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数学公开课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想、组合,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
2.大胆想象,尝试运用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拼出各种图案。
3.体验图形分、合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交互式电子白板及课件。
2.电脑若干台。
3.三角形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身体变变变”。教师说咒语,幼儿变成相应的物品。
2.师:有一位懒惰的魔法师,他想制作一种魔法药,只要吃了这种魔法药,不管什么愿望都能实现。
(二)教师讲述故事,初步巩固图形的特征。
1.教师讲述故事至“猫竖起爪子扑向阿姨。”提问:你猜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
幼儿根据图画,自由回答。
2.师:看看大狗是用什么变成的?“方方正正的砖”,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方方正正的?
小结:我们身边的黑板、窗子、书、文具盒……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
3.师:谁愿意试一试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拼成大狗。请个别幼儿在白板上操作。
(三)尝试探索图形之间的转换。
1.继续讲述故事至“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才能下去呢?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的饼干,她想变出一只会飞的大鸟”,可是,圆圆的饼干怎样才能变成小鸟呢?
2.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完成小鸟的拼图。
3.幼儿探索:你能把三角形和正方形变一变吗?
3.继续讲述故事至“咱们避开乌鸦群到湖对面去吧”,可是,她们怎么过河呢?
4.幼儿探索:用三角形拼成其他图形。
(四)幼儿创意拼图。
1.师:魔法师知道哈哈阿姨逃走了,变成了凶恶的大灰狼追了过来,阿姨又念了咒语“圆圈、三角形、方块们,变成比大灰狼更厉害的动物吧。这次,阿姨会变出什么厉害的动物呢,我们也来试一试把。
2.幼儿两人一组,在电脑上进行创意拼图。
3.展示幼儿作品,互相评价。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提供更多的几何图形卡片,供幼儿自由拼搭、分合。
故事: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从前有一个懒惰的魔法师,他非常非常的懒,所以他决定研究一种只要念了咒语就什么都能实现的魔法药,可是他又懒得自己动手做。于是他念起了咒语“天灵灵,地灵灵,给我一个手艺好的厨师,耶!”说完,就出现了一个正在拷饼干的哈哈阿姨。魔法师命令哈哈阿姨制作魔法药。哈哈阿姨做完魔法药,魔法师就把阿姨的饼干全吃了,又香又脆真好吃。魔法师说:以后你就住在这儿给我拷饼干吧。阿姨听了非常生气,就把魔法药全喝光了,魔法师一气之下就把阿姨关了起来。
有一天趁魔法师睡觉的时候,阿姨偷偷地溜了出来。这时,在门口睡觉的猫突然睁开了眼睛,“喵”猫竖起爪子想扑向阿姨。“方方正正的砖头啊,变成勇敢的大狗吧,耶!”就这样,方方正正的砖头飞过来变成勇敢的大狗把猫赶走了。阿姨这才明白,原来她吃了魔法药,可以实现任何魔法。
但是打开门后阿姨惊呆了。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才能下去呢?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的饼干。阿姨把圆圆的饼干拿出来,把其中的几个掰成两半。“圆圆的饼干,半圆的饼干啊,都聚在一起变成一只大鸟吧,耶!”念完咒语,饼干变得越来越大,真的变成了大鸟。
大鸟带着阿姨经过一片三角形的树林,来到了湖边。阿姨对着三角形念了咒语,“长三角、宽三角、大三角、小三角,都聚在一起变成一个大帆船吧,耶!”刚念完咒语,这些三角形就开始移动,“砰”的一下变成了帅帅的大帆船,阿姨和伙伴们坐在帆船上,飘到了湖对岸。
这时,睡醒的魔法师追了出来,他变成了一只凶恶的大灰狼,阿姨看着这么多的图形,这次她会变成什么才能逃脱魔法师呢?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吧。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2、大班数学公开课让谁先吃好呢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让谁先吃好呢》是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将乏味的"排序"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将绘本与数学知识、生活经验完美地结合起来。所以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此次数学活动。在活动设计中,我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境为切入口,利用情境推动幼儿对于高矮、大小和轻重排序经验的不断建构,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让幼儿在活动中表达、探索、操作,潜移默化地学习到数学知识,体验排序带来的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按要求进行轻重排序,尝试记录结果。
3、积极参与排序活动,体验排序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2、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
【教学实施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师: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些动物朋友,看,都有谁呢?数一数,一共有几位?(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
(2)师:这些动物朋友身上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呢?(例如:我们可以叫它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
2、发现桃子引出故事。
(1)师:咦,他们都在看什么呀?(桃子)
(2)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
(3)师:哇,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大桃子,看着就很好吃,馋得动物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6个动物1个桃子,让谁先吃好呢?
二、结合故事,引导幼儿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一)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1)师:"按照个子高矮的顺序吃怎么样?"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说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
(2)师:于是,他们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树开始量身高。请你们仔细的看看,有没有人耍赖皮犯规?
(3)师:对呀,量身高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比,站站直,不能算上耳朵和尾巴。看,他们站好了,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4)师:按照个子高矮的排法,最高的是长颈鹿,所以桃子得它先吃。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1)师:"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发话了。于是,动物们都张大了自己的嘴巴,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按照嘴巴大小的顺序,该怎么排呢?
(2)请个别幼儿在上前操作,比一比进行排序,教师总结。鳄鱼嘴巴最大,该它先吃,如他愿了!
三、引导幼儿按动物的轻重进行记录和排序。
1、讨论比重方法。
(1)师:这下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直说:"不行"。它会要求比什么呢?你们真的说到它心理去了,它就是要按体重的顺序来排。
(2)师:那体重该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
师:想一想,跷跷板是平的代表什么意思?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左边重右边轻呢?
2、教师交待操作要求:为了公平起见,请我们小朋友来做裁判。先看好是哪位小动物在称重,然后数一数跷跷板上石头的数量用数字记录在"石头"下面的格子里,最后看看跷跷板是平的还是翘的,用数字进行排序。
3、幼儿记录,教师观察指导。
4、交流操作结果,教师记录反馈纠正。
5、引导幼儿一同来看着记录表进行体重的排序。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着这张记录表,给小动物们排排体重吧!看来桃子该给最重的犀牛先吃哇。
四、引导幼儿思考逆转排序。
1、师:毛毛虫心想:"比谁最高,长颈鹿是第一名;比谁的嘴巴最大时,鳄鱼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尾巴最长时,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它该比什么得第一呢?
2、对呀,为什么不管什么顺序,都要从最大的开始!毛毛虫也想到了,我们可以反过来嘛,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毛毛虫是第一;要论谁的嘴巴最小,毛毛虫也是第一;耳朵最短、尾巴最短、体重最轻,这第一名不都是毛毛虫嘛!大家一致认同了,于是毛毛虫痛快地钻进桃子里先吃了起来。
四、拓展延伸
1、师: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
2、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动物们依据自身的特点都找到了第一名的地方,其实在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第一名,请你们回去想想自己在什么方面是最厉害的?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以综合活动进行展示,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偏向以数学,通过聆听本活动,让我发现绘本的不同形式的展现,绘本不一定是语言活动的专属,主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细心观察,便能发掘绘本中更多的价值。
3、大班数学公开课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想、组合,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
2.大胆想象,尝试运用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拼出各种图案。
3.体验图形分、合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交互式电子白板及课件。
2.电脑若干台。
3.三角形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身体变变变”。教师说咒语,幼儿变成相应的物品。
2.师:有一位懒惰的魔法师,他想制作一种魔法药,只要吃了这种魔法药,不管什么愿望都能实现。
(二)教师讲述故事,初步巩固图形的特征。
1.教师讲述故事至“猫竖起爪子扑向阿姨。”提问:你猜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
幼儿根据图画,自由回答。
2.师:看看大狗是用什么变成的?“方方正正的砖”,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方方正正的?
小结:我们身边的黑板、窗子、书、文具盒……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
3.师:谁愿意试一试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拼成大狗。请个别幼儿在白板上操作。
(三)尝试探索图形之间的转换。
1.继续讲述故事至“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才能下去呢?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的饼干,她想变出一只会飞的大鸟”,可是,圆圆的饼干怎样才能变成小鸟呢?
2.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完成小鸟的拼图。
3.幼儿探索:你能把三角形和正方形变一变吗?
3.继续讲述故事至“咱们避开乌鸦群到湖对面去吧”,可是,她们怎么过河呢?
4.幼儿探索:用三角形拼成其他图形。
(四)幼儿创意拼图。
1.师:魔法师知道哈哈阿姨逃走了,变成了凶恶的大灰狼追了过来,阿姨又念了咒语“圆圈、三角形、方块们,变成比大灰狼更厉害的动物吧。这次,阿姨会变出什么厉害的动物呢,我们也来试一试把。
2.幼儿两人一组,在电脑上进行创意拼图。
3.展示幼儿作品,互相评价。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提供更多的几何图形卡片,供幼儿自由拼搭、分合。
故事: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从前有一个懒惰的魔法师,他非常非常的懒,所以他决定研究一种只要念了咒语就什么都能实现的魔法药,可是他又懒得自己动手做。于是他念起了咒语“天灵灵,地灵灵,给我一个手艺好的厨师,耶!”说完,就出现了一个正在拷饼干的哈哈阿姨。魔法师命令哈哈阿姨制作魔法药。哈哈阿姨做完魔法药,魔法师就把阿姨的饼干全吃了,又香又脆真好吃。魔法师说:以后你就住在这儿给我拷饼干吧。阿姨听了非常生气,就把魔法药全喝光了,魔法师一气之下就把阿姨关了起来。
有一天趁魔法师睡觉的时候,阿姨偷偷地溜了出来。这时,在门口睡觉的猫突然睁开了眼睛,“喵”猫竖起爪子想扑向阿姨。“方方正正的砖头啊,变成勇敢的大狗吧,耶!”就这样,方方正正的砖头飞过来变成勇敢的大狗把猫赶走了。阿姨这才明白,原来她吃了魔法药,可以实现任何魔法。
但是打开门后阿姨惊呆了。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才能下去呢?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的饼干。阿姨把圆圆的饼干拿出来,把其中的几个掰成两半。“圆圆的饼干,半圆的饼干啊,都聚在一起变成一只大鸟吧,耶!”念完咒语,饼干变得越来越大,真的变成了大鸟。
大鸟带着阿姨经过一片三角形的树林,来到了湖边。阿姨对着三角形念了咒语,“长三角、宽三角、大三角、小三角,都聚在一起变成一个大帆船吧,耶!”刚念完咒语,这些三角形就开始移动,“砰”的一下变成了帅帅的大帆船,阿姨和伙伴们坐在帆船上,飘到了湖对岸。
这时,睡醒的魔法师追了出来,他变成了一只凶恶的大灰狼,阿姨看着这么多的图形,这次她会变成什么才能逃脱魔法师呢?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吧。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4、大班数学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图形组合变化的神奇力量。
2. 能将不同图形创意组合,并记录数量。
3.体验探索与合作的乐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操作卡。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人物,引起幼儿兴趣。
你知道什么叫魔法师吗?介绍魔法师
二、初步巩固图形的特征,尝试探索图形之间的转换。
(一)看ppt讲述画面内容1—7:初次感受单一图形的组合变化。
1.提问:哈哈阿姨跑出城堡后,她发现魔法师的城堡是飘在空中的,怎么办?她的口袋里有圆圆的饼干和半圆形的饼干,可以拼成什么逃离城堡呢?
2.教师用圆形、半圆形示范组合变成“小鸟”。
(三)讲述画面四内容,尝试用三角形创意组合并记录。
你会用三角形的树叶拼出什么工具帮助哈哈阿姨过河呢?用了几片三角形?
1.幼儿操作,创意拼图。
2.交流、验证:用了几个三角形?拼出了什么?
三、幼儿交流讨论,合作创意拼图并记录图形数量。
1.激发幼儿想象力,说出打败魔法师的办法
先来看一看,哈哈阿姨身上有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变出什么打败大灰狼呢?
2.交代任务:两两合作,商量好用现有的材料拼一些比大灰狼更厉害的东西。
3.幼儿两两合作,合作创意拼图。
4.作品展示验证,评价小结。
用了什么图形?拼出了什么?用了哪些材料?交流、检查。
四、讲述故事结尾,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哈哈阿姨终于安全回到家了,为了表示感谢,她也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吃的饼干!我们一起去教室吃吧!
故事内容:
从前有一个叫“万事烦”的懒惰的魔法师。万事烦的梦想就是什么事都不做。所以他决定制作一种只要念了咒语就什么都能实现的魔法药。但是一想到要做这个魔法药,又觉得挺麻烦的。“天灵灵、地灵灵,给我一个手艺好的厨师,耶!”魔法师念完咒语就出现了一个正在烤饼干的哈哈阿姨。魔法师让阿姨制作魔法药。
青蛙脚指头、玫瑰树根、乌鸦尾毛……阿姨把这些东西放进大大的铁锅里,倒立着用脚指头搅了三百下。虽然制作魔法药非常困难,但是想回家就必须得做。哈哈阿姨制作魔法药的时候,万事烦魔法师把阿姨的饼干全吃没了。又香又脆真好吃。
魔法药制作完之后,阿姨想赶紧回家。但是魔法师还想吃饼干。“现在开始你就住在这儿给我烤饼干吧!”阿姨听了非常生气,把魔法药全喝光了。
气呼呼的魔法师把哈哈阿姨关进石头监狱里。阿姨哭得很伤心,但是没有人能帮助她。阿姨看着地上的小石子儿自言自语,“圆圆的小石子儿,要是你们能变成老鼠听我说话该多好啊。”忽然,这些圆圆的小石子儿竟然一个一个变成了老鼠。
逃出监狱的阿姨为了不吵醒魔法师悄悄地向外走。这时在门前睡觉的猫突然睁开了眼睛。“喵!”猫竖起爪子想扑向阿姨。“方方正正的砖头啊,变成勇敢的大狗吧,耶!”就这样方方正正的砖头飞过来变成勇敢的大狗把猫赶走了。
多亏砖头大狗,阿姨才能安全到达出口。但是打开门后阿姨惊呆了。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才能下去呢?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的饼干。阿姨把圆圆的饼干拿出来,把其中几个掰成两半。“圆圆的饼干,半圆的饼干啊,都聚在一起变成一只大鸟吧,耶!”
念完咒语,饼干变得越来越大,真的变成了大鸟。
飞了一会儿,一群乌鸦追着饼干大鸟飞过来了。“是饼干大鸟,嘎嘎嘎,吃了它吧,嘎嘎嘎。”“饼干大鸟啊,咱们躲到下面的三角树森林里吧!”饼干大鸟避开乌鸦群躲到了三角树森林里。三角树森林里只有尖尖的三角形。树也是三角形,岩石也是三角形,连湖水都是三角形,
“咱们避开乌鸦群到湖对面去吧!”阿姨对着三角形念了咒语。“长三角、宽三角、大三角、小三角,都聚在一起变成一个大帆船吧,耶!”阿姨的咒语刚念完,这些三角形就开始移动,“砰”的一下变成了帅帅的大帆船。阿姨和伙伴们坐在三角形的帆船上漂啊漂,漂到了湖对面。
阿姨乘船往湖的对面驶去的时候,刚睡醒的魔法师还念念不忘饼干的美味,魔法师跑到监狱。“让阿姨开始给我做饼干吧。”但是监狱里空空的。魔法师赶紧骑着扫帚去追阿姨了。正好阿姨和饼干大鸟、砖头大狗从大帆船上下来的时候,变成大灰狼的魔法师出现了。阿姨又念了咒语。“圆圈、三角形、方块们,变成比大灰狼更厉害的狮子吧!”说完,饼干大鸟、砖头大狗还有从大帆船出来的圆圈、三角形和方块变成了一只凶猛的狮子。“啊啊啊!”
不怕火的机器人一拳就把龙打败了。龙“砰”的一下又变回了魔法师。“圆圈、三角形、方块们,变成火箭吧,耶!”阿姨念完之后这些东西就变成了火箭,火箭载着讨厌鬼魔法师飞得远远的。哈哈阿姨领着饼干大鸟、砖头大狗和小石子儿老鼠安全到家了。当然也像以前那样烤好吃的哈哈阿姨领着饼干大鸟、砖头大狗和小石子儿老鼠安全到家了。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