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新版艺术蚂蚁搬豆(歌唱)教案反思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班教案 > 小班说课稿

小班新版艺术蚂蚁搬豆(歌唱)教案反思

时间:2022-07-12 21:36:39

小班新版艺术蚂蚁搬豆(歌唱)教案反思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小班说课稿的您有所帮助。

1、小班新版艺术蚂蚁搬豆(歌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努力唱准附点节奏。

  2、理解歌词内容,明白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蚂蚁头饰、豆子、教育挂图。

  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观察蚂蚁的活动。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育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戴上头饰,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2、引导语:图中有谁?他在做什么、后来他用上什么办法搬走了豆子?

  3、教师表演"蚂蚁搬豆",边表演边哼唱歌曲,并提问:小小蚂蚁在哪里看见什么?他是怎么做的?后来小小蚂蚁想出了什么办法?

  4、教师用歌词总结。

  (二)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旋律,重点感受附点的节奏。

  1、幼儿跟随教师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2、重点引导幼儿感受附点的节奏。

  3、引导语:小朋友认真听听,"用力"搬得时候歌曲的节奏有什么变化?

  4、教师伴奏,幼儿随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三)教师范唱,幼儿感受与学习。

  1、教师完整范唱,幼儿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教师可用动作提示幼儿唱清楚歌词与节奏。

  (四)游戏与表演。

  1、启发幼儿创编小蚂蚁"用力搬""着急""想办法""一起抬"等动作与神态。

  2、幼儿随音乐自由结伴游戏。

  活动反思:

  主题教学是现在广为提倡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提倡幼儿按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和周围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自主地丰富和完善自身原有的认识机构,并向更高一级认识知段迈进。在《蚂蚁》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设计了自由观察、自由讲述、幼儿讨论、游戏学习歌曲,儿歌、画画等活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内在动力,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探索与发现,进而深入激发幼儿象蚂蚁一样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

2、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蚂蚁搬豆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运动系统的发育及神经系统对运动系统的调节功能还不完善,只有加强幼儿基本动作的练习,才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和机能的完善。爬是六个基本动作之一,它是一种手膝着地,交替有节奏的运动。针对小班幼儿爱爬的特点,利用游戏的形式,既能孩子满足爱爬的欲望,又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从而使幼儿获得最基本的独立运动能力,增强身体素质。

  活动目标

  1. 练习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行。

  2. 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爬行及变速爬行。

  3. 能遵守游戏规则,知道必要的安全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 让幼儿知道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5. 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遵守游戏规则,听信号向指定方向爬行及变速。

  活动难点

  知道必要的安全常识,学习保护自爬行己。

  活动准备

  1. 蚂蚁头饰若干。纸杯做的篮子若干。(每个幼儿一个)。

  2. 磁带,录音机,铃鼓一个。

  3. 纸箱一个,用纸做的豆豆若干

  4. 场地布置,(地毯一块,小桥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幼儿进入场地,在音乐的伴奏下跟老师一起做模仿操。

  2. 基本活动:

  (1).“小朋友们,我们刚才学了哪几种小动物走路呀?我们再来学一学。”

  (2).“今天陈老师还带来了一只小动物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我们数三个数把它请出来。一,二,三,出来。”

  (3). 出示蚂蚁图片,“你们知不知道小蚂蚁是怎样走路的?”

  (4). 幼儿自由模仿,然后请个别幼儿示范,最后老师示范。

  (5).“今天,老师是蚂蚁妈妈,你们是蚂蚁宝宝。妈妈叫你们爬到哪边,你们就爬到哪边好吗?”幼儿按指定方向爬行。

  (6).“宝宝们真棒,你们看妈妈,这是什么?”“(铃鼓)”。“妈妈的铃鼓摇得快,你们就爬得快,妈妈的铃鼓摇得慢你们就爬得慢,没有摇就原地不动,好吗?” 幼儿进行变速爬行。

  (7). 带领幼儿做游戏“蚂蚁搬豆”。“宝宝们,冬天就要到了,让我们搬一些豆豆回家准备过冬吧。宝宝们去搬豆豆必须经过一条小河,那么,请宝宝们挎上篮子排好队依次爬过小桥,把两粒豆豆装在篮子里搬回仓库里。”老师示范怎样搬豆。

  (8). 播放音乐,幼儿搬豆豆。

  (9). 等待小蚂蚁回来,清点人数,让幼儿看看小蚂蚁是不是全都回来了,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感。蚂蚁妈妈检查宝宝们搬回来的豆豆数量是否正确,表扬能干的宝宝。请宝宝把豆豆放进仓库。

  (10). 请宝宝们第二次去搬豆豆,这次搬回四粒豆豆。等待小蚂蚁回来,清点人数,蚂蚁妈妈检查宝宝们搬回来的豆豆是否正确,表扬能干的宝宝。请宝宝把豆豆放进仓库。

  (11). 请宝宝们第三次去搬豆豆,这次宝宝们想搬多少粒就搬多少粒豆豆。等待小蚂蚁回来,清点人数,蚂蚁妈妈看看宝宝们搬了多少粒豆豆回来,表扬搬得多的宝宝。请宝宝们把豆豆放进仓库里。

  3.结束活动

  “宝宝们真能干搬了那么多得豆豆,而且都能听妈妈的话遵守秩序安全地回家。那么多的豆豆,我们拿去送一些给其它的小蚂蚁吧!”老师把幼儿带回教室。

  教学反思

  将教学内容游戏化,这是适合小班幼儿教育的重要特点的。孩子本身对动物就有亲切感,再加上教师参与游戏并且当他们的妈妈,更能增加幼儿的兴趣与积极性。本活动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锻炼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行,又能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感。整个活动中幼儿能遵守游戏规则,幼儿兴趣高,主动积极。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幼儿沉浸在游戏中忽略了游戏规则。

3、小班音乐活动团结力量大(蚂蚁搬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长短高低特征。

  2、愿意用语言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蚂蚁图片、歌曲《小蚂蚁》磁带、蚂蚁头饰

  活动重难点:

  听音乐能够区分声音的长短、高低。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讲故事“搬豆”。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引导幼儿自然进入故事情节。

  3、小朋友们,他们是谁,一只蚂蚁在洞口看到了什么?它想把豆搬到洞里给大家吃,它用力搬呀搬呀,怎么也搬不动,又来了一只蚂蚁两人搬也搬不动,身体晃来晃去的,三只蚂蚁搬豆,轻轻一抬就搬到洞里去了。

  4、欣赏歌曲《蚂蚁搬豆》。鼓励幼儿随音乐拍打歌曲节奏。

  5、幼儿与老师一起边拍打节奏边唱歌曲。

  6、歌曲表演结束音乐活动:请小朋友当“豆子”坐在椅子上,另一名幼儿当找到豆子的蚂蚁,边唱边动作,唱到“请来许多好朋友”时,另外几名小朋友赶紧跑过去围在豆子周围做抬豆子动作,“豆子”这时也随音乐一起走动。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幼儿知道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初步理解一的力量小,有困难要找同伴帮忙,用音乐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让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以此来促进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

4、小班新版艺术活动懒惰虫(歌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尝试结合生活经验对歌词进行简单的创编,在创编中感受歌唱的快乐。

  3、萌发不做懒惰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给幼儿讲述一些懒惰与勤快的故事。

  2、物质准备:音乐《懒惰虫》,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教师讲述:森林里,有这么一种虫子,爸爸叫它看书它说眼睛痛,妈妈叫它吃饭它说肚子痛,奶奶叫它出去锻炼,它说脚痛。它整天这里痛,那里痛,一身都是痛。你们说说看,我们应该叫它什么虫呢?

  2、教师范唱,幼儿感受并理解歌词。

  (1)教师范唱歌曲,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教师:大家来听听看歌曲里是怎么说它的?

  (2)提问:歌曲里的懒惰虫哪里痛?

  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唱出。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唱,幼儿轻声跟唱。

  (2)教师伴奏音乐,幼儿独立跟随音乐演唱。

  4、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1)教师:懒惰虫听到你们这么说都不好意思了,它决定改掉懒惰的坏毛病,变成勤劳虫。我们来夸夸它。

  (2)引导幼儿创编勤劳虫做的事情,并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来。

  5、总结谈话。

  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就不会变成懒惰虫啦!那我们一起出去锻炼吧。

  活动反思:

  1.幼儿在自主读图环节,基本能够 看懂歌曲图谱,了解懒惰虫的哪些身体部位“疼痛”,即便是演唱“弱拍起唱”的歌曲,仍旧能够跟上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从而顺利地完成歌曲演唱任务。

  2.幼儿在歌唱表演部分,能够根据“图示”提示进行演唱歌曲,具备初步的表演唱技能(如:创编出捂住眼睛、捂住肚子)的体态动作,萌发出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涉及“自主读图、学习歌曲、歌唱表演、歌唱游戏”等诸多内容,甚至包括由本次教学活动延伸的“德育教育”,幼儿在“学习容量”上面偏大,导致教学时间略长(21分钟)。

5、小班新版艺术活动漱口歌(歌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音乐前奏,用自然的声音有节奏的演唱歌曲。

  2、随着音乐学习漱口的方法,感受讲卫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准备一个小白兔的布偶玩具,一个干净的水杯;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漱口歌》

  活动过程:

  一、讲述《讲卫生的小白兔》,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小白兔的布偶玩具讲述:这是一直讲卫生的小白兔,它的牙齿又白又整齐,可好看了。你们知道她没太能吃完点心后、饭后都做了什么吗?

  3、观察动作表演与教育挂图,理解、记忆歌词。

  4、教师按歌词的顺序表演漱口的动作,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5、逐一出示挂图,与幼儿共同理解各挂图的意义,教师用歌词进行讲解。出示及讲解挂图时应注意打乱顺序。

  6、教师边朗诵边表演,要求幼儿认真观察后将挂图按顺序排好。

  三、教师范唱,帮助幼儿感受歌曲,进一步记忆歌词。

  1、教师弹唱歌曲,幼儿边欣赏边学唱。

  2、教师弹唱歌曲,幼儿按音乐的内容有节奏的进行表演。一两遍后教师可视情况提示幼儿在念白处跟念。

  四、指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教师应提示幼儿认真倾听音乐,在前奏结束后开始演唱。同时,根据幼儿学习情况,有轻声带唱逐步过渡到幼儿独立演唱。

  2、教师伴奏,幼儿边唱边表演。

  活动延伸:

  生活活动:午餐后播放音乐,组织幼儿按音乐提示幼儿正确漱口。

  教学反思:

  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不能通过今天一个活动达成,而需要他们的老师,家长持之以恒地去引导与培养,作为保健老师,我也会经常性地关注幼儿的牙齿健康状况,通过检查等方式介入并指导。因此在后续活动中我还将进一步把生活课堂和家庭生活有效链接,形成了教育合力,逐渐把这种认识变成孩子自觉的行动。

6、小班新版艺术活动蚂蚁搬豆(歌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努力唱准附点节奏。

  2、理解歌词内容,明白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蚂蚁头饰、豆子、教育挂图。

  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观察蚂蚁的活动。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育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戴上头饰,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2、引导语:图中有谁?他在做什么、后来他用上什么办法搬走了豆子?

  3、教师表演"蚂蚁搬豆",边表演边哼唱歌曲,并提问:小小蚂蚁在哪里看见什么?他是怎么做的?后来小小蚂蚁想出了什么办法?

  4、教师用歌词总结。

  (二)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旋律,重点感受附点的节奏。

  1、幼儿跟随教师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2、重点引导幼儿感受附点的节奏。

  3、引导语:小朋友认真听听,"用力"搬得时候歌曲的节奏有什么变化?

  4、教师伴奏,幼儿随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三)教师范唱,幼儿感受与学习。

  1、教师完整范唱,幼儿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教师可用动作提示幼儿唱清楚歌词与节奏。

  (四)游戏与表演。

  1、启发幼儿创编小蚂蚁"用力搬""着急""想办法""一起抬"等动作与神态。

  2、幼儿随音乐自由结伴游戏。

  活动反思:

  主题教学是现在广为提倡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提倡幼儿按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和周围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自主地丰富和完善自身原有的认识机构,并向更高一级认识知段迈进。在《蚂蚁》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设计了自由观察、自由讲述、幼儿讨论、游戏学习歌曲,儿歌、画画等活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内在动力,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探索与发现,进而深入激发幼儿象蚂蚁一样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推荐 小班美术说课稿:彩色的汽车 小班科学说课稿:猜猜它是谁 小班数学活动说课稿:铺路 儿歌教案小班20篇 小班班优秀教案20篇 小班如厕常规教案20篇 小班艺术教育教案20篇 折纸小班教案20篇 小班自然教案20篇 小班教案20篇及反思 篮球班小班教案20篇 小班植物角教案20篇 小班关于食品教案20篇 小班常规教案20篇疫情 小班开学教案20篇 小班艺术教案20篇题目 小班生态文明教案20篇 小班迎接礼仪教育教案20篇

最新小班说课稿 小班主题教案爱洗澡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抱一抱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纸陀螺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怪汽车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秋叶飘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吃桔子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买水果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谁来了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画小草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放鞭炮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小班安安全全玩滑梯教案反思 小班游戏大家来做操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小熊的生日宴会教案 小班数学公开课糖果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筷子真好玩教案反思 小班综合课认识蝌蚪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三角形 小班美术好吃的饼干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路边的小草教案反思 小班夏天蛤蟆吃西瓜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