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2、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刘驾《苦寒吟》
3、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4、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5、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6、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7、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诗经·小雅·角弓》
8、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9、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10、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11、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2、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13、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4、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15、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
16、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17、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萧衍《东飞伯劳歌》
18、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19、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20、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21、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刘驾《苦寒吟》
22、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23、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24、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25、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李清照《忆秦娥·咏桐》
26、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
27、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岑参《送人赴安西》
2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9、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元好问《秋怀》
30、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1、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姚合《庄居野行》
32、客舍似家家似寄。——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33、峨眉高万仗,夔巫锁西风。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陈毅《咏三峡》)
34、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李白《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35、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李白《上三峡》
36、巫山凌太清,迢峣类削成。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郑世翼《巫山高》
37、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白居易《送客归京》
38、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岑参《初至犍为作》
39、锦城春色溯江源,三峡经过几夜猿。红树两厓开霁色,碧岩千仞涨波痕。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春烟蜀帝魂。长怨相如留滞处,富家还忆卓王孙。——张祜《送人归蜀》
40、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齐己《送王处士游蜀》
41、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
42、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43、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44、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45、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46、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萧衍《东飞伯劳歌》
47、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48、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49、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50、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51、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晋·乐府《青阳渡》
52、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唐·李白《渌水曲》
53、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唐·卢照邻《曲池荷》
54、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隋·弘执恭《秋池一株莲》
55、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唐·温庭筠《莲》
56、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蝴蝶正愁飞不过,鸳鸯拍水自双双。——明·徐渭《荷花》
57、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宋·王月浦《荷花》
58、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宋·张文潜《莲花》
59、一雨池塘水面中,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宋·刘颁《雨后池上》
60、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宋·杨万里《红白莲》
61、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棹忙。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宋·何应龙《采莲曲》
62、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63、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宋·宋自逊《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64、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65、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梁·萧纲《采莲曲》
66、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唐·李白《折荷有赠》
67、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宋·欧阳修《采桑子》
68、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宋·柳永《甘草子》
69、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宋·秦观《采莲》
70、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唐·李白《采莲曲》
71、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一双鸂鶒忽飞去,为惊花底兰桡鸣。兰桡荡漾谁家女,云妥髻鬟黛眉妩。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宋·邹登龙《采莲曲》
72、三千美女学宫妆,占断薰风水一方。试问画工何处在,移来五月鉴湖凉。高擎万柄绿参差,匹练横铺锦一机。喜对薰风描写得,秋风夜雨不敢知。——宋·释云岫《画荷花二首》
73、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74、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宋·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75、诗曰: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宋·秦观《词笑令(采莲)》
76、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倩香深处住,看伊颜色。——宋·苏东坡《荷花媚·荷花》
77、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宋·柳永《望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