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学习2和3的分解和组成教案反思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大班教案 >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学习2和3的分解和组成教案反思

时间:2022-04-20 15:10:49

大班数学学习2和3的分解和组成教案反思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大班数学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大班数学学习2和3的分解和组成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3、 知道2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符号。

  4、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活动准备

  1、 演示教具:两朵花

  2、 幼儿人手两根蜡笔、两个瓶盖。

  3、 幼儿人手一套记录用的卡片

  活动过程

  1、 开始部分

  (1) 教师(出示两朵花):“今天早上老师收到了两朵漂亮花,如果把它们分给两位老师,你们愿意怎么分?”

  (2) 幼儿自主操作。

  2、 基本部分

  (1) 教师和幼儿演示分的过程

  请两名幼儿扮演老师,演示分的过程。

  (2) 写出分解式

  教师:“两朵花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在黑板上写“2”。

  教师:“把两朵花分给两位老师,要用分解符号表示。”

  教师画出分解符号,并告知幼儿。带领幼儿用手做出分解符号的样子,然后写在2下面。

  教师:“分给第一位老师1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分给第二位老师1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分别在分解符号下面写两个“1”。(由上往下写)

  如图:

  2 2

  ∕ ↓ ∕ ↑

  1 1 1 1

  (3)演示合的过程:

  教师:“两位老师把花贴到黑板上,会怎么样?”

  教师:“两位老师在黑板上贴了几朵花?”

  “1朵花和1朵花合起来,十几朵花?”

  (4)记录和的过程:

  教师:“一朵花和一朵花合起来是2朵花,可以用组成式表示。”

  演示组成式的记录方法(由下往上写)。

  3、 幼儿操作:

  (1) 小朋友们拿2支蜡笔和2个瓶盖,自己动手试一试,并用卡片记录。

  (2)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请个别小朋友上黑板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感知2的分解组成,掌握2的1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教师分花进行,每个教师都分到1朵花,在第一次给教师分花并记录的过程中,找出了“2”的一种分法,并告诉幼儿分解符号。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两位老师把花贴到黑板上,并演示和的过程,在第二次给记录和花的过程中,掌握了有序的进行记录“2”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花的结果。

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2的分解和组成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3、 知道2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符号。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活动准备

  1、 演示教具:两朵花

  2、 幼儿人手两根蜡笔、两个瓶盖。

  3、 幼儿人手一套记录用的卡片

  活动过程

  1、 开始部分

  (1) 教师(出示两朵花):“今天早上老师收到了两朵漂亮花,如果把它们分给两位老师,你们愿意怎么分?”

  (2) 幼儿自主操作。

  2、 基本部分

  (1) 教师和幼儿演示分的过程

  请两名幼儿扮演老师,演示分的过程。

  (2) 写出分解式

  教师:“两朵花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在黑板上写“2”。

  教师:“把两朵花分给两位老师,要用分解符号表示。”

  教师画出分解符号,并告知幼儿。带领幼儿用手做出分解符号的样子,然后写在2下面。

  教师:“分给第一位老师1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分给第二位老师1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分别在分解符号下面写两个“1”。(由上往下写)

  如图:

  2 2

  ∕ ↓ ∕ ↑

  1 1 1 1

  (3)演示合的过程:

  教师:“两位老师把花贴到黑板上,会怎么样?”

  教师:“两位老师在黑板上贴了几朵花?”

  “1朵花和1朵花合起来,十几朵花?”

  (4)记录和的过程:

  教师:“一朵花和一朵花合起来是2朵花,可以用组成式表示。”

  演示组成式的记录方法(由下往上写)。

  3、 幼儿操作:

  (1) 小朋友们拿2支蜡笔和2个瓶盖,自己动手试一试,并用卡片记录。

  (2)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请个别小朋友上黑板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感知2的分解组成,掌握2的1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教师分花进行,每个教师都分到1朵花,在第一次给教师分花并记录的过程中,找出了“2”的一种分法,并告诉幼儿分解符号。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两位老师把花贴到黑板上,并演示和的过程,在第二次给记录和花的过程中,掌握了有序的进行记录“2”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花的结果。

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3的分解和组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集中度不高,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分解,初步感知3的合成。

  2、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3的分解和组成

  活动准备

  桃子图片、孙悟空、猪八戒头饰、彩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2的分解合成。

  1、西游记歌曲导入

  2、指名一名幼儿扮演孙悟空,老师扮演猪八戒,并戴上头饰。

  3、教师在树上贴桃子图片,并讲猪八戒摘桃子的故事。

  4、指名幼儿填空

  5、让幼儿用手势比划2的分解和组成

  二、新授

  1、教师讲解并板书课题:3的分解和组成

  2、教师讲猪八戒和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幼儿用彩笔代替

  桃子分一分。

  3、教师再指名两名幼儿扮演孙悟空和猪八戒,指名幼儿汇报分法,教师将桃子分到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手里,并板书

  4、师生一起用手势比划3的分解和组成

  三、延伸活动:游戏活动“猜一猜”

  四、小结

  小朋友想一想今天我们学了几的分解?它一共有几种分法?

  教学反思

  学习《3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是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重要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让孩子在操作中认识数的组成,体验分与合,所有的例题和练习都是先把若干个实物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成。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体会分与合,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从做题的角度来看,孩子都会这类型的题目了。

4、大班数学学习2和3的分解和组成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3、 知道2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符号。

  4、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活动准备

  1、 演示教具:两朵花

  2、 幼儿人手两根蜡笔、两个瓶盖。

  3、 幼儿人手一套记录用的卡片

  活动过程

  1、 开始部分

  (1) 教师(出示两朵花):“今天早上老师收到了两朵漂亮花,如果把它们分给两位老师,你们愿意怎么分?”

  (2) 幼儿自主操作。

  2、 基本部分

  (1) 教师和幼儿演示分的过程

  请两名幼儿扮演老师,演示分的过程。

  (2) 写出分解式

  教师:“两朵花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在黑板上写“2”。

  教师:“把两朵花分给两位老师,要用分解符号表示。”

  教师画出分解符号,并告知幼儿。带领幼儿用手做出分解符号的样子,然后写在2下面。

  教师:“分给第一位老师1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分给第二位老师1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分别在分解符号下面写两个“1”。(由上往下写)

  如图:

  2 2

  ∕ ↓ ∕ ↑

  1 1 1 1

  (3)演示合的过程:

  教师:“两位老师把花贴到黑板上,会怎么样?”

  教师:“两位老师在黑板上贴了几朵花?”

  “1朵花和1朵花合起来,十几朵花?”

  (4)记录和的过程:

  教师:“一朵花和一朵花合起来是2朵花,可以用组成式表示。”

  演示组成式的记录方法(由下往上写)。

  3、 幼儿操作:

  (1) 小朋友们拿2支蜡笔和2个瓶盖,自己动手试一试,并用卡片记录。

  (2)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请个别小朋友上黑板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感知2的分解组成,掌握2的1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教师分花进行,每个教师都分到1朵花,在第一次给教师分花并记录的过程中,找出了“2”的一种分法,并告诉幼儿分解符号。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两位老师把花贴到黑板上,并演示和的过程,在第二次给记录和花的过程中,掌握了有序的进行记录“2”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花的结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推荐 计算活动:快乐数学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学习6—9的相邻数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数字比大小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有趣的量沙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认识球体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4的加法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黑白棋大赛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大嘴巴比多少(10以内数)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谁大谁小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以“一”代“十”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有趣的数字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 我会看时钟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有趣的的立方体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谁是猜拳高手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小鸭侦探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智救小白兔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分析图形特征_幼儿园数学教案2

最新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法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认识10以内数字的组成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认识单双数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认识人民币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小熊和吵吵闹闹的怪物们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公开课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公开课小猪和十二只蚊子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与物结合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绘本真正的魔法师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大班语言活动方案策划 大班健康教案蔬菜水果变干净 大班健康手的本领大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竹子大变身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扑克教案反思 大班陶艺多啦A梦的创想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6的分合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数字创意变形画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有趣的十二生肖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