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有趣的传声筒教案反思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班教案 > 小班科学教案

小班科学有趣的传声筒教案反思

时间:2022-04-13 15:55:19

小班科学有趣的传声筒教案反思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小班科学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小班科学有趣的传声筒教案反思

  一、活动背景

  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时间,我让幼儿自由看图书,看到有的幼儿把图书卷起来当话筒、当望远镜、当枪玩。于是,我受到启发,何不做一些“话筒”给孩子们玩,让孩子们在玩中获得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这样就产生了科学活动“有趣的传声筒”的方案设计。我用薄的硬纸板卷成一些“话筒”,有的是空心的,有的里面塞了一些纸团,让每个幼儿通过游戏传话,探索空心和实心的话筒传出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这样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3、学习与同伴协作活动,增进同伴间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

  1、空心传声筒人手1个。

  2、实心传声筒人手1个。

  3、音乐乐曲。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玩纸棒的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

  (出示纸棒)师:老师用纸给你们做了个玩具,你们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A:它是长长的。

  幼B:它是圆圆的。

  2、鼓励幼儿任意玩纸棒游戏

  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样玩的?

  幼:很有兴趣地拿起纸棒玩,有的把它当马骑着跑;有的把它当望远镜;有的把它放在地上滚……

  3、总结幼儿游戏的玩法

  师:你们玩得开心吗?请几位小朋友来玩给大家看。

  幼A:放在地上滚。

  幼B:当望远镜玩。

  幼C:拿在手里拍。

  (评析: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玩纸棒,既体现了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探索的空间,使幼儿以自己的探索方式产生对纸棒游戏的兴趣,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启发幼儿玩“传声筒”游戏

  师:小朋友很聪明,会玩许多纸棒的游戏,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游戏,你们想学会玩吗?

  幼:想!(齐声高呼)

  师:请××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老师用纸棒的一端对准他的耳朵,用嘴巴对准纸棒轻轻说一句话,你听到了吗?

  幼××:听到了。

  师:其他小朋友听到了吗?

  幼:没有。(齐声说)

  师:请××小朋友把刚才老师对你说的话告诉大家。

  幼××:老师叫了我的名字××。

  2、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想做这个游戏吗?

  幼:想。(齐声说)

  师:请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去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轻轻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然后再交换,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什么话?活动时要互相谦让,相互合作好。

  幼:自由结伴开始活动,有的幼儿在边听边笑,有的幼儿边听边点头……

  师:你听到好朋友说什么了吗?

  幼A:××说星期天到常熟去。

  幼B:××说妈妈给他买了新玩具。

  (评析:开始部分幼儿对纸棒已充满了兴趣,经过老师的示范,而且对着纸棒说些“神奇”的悄悄话,幼儿的好奇心倍增,致使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新的玩法。而且,在活动中自由选择同伴共同游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其分享探索的经过和结果。)

  (三)将传声筒换成实心的,引导幼儿再次探索

  1、幼儿再次玩传声筒

  师:刚才玩的游戏,你觉得开心吗?用刚才的方法我们再来玩一次。

  幼:有的幼儿在摇头,有的幼儿在大声说:听不清,听不清……

  师:你听到好朋友说的话吗?

  幼A:听不清楚。

  幼B: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2、鼓励幼儿寻找原因

  师:为什么刚才传话声音很清楚、很响亮,而这次传话的声音不清楚呢?(鼓励幼儿观察两根纸棒的不同之处)

  幼A:哎呀,这根里有纸团。

  幼B:刚才那一根是空的。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有的纸棒里有纸团,有的纸棒是空心的。那我们拿着两根纸棒再找好朋友做游戏,感受一下两根纸棒传出声音的不同。

  幼:自由结伴游戏,有的幼儿不时把两根纸棒当望远镜看……

  3、总结

  师:你们能将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吗?

  幼A:空心的传出的声音清楚。

  幼B:有纸团的传不出声音。

  幼C:有纸团的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原来空心的纸棒传出的声音响亮、清楚,而有纸团的纸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老师给纸棒取了个名字叫“传声筒”。

  幼:传声筒。(齐声说)

  (评析: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在活动中有的幼儿用眼观察,有的幼儿用手拍打,有的幼儿用嘴吹纸棒,他们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尤其再次玩空心和实心的纸棒时,幼儿情趣高涨,虽然有的幼儿较活跃,但他们都体验着发现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拓展延伸

  师:小纸棒能变成“传声筒”,但它还有许多神奇的玩法,你们想去发现吗?

  (播放音乐)

  幼:自由探索交流。

  五、总评

  小小的纸棒在小朋友手中变得很神奇,也很有魔力,是活动良好的开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活动在前,认识在后”、“发现在前、结论在后”、“尝试在前、引导在后”的原则,幼儿始终在玩中感知科学现象,在玩中发现问题,是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玩得很主动、很开心,确实有所发现、有所发展。而且,在活动中,让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师尽量以鼓励为主,幼儿尽量以体验为主,避免了因个体差异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增强了每个幼儿的自信心,并在活动中乐意与同伴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每个幼儿的心理得到了满足,为他们带来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悦。

  活动反思:

  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来进入活动并开展活动的,感觉与孩子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尝试着以孩子们的玩伴这一角色进入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发现,让孩子们感到我是他们的大朋友,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使孩子们能大胆地来提问。

2、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传声筒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好奇心。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名称:

  科学《传声筒》

  活动准备:

  自制传声筒(实心、空心)每位幼儿各一根。

  活动过程:

  一: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玩空心纸棒(每个幼儿一根)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2、幼儿玩纸棒。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的对幼儿说……..

  2、幼儿两人一组玩“传声筒”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话了吗?”(幼儿纷纷抢着回答) 教师小结:这个长长地,圆圆的,空心的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塞进纸团的传声筒 幼儿都发现听到的声音也不清晰,这是为什么?

  四:引导幼儿比较;两根传声筒。

  五:小结 刚才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已经知道了为什么塞了纸团传声筒的声音不清楚?原来是里面的纸团堵住了声音,所以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楚了。没有塞纸团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就清楚了。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中,幼儿表现的很好,他们对于传声筒很好奇,在幼儿自由一组玩游戏的时候,我听到有的小朋友说“这个东西好像孙悟空的金龔棒”,还有的说像……他们说出了很多的想法,我很高兴,但是在我告诉他们这是什么的时候,他们一下安静下来,他们很好奇,在我说出这个东西怎么玩的时候,讲述了怎么玩怎样玩,他们又高兴的玩了起来,总而言之,在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地听老师认真的讲述。

3、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传声筒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活动,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2、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培养他们喜欢玩科学小游戏的兴趣。

  3、引导幼儿体验与同伴协作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大胆交往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玩“悄悄话”游戏的经验。

  2、空心传声筒、实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3、记录单一张。

  活动过程:

  (―)幼儿玩纸筒。

  1、引导幼儿观察纸筒的外形特征。

  (出示纸筒)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鼓励幼儿自由玩纸筒。

  3、幼儿交流游戏玩法

  师:刚才你们是怎样玩的?(幼儿大胆表述)

  (二)引导幼儿用纸筒玩“悄悄话”的游戏,体验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

  启发幼儿玩“悄悄话”游戏并交代要求:我们用纸筒的一头对准好朋友的耳朵,用嘴巴对准纸筒轻轻地说一句话。

  (1)师生互动玩“悄悄话”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玩“悄悄话”游戏。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我们一起告诉大家。

  小结:今天我们发现这个纸筒可以传声音,我们就给这个纸筒取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幼儿与客人老师玩“悄悄话”的游戏,体验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1、幼儿与客人老师游戏。

  老师出示实心的传声筒:这个传声筒也想玩游戏,这次跟谁玩呢?后面有许多的客人老师也想玩悄悄话的游戏,我们每人拿一个黄色的传声筒,用刚才的方法去和客人老师玩一玩。

  2、鼓励幼儿寻找原因并总结。

  师:客人老师听清楚悄悄话了吗?小朋友听清楚了吗?为什么这次听不清楚呢?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发现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而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

  3、尝试记录

  师:我们把发现记录下来。

  空心的传声筒声音清楚,我们怎样记录?实心的传声筒声音不清楚,我们怎样记录?

  (四) 与客人老师再次游戏,结束活动。

  师:客人老师想很清楚的听到悄悄话,小朋友该选怎样的传声筒去跟她们做游戏?

  活动反思:

  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来进入活动并开展活动的,感觉与孩子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尝试着以孩子们的玩伴这一角色进入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发现,让孩子们感到我是他们的大朋友,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使孩子们能大胆地来提问。

4、小班科学传声筒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引导幼儿认识“小问号”的符号(?),并愿意和小问号做朋友。

  3、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自制传声筒30根(空心、实心各半),“小问号”符号卡片15张。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玩空心纸棒。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样玩的。(幼儿拿起纸棒玩起来,有的把它当金箍棒拿在手上转;有的把它当马骑着跑;有的把它当望远镜用;还有一个小朋友把它当话筒用……)2、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饶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王烁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教师话音刚落,幼儿就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有的在点头,有的在笑,似乎听到了什么。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幼儿纷纷抢着回答)(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的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3、认识“小问号”符号。

  (1)我在提供给幼儿的传声筒中有意识地在其中的一根中间塞进了纸团,讨论时,拿到这根“传声筒”的小朋友说听不清,于是在小结后我就引导幼儿观察这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从外表看和部分幼儿说是一样的)。

  (2)出示小问号(?)教师接着问:“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根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小问号)这根“传声筒”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注: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都发现听到的声音也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然而然地也产生了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小?号”卡片。

  4、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5、小结。

  刚才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已经找到了带小问号的传声筒。为什么传的声音听不清呢?原来是里面塞满了纸团,纸团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所以,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楚了。

  小问号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带领我们去学习、发现很多的秘密,以后我们小朋友碰到了小问号,就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或者去问大人。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5、小班科学有趣的传声筒教案反思

  一、活动背景

  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时间,我让幼儿自由看图书,看到有的幼儿把图书卷起来当话筒、当望远镜、当枪玩。于是,我受到启发,何不做一些“话筒”给孩子们玩,让孩子们在玩中获得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这样就产生了科学活动“有趣的传声筒”的方案设计。我用薄的硬纸板卷成一些“话筒”,有的是空心的,有的里面塞了一些纸团,让每个幼儿通过游戏传话,探索空心和实心的话筒传出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这样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3、学习与同伴协作活动,增进同伴间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

  1、空心传声筒人手1个。

  2、实心传声筒人手1个。

  3、音乐乐曲。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玩纸棒的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

  (出示纸棒)师:老师用纸给你们做了个玩具,你们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A:它是长长的。

  幼B:它是圆圆的。

  2、鼓励幼儿任意玩纸棒游戏

  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样玩的?

  幼:很有兴趣地拿起纸棒玩,有的把它当马骑着跑;有的把它当望远镜;有的把它放在地上滚……

  3、总结幼儿游戏的玩法

  师:你们玩得开心吗?请几位小朋友来玩给大家看。

  幼A:放在地上滚。

  幼B:当望远镜玩。

  幼C:拿在手里拍。

  (评析: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玩纸棒,既体现了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探索的空间,使幼儿以自己的探索方式产生对纸棒游戏的兴趣,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启发幼儿玩“传声筒”游戏

  师:小朋友很聪明,会玩许多纸棒的游戏,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游戏,你们想学会玩吗?

  幼:想!(齐声高呼)

  师:请××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老师用纸棒的一端对准他的耳朵,用嘴巴对准纸棒轻轻说一句话,你听到了吗?

  幼××:听到了。

  师:其他小朋友听到了吗?

  幼:没有。(齐声说)

  师:请××小朋友把刚才老师对你说的话告诉大家。

  幼××:老师叫了我的名字××。

  2、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想做这个游戏吗?

  幼:想。(齐声说)

  师:请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去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轻轻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然后再交换,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什么话?活动时要互相谦让,相互合作好。

  幼:自由结伴开始活动,有的幼儿在边听边笑,有的幼儿边听边点头……

  师:你听到好朋友说什么了吗?

  幼A:××说星期天到常熟去。

  幼B:××说妈妈给他买了新玩具。

  (评析:开始部分幼儿对纸棒已充满了兴趣,经过老师的示范,而且对着纸棒说些“神奇”的悄悄话,幼儿的好奇心倍增,致使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新的玩法。而且,在活动中自由选择同伴共同游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其分享探索的经过和结果。)

  (三)将传声筒换成实心的,引导幼儿再次探索

  1、幼儿再次玩传声筒

  师:刚才玩的游戏,你觉得开心吗?用刚才的方法我们再来玩一次。

  幼:有的幼儿在摇头,有的幼儿在大声说:听不清,听不清……

  师:你听到好朋友说的话吗?

  幼A:听不清楚。

  幼B: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2、鼓励幼儿寻找原因

  师:为什么刚才传话声音很清楚、很响亮,而这次传话的声音不清楚呢?(鼓励幼儿观察两根纸棒的不同之处)

  幼A:哎呀,这根里有纸团。

  幼B:刚才那一根是空的。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有的纸棒里有纸团,有的纸棒是空心的。那我们拿着两根纸棒再找好朋友做游戏,感受一下两根纸棒传出声音的不同。

  幼:自由结伴游戏,有的幼儿不时把两根纸棒当望远镜看……

  3、总结

  师:你们能将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吗?

  幼A:空心的传出的声音清楚。

  幼B:有纸团的传不出声音。

  幼C:有纸团的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原来空心的纸棒传出的声音响亮、清楚,而有纸团的纸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老师给纸棒取了个名字叫“传声筒”。

  幼:传声筒。(齐声说)

  (评析: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在活动中有的幼儿用眼观察,有的幼儿用手拍打,有的幼儿用嘴吹纸棒,他们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尤其再次玩空心和实心的纸棒时,幼儿情趣高涨,虽然有的幼儿较活跃,但他们都体验着发现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拓展延伸

  师:小纸棒能变成“传声筒”,但它还有许多神奇的玩法,你们想去发现吗?

  (播放音乐)

  幼:自由探索交流。

  五、总评

  小小的纸棒在小朋友手中变得很神奇,也很有魔力,是活动良好的开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活动在前,认识在后”、“发现在前、结论在后”、“尝试在前、引导在后”的原则,幼儿始终在玩中感知科学现象,在玩中发现问题,是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玩得很主动、很开心,确实有所发现、有所发展。而且,在活动中,让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师尽量以鼓励为主,幼儿尽量以体验为主,避免了因个体差异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增强了每个幼儿的自信心,并在活动中乐意与同伴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每个幼儿的心理得到了满足,为他们带来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悦。

  活动反思:

  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来进入活动并开展活动的,感觉与孩子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尝试着以孩子们的玩伴这一角色进入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发现,让孩子们感到我是他们的大朋友,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使孩子们能大胆地来提问。

6、小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传声筒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活动,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2、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培养他们喜欢玩科学小游戏的兴趣。

  3、引导幼儿体验与同伴协作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大胆交往的能力。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玩“悄悄话”游戏的经验。

  2、空心传声筒、实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3、记录单一张。

  三、活动过程:

  (―)幼儿玩纸筒。

  1、引导幼儿观察纸筒的外形特征。

  (出示纸筒)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鼓励幼儿自由玩纸筒。

  3、幼儿交流游戏玩法

  师:刚才你们是怎样玩的?(幼儿大胆表述)

  (二)引导幼儿用纸筒玩“悄悄话”的游戏,体验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

  启发幼儿玩“悄悄话”游戏并交代要求:我们用纸筒的一头对准好朋友的耳朵,用嘴巴对准纸筒轻轻地说一句话。

  (1)师生互动玩“悄悄话”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玩“悄悄话”游戏。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我们一起告诉大家。

  小结:今天我们发现这个纸筒可以传声音,我们就给这个纸筒取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幼儿与客人老师玩“悄悄话”的游戏,体验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1、幼儿与客人老师游戏。

  老师出示实心的传声筒:这个传声筒也想玩游戏,这次跟谁玩呢?后面有许多的客人老师也想玩悄悄话的游戏,我们每人拿一个黄色的传声筒,用刚才的方法去和客人老师玩一玩。

  2、鼓励幼儿寻找原因并总结。

  师:客人老师听清楚悄悄话了吗?小朋友听清楚了吗?为什么这次听不清楚呢?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发现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而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

  3、尝试记录

  师:我们把发现记录下来。 空心的传声筒声音清楚,我们怎样记录?实心的传声筒声音不清楚,我们怎样记录?

  (四) 与客人老师再次游戏,结束活动。

  师:客人老师想很清楚的听到悄悄话,小朋友该选怎样的传声筒去跟她们做游戏?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对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表达和交流,孩子们由于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就乐于表达和交流。

  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环境体现自由性。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比一比中自由探索, 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活动内容凸现生活性。活动中的内容都是来自幼儿生活中的内容。3、活动过程呈现轻松性。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比较轻松,打破了以往的教于学的模式。4、活动策略的多样性。5、教师的角色转变。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来进入活动并开展活动的,感觉与孩子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尝试着以孩子们的玩伴这一角色进入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发现,让孩子们感到我是他们的大朋友,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使孩子们能大胆地来提问。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和我走的很近,每个幼儿都愿意说、乐于说,而且效果较好。

7、小班科学优质课有趣的传声筒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传声筒》含反思

  1.探究声音在管状物体里传播的现象。

  2.感受声音传播这一科学现象的神奇,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多段塑料管子、多个塑料弯头、可以塞进塑料管子的布头若干。

  2.《声音传播》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用一根塑料管子做“传声筒”,两人一组玩传递“悄悄话”的游戏:请出声筒口的幼儿轻轻说话,看听筒口的幼儿是否能听清楚。

  2.引导幼儿两人合作拼出不同长短、不同形状的传声筒,两人一组玩传递“悄悄话”的游戏,一人在一端轻轻说话,一人在出口处倾听,试一试两个传声筒都能听见声音吗?传出的声音是否一样大?

  3.引导幼儿几人合作拼出有多个听筒的传声筒,组织幼儿玩多人“打电话”游戏。

  (1)制作有一个说话口,两个同样长短听筒的传声筒,三人一组做游戏。听筒口的两个孩子一段时间后互换位置,听听两个听筒口的声音是否一样大、一样清晰。

  (2)制作有一个说话口,三个同样长短听筒的传声筒,四人一组做游戏。听筒口的三个孩子一段时间后互换位置,听听三个听筒口的声音是否一样大、一样清晰。

  4.引导幼儿在塑料管里塞上布条,比较塞上布条和不塞布条的塑料管在传声上有什么不同。

  5.通过观看教学挂图或课件,了解生活中通过管道扩音的例子,如用扩音喇叭说话、用听诊器听心脏的跳动等。

  活动延伸:

  可在幼儿园走廊里安装较长的'传声筒。

  活动反思:

  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来进入活动并开展活动的,感觉与孩子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尝试着以孩子们的玩伴这一角色进入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发现,让孩子们感到我是他们的大朋友,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使孩子们能大胆地来提问。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推荐 喂小兔_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各种各样的冷饮 _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虫子和苹果_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秋天的水果_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有营养的大萝卜_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好吃的桔子_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它们到哪里去了_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有趣的盖子_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各种各样的味道(生成)_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小班科学动物教案20篇 小班科学认识小动物教案20篇 科学教案小班100篇关于投影 小班科学教案100篇 幼儿小班科学小实验教案100篇 幼儿小班科学教案100篇精品 小班幼儿科学教案100篇名称 小班下学期科学活动教案40篇 小班上学期科学活动教案40篇

最新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蛋宝宝站起来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认识荷花、藕、莲子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冬眠的动物醒来啦!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公开课调皮的大皮球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公开课小耳朵听一听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公开课漂亮的花围巾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和三角形娃娃交朋友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复习三的形成及意义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优质课调皮的大皮球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小班安安全全玩滑梯教案反思 小班游戏大家来做操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小熊的生日宴会教案 小班数学公开课糖果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筷子真好玩教案反思 小班综合课认识蝌蚪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三角形 小班美术好吃的饼干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路边的小草教案反思 小班夏天蛤蟆吃西瓜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