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健康小蚱蜢学跳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熟练的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会轻轻落地。
2.喜欢参加跳跃活动,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上布置好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高度分别是20cm、30cm、40cm,皮筋的左右距离约为2m。
2.《蓝精灵》《小白船》音乐CD(带盒),便携式音箱一个。
3.地垫4~5块。
活动过程
1.玩游戏“小蚱蜢练本领”,做好热身运动。
教师扮演蚱蜢妈妈,幼儿扮演小蚱蜢,大家一起在“草地”上联系本领,通过走、转身、跳等动作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重点活动腰和下肢关节。
2.探索、尝试,学习双脚向上跳的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自由跳跃,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师和幼儿一起说儿歌“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脚一翘,那个有我跳的高!”说完以后幼儿自由练习向上跳跃,体验跳跃带来的愉悦。
3.自由练习跳跃障碍区,探索最佳的跳跃方法。
教师提问:怎样才能轻松地跳过不同高度的皮筋?鼓励幼儿积极尝试,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示范讲解,引导幼儿学习双脚向上跳的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在一起,膝盖弯曲,上交用力蹬地向上跳起,前脚掌先轻轻着地。
幼儿选择场地。按照动作要领尝试、练习向上跳过不同高度的皮筋。教师观察幼儿动作,指导幼儿重点练习屈膝蹬地和前脚掌先落地的动作。
4.玩游戏“小蚱蜢跳高比赛”,巩固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及规则:必须双脚向上跳过皮筋;跳过皮筋时双脚尽量不要碰到皮筋;轻轻落地。小蚱蜢分成四组,听到信号后从起点出发,依次跳过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后从右侧返回终点,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向上跳的动作正确、速度快。
播放欢快的音乐《蓝精灵》,幼儿分组游戏2~3次,教师根据幼儿的身体情况和情绪反应随时调整活动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5.评析游戏情况,鼓励动作正确的幼儿。
播放舒缓的音乐《小白船》,教师和幼儿一起坐在垫子上,随音乐做放松运动,重点放松腰部和腿部。
活动延伸:
利用皮筋和户外的小台阶,带领幼儿经常练习双脚向上跳、向下跳的动作,提高幼儿原地跳跃的动作水平。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2、大班健康小动物学本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要领,能跳过80~90厘米宽的距离。
2、喜欢参加集体体育游戏,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树立初步的规则意识。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要领。
难点:能跳过80~90厘米宽的距离。
活动准备:
各种小动物胸卡图片(袋鼠、松鼠、兔子、青蛙各8个)、挂有大图片的小树作为森林。《春天在哪里》、《狂欢曲》音乐磁带、CD机
布置场地:围一块四方场地作"森林",在"森林"中画出四条跑道(每条跑道1.5米宽),荷叶板(之间距离相隔70~90厘米)
活动过程:
1、队列练习:左右分队走。
2、准备活动,充分活动身体。
幼儿自由选择模仿小动物跳,激发其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带领幼儿逐一模仿四种动物的动作,有节奏地蹲、起和跳跃,并做好膝、踝关节及上肢、腰的前后绕环等准备活动,使幼儿上下肢、踝关节得到充分活动。
师:瞧,今天的天气真好,小动物们,让我们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3、小动物学本领,教师示范动作,体验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教师扮演小动物的老师,幼儿扮演小动物。
师:春天到了,森林里可真热闹,小动物们正要准备一场跳远比赛,看看哪个本领大,比比哪个最灵活,哪个小动物跳得快来跳得远。不过在比赛之前,先要跟我小熊老师学本领。
从一张荷叶跳到另一张荷叶(立定跳远)。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提出问题"怎样跳可以跳的更远?怎样落地才能更稳。"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请幼儿示范动作,并归纳立定跳远的基本要领,幼儿自由尝试。
----屈膝向下蹲,两臂向后摆,上身稍前倾,两腿用力蹬,两臂向前摆,一二三我最棒。
预备,腿微曲、臂向后摆动、;起跳,腿蹬直,同时用力向前摆臂,身体向前上跳出;落地,屈膝全蹲落地。
5、游戏:比比谁的本领大。反复进行游戏两遍。
教师扮演小熊老师,将幼儿分成四组,分别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小熊老师"将"小动物"带到跑道上,介绍场地及布置,并提出进行比比谁的本领大的游戏。
师:小动物们我们先训练到这,该比一比我们的真本领啦,随我一起到森林比赛去吧。
6、结束游戏:在音乐伴奏下,教师带领小动物们做放松整理活动,拍打上肢和下肢,双臂上举做深呼吸。
师:比赛了一天,可真累啊,快擦擦汗。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
师:小动物们,让我们回家休息一会儿,请你们一起帮我整理好器具再回家好吗?"
调整的问题:
1 教师示范动作必须准确
2 场地设定变成行进跳
解决办法:
1 教师示范规范动作
2 把荷叶板减少为两个
活动反思:
生物仿生方法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它是人类善于学习和创新的精神体现,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我向动物学本领”这一主题活动中,引导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多元的角度去感知、体验各种各样的仿生现象,把一些个别的零星的信息转化为共同的兴趣点;在各类互动游戏中体验“仿生”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和精彩;同时给予幼儿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幻想,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向往。通过实践,我们发觉这一活动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幼儿经验、视野的扩展和潜能的发挥,不知不觉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3、大班主题小青蛙跳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及勇敢、关心他人的品质。
引导幼儿练习从高处往下跳,发展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
在学青蛙跳的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
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重难点
发展幼儿身体平衡能力
引导幼儿练习从高处往下跳
活动准备
前经验准备:热身运动
物质准备:半月摇若干,装饰成池塘的轮胎若干(不同高度), 小蝌蚪若干
活动过程导入:
热身运动——小蝌蚪变青蛙小蝌蚪们跟着妈妈在池塘里学游泳。
基本环节:
1、幼儿尝试从一定高度的“岸”跳进“池塘”。提醒幼儿先站上“岸”,再往下跳。
2、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幼儿仔细观察,教师讲解并示范。
3、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高度的“池塘岸”往下跳水。(重点:脚并拢、膝盖)
4、比比谁跳得轻、跳得远,幼儿再次尝试。
活动延伸
每天晨间活动可以练习小青蛙跳跳跳
反思:
幼儿初步掌握“从高处往下跳”的动作要领后,需要通过游戏或提高难度来保持他们的兴趣,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跳的动作,避免枯燥的纯动作练习,因此,教师分别提出跳得高、远、轻的要求,使每次练习各有侧重点。
4、大班健康小蚱蜢学跳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熟练的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会轻轻落地。
2.喜欢参加跳跃活动,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上布置好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高度分别是20cm、30cm、40cm,皮筋的左右距离约为2m。
2.《蓝精灵》《小白船》音乐CD(带盒),便携式音箱一个。
3.地垫4~5块。
活动过程
1.玩游戏“小蚱蜢练本领”,做好热身运动。
教师扮演蚱蜢妈妈,幼儿扮演小蚱蜢,大家一起在“草地”上联系本领,通过走、转身、跳等动作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重点活动腰和下肢关节。
2.探索、尝试,学习双脚向上跳的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自由跳跃,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师和幼儿一起说儿歌“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脚一翘,那个有我跳的高!”说完以后幼儿自由练习向上跳跃,体验跳跃带来的愉悦。
3.自由练习跳跃障碍区,探索最佳的跳跃方法。
教师提问:怎样才能轻松地跳过不同高度的皮筋?鼓励幼儿积极尝试,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示范讲解,引导幼儿学习双脚向上跳的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在一起,膝盖弯曲,上交用力蹬地向上跳起,前脚掌先轻轻着地。
幼儿选择场地。按照动作要领尝试、练习向上跳过不同高度的皮筋。教师观察幼儿动作,指导幼儿重点练习屈膝蹬地和前脚掌先落地的动作。
4.玩游戏“小蚱蜢跳高比赛”,巩固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及规则:必须双脚向上跳过皮筋;跳过皮筋时双脚尽量不要碰到皮筋;轻轻落地。小蚱蜢分成四组,听到信号后从起点出发,依次跳过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后从右侧返回终点,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向上跳的动作正确、速度快。
播放欢快的音乐《蓝精灵》,幼儿分组游戏2~3次,教师根据幼儿的身体情况和情绪反应随时调整活动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5.评析游戏情况,鼓励动作正确的幼儿。
播放舒缓的音乐《小白船》,教师和幼儿一起坐在垫子上,随音乐做放松运动,重点放松腰部和腿部。
活动延伸:
利用皮筋和户外的小台阶,带领幼儿经常练习双脚向上跳、向下跳的动作,提高幼儿原地跳跃的动作水平。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5、中班体育小蚱蜢学跳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地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2.能有效地改进落地动作,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具有集体意识和竞争精神。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布置好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分配角色,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小蚱蜢,跟着妈妈学本领。
2.幼儿排成一路纵队,利用幼儿园活动场地上的障碍物(如树木、运动器械等)练习绕过障碍走、跑的能力。
3.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做模仿操(教师自编)。
(二)出示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引导幼儿探索怎样跳过去。
1.教师: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今天我们就要学跳高,你们试一试怎样才能跳过皮筋呢?
2.幼儿第一次尝试。
3.教师:你们是怎样跳过去的?
4.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跳过皮筋的方法。
5.教师示范“双脚向上跳”的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小腿一弯用力蹬地向上向前跳起,双脚轻轻落地。
6.练习活动:幼儿按要求分散练习,尝试跳不同高度的皮筋,教师做具体指导。
7.幼儿探索“轻轻落地”的动作要领。
8.请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前脚掌先落地、腿要弯曲的动作要领。
9.幼儿四散自由练习,体验轻轻落地的动作要领。
(三)游戏“小蚱蜢跳高比赛”。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小蚱蜢分成若干组,听到信号后,跳过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后从皮筋下爬回来,看哪组先完成。
2.幼儿游戏2~3次,视幼儿的身体状况和情绪而调整。
(四)放松活动。
1.教师:今天小蚱蜢真能干,学会了跳高的本领!你们不怕苦、不怕累,练得很辛苦。现在我们休息一下吧!
2.教师和幼儿针对腿部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
晨间活动:晨间活动时,在场地上布置不同高度的皮筋,让幼儿继续练习向上跳的动作,皮筋的数量和高度可逐步增加。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6、中班儿歌小蚱蜢学跳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在秋天活动的昆虫的各种特征。
2、体会儿歌的韵律,对儿歌产生兴趣并有节奏地朗诵。
3、想像小蚱蜢骄傲时的语气神态,创编动作大胆表演,感受自由表达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秋天聚会》。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你们知道秋天都有哪些昆虫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有哪些昆虫(手指着图片,幼儿跟着一起观察昆虫)
幼儿:小蜜蜂、小蜻蜓、螳螂、七星瓢虫、小蚂蚁、小蚱蜢
师:这些小昆虫都有什么特点?
幼儿:小蜜蜂:会飞,辛勤采花粉。小蜻蜓:会飞,捉害虫。螳螂:会飞,会爬。七星瓢虫:会飞,会爬。小蚂蚁:会爬,辛勤地筑巢、储备粮食。小蚱蜢:会跳。
2、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小蚱蜢吗?"
幼儿:"见过、没见过"
师:你知道小蚱蜢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
幼儿:会跳。(如果幼 儿回答不出,可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图片上的小蚱蜢在做什么?-跳高",由此得出小蚱蜢的特殊本领是跳高)
二、初步理解儿歌
1、师:(看挂图)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草么?幼儿:狗尾草
师:有一天,小蚱蜢在草丛里跳高,它一跳跳上狗尾草。
2、师:小朋友,你是怎么跳高的?(请一个幼儿上来示范他怎么跳高)
师:小朋友跳得真棒,小蚱蜢也是这样跳的,它腿一弹,脚一翘,就跳得好高好高,它可骄傲了,它得意的说:"哪个有我跳得高"。
师:得意的动作怎么做?(动作:双手叉腰,眼睛朝上看,用手拍拍胸脯,竖起大拇指)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做得意的动作。
3、师:可是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你们猜猜,小蚱蜢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自由想象)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小蚱蜢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蚱蜢啊正得意呢,突然,草一溜,它摔了一跤,从狗尾草上摔了下来。
4、师:小朋友们,平时你摔跤了,撞到头了,会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头上会肿起一个大包包)把动作做出来。(摔跤了,用手摸摸自己的头)
师:欸,小蚱蜢也和小朋友一样,草一溜,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三、学习儿歌
1、师:老师把刚刚的故事改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吧。儿歌的名字叫《小蚱蜢学跳高》
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弹,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草一溜,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幼儿逐句跟教师学儿歌)
2、教师小结:小蚱蜢光顾着跳高,它一跳就跳上了狗尾草,可得意了,它骄傲的说:"哪个有我跳得高"(这句让幼儿回答),可是,小蚱蜢只顾着骄傲,却没有注意到草尖又软又滑,结果就摔了下来。我们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不爬到危险的地方,不要从高高的地方跳下来,更不能取得一点小成绩就骄傲起来。
3、幼儿自己把儿歌再朗诵一遍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把儿歌念一遍。
四、表演游戏
根据儿歌内容,幼儿模仿小蚱蜢的跳跃动作,表现出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后的得意和摔跤后痛苦的表情。
师:老师要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当小蚱蜢,其他小朋友一起念儿歌,看看我们的小蚱蜢怎么表演我们的儿歌。
五、结束环节
[附] 儿歌《小蚱蜢学跳高》
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溜,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教学反思: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生动地表现小蚱蜢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活动出现了**;幼儿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儿歌。但幼儿在情感上能否接受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大的情绪,这还得在今后活动中多灌输。
7、中班语言小蚱蜢学跳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在秋天活动的昆虫的各种特征。
2、体会儿歌的韵律,对儿歌产生兴趣并有节奏地朗诵。
3、想像小蚱蜢骄傲时的语气神态,创编动作大胆表演,感受自由表达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5、体验儿歌游戏的乐趣。
一、导入。
1、师:你们知道秋天都有哪些昆虫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有哪些昆虫(手指着图片,幼儿跟着一起观察昆虫)
幼儿:小蜜蜂、小蜻蜓、螳螂、七星瓢虫、小蚂蚁、小蚱蜢
师:这些小昆虫都有什么特点?
幼儿:小蜜蜂:会飞,辛勤采花粉。小蜻蜓:会飞,捉害虫。螳螂:会飞,会爬。七星瓢虫:会飞,会爬。小蚂蚁:会爬,辛勤地筑巢、储备粮食。小蚱蜢:会跳。
2、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小蚱蜢吗?"
幼儿:"见过、没见过"
师:你知道小蚱蜢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
幼儿:会跳。(如果幼 儿回答不出,可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图片上的小蚱蜢在做什么?-跳高",由此得出小蚱蜢的特殊本领是跳高)
二、初步理解儿歌
1、师:(看挂图)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草么?幼儿:狗尾草
师:有一天,小蚱蜢在草丛里跳高,它一跳跳上狗尾草。
2、师:小朋友,你是怎么跳高的?(请一个幼儿上来示范他怎么跳高)
师:小朋友跳得真棒,小蚱蜢也是这样跳的,它腿一弹,脚一翘,就跳得好高好高,它可骄傲了,它得意的说:"哪个有我跳得高"。
师:得意的动作怎么做?(动作:双手叉腰,眼睛朝上看,用手拍拍胸脯,竖起大拇指)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做得意的动作。
3、师:可是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你们猜猜,小蚱蜢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自由想象)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小蚱蜢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蚱蜢啊正得意呢,突然,草一溜,它摔了一跤,从狗尾草上摔了下来。
4、师:小朋友们,平时你摔跤了,撞到头了,会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头上会肿起一个大包包)把动作做出来。(摔跤了,用手摸摸自己的头)
师:欸,小蚱蜢也和小朋友一样,草一溜,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三、学习儿歌
1、师:老师把刚刚的故事改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吧。儿歌的名字叫《小蚱蜢学跳高》
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弹,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草一溜,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幼儿逐句跟教师学儿歌)
2、教师小结:小蚱蜢光顾着跳高,它一跳就跳上了狗尾草,可得意了,它骄傲的说:"哪个有我跳得高"(这句让幼儿回答),可是,小蚱蜢只顾着骄傲,却没有注意到草尖又软又滑,结果就摔了下来。我们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不爬到危险的地方,不要从高高的地方跳下来,更不能取得一点小成绩就骄傲起来。
3、幼儿自己把儿歌再朗诵一遍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把儿歌念一遍。
四、表演游戏
根据儿歌内容,幼儿模仿小蚱蜢的跳跃动作,表现出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后的得意和摔跤后痛苦的表情。
师:老师要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当小蚱蜢,其他小朋友一起念儿歌,看看我们的小蚱蜢怎么表演我们的儿歌。
五、结束环节
[附] 儿歌《小蚱蜢学跳高》
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溜,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教学反思: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生动地表现小蚱蜢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活动出现了**;幼儿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儿歌。但幼儿在情感上能否接受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大的情绪,这还得在今后活动中多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