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楼陈寺簿惠李阳冰千文新刻(宋代-释居简)
厥初至文无一字,谁将鸟迹分形似。天淳屡警不知防,七凿才终混沌死。
遂令天下后世空纷纶,虫鱼钟鼎骈相新。茫然不理字外意,但见九州四海同轨仍同文。
王郎羽化不可絷,小篆千人万人习。祖龙无恙事如麻,稍缓簿书期会急。
西京杜门草太玄,诸儒载酒尊所闻。莫言字是纸上语,寻古康逵须得门。
朅来小楷无馀韵,更复颠狂窥草圣。不见当时石鼓歌,哂乃数纸博白鹅。
悠悠古恨凭谁雪,想见月楼时对月。质衣访古锦作囊,李侯屈铁千琳琅。
百金购工镵翠琰,数间僦舍生寒光。欲寿此书休待贾,待向君家提此话。
不图复见古人心,要与月楼同博雅。
2、对月(宋代-周密)
空寒坐庭玉,四至皆白天。千林无俗声,一叶时琤然。
竹高散飞霜,池冷镕流铅。月以虚而明,心以虚而玄。
心光射月彩,炯炯彻九渊。高吟撼老桂,惊起秋兔眠。
3、三月四日骤煖(宋代-范成大)
日脚融晴晚气暄,睡馀初觉薄罗便。如何柳絮沾泥处,煖似槐阴转午天。
4、江岸阻风阴晴不定晚复见月诗以志之(清代-孔庆瑚)
波流迅若驰,船泊转疑退。夕阳挂篷角,水光摇橹背。
江面暗潮生,京口群山对。东风扶云行,天半倏如晦。
骤雨须臾来,跳珠入船碎。兴阻击楫歌,倦欲欹枕寐。
晴云一线明,仿佛得秋意。清声振芦苇,微凉逗衣袂。
虫响正未歇,蚊阵时复肆。月影入船窗,窥人人未睡。
5、三月三日(明代-潘希曾)
花枝狼藉鸟绵蛮,又是春风三月天。蠹简字讹时自校,兽炉香细午初然。
赏心何处临流饮,归计无端对雨眠。章贡合流开府地,滔滔终日不知年。
6、对月作(唐代-贯休)
今人看此月,古人看此月。如何古人心,难向今人说。
古人求禄以及亲,及亲如之何?忠孝为朱轮。
今人求禄唯庇身,庇身如之何?恶木多斜文。
斜文复斜文,颠窒何纷纷。
7、三月六日庭前柏树有露如脂其味如饴或曰甘露或曰非也作诗纪之(明代-王鏊)
一树珑璁冻欲流,碎攒红玉上枝头。香分醽醁春谁酿,光映珊瑚夜未收。
端谢仙人云外掌,思沾暍者道傍喉。不知造化真何意,独凭阑干玩未休。
8、壬子三月二十七日闻迅雷有感(宋代-朱熹)
谁将神斧破顽阴,地裂山开鬼失林。我愿君王法天造,早施雄断答群心。
9、咏廿四气诗 大寒十二月中(唐代-元稹)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10、三月十三月下感怀(明代-吴与弼)
戊寅此夕月华清,步月溪头惜别情。滥沭皇恩天共阔,馀龄犹幸一身轻。
11、客寄天台月桂子(宋代-刘敞)
天上仙人月里栽,无端飘逐海风来。可能种作千寻树,岁看高花烂漫开。
12、西江月 平山堂(宋代-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
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皆是梦。
13、西江月(宋代-张榘)
春事三分之二,落花庭院轻寒。翠屏围梦宝熏残。窗外流莺声乱。
睡起犹支雪腕,觉来慵整云鬟。闲拈乐府凭阑干。宿酒才醒一半。
14、三月十七同日得王贡士寄来休宁腊月书马亚卿寄来南京二月书(明代-程敏政)
客邸瞻云思有馀,忽传门外送双鱼。正当南北相望处,连得春冬两季书。
千里开缄如面对,一番披读即眉舒。年来转觉归期缓,日日经帏候起居。
15、四犯令 丙辰二月悼寂园丈【清代:吴灏】
谁道春来风景媚。连日真无思。粉褪酴醾开将閟。
拾落瓣、心如醉。
蔓绿枕秋芳草被。紫燕归容易。曩日赓酬人已寐。
忍不去、潸潸泪。
16、鹊桥仙 阆州得稼轩乐府全集有西江月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閒宜睡或曰不若道宜笑宜狂宜醉请足成之【宋代:耶律铸】
皇都门外,玄都观里。露井树傍歌意,先生凭恁作生涯,只嘲柳嘲桃嘲李。
酒龙歌凤,莫相回避。就取逢场戏。且听人劝要推移,更宜笑宜狂宜醉。
17、到匡两月叠闻梁同庵崔石师讣音【明代:释函是】
宿约成虚梦,初闻复自疑。益伤离别易,难免死生悲。
夏木蝉声急,朝钟日影迟。暮年惟有隐,莫遣世人知。
18、西楼月/春晓曲 即春晓曲【宋代:张元干】
瑶轩绮槛春风度。柳垂烟,花带露。半闲鸳被怯馀寒,燕子时来窥绣户。
19、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宋代:李弥逊】
清夜月当午,轩户踏层冰。楼高百尺,缥缈天阙敞云扃。万里风摇玉树,吹我衣裾零乱、寒入骨毛轻。径欲乘之去,高兴送青冥。
神仙说,功名事,两难成。苇汀筠岫深处、端可寄余龄。身外营营姑置,对景掀髯一笑,引手接飞萤。且尽杯中物,日出事还生。
20、九月二十八夜梦中作【明代:文徵明】
碧桐已萧萧,冰谷流决决。独行苍莽间,犬吠人迹绝。
旭日穿树林,青烟忽消灭。时看殿檐风,吹落松上雪。
21、月【明代:钟芳】
娟娟月色丽青冥,光正生时蠹已生。不为年年养蟾魄,玉轮应是十分明。
22、后秋兴八首中秋夜,江村无月而作 其四【清代:钱谦益】
身世浑如未了棋,桑榆策足莫伤悲。孤灯削柹丸书夜,间道吹箫乞食时。
雨暗芦中双桨急,月明江上片帆迟。荒鸡唤得谁人舞?只为衰翁搅梦思。
23、月谷【宋代:叶适】
昔从东莱吕太史,秋夜共住明招山。
正见谷中孤月出,倒影挼碎长林间。
凭师记此无尽意,满扫一方相并闲。
24、瑶池月/瑶台月【宋代:黄裳】
微尘濯尽,栖真处、群山排在云汉。青盘翠跃,掩映平林寒涧。流水急、数片桃花逝,自有留春仙馆。秦渔问,前朝换。卢郎待,今生满。谁伴。元翁笑语,相从未晚。更安得、世味堪玩。道未立、身尤是幻。浮生一梭过,梦回人散。卧松庵、当会灵源,现万象、无中须看。乾坤鼎,阴阳炭。琼枝秀,金圆烂。何患。朝元事往,孤云难管。
25、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宋代:陆游】
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遗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
26、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丞少尹【朝代:唐代|作者:欧阳詹】
西寺碧云端,东溟白雪团。年来一夜玩,君在半天看。
素魄当怀上,清光在下寒。宜裁济江什,有阻惠连欢。
27、春晦送客(一作三月晦日郊外送客)【朝代:唐代|作者:雍裕之】
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28、西江月·赋红白二梅【朝代:宋代|作者:汪莘】
红白虽分两色,清香总是梅花。早春风日野人家。相对伯夷柳下。
爱影拈将灯取,惜香放下帘遮。长安如梦只堪嗟。乐此应须贤者。
29、姑苏泛月一首【朝代:宋代|作者:王阮】
夜来谁共泛灵槎,飞上牵牛织女家。
但觉满身天雨露,绝无一点世尘沙。
秋将寒玉清风阵,月借镕银泼浪花。
投晓归来互相告,等闲休向俗人夸。
30、【黄钟】人月圆·春夜【朝代:元代|作者:梁寅】
三春月胜三秋月,花下惜清阴,锦围绣阵,香生革履,光动兰襟。棠梨枝颤,
乍惊栖鹊,夜久寒侵。明朝风雨,休孤此夕,一刻千金。
31、送仁侄入浙【朝代:宋代|作者:释月磵】
古来行脚有样子,莫只游山并玩水。
江南两浙多禅林,带眼直须先带耳。
数十年来已寂寥,况复乱离生死里。
一言非理不可道,一武非地不可履。
善友师教不可舍,庸鄙强饕不可拟。
彼所非者诚可监,我所长者不可恃。
一切妄想生死因,参须实参明自己。
他日归来如所嘱,痛棒依前分付你。
32、三月二十三日效乐天体【朝代:宋代|作者:舒岳祥】
习习东风白苎裘,余寒未尽滞清愁。
柳疑楚舞腰偏细,鶑学吴音舌更柔。
好景良辰千古在,骚人墨客几时休。
一年佳致惟春莫,可惜花飞人白头。
33、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之句定韵赋十诗翌日雨未已侄坦师来相招时方赋六首暮雨暗还舍遂足十韵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滕岑】
蚕妇正望晴,耕夫又须雨。
蚕既恶湿叶,牛惟便润土。
我不事农桑,薄禄仰官府。
衣食有不足,何敢怨贫窭。
34、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于郊乃作熙熙阳春之诗二十四章章四句以示父老俾告于其乡之人而歌之 其九【朝代:宋代|作者:张栻】
保尔家室,抚尔幼稚。
既迄有年,复思嗣岁。
35、丙戌七月望日自南台游福严书留山中【朝代:宋代|作者:张孝祥】
乞我一枝筇,经行又别峰。
水流仙界叶,风落化城钟。
锡去泉无恙,车行石有踪。
却怜磨衲老,曾见两儒宗。
36、己巳二月已发书殊不尽意偶成长句寄诸子侄并示元发商叟德举资万里一笑【朝代:宋代|作者:李光】
囊空无物寄妻儿,万里惟凭一首诗。
旧日琴书都藞{艹磋},新年行步渐羸垂。
时开竹户通幽径,旋结茅庵傍小池。
永日无人惟宴坐,不贪杯酒不枰棋。
37、九月朔夜闻雨【朝代:宋代|作者:邹浩】
尘蒙蛛网暗东斋,设榻君能待我来。
昨夜梧桐有消息,会须急上宋王台。
38、七月五日二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何处觅新秋,萧然北台上。
秋来未云几,风日已清亮。
云间耸孤翠,林表浮远涨。
新枣渐堪剥,晚瓜犹可饷。
西风送落日,万窍含凄怆。
念当急行乐,白发不汝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