝代:宋代|作者:吴潜】
流芳只怕春无几。拚夜饮、更才二。不用追他欢乐事。绮窗朱户,燕惧莺馆,多少人憔悴。
踏歌梦想江南市。管春尽、扁舟放行李。寒食休倾游子泪。归去来兮,不如归去,铁定知今是。
57、十二月旦【朝代:宋代|作者:韩淲】
雪后寒檐滴,青灯夜看诗。
人情虽已甚,物色又何其。
永永孤城漏,垂垂老境时。
琉璃剪木叶,今岁是冰枝。
58、壬戌二月【朝代:宋代|作者:徐玑】
山城二月景如何,行处时时听踏歌。
淡色似黄杨叶小,浓香如蜜菜花多。
春容每到晴时改,天气偏从雨后和。
好向溪头寻钓侣,小溪连夕涨清波。
59、腊中步月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洪咨夔】
平山堂下解围去,天水堡前经战来。
天地无情一般月,照人霜骨白皑皑。
60、景元益之诸友考试旁郡余梦与步月联诗得水花初净月如银之句追成一绝【朝代:宋代|作者:陈傅良】
连年波浪与埃尘,谁可论心五六人。
昨夜梦同天地阔,水花初净月如银。
61、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于郊乃作熙熙阳春之诗二十四章章四句以示父老俾告于其乡之人而歌之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张栻】
嗟尔父老,其训其诫。
俾务于本,惟土物爱。
62、丙辰七兄有诗及人月分圆己未彼此服药未能夜坐今次旧韵为重九之约【朝代:宋代|作者:周必大】
初非远道思绵绵,自是岑岑懒涉川。
咫尺却成千里隔,蹉跎还负十分圆。
坐看碧落飞金镜,遥想黄楼运笔椽。
宽约重阳各强健,登高同赋去年篇。
63、禁中新月【朝代:宋代|作者:徐铉】
今夕拜新月,沉沉禁署中。
玉绳疏间彩,金掌静无风。
节换知身老,时平见岁功。
吟看北墀暝,兰烬坠微红。
64、望江南/忆江南·梅欲老,撑月过南徐【朝代:宋代|作者:方岳】
梅欲老,撑月过南徐。
家口纵多难减鹤,路程不远易携书。
只是废春锄。
霜满袖,茶灶借僧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