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肆月八日观李中溪(明代-杨慎)
三花宝树下,八水香池边。鹫岭玄宗启,鱼山清梵传。
日华明震旦,云彩丽诸天。染衣岂尊宿,铿佩尽儒仙。
虚界一那刹,实际万由延。伊予漂戎旅,同君登法船。
2、月(宋代-严粲)
只道今宵月出迟,云间不觉上多时。夜深花影如清昼,何处山头一笛吹。
3、次韵陈去非中秋无月(宋代-张纲)
萧瑟中宵雨打窗,那知风月乱飘黄。已无佳月供清赏,赖有新诗耿夜光。
蓬户我方甘寂寞,朱门君勿看辉煌。只今天柱峰何在,好约玄真一醉狂。
4、三月三日(唐代-白居易)
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
欲作闲游无好伴,半江惆怅却回船。
5、先忠端公祠堂落成王明府蒿伊命广文沈令辰摄二月丁祭 其三(清代-黄宗羲)
黄竹浦间几劫灰,祠门正对舜江开。土人不识忠魂返,但讶天边雪浪来。
6、甲戌二月九日(明代-申佳允)
春明千里雪,回首五云深。真幻当年梦,推敲此夜心。
弹冠悲往遇,击筑欲长吟。荏苒俄三载,牢骚思不禁。
7、菊月王使君拉饯三塔寺附题 其一(明代-区元晋)
峍屼层蛮万叠盘,西来形胜若为冠。苍屏九夏光涵雪,洱水千浔玉漱湍。
云外楼台新世界,佛前香火老蒲团。翛然花雨真何境,试问禅家色相观。
8、永市(七月朔)(明代-罗洪先)
晚烧色何赤,愁如烽火然。
几人家尚在,百里信难传。
夕鸟孤飞处,秋山断影边。
搀抢何日扫,不敢问遥天。
9、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宋代-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10、【黄钟】人月圆 春日次韵罗(元代-张可久)
春日次韵
罗衣还怯东风瘦,不似少年游。匆匆尘世,看看镜里,白了人头。片时春梦,十年往事,一点诗愁。海棠开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搂。
中秋书事
西风吹得闲云去,飞出烂银盘。桐阴淡淡,荷香冉冉,桂影团团。鸿都人远,霓裳露冷,鹤羽天宽。文生何处,琼台夜永,谁驾青鸾?
子昂学士小景
西风曾放蓝溪棹,月冷玉壶秋。粼粼浅水,丝丝老柳,点点盟鸥。翰林新画,云山古色,老我清愁。淡烟浑似,三高祠下,七里滩头。
11、望汉月(宋代-李遵勖)
黄菊一业临砌。颗颗露珠装缀。独教冷落向秋天,恨东君不曾留意。雕阑新雨霁。绿藓上,乱铺金蕊。此花开后更无花,愿爱惜、莫同桃李。
12、西江月 光绪二年午日,梦游夕阳寺【清代:顾太清】
寻得夕阳小寺,梅花初放厓阿。一湾流水绕陂陀。
细路斜通略约。
好梦留连怕醒,偏教时刻无多。登山临水乐如何。
好梦焉能长作。
13、三月三日应诏诗二首 其一【魏晋:闾丘冲】
暮春之月,春服既成。阳升土润,冰涣川盈。馀萌达壤,嘉木敷荣。
后皇宣游,既宴且宁。光光华辇,诜诜从臣。微风扇秽,朝露翳尘。
上荫丹幄,下藉文茵。临川挹盥,濯故洁新。俯镜清流,仰睇天津。
蔼蔼华林,岩岩景阳。业业峻宇,奕奕飞梁。垂荫倒景,若沈若翔。
14、西江月·堪叹水流一道【金朝:王哲】
堪叹水流一道。须凭浩大添鼎千遭。海心万丈袅竿牢。定后尖生芝草。会得功夫早早。自然快乐陶陶。西江月里采芝苗。携去十洲三岛。
15、霜月【宋代:林用中】
雪霁云收月满天,冰轮碾转净无烟。
几回寒色侵人冷,底信清光永永娟。
16、对月了经赞【宋代:释智愚】
欲要了,无可了。山头月,圆又缺。只好罢休看,夜深风露寒。
17、江城三月曲 其一【明代:王邦畿】
渺渺江云欲雨天,一溪遥在白云边。东风日暮频相望,流水春深未满田。
18、秋日过钟海月先祠杂兴 其四【明代:区越】
太白诗成泣鬼神,鲍分俊逸庾清新。切磋斯道千年在,白首如公有几人。
19、三月一日得宪副兄书【明代:石宝】
北来书札报平安,水远山高会面难。渐老事多违蔗境,欲归天岂丧渔滩。
一春桃杏风还雨,落日江湖暖乍寒。莺垒燕巢无限好,有人深夜立栏杆。
20、简斋年七十五腹疾累月自忧不救邀作豫挽诗 其二【清代:姚鼐】
一代文章作满家,争求珠玉散天涯。替人未得公须住,天上宁无蔡少霞。
21、西江月【宋代:范成大】
十月谁云春小,一年两见风娇。云英此夕度蓝桥。人意花枝都好。
百媚朝天淡粉,六铢步月生绡。人间霜叶满庭皋,别有东风不老。
22、戊辰三月清明后三日见叶丈于石林承命赋诗作【宋代:韩元吉】
东风易阴晴,一雨晓便止。
舍舟欣徐行,乌鹊声为喜。
岧峣石林谷,苍翠间红紫。
丈人厌调元,玩意丘壑里。
郑公化乡闾,邺侯盛图史。
千载发词源,一点诣翰理。
霞裾月中仙,珠履天下士。
时从诗酒乐,不负湖山美。
方瞳照玄发,眉寿端自此。
缅怀西湖春,荆棘迷故里。
两髦看公游,玉节旋屡弭。
风尘三十载,碌碌类余子。
晚登载欣堂,謦欬闻正邕。
榆枋望天池,奋迅思决起。
当谋白云居,敢援赤松比。
临流整游观,三沐聊洗耳。
23、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二首 其二【清代:林则徐】
偕老刚符百十龄,相期白首影随形。无端骨肉分三地,遥比河梁隔两星。
莲子房深空见薏,桃花浪急易飘萍。遥知手握牟尼串,犹念金刚般若经。
24、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朝代:唐代|作者:李从远】
九月从时豫,三乘为法开。中霄日天子,半座宝如来。
摘果珠盘献,攀萸玉辇回。愿将尘露点,遥奉光明台。
25、省试七月流火【朝代:唐代|作者:敬括】
前庭一叶下,言念忽悲秋。变节金初至,分寒火正流。
气含凉夜早,光拂夏云收。助月微明散,沿河丽景浮。
礼标时令爽,诗兴国风幽。自此观邦正,深知王业休。
26、酬乐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见寄【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
夜树风韵清,天河云彩轻。故苑多露草,隔城闻鹤鸣。
摇落从此始,别离含远情。闻君当是夕,倚瑟吟商声。
外物岂不足,中怀向谁倾。秋来念归去,同听嵩阳笙。
27、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朝代:五代|作者:和凝】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 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 手,下阶迎。
28、越一月复以宪檄按死事于抚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归宿永兴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诗如前之数可发一笑为后山行云 西林寺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萧立之】
寻僧闲事为官忙,人指云生是上方。
少避归牛寻曲径,野田黄雀闹斜阳。
29、珍维那归径山就简虎岩和尚【朝代:宋代|作者:释月磵】
水云相望楚与吴,三年不作问安书。
英英禅子来岩边,为我细说岩平安。
但言倒握无形棒,若佛若祖难近傍。
烦寄一语休拍盲,本来无佛无众生。
不妨借取腕头力,永为大地人知识。
30、云掩月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詹初】
游云纷扰混太清,苍茫万里晦月明。
岂是贞明能为改,却缘外面纵且横。
纵横云霭尽能拨,一轮即见当天发。
当天皎皎月照人,今古何曾人照月。
千江万江月尽圆,千人万人谁知焉。
李白江头捉月死,尽笑李白醉而颠。
江中那有月可捉,举首独立空茫然。
空茫然,月在天,古来祗有一心传。
休教心外便便言,当时岂啻李白醉江边。
31、为昌州月上人赞布袋【朝代:宋代|作者:释绍昙】
拄杖不能倚靠,稳跨布袋打坐。
莫怪喷嚏不成,鼻孔元来无窍。
32、九月十八日自双溪还寺车中偶得【朝代:宋代|作者:陈文蔚】
太初元有此山川,往古来今几许年。
合是地灵神降岳,为生人杰柱惊天。
遗民但抱羲农朴,正学谁知孔孟传。
要识碧溪流不断,后人须看石崖镌。
33、八月下旬观邸报二绝句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洪适】
叹息东坡老,聪明误一生。
不须多识字,捷径自横行。
34、九月十日赵韩王园同舍饯送王微之晳出守汝州即席次其韵二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刘挚】
云木疏寒天未霜,一尘清不点衣裳。
白鲈南国归怀壮,黄鹄西风去路长。
揽辔便看红旆转,衔杯聊共紫萸香。
相思肯惜琼瑶寄,时有楼边雁北翔。
35、和刘春卿秋夜对月【朝代:宋代|作者:王之道】
天宇澄清桂影秋,骚人乘兴欲登楼。
楼前白水三千顷,滉滉镕银烂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