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开学第一课健康教育预防冠状病毒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及病毒的传播途径
2、知道如何预防病毒,学会保护自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懂得保护野生动物,敬畏自然。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PPT课件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PPT)1、教师:这个假期我们身边的人好像都变了。妈妈变成了老师,练就了全科教师的十八般武艺;爸爸终于变成了爸爸,成为了我最要好的朋友;爷爷变成了门卫,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我们的小区;奶奶变成了外卖员,经常把好吃的食物放到我的门前;老师变成了主播,忽然跑进了妈妈的手机里;小伙伴变成了网友,我们通过视频一起聊天;解放军叔叔变成了蒙面侠,我们看到了他们冲锋的身影;护士变成了身披白袍的女侠;医生变成了身穿铠甲的战士。
2、你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变了吗?(幼儿回答)3、教师:因为一种病毒在人类之间的出现,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你知道这种病毒叫什么名字吗?(幼儿回答)(二)介绍新型冠状病毒1、(出示图片)教师:这种病毒就像一朵长满花瓣的花一样,大人们把这花瓣叫做"花冠",所以这种病毒的名字就叫--"冠状病毒"2、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这种病毒把大家都害得生病了呢?(幼儿回答)3、教师:病毒就像动物和植物一样,也要生育子孙后代,它要进入我们的身体才能繁殖后代,那它是怎么从一个人的身上传播到另外人的身上呢?(幼儿回答)4、(出示呼吸系统人体构造图)教师:病毒藏在感染冠状病毒病人的鼻涕、唾液、气管、肺里,还有病人的手上、身体上、衣服上等,如果病人打喷嚏或者咳嗽时,就会把病毒传播到空气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还有感染病人接触过的地方,通过我们的口鼻、嘴唇以及眼睛等感染病毒,病毒就偷偷地串门了,传播到很多人的身上,引发感染新型冠状肺炎。
5、教师:这是被感染之后的病人的肺部拍出来的影像片,你觉得像什么?(出示图片)(幼儿讨论)6、教师小结: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后,快速繁殖,造成充血、水肿,肺泡腔内渗出增多形成透明膜样结构,严重者影响气体交换能力,因此,感染病人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重症者出现呼吸困难、休克、昏迷,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这也是普通感冒和病毒性肺炎症状的区别。(出示图解)(三)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1、教师:那我们如何打败这种病毒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幼儿回答)2、教师:冠状病毒害怕高温,而且它最怕的就是75%的医用酒精、含氯的消毒液,可以用正确的消毒方法对家里、我们的身体进行消毒;平时无论是咳嗽、打喷嚏要用餐巾纸遮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通风换气;按时睡觉、保持心情愉悦;不聚餐、与人交往时,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经常运动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如果发热、咳嗽,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人。还要勤洗手,外出戴口罩。如果小朋友们,能够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就可以远离冠状病毒。
3、教师:你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吗?
4、教师出示图片,进行总结5、如何正确洗手,我有小诀窍!(师幼共同演练七步洗手法,同时出示图片)6、教师:除了正确的洗手,戴口罩也要讲究正确的方法。你是如何戴口罩的呢?(幼儿回答)7、教师小结:包住嘴巴、鼻子和下颌;压紧鼻夹,与面部贴合;定期更换;不能反戴;不能两面轮流戴。
(四)保护野生动物教师:小朋友们,我这里有一封来自野生动物们的信,你想听一听吗?
1、小朋友们好,我是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我的身上能携带超过100种病毒,因为我善于飞行,所以很容易把病毒传播到其他动物身上!
2、你好,我叫果子狸,虽然我是国家级保护动物,但总是有不听劝告的人,偷偷食用我,所以我身上携带的很多寄生虫和狂犬病病毒就被人类吃进了肚子里。
3、我有着坚硬的铠甲,长长的鼻子,细长的舌头,你能猜到我是谁吗?--我是穿山甲,因为家园被破坏和人类猎杀的缘故,在野外中我们的数量越来越少,躺在餐盘里的同伴,把肺吸虫、弓形虫等等带到了人类身上。
4、我是一只可爱的土拨鼠,别看我萌萌的,其实我的身上携带了可怕的鼠疫杆菌,还有各类寄生虫,还有我的朋友小刺猬,它体内的寄生虫会损伤你们的眼睛和大脑,以及小浣熊,它身上可是有很多蛔虫呢!不过,你们别担心,如果你们没有来"招惹"我们,我们就不会把这些病毒、细菌带给你们的,所以请你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
5、教师:小朋友们,读完野生动物们写的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幼儿自由讨论、回答)6、教师小结:其实预防病毒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护大自然,保护好野生动物,不要随意猎杀或食用野生动物,尊重它们,对大自然永怀敬畏之心!
(五)活动延伸1、教师:为了更好地保护小朋友们,幼儿园也做了很多事情,你能说说吗?(幼儿讨论、交流)2、教师小结:每天早上入园前,每位小朋友都要经过消毒通道,进行测温和全面的消杀,确保不会把细菌、病毒带进幼儿园里。到了教室里,老师会再次帮你测温。和小伙伴要保持一米的距离,餐前便后记得要洗手等,如果你感觉到自己有不舒服的情况,请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不用担心、不用害怕,老师会帮助你!让我们都来当健康小卫士!
2、大班健康教育预防传染病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5、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难点: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1、有关传染病的资料与图片。
2、幼儿用书。
四、活动过程1、师幼谈话,由幼儿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谈到传染病。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性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春天和秋天气候乍暖还寒阴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2)、教师告诉幼儿春秋季会有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3)、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4)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2、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讨论。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小朋友们的经验。
(3)、老师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是一样的。
3、幼儿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
(2)、幼儿自由回答。
(3)、老师小结: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预防针,不接触生传染病的人群。
活动反思: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体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传染病一定要隔离、看医生、定时吃药,多喝水等。 这次活动上下来,我觉得自己对教学中的突发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吸取经验,不断学习,让我的教学机智更加灵活。
3、大班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安全回家教案反思
一、设计意图
幼儿每天入园、离园无论是步行还是坐车,都离不开交通安全,虽然有家长的保护,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时刻防护幼儿的交通安全固然重要,而让他们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交通安全常识,培养他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更是重中之重。为此我们设计了《安全回家》这一活动,作为大班幼儿安全教育第一课。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交通安全常识,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认识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以及生活实践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确立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保护意识。
2、难点: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
四、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学课件、交通标志若干。
2、知识准备:幼儿认识基本的交通标志,初步了解一些交通规则。
3、家长工作:请家长带幼儿去感受马路上的车流、人流,观察车辆通过路口以及人们走人行横道的一般规律;和幼儿一起收集交通标志。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观看课件导入活动
1、提问:小朋友,我们每天回家都要过马路,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2、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十字路口上,汽车、自行车川流不息,一个小朋友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横穿马路,差点被汽车撞倒。)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个小朋友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展示红绿灯、斑马线课件教育幼儿掌握交通常识。)儿歌:小朋友,过马路,一定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看见黄灯停一停。
教师温馨提示:斑马线是人行横道,小朋友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可别乱走。
教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时一定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才能安全回家。
(二)再次认识学习过的交通标志。
1、教师提问:马路上除了红绿灯和斑马线,我们还认识哪些交通标志呢?引导幼儿交流:将自己收集到的交通标志与同伴分享,请个别的幼儿将自己画好的安全标志用展示台展示给其他小朋友看并说说它的作用。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大家认识的标志,让我们来认识认识吧。"(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展示交通标志,并告诉幼儿此标志的作用),引导幼儿复习已经认识的交通安全标志。
(三)竞赛游戏交通安全问题判断。请幼儿自由结伴分成四组,进入问题抢答环节并告诉幼儿游戏规则,幼儿依次观看图片中小朋友的行为,四组幼儿观看完进行抢答,抢到了要说出做得对还是不对?应该怎么做?答对的小组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以得到小红花最多的一组或胜。
第一幅图:几个小朋友在马路上玩球。
教师小结:小朋友不能在马路上追逐奔跑、嬉笑打闹、玩游戏。
第二幅图:一个小朋友在马路上钻爬交通隔离设施。
教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钻、不跨越交通隔离设施。
第三幅图:几位小朋友在站台上排队上公共汽车。
教师小结:乘车时要排队等候,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争抢。
第四幅图:一个小朋友乘车时把头伸出车窗外。
教师小结: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车窗外,以免被对面来的车辆或路边树木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第五幅图:几个小朋友在车内边聊天边吃棒棒糖。
教师小结:在车内不吃带壳带棒的零食,如花生、瓜子、棒棒糖、麻辣串等,吃带壳的零食影响车内卫生,吃带棒的零食很危险,汽车刹车时容易刺伤咽喉,危及生命安全。
第六幅图:马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发生交通事故时,不要靠近发生地,并且迅速拨打110报警或120急救电话。报警时要注意讲清事故发生具体位置。
(四)活动总结教师: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交通安全知识,每一组的小朋友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师希望你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其他的小朋友,让他们都能高高兴兴上学,安安全全的回家。
六、活动结束和孩子们再一起念儿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儿歌:
小朋友,过马路,一定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看见黄灯停一停。
活动反思:
一上课,我就以情景导入,以放学为案例,让他们快速收拾书包。创设一个平安回家的情境,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达到以趣求知,趣中乐学的效果。所以一开始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接着让孩子们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认知明理。放学收拾书包,是每个孩子每天都要做的,但丢三落四是孩子们经常犯的毛病,及回家途中所遇的问题该怎么做。因此设计“小演习”,目的是让孩子关注一些生活细节,通过提醒,加深巩固认识,已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
4、大班健康公开课预防感冒教案反思
活动目的:
1. 了解感冒信息以及预防感冒的方法
2. 懂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学习保护身体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细菌图片、幻灯、幼儿自身感冒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 回忆感冒的感觉
提问:1.你们都感冒过吧,那你感冒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出现那些症状?
1) 咳嗽,喉咙痛
2) 鼻塞,流鼻涕
3) 发热,头痛
2.感冒了以后,应该怎么办?(有什么好办法让身体快点好起来)
1) 及时就医
2) 按时吃药
3) 注意休息
二、了解感冒的原因
提问:说说你是为什么感冒了?
1. 受凉了,冷了(教育幼儿根据冷暖穿脱衣)
2. 被传染了(提问:那为什么有的人容易被传染,有的不呢?
a.是否有接触到病毒
b.人的个体差异)
三、讨论预防感冒的方法
1.勤洗手,洗澡,注意卫生
2.尽量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
3.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特别市室内
4.加强体育锻炼
5.均衡饮食
6.充足的睡眠
活动反思:
每次季节变化时候感冒的孩子就比较多。所以选择这一活动一方面可帮助幼儿回忆感冒时的痛苦症状,在回忆中,幼儿能够感受到感冒了会很不舒服。另一方面可让幼儿了解有效防治感冒的方法,如开窗通风、多锻炼身体等等,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反思:
1、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活动各环节围绕目标。
我通过飞飞没有到校来引入活动主题,让幼儿“交流感冒的感受和体会”,首先出示几幅患感冒的幻灯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人怎么了,通过观察,幼儿说出图片中的人感冒了,然后问幼儿自己有没有感冒过,有何感受或症状,幼儿讲感冒时的感受和症状。最后和幼儿一起小结一下感冒的症状:发烧、嗓子痛、咳嗽、打喷嚏,人很难受,通过这一环节让幼儿知道感冒后身体很不舒服,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个环节是“想一想人为什么会感冒”教师能和孩子的共同讨论感冒的各种原因,孩子们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经验说出各种原因。经过过第二环节后幼儿知道感冒也是有原因的,引出了第三个环节 “怎样预防感冒。”了解感冒了应该如何应对的方法,同时也在讨论中得到了经验,如何预防感冒,特别是到了秋冬季节。幼儿在想一想,回忆已有的经验,听故事,交流中了解简单的预防感冒的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因为选择的内容都是幼儿熟悉的,所以幼儿能够有话说,有内容讲,在活动中能积极举手发言,体会积极参与活动的乐趣。
2、活动中能对幼儿的回答作适宜的回应。
虽然幼儿对感冒有了解,但幼儿的回答是较零乱的,在活动中我对幼儿的回答作出相应的回应,帮助幼儿梳理、概括相关经验,而不仅仅对幼儿的回答作简单重复叙述。
不足方面:
1、在活动中,我没有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请幼儿回答时会走过去,来回走动的次数太多。这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在今后的活动中会注意这一问题。
2、作为这个活动的延伸,让幼儿在运动中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选择的音乐和律动都是幼儿熟悉的,当音乐开始时,幼儿都开始在椅子上按捺不住扭动身体,我没能及时让幼儿跟着音乐动起来,导致幼儿对于律动中有些意犹未尽。如果能及时让幼儿跟着音乐动起来,幼儿在活动中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渗透了情感的教育,幼儿对生病有体会,也能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幼儿对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也有了解,经验得到了提升。
5、大班健康教育课东东换牙了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我发现有部分孩子出现了换牙的情况,虽然人数不多,但孩子对换牙并不了解,有的孩子还产生了恐惧心理,还有一名牙幼儿乳牙还没掉,恒牙已经长了出来这就需要拔掉乳牙,但孩子恐惧不愿意拔。
其次还有部分孩子由于乳牙保护不周,长的不好,出现了龋齿,也就是我们常说得虫牙,因此,在换牙初期,对如何保护新牙齿就显得很重要。
针对以上两个原因,我选择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一、知道换牙是一种正常现象,不用害怕。
二、围绕换牙进行讨论,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了解换牙时应注意的卫生,并学会保护新牙。
活动准备:
活动前了解本班幼儿换牙的情况:部分幼儿已开始换牙。
乳牙图片、恒压模型;
活动流程:故事导入--经验交流--表达表现--经验提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有个小朋友叫东东,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一天午睡起来后,吃午点啦。幼儿园吃苹果,苹果真甜呀,小朋友们吃得真高兴。这时候,东东突然"哎吆哎呦"的叫个不停,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东东有颗牙齿松动了,快要掉了,刚才呀吃苹果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那颗牙,可疼了。
1、 师问:"东东的牙齿怎么了?好好的牙齿怎么会掉下来呢?谁来说说换牙是怎么回事?"
2、幼儿回答
3、教师小结:我们生下来以后慢慢长出来的一口牙齿叫乳牙,乳牙比较小,也不够坚硬,随着我们慢慢地长大,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乳牙会慢慢脱落,开始长出新牙,长出的新牙齿就叫恒牙。恒牙比较大而且很坚硬,比乳牙还要多,对人体很重要,要用一生。而且恒牙掉了就不会再长出新牙。乳牙脱落长出恒牙,就叫"换牙"。
二、经验交流:结合自身经验,掌握换牙的卫生知识。
请班上个别牙齿松动的或牙齿脱落长出新牙的小朋友,分别让大家看看,你们想不想知道换牙的时候是什么感觉?谁想问问她们?
提问:
1)、如过你的牙齿松动了,能不能用小手摇摇让它快一点掉下来?为什麽?
2)有小朋友喜欢用舌头舔刚长出来的牙齿。这样做对吗?为什麽?
3)有些小朋友乳牙还没掉,恒牙已经长了出来了。这该怎么办呢?
还有些小朋友牙齿掉很长时间了,还没长出新牙齿,怎么办呢?
4)小朋友还有关于换牙的问题要问吗?
师小结:原来我们在换牙时不用害怕,对活动的牙齿不要用手去摇,也不要用舌头去舔刚刚长出的新牙齿,如果乳牙还没掉,恒牙已经长了出来了,这时候就要请医生拔掉乳牙。对换牙出现的问题,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也可以到医院请医生帮忙。
三、如何保护牙齿
1)当我们换牙的时候,应该怎样保护新牙齿呢?
2)交流幼儿的保护牙齿的方法。
3)给每位孩子发一张卡纸,让幼儿自己制定一个刷牙记录卡,(提示幼儿可以早上画 太阳 ,晚上画月亮 。如果早上刷牙在太阳下面画"钩钩"晚上刷牙在月亮下面画"钩钩")
看看大家能不能做到坚持早晚刷牙?
活动延伸:
1)说说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保护牙齿的方法吗?
2)师小结。平时换牙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问问大家。也可以问问保健老师。我还要告诉大家,刷牙是有方法的,那我下一次再教大家正确的刷牙方法,好吗?
活动反思:
本节课气氛比较活跃,幼儿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基本懂得了换牙是一种正常现象,知道了保护牙齿的方法;但对于保护的坚持,有一定的难度。
6、大班开学第一课健康教育预防冠状病毒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及病毒的传播途径
2、知道如何预防病毒,学会保护自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懂得保护野生动物,敬畏自然。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PPT课件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PPT)1、教师:这个假期我们身边的人好像都变了。妈妈变成了老师,练就了全科教师的十八般武艺;爸爸终于变成了爸爸,成为了我最要好的朋友;爷爷变成了门卫,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我们的小区;奶奶变成了外卖员,经常把好吃的食物放到我的门前;老师变成了主播,忽然跑进了妈妈的手机里;小伙伴变成了网友,我们通过视频一起聊天;解放军叔叔变成了蒙面侠,我们看到了他们冲锋的身影;护士变成了身披白袍的女侠;医生变成了身穿铠甲的战士。
2、你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变了吗?(幼儿回答)3、教师:因为一种病毒在人类之间的出现,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你知道这种病毒叫什么名字吗?(幼儿回答)(二)介绍新型冠状病毒1、(出示图片)教师:这种病毒就像一朵长满花瓣的花一样,大人们把这花瓣叫做"花冠",所以这种病毒的名字就叫--"冠状病毒"2、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这种病毒把大家都害得生病了呢?(幼儿回答)3、教师:病毒就像动物和植物一样,也要生育子孙后代,它要进入我们的身体才能繁殖后代,那它是怎么从一个人的身上传播到另外人的身上呢?(幼儿回答)4、(出示呼吸系统人体构造图)教师:病毒藏在感染冠状病毒病人的鼻涕、唾液、气管、肺里,还有病人的手上、身体上、衣服上等,如果病人打喷嚏或者咳嗽时,就会把病毒传播到空气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还有感染病人接触过的地方,通过我们的口鼻、嘴唇以及眼睛等感染病毒,病毒就偷偷地串门了,传播到很多人的身上,引发感染新型冠状肺炎。
5、教师:这是被感染之后的病人的肺部拍出来的影像片,你觉得像什么?(出示图片)(幼儿讨论)6、教师小结: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后,快速繁殖,造成充血、水肿,肺泡腔内渗出增多形成透明膜样结构,严重者影响气体交换能力,因此,感染病人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重症者出现呼吸困难、休克、昏迷,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这也是普通感冒和病毒性肺炎症状的区别。(出示图解)(三)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1、教师:那我们如何打败这种病毒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幼儿回答)2、教师:冠状病毒害怕高温,而且它最怕的就是75%的医用酒精、含氯的消毒液,可以用正确的消毒方法对家里、我们的身体进行消毒;平时无论是咳嗽、打喷嚏要用餐巾纸遮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通风换气;按时睡觉、保持心情愉悦;不聚餐、与人交往时,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经常运动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如果发热、咳嗽,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人。还要勤洗手,外出戴口罩。如果小朋友们,能够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就可以远离冠状病毒。
3、教师:你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吗?
4、教师出示图片,进行总结5、如何正确洗手,我有小诀窍!(师幼共同演练七步洗手法,同时出示图片)6、教师:除了正确的洗手,戴口罩也要讲究正确的方法。你是如何戴口罩的呢?(幼儿回答)7、教师小结:包住嘴巴、鼻子和下颌;压紧鼻夹,与面部贴合;定期更换;不能反戴;不能两面轮流戴。
(四)保护野生动物教师:小朋友们,我这里有一封来自野生动物们的信,你想听一听吗?
1、小朋友们好,我是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我的身上能携带超过100种病毒,因为我善于飞行,所以很容易把病毒传播到其他动物身上!
2、你好,我叫果子狸,虽然我是国家级保护动物,但总是有不听劝告的人,偷偷食用我,所以我身上携带的很多寄生虫和狂犬病病毒就被人类吃进了肚子里。
3、我有着坚硬的铠甲,长长的鼻子,细长的舌头,你能猜到我是谁吗?--我是穿山甲,因为家园被破坏和人类猎杀的缘故,在野外中我们的数量越来越少,躺在餐盘里的同伴,把肺吸虫、弓形虫等等带到了人类身上。
4、我是一只可爱的土拨鼠,别看我萌萌的,其实我的身上携带了可怕的鼠疫杆菌,还有各类寄生虫,还有我的朋友小刺猬,它体内的寄生虫会损伤你们的眼睛和大脑,以及小浣熊,它身上可是有很多蛔虫呢!不过,你们别担心,如果你们没有来"招惹"我们,我们就不会把这些病毒、细菌带给你们的,所以请你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
5、教师:小朋友们,读完野生动物们写的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幼儿自由讨论、回答)6、教师小结:其实预防病毒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护大自然,保护好野生动物,不要随意猎杀或食用野生动物,尊重它们,对大自然永怀敬畏之心!
(五)活动延伸1、教师:为了更好地保护小朋友们,幼儿园也做了很多事情,你能说说吗?(幼儿讨论、交流)2、教师小结:每天早上入园前,每位小朋友都要经过消毒通道,进行测温和全面的消杀,确保不会把细菌、病毒带进幼儿园里。到了教室里,老师会再次帮你测温。和小伙伴要保持一米的距离,餐前便后记得要洗手等,如果你感觉到自己有不舒服的情况,请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不用担心、不用害怕,老师会帮助你!让我们都来当健康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