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夜中秋堂对月(明代-金大舆)
金素动四野,佳气集林塘。
中天圆景来,冉冉扬清光。
芳池含微波,流萤曜中堂。
良觌侈高会,促席飞华觞。
楚舞振鼍鼓,吴歈定空桑。
丝竹间哀响,云霞乍低昂。
人生宇宙中,欢宴不可常。
名园秀且丽,秋夜清且长。
醉歌淹永夕,清光未遽央。
2、冬夕酌月三首(宋代-白玉蟾)
半规新月滑如酥,流入清樽一吸无。
明日定知广寒殿,姮娥失却水晶梳。
3、九月朔日启程由上海归舟中作(清代-黄遵宪)
月黑霜凝点客衣,寥天雁影乍南飞。一池水问干何事,万里风劳远送归。
测镜回看星贯索,解装待问石支机。旁人莫误三能望,遥指银潢望紫微。
4、倾杯乐 正月十三夜预卜元宵月(清代-陈维崧)
丝雨如酥,小窗似梦,睡猧难稳。试灯夜、凤胫慵点,香闺潜向,姮娥预恳。
元宵可有冰轮分。奈琼瑶,舞萦幌,拂帘逾紧。安黄剔翠,都到眉峰砌恨。
邻院女、盈盈来问。说青鸟广寒原有信。要春城、一色铺银,夜市万家堆粉。
正雪后、玲珑灯映。又陌上、软松鸳润。当此际,才涌上、团圞玉镜。
5、二月晦日送人之安南 其一(明代-徐熥)
杜宇声中夕照斜,长途征马踏残花。春光今日归何处,莫是随君到海涯。
6、和梅花百咏诗 其八十六 水月梅(明代-王夫之)
玉魄昏黄罩素魂,縠波潋滟吸香痕。分身自在双涵得,总被空青一镜吞。
7、三月游延平溪源(宋代-陈宓)
溪源数里近,半载始能之。
鸑鷟一峰耸,相参如有期。
昔人卓庵地,惜不谭伫尼。
我与五士游,正值暮春时。
修梁四三所,尽得庐阜奇。
清波映文石,珠玉光陆离。
贫者反不顾,留为贫窭资。
飞雪涌千石,宁为寒暑移。
触热褦襶子,岂知世有斯。
题名峻壁间,用惬异日思。
8、伤女惠二月九日卒于天津医院,暂厝望海寺(清代-郑孝胥)
弥明才十三,别我已二年。岂知乃死别,一去更不还。
汝母有万恨,我怀抱千冤。小影宛如生,泪眼谁能看?
大错真铸铁,驱汝向天津。读书本有毒,将毒与汝吞。
自从别汝后,好语常联翩。时时寄手书,字体颇清端。
从姊学操琴,比姊尤熟闲。绝怪绝好洁,不饰而自妍。
同学诸女伴,爱之如弟昆。誇汝辄自喜,忆汝不忍言。
如何忽婴疾,宛转遂经旬。遣仆虽往迓,刺促心摇魂。
恶电从天来,鬼刀截我肝。从此与汝绝,回思深可怜。
我欲执汝手,汝手何从牵?我于抚汝面,空想悲啼颜;
我欲拭汝泪,却觅衣上痕;我于抱汝身,惟有三尺棺。
死生事则已,父女名空存。向来千万念,念念皆伤恩。
东坡四十九,烦恼悟无根。我何以乐天,悲哀念金銮。
9、过虎丘寻君实尔常夜归忆前月同伯美于此送客(明代-程嘉燧)
吴洲四月尚春衣,日暮停舟转翠微。
又喜清辉山顶见,不妨疏雨树头飞。
黄鹂入寺浑相识,白月当门恰送归。
灌木阴阴萍沼绿,重游心念故人违。
10、九月十一日天禧寺访卢月桐观画壁回口占二绝句以寄 其一(明代-唐之淳)
秋路沙晴不起风,长干寺里访卢鸿。瓦棺已失维摩样,画壁他年看月桐。
11、癸亥岁二月八日看牲(明代-王鏊)
元戎小队夜分曹,漠漠轻寒上绣袍。十里火城人散乱,一天风月鬓萧骚。
琳宫转觉行来熟,茧栗如从看后高。中使留门更漏滴,我行虽数敢辞劳。
12、九月二十五日会曹汝学侍御于麓堂夜归遂过侍御宅(明代-何景明)
东阁留樽罢,西台夜过时。题诗倚骢马,换酒脱金龟。
菊院霜天静,枫城海月迟。向来秋寺约,还许赴佳期。
13、庭坚以去岁九月至鄂登南楼叹其制作之美成长(宋代-黄庭坚)
江东湖北行画图,鄂州南楼天下无。
高明广深势抱合,表里江山来画阁。
雪延披襟夏簟寒,胸吞云梦何足言。
庾公风流冷似铁,谁其继之方公悦。
14、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清代-吴兆骞)
蓟门三月柳堪折,玉关迁客肝肠绝。结束征车去旧乡,矫首天南恨离别。
忆昨胥台事侠游,才名卓荦凌王侯。黄童雅擅无双誉,温峤羞居第二流。
相将日向春江曲,阖闾暮前草初绿。彩鹢春风客似云,珠帘夜月人如玉。
少年行乐恣游盘,夹道飞花覆锦湍。按歌每挟茱萸女,驻马频看芍药栏。
筵前进酒题鹦鹉,一日声名动东府。拟从执戟奏甘泉,耻学吾丘能格五。
去年谬应公车征,骏马高台几度登。自许文章飞白凤,岂知谣诼信苍蝇。
苍蝇点白由来事,薏苡偏嗟罹谤议。赋就《凌云》只自怜,投人明月还相弃。
身婴木索入圜门,白日阴沉欲断魂。北燕漫说邹生哭,东海谁明孝妇冤?
衔冤犴狴悲何极,慷慨陈词对岩棘。幽怨空教托《楚辞》,严威竟已罹秦格。
忽承恩谴度龙沙,边草茫茫去路赊。名列丹书难指罪,身投青海已无家。
销魂桥畔谁相送,一曲芦笳自悲痛。皂帽惭非避世人,青山何处思乡梦?
乡心日夜绕江干,江柳江花不复攀。万重关塞行应遍,十载交游见欲难。
从此家山等飞藿,满眼黄云横大漠。自伤亭伯远投荒,却悔平原轻赴洛。
一向冰天逐雁臣,东风挥手泪沾巾。只应一片江南月,流照飘零塞北人。
15、高阳台 二月廿五日过近林精舍,海棠一株,始舒红萼,徘徊久之,率成是解,吊山长李稚和先生(清代-樊增祥)
洗砚池荒,写经窗暗,奚僮不扫闲阶。一树红棠,含苞犹映书帷。
雕栏曲榭无人到,睇春风、旧燕还来。最凄凉、尘榻依然,重过萧斋。
著书辛苦知何用,叹丝桐麈尾,都付尘薶。侧帽花间,当时曾几徘徊。
董陵下马逢寒食,问花枝、今为谁开。怕明朝、点点啼猩,滴损苍苔。
16、庆元庚申二月药局书满七月还涧上嘉泰元年秋入吴试罢冬暮得阙而归今五年矣 其六(宋代-韩淲)
儿女长须婚嫁,朋友来须应酬。应酬重费青眼,婚嫁未了白头。
17、中秋月(唐代-李洞)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
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18、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宋代-苏轼)
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
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19、水调歌头(三月初三)(宋代-包恢)
羽觞随曲水,佳气溢双清。真贤瑞世,恰与真圣日同生。出侍红云一朵,出按皇华六辔,特地福吾闽。底是长生箓,八郡咏歌声。
奏天子,倾义廪,济饥民。南州指使,青州公案一般仁。却恐紫泥有诏,社稷重臣事业,非晚观岩宸。来岁这般节,宣劝玉堂人。
20、西江月 即席呈吴节判二首 其十二【宋代:佚名】
剪剪轻寒雨后,瞳瞳晓日晴时。春风先到绿杨枝。
金缕野桥山市。
鶗鴂巧调琴筑,海棠惜吐胭脂。玉骢未解锦障泥。
且挂征鞭一醉。
21、池上待月【清代:胤禛】
水含夕籁静,余亦澹怀空。星彩低穿树,花香暗度风。
初看幽径白,渐露小桥红。行到天心处,清光更不同。
22、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陇月花枝之咏【唐代:白居易】
别时十七今头白,恼乱君心三十年。
垂老休吟花月句,恐君更结后身缘。
23、赋得九月尽(秋字)【唐代: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24、西江月 其二 寿友人【宋代:廖行之】
试数阶蓂有几,昨朝看到今朝。南薰早动舜琴谣。
端为熊罴梦兆。
学粹昔人经制,文高古乐箫韶。天风从此上扶摇。
回首不劳耕钓。
25、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七【明代:王立道】
三月正当三十日,落花寂寂对閒门。莫言春尽浑无事,分菊移葵事更繁。
26、三月八日松江道中见蚬【明代:王缜】
面面风花隔岸香,家家蚬子傍河长。行人独倚船头立,错认松江是故乡。
27、中秋对月二首 其一【明代:陆深】
今夜中秋月,长安向北城。高梧云意薄,小草露华清。
气候关寒暑,天心忌满盈。孤亭虚四壁,着意傍人明。
28、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 其三【明代:祁顺】
谒陵盛典重明时,将事贤王肃礼仪。悬想九重当此日,松楸雨露不胜思。
29、沼上对月【明代:吴与弼】
又对青霄月一钩,金波玉露正宜秋。自应暮景重加励,遮莫年华似水流。
30、七月十五夜同朱令君吴文学汎舟北溪【明代:于慎行】
抱病卧江海,屡经故国秋。闭门览群动,自得静者谋。
仙宰有逸兴,强我北渚游。时值七月望,寒蝉叫新秋。
槐柳夹修岸,山鸟鸣啁啾。搴帷望孤屿,回桡背古丘。
歌声上云汉,玉管吹汀洲。须臾绿烟灭,好月尊前浮。
皎如瑶台镜,泻作金波流。仙人垂素足,桂树枝相樛。
扫石布瑶斝,弄水惊素鸥。风飘寒梧响,露下莎鸡愁。
清景不可奈,中夜仍淹留。归路怅明发,此欢焉可求。
31、渔家傲 其三 滇南月节【明代:杨慎】
三月滇南游赏竞。牡丹芍药晨妆亲。太华华亭芳草径。
花饾饤。罗天锦地歌声应。
陌上柳昏花未瞑。青楼十里灯相映。絮妥尘香风已定。
沈醉醒。提壶又唤明朝兴。
32、西江月【宋代:蔡伸】
翡翠蒙金衫子,镂尘如意冠儿。持杯轻按遏云词。别是出尘风味。
莫羡双星旧约,愿谐明月佳期。凭肩密语两心知。一棹五湖烟水。
33、水调歌头(己未中秋无月)【宋代:吴潜】
今岁月和桂,不肯作中秋。一年惟此佳节,底事白教休。我已侵寻七秩,况复轮囷万感,合恨更分愁。先自无聊赖,雨意得能稠。
天柱峰,知何处,老难游。痴云如妒,不知弦管可吹不。安得风姨扫荡,推出团圆月姊,便遣柱香浮。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34、丁已七月望湖上书事【宋代:姜夔】
白天碎碎如析绵,黑天昧昧如陈玄。
白黑破处青天出,海月飞来光尚湿。
是夜太史秦月蚀,三家各自矜算术。
或云七分或食既,或云食书不在夕。
上令御史登吴山,下视海门监月出。
年来历失无人修,三家之说谁为优。
乍如破镜光炯炯,渐若小儿初食饼。
时方下令严禁铜,破镜何为来海东。
天边有饼不可食,闻产饥民满淮北。
是镜是饼且勿论,须臾还我黄金盆。
金盆当空四山静,平波倒浸云天影。
下连八表共此光,上接银河通一冷。
御史归家太史眠,人间不闻钟鼓传。
白石道人呼钓船,一瓢欲酌湖中天。
荷叶摆头君睡去,西风急送敲窗句。
35、醉后蔷薇花下待月有怀【元代:胡奎】
林扉待月出,醉影忽在地。褰衣就花前,弄影学儿戏。
微飔吹我衣,清露散花气。隔水报钟来,故人期不至。
36、新晴爱月(一作山斋玩月)【朝代:唐代|作者:陆畅】
野性平生惟爱月,新晴半夜睹蝉娟。
起来自擘纱窗破,恰漏清光落枕前。
37、二月晦日怀林处士【朝代:宋代|作者:连文凤】
相思忽成梦,久不到茶窝。
飞去羽毛短,别来风雨多。
杏花一夜发,春事二分过。
百尺龙潭上,知君意若何。
38、徐子融八月四夜见访值予有出寄诗三绝和韵以谢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陈文蔚】
小斋虽不奉名谭,此理要须见倚参。
料得归怀明月满,不应对影祗成三。
39、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干溪上入浦口泛舟以归得诗十首 其九【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晚日微风坠镜平,中流直下縠纹生。
烟云点缀多新态,鸥鸟逢迎殆宿盟。
聚落近于边境接,村墟亦有戍楼横。
虽然王化初无外,接畛农桑畔不争。
40、残月如新月诗【朝代:宋代|作者:楼钥】
近晦月犹在,萧骚夜向晨。
已残几欲尽,忽见恍如新。
老桂沈清影,余辉扣半轮。
纤纤两头玉,皎皎一钩银。
明似哉生际,光疑太逼真。
妆楼谁起早,深拜误佳人。
41、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 倾月【朝代:宋代|作者:陈傅良】
尝闻凤栖梧,梧老凤未栖。
令我日伫立,不知月东西。
42、记九月二十五夜梦中作【朝代:宋代|作者:林亦之】
药圃幽人径,桃源处士居。
岁时虽屡改,踪迹尚如初。
43、敬简堂分韵得月字【朝代:宋代|作者:朱熹】
煌煌定方中,农隙孟冬月。
君侯敞斋扉,华榜新未揭。
我来适兹时,亦有大夫茇。
清觞不留行,晤语得超越。
更看雷雨势,翻动龙蛇窟。
襟怀顿能输,肝胆亦已竭。
老仙来何方,湖海气硉矹。
君侯敛袂起,颠越承屦袜。
坐人惊创见,引去殊卒卒。
伊余不忍逝,顿首愿有谒。
人生均秉彝,天造岂停歇。
云何利害判,所较无一发。
兹焉辨不早,大本将恐蹷。
吾言实自箴,君听未宜忽。
44、二月二日大雪【朝代:宋代|作者:喻良能】
磬湖二月雪,寒气故裴回。
面市连天合,银花照眼开。
送穷穷不去,招隐隐难来。
幸有麴生在,何妨略耻罍。
45、十一月二十八日雪至十二月十一日日色方暖积雪始融【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日华今日始微暄,次第梅花暖更妍。
只有树阴偏得意,占它残雪不还天。
46、八月三日舟行自蔡河赴临淮【朝代:宋代|作者:张耒】
旷野天垂地,川晴水见沙。
河回迷向背,岸断忽桑麻。
水阔时浮鹭,陂寒乍集鸦。
年饥田濩落,岁晚客悲嗟。
新月排云水,西风送日斜。
孤舟何处宿,故国已天涯。
47、和十二月十七日雪【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
穷冬劲腊已过半,晓雪先春何处来。
岂应全资南亩麦,多应不分北枝梅。
庭中未许野童扫,林下唯愁狂吹摧。
莫问兔园同赋客,相如居右最为才。
48、中秋月(句)【朝代:唐代|作者:翁宏】
寒清万国土,冷浸(一作斗)四维根。
(以上《诗薮杂编》四)(〖1〗以上三题,均见《增修诗话总龟》卷十一引《雅言系述》。
)。
49、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待月亭【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
明月过三五,飞出沧海迟。
佳人望清夜,隔树光离离。
不须磔虾蟆,寒魄自有亏。
50、夕月十首 降神用《高安》。 其四【朝代:宋代|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姑洗为羽]穆穆流辉,太阴之精。
盈亏靡忒,寒暑以均。
克禋克祀,揆日涓辰。
牲硕酒旨,来燕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