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社会我们的小书城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纲要》
中指出:
幼儿需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
规则。在幼儿的生活中到处有规则,如:区角规则,游戏规则等等。
阅读区的活动一直以来都比较单一、
薄弱,
而本次活动就是让幼儿了
解在阅读活动中也同样存在着许多规则,
只要大家共同来遵守这些规
则,
这样活动时就会更加井然有序,
而这些规则需要用孩子理解的语
言来表现,
孩子们自己来设计标志制定规则。
标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符号给大家带来了方便,幼儿对于标志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
因此大家有活动经验比较有兴趣,
多媒体
的运用特别是同龄幼儿的录像更是抓住的幼儿的目光。
通过小组的不
断研磨,第一次活动时整个活动的环节、轮廓已经基本清楚,重点理
解爱护图书、安静阅读和图书借阅三方面规则,活动的气氛很好。第
二次活动时精简了多媒体课件,
同时增加了整理图书这一环节,
每一
环节中以图文形式的儿歌小结加深幼儿的印象。
不过活动气氛又略显
冷清了些。
第三次活动中各个环节更紧扣合理,
活动一开始以介绍新
朋友直接切入主题,
给幼儿一种神秘感,
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到活动中。
通过多媒体课件用讨论的方法进行本次教学活动,
重点探讨在我们阅
读区中需要注意和遵守的规则,爱护图书、安静阅读、借阅图书和整
理图书四方面规则,
最后以儿歌形式来总结归纳明确规则。
幼儿以具
体形象思维为主,选用“录像”和“图示”的手段,把幼儿应掌握的
规则具体形象地通过对比展示出来,
这样容易被幼儿接受,
幼儿记忆
也较深刻。
当然,
活动还有不少不足之处,
像老师的引导语的指导性可更强
一些;丰富幼儿的合作经验;多媒体出示的儿歌幼儿看的很清楚,如
果加上动听的音效就更加声情并茂。
最后制作的标志思路单一,
呈现
的形式有些凌乱,这些细节需要进一步研磨、讨论。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应仅仅局限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开展。幼儿的早期阅读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每个家长的积极参与。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亲子活动,使家长意识到自己应成为孩子阅读的启蒙老师。
2、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们的名字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经常听到本班幼儿互相探讨自己的名字,说自己的名字是谁起的,是什么意思。有时还因为名字小朋友之间出现不愉快的事,特设计本节课。
活动目标
1. 知道名字的作用。
2. 了解姓名的组成。
3. 体会自己名字的含义。
4.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知道名字的作用。
难点: 体会名字的含义。
活动准备
1. 了解百家姓中的姓氏。
2 . 向家长请教自己名字的含义。
活动过程
1. 教师一一点名,由此引入本节课:我们的名字。
2. 讲解名字的作用。姓名是一种代号,用来代表一个人,是区别于他人的一种标记。
3. 利用写好的卡片让幼儿了解姓名的组成。
4. 找几名幼儿说一说自己名字的含义.讲解有的名字寄托着爸爸妈妈的希望,有的名字有特殊的意义…
5 .游戏
“请你猜猜他是谁”教师说出某个小朋友的名字的含义,请幼儿猜出姓名。
6.让幼儿大胆的用语言 绘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主要考虑让幼儿知道名字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才不至于互相拿名字开玩笑取乐,以至于发生一些不愉快。通过教学达到了这个目的,部分幼儿也知道了自己名字的含义,知道姓名的组成。但在活动中部分幼儿不积极,我想可能是游戏活动没引起孩子的兴趣,在今后备课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3、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勤劳的小蜜蜂》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随着季节的变化,蝴蝶、蜜蜂都飞来了,这些也引起了幼儿的极大兴趣。在一次户外散步的过程中,孩子在园内的花丛中,看到了许多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它们就是小蜜蜂的?能靠近它们吗?它们在花丛中干吗呢?”我一些问题的抛出后,更是引起了幼儿其他的兴趣。孩子们零散的经验告诉我:小蜜蜂在采蜜,小蜜蜂会刺人……于是,设计此次整合性的活动。通过活动,多方位提升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经验。活动先从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装扮成为小蜜蜂,在故意投放错误的材料中,体现层次性,让幼儿从中巩固认知蜜蜂的明显特征。再到游戏体验小蜜蜂采蜜的辛苦,从中整合了音乐,运动活动。再自然延伸到了喝蜂蜜水的生活活动中去。在一定情景中采用了探索发现法,操作法,游戏法等。
1、 从孩子们的“热点”出发,以《纲要》中“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发展儿童的重要资源。”这一精神为依据,本着“来源于生活,服务于教学”的环境教育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桔子宝宝的成长”系列活动,从而将环境资源转化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因素。
2、 学习活动《勤劳的小蜜蜂》是其中的一个活动。结合自己正在研究的《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这一课题中小班的阶段目标,本次活动重在幼儿情感的激发与表达,让孩子在看看、听听唱唱的活动中自然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模仿蝌蚪与青蛙的运动方式与动作,体验乐趣。
2、乐意参与集体游戏,在熟悉的音乐与儿歌中大胆表现。
3、培养学生的模仿的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看看、扮扮、说说过程中,了解蜜蜂的基本特征。
难点:通过活动,体验小蜜蜂采蜜辛勤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蜜蜂触角,衣服,尾巴人手一份,其他小动物的角(如兔子耳朵, 猫耳朵),衣服(斑马衣服),尾巴(其他形状:长长圆圆的等)若干。
前期活动:小蜜蜂的歌曲。
幼儿经验: 有关春天的小动物的认知经验。
环境创设: 红、黄、蓝花丛布置。
活动过程
兴趣导入——操作体验(扮一扮)——游戏体验——活动延伸
1、兴趣导入:
(1)播放声音:蜜蜂嗡嗡叫。
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2)出示图片:蜜蜂。
一起来看看小蜜蜂在干什么?(播放动画、音乐)
让幼儿一起唱动画里的歌曲。
(3)过渡:原来勤劳的小蜜蜂去采蜜。今天,我们来学学小蜜蜂去采蜜,先要把自己打扮成小蜜蜂。
2、操作体验:
(1) 让幼儿自主选择衣物,打扮自己,把自己装扮成小蜜蜂。(材料投放了许多不是小蜜蜂特征的东西。让幼儿在选择中,认知小蜜蜂的明显特征:短触角,黄黑条身体,尖尾巴。)
(2) 师见幼儿打扮差不多后,在外打扮成蜜蜂妈妈出场:谁是我的蜜蜂宝宝呢?小蜜蜂应该和蜜蜂妈妈长的一个样,有……(蜜蜂妈妈的出场,让幼儿对照着自己或是互相检查小蜜蜂的装扮是否正确?师从中引导强调了蜜蜂的明显特征。)
3、游戏体验:
(1)打扮好了,小蜜蜂要跟着蜜蜂妈妈去采蜜了。(放音乐,幼儿熟悉的小蜜蜂歌曲,飞到了花丛中。)
(2)幼儿自主采蜜,听指令采蜜。
(3)师:累不累?蜜蜂采蜜真辛苦。你喝过蜂蜜吗?什么味道的?喝了蜂蜜有什么好处?
4、活动延伸:
采蜜采得真辛苦,嘴巴也干了,一起去喝蜂蜜泡的水。延伸生活活动:喝水。
教学反思
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好奇点,创造条件,让幼儿在直接体验中学习,师在让幼儿自主探索中引导。学习的内容体现综合性,根据本班幼儿的经验与能力特征,创设富有一定挑战性的环节。让幼儿有效学习。在玩中学,使幼儿经验、视野得到拓展,潜能得到发挥。运动活动是幼儿前期经验的回顾与表现,在回顾与表现中,乐意模仿,锻炼身体,喜欢集体游戏。学习活动是一次综合性的活动,多方位提升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经验,并有效渗透生活,运动,游戏。通过这次活动使孩子们开拓了视野,在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知识。
4、大班社会我们的小书城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纲要》
中指出:
幼儿需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
规则。在幼儿的生活中到处有规则,如:区角规则,游戏规则等等。
阅读区的活动一直以来都比较单一、
薄弱,
而本次活动就是让幼儿了
解在阅读活动中也同样存在着许多规则,
只要大家共同来遵守这些规
则,
这样活动时就会更加井然有序,
而这些规则需要用孩子理解的语
言来表现,
孩子们自己来设计标志制定规则。
标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符号给大家带来了方便,幼儿对于标志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
因此大家有活动经验比较有兴趣,
多媒体
的运用特别是同龄幼儿的录像更是抓住的幼儿的目光。
通过小组的不
断研磨,第一次活动时整个活动的环节、轮廓已经基本清楚,重点理
解爱护图书、安静阅读和图书借阅三方面规则,活动的气氛很好。第
二次活动时精简了多媒体课件,
同时增加了整理图书这一环节,
每一
环节中以图文形式的儿歌小结加深幼儿的印象。
不过活动气氛又略显
冷清了些。
第三次活动中各个环节更紧扣合理,
活动一开始以介绍新
朋友直接切入主题,
给幼儿一种神秘感,
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到活动中。
通过多媒体课件用讨论的方法进行本次教学活动,
重点探讨在我们阅
读区中需要注意和遵守的规则,爱护图书、安静阅读、借阅图书和整
理图书四方面规则,
最后以儿歌形式来总结归纳明确规则。
幼儿以具
体形象思维为主,选用“录像”和“图示”的手段,把幼儿应掌握的
规则具体形象地通过对比展示出来,
这样容易被幼儿接受,
幼儿记忆
也较深刻。
当然,
活动还有不少不足之处,
像老师的引导语的指导性可更强
一些;丰富幼儿的合作经验;多媒体出示的儿歌幼儿看的很清楚,如
果加上动听的音效就更加声情并茂。
最后制作的标志思路单一,
呈现
的形式有些凌乱,这些细节需要进一步研磨、讨论。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应仅仅局限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开展。幼儿的早期阅读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每个家长的积极参与。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亲子活动,使家长意识到自己应成为孩子阅读的启蒙老师。
5、大班社会活动我们的小书城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图书馆借阅图书的基本规则。
2、通过说一说、做一做,引导幼儿遵守图书馆规则。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们的小书城》。
2、幼儿操作材料:圆形卡纸、笔、每组一张《图书馆规则》。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位神秘的新朋友,想认识吗
?
(二)观看课件,了解图书馆规则
1
.课件片断一:爱护图书。
师: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
幼:有人看书时乱涂乱画;不对,破坏图书。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小结:看书时要爱护图书,
一页一页的翻,这样图书才更愿意和我们
做朋友。
儿歌:图书图书人人爱,保护图书一起来。
(课件)
师:好,跟图书管理员接着参观吧
2
.片断二:安静阅读。
师:这些小朋友看书时在做什么?对吗?幼:大声讲话,安静看
书。
小结:你所说的真好,要安安静静看书,不大吵大闹,不影响别人。
儿歌:图书馆里要安静。
(课件)
师:接下来在哪儿,一起来看一看
3
.片断三:借阅图书。
师:这些小朋友拿着书在做什么?人多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
幼:登记,排队
小结:在图书馆借书一定要出示借书卡,让管理员登记你借的书名,
看完了还要去登记,人多是要排队,不然会给大家带来麻烦。
儿歌:借书要有借书卡。
(课件)
师:这些小朋友排好队借书看了,我们继续参观吧。
4
.片断四:整理图书。
A
:看完书了,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对吗?幼:乱放,不对。
B
:我们应该怎么做?幼:整理好;给图书排个队。
小结:
看完书要放回原处,
给图书排个队,
就象刚才那些小朋友一样。
儿歌:看完图书放放好,图书回变更美丽。
(课件)
(三)师幼小结。
1
、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念念儿歌,巩固图书馆规则。
师:你们平时看书时候能做到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
、出示幻灯片、了解更多规则。
师:除了这些,看书时我们还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幼:排队;整理椅子、书;一页一页翻;安静地看书;出示借书
卡;修补。
(四)引导幼儿讨论。
师:
我们班也有一个休闲书屋,
在这里看书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呢?
请几个幼儿交流。
(五)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标志。
1
、提问:你们说的真好,那有什么办法让大家一看就能明白图书馆
里的规则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呢?
师:我们一起帮我们班的休闲书屋制作一些标志,好吗?
2
、操作要求
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组长组织组员设计不一样的标志;
相好后
画在圆形卡纸上,
需要写说明的幼儿请老师帮忙;
最后组长把画好的
标志贴在《图书馆规则》上。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