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头舴艋吴儿竞。——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3、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4、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6、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7、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8、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杜甫《赠卫八处士》
9、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李涉《牧童词》
10、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舟过安仁》
11、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12、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13、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
14、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15、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16、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7、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18、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9、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20、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
2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2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23、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韦庄《谒金门》
24、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6、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
2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28、飞霞半缕,收尽天风和雨。——王灼《减字木兰花》
29、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30、柳梢残日弄微晴。——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31、席上看君,竹清松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2、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33、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34、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35、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杜甫《赠卫八处士》
36、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37、龙头舴艋吴儿竞。——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38、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39、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舟过安仁》
40、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41、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42、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43、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
4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45、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46、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47、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48、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49、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50、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51、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52、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53、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晋·乐府《青阳渡》
54、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隋·弘执恭《秋池一株莲》
55、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元·吴师道《莲藕花叶图》
56、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唐·温庭筠《莲》
57、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蝴蝶正愁飞不过,鸳鸯拍水自双双。——明·徐渭《荷花》
58、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唐·李群玉《北亭》
59、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宋·杨万里《荷花》
60、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宋·王月浦《荷花》
61、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竹枝词》元·丁鹤年
62、一雨池塘水面中,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宋·刘颁《雨后池上》
63、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宋·杨万里《红白莲》
64、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棹忙。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宋·何应龙《采莲曲》
65、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66、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67、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梁·吴均《采莲曲》
68、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梁·萧纲《采莲曲》
69、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宋·柳永《甘草子》
70、荷花含笑调薰风。两情着意尤浓。水精栏槛四玲珑。照见妆容。醉里偷开盏面,晓来暗坼香风。不知何事苦匆匆。飘落残红。——宋·沈瀛《画堂春(风中荷花)》
71、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唐·李白《采莲曲》
72、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一双鸂鶒忽飞去,为惊花底兰桡鸣。兰桡荡漾谁家女,云妥髻鬟黛眉妩。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宋·邹登龙《采莲曲》
73、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出自淤泥元不染,开於玉井旧知名。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宋·释文珦《东湖荷花》
74、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75、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昨夜萧萧疏雨坠。愁不寐,朝来又觉西风起。雨摆风摇金蕊碎。合欢枝上香房翠。莲子与人常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宋·欧阳修《渔家傲》
76、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宋·柳永《望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