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数学十以内数物结合美味蘑菇汤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进行10以内的按物取数和按数取物。
2、通过操作活动,初步体验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3、在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6、《指南》指出:4-5岁幼儿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物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蘑菇若干、洗菜板(纸质)若干、平底锅自制若干、筐若干、小动物卡片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创设情境:秋天到了,森林里兔奶奶的蘑菇园大丰收,兔奶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蘑菇晚会,邀请了很多的小动物我们也一起去参加吧!
二、帮助兔奶奶采蘑菇。
师:听是谁在哭,哦原来是小兔贝贝,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一不小心把今天奶奶为小动物们准备煮蘑菇汤的蘑菇踩坏了,而新鲜蘑菇都在蘑菇园里我一个人采不回来那么多的蘑菇,眼看晚会就要开始了这可怎么办?)那我们一起去帮助小兔贝贝到蘑菇园把蘑菇才回来吧!
师:看,这是小兔贝贝为我们准备采蘑菇的小筐,蘑菇园的蘑菇可不是乱踩的而是根据每个筐上的数字采的,如果你采多或者采少了蘑菇就不好喝了。所以在采蘑菇的时候一定要看清自己筐上的数字。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去采蘑菇喽!
三、和兔奶奶一起做美味的蘑菇汤师:好累呀,蘑菇终于采完了,快回到椅子上休息一下吧!刚才回来的蘑菇好脏呀,我们把蘑菇放在清洗盘里清洗一下吧!(清洗盘上有清洗洞,每一个清洗洞里只能放一个蘑菇,现在请将你的蘑菇放在清洗盘里进行清洗吧!)教师验证孩子取蘑菇的数量是否正确师:蘑菇清洗干净了,我们一起来煮美味的蘑菇汤吧!煮蘑菇汤就需要用到锅,快看兔奶奶家的锅好多呀!每一个锅的上面都有不同的数字,说明这个锅里只能煮相应数量的蘑菇。手里有几颗蘑菇你就取贴有相应数字的锅。
四、为小动物们分发蘑菇汤美味的蘑菇汤做好了,小动物们也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每一个小动物只和一碗蘑菇汤,我们一起来为小动物们分发美味的蘑菇汤吧!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数与物结合》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在每天午睡后发午点时,我都可以听到我班小朋友的声音“1、2、3、4、5…”。是呀,这就是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于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兴趣浓厚,常用数数来表达他们探究的开始。我班小朋友最近在拿午点的时候,很喜欢一边数数一边取,而且其他小朋友也会跟着一起数,看着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利用这一点,我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数与物结合》。主要以感知5以内的数与物体的对应关系,并结合课题《幼儿探究式、教师的介入》的研究,采用教师提问、多媒体、游戏操作等方式介入,合理的开展活动,完成目标。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
2、乐于参加集体游戏,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3、初步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在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相应的数量的物体;
难点: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数学操作卡《数、物拼版1、2》;
2、数学转盘1个、神秘袋2个、托盘若干;
3、纸张作业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走线;
2、律动:5以内《变变变》
3、(1)、创设环境:数字转盘放手里,转来转去真有趣,轻轻用手动一动,看看指向数字几?(教室出示数字转盘,请一名幼儿转一转,其他幼儿观察并大声读出数字)
(2)、按数取物;
a、请出一个小朋友,教师转动几就在魔术袋里取出几个物品;
b、游戏:《找朋友》
请出几个小朋友拿着托盘去在教室里找出与盘子里数卡数量对应的物品;(教师弹琴余下小朋友拍手唱歌)
4、操作蒙氏卡片《数、物拼版1、2》;(孩子自己取出,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转盘做游戏)
5、教师讲解示范操作:纸张作业;
6、分组活动,完成纸张作业;
第一组:操作《按数涂色》;
第二组:操作《点子与数》;
第三组:操作《按数盖印章》;
7、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8、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2册第23---24页得活动。
(2)、请家长在家陪同孩子完成《作业纸》第2册第45---48页的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为了让幼儿注意力集中,我采用了走线和线上游戏(5---变变变)把孩子们带入了课堂上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都很大,在老师的引导都能自主的学习起来,有序的参加活动中(找朋友)的游戏,而且能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学具,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的三大目标1、能按要求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2、能从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3、进一步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含义,理解数与量的关系。在活动的最后我安排了按数涂色和按数连线等操作题,受到家长的好评和孩子的喜爱。本节课总的来说课程内容安排的很合理,游戏和操作的材料、作业都很受孩子的欢迎,让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我发现因为课程的环节多,所以上课的时间有点长,到后来孩子出现要上厕所、有点坐不住等,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一定要注意课程上时间的安排一定要合理。
3、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数物结合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本班共有30名幼儿,其中有18名女生,12名男生,虽然孩子对蒙氏数学都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对于按数取物的学习中都掌握的很好,但是由于本学期刚从其他幼儿园转来了5名幼儿,再加上数物结合是本学期中班数学的重点知识,考虑到以上问题及幼儿程度上的差异,所以设计本节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11-15数字与实物(数量)的对应关系。
2、能根据生活经验认读数字11-15。
3、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操作探索活动,体验成功感。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11-15数字与实物(数量)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生活中了解11-15数字与实物(数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串珠、数字拼板”。
2、学具准备:“串珠、数字拼板”;雪花片、响板、串珠及数字图卡若干
3、《操作册》第4册第17-1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①师幼互相问候
②走线,听节奏走步。要求幼儿两只脚始终在线上走,走时按教师喊或拍的节奏边走边数步数,然后跟着音乐做和老师相应的动作。
2、集体活动
①感知数物结合
创设情境:金色王国里有许多的金色串珠,彩色王国有许多的彩色串珠,它们想成为好朋友。数字王国的数字卡片决定介绍它们认识,我们帮它们组合在一起吧。
②教师出示教具“串珠、数字拼板”。幼儿仔细观察黑板上的金色串珠和彩色串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颜色不一样、数量不一样、金色串珠都是10等)
③引导幼儿听老师拍手让小朋友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手并告诉老师。如:老师拍了12下,就请拿出“串珠、数字拼板”中的数字卡片“12”,再取出相应数量的串珠卡(个位上是2的彩色串珠,十位上是10的金色串珠)放在“串珠、数字拼板”的控制板上拼成“12”的串珠、数字拼图。
④教师总结:金色串珠是由10个金色珠子组成的,它们组成了1个10,我们称它为金色串珠10。1在十位上表示10(一串金色串珠),2在各位上表示2(2个彩色串珠)
⑤教师请个别幼儿在控制板上来操作数字13(巩固数物结合)
⑥幼儿操作学具“串珠、数字拼板”。教师可以说出数字11-15中的任意数字,请幼儿拿出相应的“串珠、数字拼板”在控制板上拼摆。为了增加幼儿的兴趣,教师可用拍手、跺脚或响板等方式出示数字,让幼儿用“串珠、数字拼板”表示。
3、游戏活动“找数字”
①教师边拍手边问:“小朋友,我问你,12、12在哪里?” 幼儿边拍手边答:“曹老
师,告诉你12、12在这里。”然后迅 速举起数字卡片“12”。
②教师拿走11-15中任意一组串珠、数字拼板,要求幼儿说出哪一组不见了。
③请说出“13”不见了的幼儿将串珠、数字拼板放回相应的位置上。游戏可反复进行。
4、分组活动
创设情境:还有很多物品想和数字卡片交朋友,我们一起去帮帮忙吧。
第一组:两人一组,用雪花片来制作11-15的串珠,并用数字卡片表示数量。
第二组:两人一组玩“对对碰”游戏,活动中拿数字卡的幼儿与拿相应数量物品的幼儿“对对碰”。
第三组:根据数字添画串珠。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请第一组幼儿展示并讲解自己与好朋友一起制作串珠的情况;第二组幼儿讲解自己与同伴玩对对碰的情况;请第三组幼儿展示自己添画的图卡,并交流过程。收拾整理学具。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4册第17-18页的活动。
2、利用散步的机会,点数园内的树木、房舍的窗户等。鼓励幼儿随时关注生活中出现的数字并说出其代表的意义。
教学反思
优点:
1、活动分析比较全面,已经考虑到了幼儿在学习程度掌握的程度上有差异
2、活动目标设定较好,活动准备充分
3、活动思路比较详细、清晰
4、大部分幼儿对于本节活动课的掌握情况较好,课堂氛围较好,幼儿都能很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整节活动进行比较流畅
缺点:
1、游戏有重复,可以将游戏中的活动合二为一。
2、虽然考虑到幼儿程度上的差异,但是仍有个别幼儿对于本节活动重点没有掌握,课下要对该幼儿多下点功夫,同时也要记得与该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多辅导幼儿该方面的知识
3、在与幼儿互动中,有的幼儿幼儿提问了2次,有的幼儿没有提问到,没有顾忌到个别幼儿,这方面以后要避免。如果重新上这节课,在活动环节这个大的框不会变,但是我会更注意活动中的细节,语言的严谨,对于进度慢的幼儿多注意,分组活动时分的再细致一些,掌握好的幼儿做难一些的操作,简单的让另一部分孩子操作,还是以多操作为主,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多说一些鼓励孩子的话语,哪怕是一个眼神,对于孩子都是一种莫大的激励。虽然孩子在学习掌握的程度上有差异,但是只要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我们就应该要多鼓励孩子。
4、中班数学活动十以内数物结合美味蘑菇汤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进行10以内的按物取数和按数取物。
2、通过操作活动,初步体验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3、在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6、《指南》指出:4-5岁幼儿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物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蘑菇若干、洗菜板(纸质)若干、平底锅自制若干、筐若干、小动物卡片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创设情境:秋天到了,森林里兔奶奶的蘑菇园大丰收,兔奶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蘑菇晚会,邀请了很多的小动物我们也一起去参加吧!
二、帮助兔奶奶采蘑菇。
师:听是谁在哭,哦原来是小兔贝贝,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一不小心把今天奶奶为小动物们准备煮蘑菇汤的蘑菇踩坏了,而新鲜蘑菇都在蘑菇园里我一个人采不回来那么多的蘑菇,眼看晚会就要开始了这可怎么办?)那我们一起去帮助小兔贝贝到蘑菇园把蘑菇才回来吧!
师:看,这是小兔贝贝为我们准备采蘑菇的小筐,蘑菇园的蘑菇可不是乱踩的而是根据每个筐上的数字采的,如果你采多或者采少了蘑菇就不好喝了。所以在采蘑菇的时候一定要看清自己筐上的数字。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去采蘑菇喽!
三、和兔奶奶一起做美味的蘑菇汤师:好累呀,蘑菇终于采完了,快回到椅子上休息一下吧!刚才回来的蘑菇好脏呀,我们把蘑菇放在清洗盘里清洗一下吧!(清洗盘上有清洗洞,每一个清洗洞里只能放一个蘑菇,现在请将你的蘑菇放在清洗盘里进行清洗吧!)教师验证孩子取蘑菇的数量是否正确师:蘑菇清洗干净了,我们一起来煮美味的蘑菇汤吧!煮蘑菇汤就需要用到锅,快看兔奶奶家的锅好多呀!每一个锅的上面都有不同的数字,说明这个锅里只能煮相应数量的蘑菇。手里有几颗蘑菇你就取贴有相应数字的锅。
四、为小动物们分发蘑菇汤美味的蘑菇汤做好了,小动物们也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每一个小动物只和一碗蘑菇汤,我们一起来为小动物们分发美味的蘑菇汤吧!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