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科学西红柿和小黄瓜(物体与物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感知西红柿、黄瓜的特征,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西红柿与小黄瓜若干,提篮人手一个。
(2)各组贴有西红柿与小黄瓜标志的篮子各一个;餐盘若干。
(3)湿纸巾人手一条.切好的西红柿、小黄瓜若干;小碟子、汤匙人手一套;白糖若干。
活动指导:
1.初步感知。
★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了解西红柿与小黄瓜的外形特征o
2.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主要特征o
★幼儿人手一个西红柿,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西红柿的外形特征:西红柿是圆圆的.红红的身体,滑滑的。它的身体软软的,摸起来凉凉的。
★鼓励幼儿看看并摸摸小黄瓜,然后说出其特征:又绿又长。
★引导幼儿通过与小黄瓜的比较,了解西红柿的特征。
o比较西红柿和小黄瓜的颜色、形状、大小。
o观察切开的西红柿与小黄瓜,在比较中了解西红柿的内部特征。(有红红的肉,有籽,还有许多汁流出来。)
★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你看到了什么?摸了觉得怎样?用鼻子闯到什么气味?
★小结:西红柿外表是又圆又红的,顶上有绿色的叶子;切开后里面果肉的颜色是浅红的,有汁和籽,摸起来光滑皮薄。未切开前没有味道,切开后有点酸的气味。
3.品尝西红柿、黄瓜,感知味道,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引导语:西红柿有什么作用?你吃过西红柿吗?是怎么吃的?
★引导幼儿了解西红柿的吃法---西红柿汁、西红柿蛋汤、西红柿炒蛋等;知道吃西红柿有益于身体健康。
★将切好的西红柿、黄瓜分发给每组。引导幼儿用小碟子、汤匙取出自己想要的份额。
或加糖或不加糖。
★提出品尝要求:将手擦干净(洗})后品尝;品尝时注意卫生;吃完后将碟子、汤匙放在指定的地方、用纸巾擦嘴等。
★幼儿边品尝边自由交流:西红柿有酸酸甜甜的味道;黄瓜脆脆的,很清淡.
★在品尝中自由结束活动。
活动建议
◆生活活动:日常进餐中引导幼儿观察西红柿菜肴,鼓励幼儿不挑食。
◆区域活动:自然角种植西红柿,引导幼儿观察种植的西红柿并参与浇水、照管。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活动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在仔细触摸比较,有的在细细品尝味道,有的在认真观察外形很快他们就都有了自己的发现。
2、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黄瓜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黄瓜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运用感官从外往里的观察。
3.知道黄瓜有营养,多吃蔬菜身体好。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炒,拌黄瓜各一份,黄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黄瓜,演示讲解
1.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2.请小朋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黄瓜上有许多毛毛的小颗粒。
3.把黄瓜切开,,请孩子观察认识并表达:黄瓜里面是白白的的,中间有籽。
4.请你想一想黄瓜可以怎么吃!
二、教师操作,幼儿品尝
1.现场做凉拌黄瓜,并边做边讲解,把预先预备好的成品拿上来:炒黄瓜,凉拌黄瓜。
2.请孩子品尝,并说说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帮助幼儿说出脆脆的,酸酸的或者香香的等。
三、师生共同小结
黄瓜是绿绿的,长长的,摸上去有许多毛毛的小颗粒,黄瓜的肉是白白的,中间有籽,黄瓜脆脆的,可以凉拌吃,可以炒着吃。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活动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在仔细触摸比较,有的在细细品尝味道,有的在认真观察外形很快他们就都有了自己的发现。
3、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番茄红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番茄是幼儿夏天午点常吃的食物,幼儿经常吃。每次吃番茄的时候,我们班的孩子都吃的很快,不停的说“曹老师,我还要!”我想孩子们这么喜欢吃番茄,可是他们知道番茄是从哪里来的吗?或许可以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切入,带领他们了解番茄的成长过程,通过精心思考后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童趣和优美意境。
2.初步了解番茄成熟的过程。
3.了解番茄的食用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受诗歌童趣和优美意境。
活动难点:了解番茄成熟的过程。
活动准备
1. 教师自制“魔法盒子”、番茄(红、青各一个)帕子一张。
2. 番茄成长过程PPT图片、自编《脸红的番茄故事》。
3. 儿歌《番茄红了》。
活动过程
手指谣:“爸爸开汽车”组织幼儿安静入座。
一、“猜猜我是谁”游戏引入,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出示搭好帕子的魔法盒子,猜里面是什么。
—请坐的好的幼儿上前摸。
魔法盒子里住着乖宝宝,请小朋友上来摸,并说一说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请3个幼儿左右,教师引导说出是硬还是软,猜猜它是谁?)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并引出儿歌。
老师扮做魔法师,魔法棒~变,乖宝宝醒来了,
小朋友你们好!谁来说一说他是什么颜色?(绿色)
我们叫他绿宝宝,它在跟我说悄悄话,仔细听!他说他的好朋友也来了噢,要请小朋友们帮帮忙把他变出来,幼儿:1、2、3变。
幼儿说出颜色,给他取个名字。(红宝宝)
番茄看到这么多的新朋友,有点不好意思,脸红了。
他见到你们很高兴,要送一个好听的故事给你们听。
3.通过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大意,感受童趣。
教师生动的讲述《脸红的番茄》故事。
4.欣赏诗歌。
叮叮(故事主角)给番茄编了一首儿歌,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你们喜欢叮叮的儿歌吗?
(喜欢)。
5. 观看番茄成长过程PPT图片,了解番茄成长过程。
教师逐一播放PPT图片,在旁讲解番茄从幼苗长大—开花—结果—变红。
6.了解番茄食用方法。
提问幼儿吃过番茄吗?是怎样吃的?
(生吃,炒鸡蛋,煮汤)
教师总结吃法:(直接吃、蘸糖吃、炒着吃、煮汤吃)。
7.结束部分:
教师播放《番茄红了》儿歌,幼儿尝试跟随老师做动作。
教师: 小朋友们知道了这么多好吃的菜,我们今天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成好吃的菜肴,
明天到幼儿园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们做成了什么好吃的菜好吗?
让我们一起唱着番茄的歌,开着小火车去做番茄躲猫猫的游戏吧!
教学反思
番茄红了教学活动反思
“绿绿的番茄,等着人来采,等着,等着——急得脸都红了!”
这首歌曲看起来简单好学,活动开展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些难题。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知识面较窄,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活动过程中,我首先:利用游戏《猜猜我是谁》引入课题,再出示装有番茄的魔法盒,让幼儿摸一摸后请他们猜猜是什么东西;
师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说说番茄的颜色,指导幼儿说完整话;让幼儿知道番茄会变色;通过图示,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尝试说出番茄由绿变红的原因;
尝试着和父母一起做好吃的番茄,了解番茄的吃法(直接吃、蘸糖吃、炒着吃、煮汤吃),
通过“颜色的观察”(绿色、红色)——“了解生长过程”——“知道番茄做成的菜肴”的几个步骤,幼儿由现象到特征,充分了解番茄的生长过程及它的用途。在讲述故事时,利用拟人的手法(“番茄等着人来采,等到脸红了”)来表现番茄的生长过程,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形象地诠释了番茄等待成熟的过程,也让幼儿体验了等待的焦急心情。
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没有突出番茄红了的形象特征,活动中思路不是很清晰,没有突出儿歌的重点,作为一堂科学及语言为一体的活动课,忽略了语言的重要性。
提问时,师应稍作引导“番茄可以做成什么好吃的菜?”问题过于成人化,幼儿不能及时回应。
由于之前没有做好课前准备,以至于在活动开展时,个别幼儿不知所以然,学习起来比别人费力些。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尽量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之后的活动设计中,我会大力将设计思路理顺,争取活动目标一次比一次清晰。
4、小班科学活动西红柿和小黄瓜(物体与物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感知西红柿、黄瓜的特征,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西红柿与小黄瓜若干,提篮人手一个。
(2)各组贴有西红柿与小黄瓜标志的篮子各一个;餐盘若干。
(3)湿纸巾人手一条.切好的西红柿、小黄瓜若干;小碟子、汤匙人手一套;白糖若干。
活动指导:
1.初步感知。
★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了解西红柿与小黄瓜的外形特征o
2.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主要特征o
★幼儿人手一个西红柿,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西红柿的外形特征:西红柿是圆圆的.红红的身体,滑滑的。它的身体软软的,摸起来凉凉的。
★鼓励幼儿看看并摸摸小黄瓜,然后说出其特征:又绿又长。
★引导幼儿通过与小黄瓜的比较,了解西红柿的特征。
o比较西红柿和小黄瓜的颜色、形状、大小。
o观察切开的西红柿与小黄瓜,在比较中了解西红柿的内部特征。(有红红的肉,有籽,还有许多汁流出来。)
★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你看到了什么?摸了觉得怎样?用鼻子闯到什么气味?
★小结:西红柿外表是又圆又红的,顶上有绿色的叶子;切开后里面果肉的颜色是浅红的,有汁和籽,摸起来光滑皮薄。未切开前没有味道,切开后有点酸的气味。
3.品尝西红柿、黄瓜,感知味道,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引导语:西红柿有什么作用?你吃过西红柿吗?是怎么吃的?
★引导幼儿了解西红柿的吃法---西红柿汁、西红柿蛋汤、西红柿炒蛋等;知道吃西红柿有益于身体健康。
★将切好的西红柿、黄瓜分发给每组。引导幼儿用小碟子、汤匙取出自己想要的份额。
或加糖或不加糖。
★提出品尝要求:将手擦干净(洗})后品尝;品尝时注意卫生;吃完后将碟子、汤匙放在指定的地方、用纸巾擦嘴等。
★幼儿边品尝边自由交流:西红柿有酸酸甜甜的味道;黄瓜脆脆的,很清淡.
★在品尝中自由结束活动。
活动建议
◆生活活动:日常进餐中引导幼儿观察西红柿菜肴,鼓励幼儿不挑食。
◆区域活动:自然角种植西红柿,引导幼儿观察种植的西红柿并参与浇水、照管。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活动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在仔细触摸比较,有的在细细品尝味道,有的在认真观察外形很快他们就都有了自己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