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美术手指印画快乐的小蝌蚪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3.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饲养小蝌蚪,供幼儿观察。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彩笔。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1)从自然角的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看,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颜色?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游泳的?”引导幼儿讨论说出小蝌蚪有圆圆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个方向游动。
(2)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在规定的场地学小蝌蚪游泳。
小蝌蚪,游呀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小蝌蚪,真快乐,边找妈妈边唱歌。
2.教师引导幼儿画小蝌蚪。
(1)教师:“每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盘黑颜料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想,你可以怎么做,能画出可爱的小蝌蚪呢?”让幼儿自己探索着画,老师在旁边指导。
(2)请画的好的幼儿到前面画一画。
(3)教师祟范画,并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彩色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这样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想画向不同方向游,只需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
(4)幼儿再次作画:教师指导。
A 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 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C 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 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幼儿作业 后要求用肥皂洗净手。
4.活动延伸:
幼儿头戴小蝌蚪头饰,作《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孩子们对春天的这些现象也尤为关注。在同家长外出踏青时,观察小蝌蚪,并把它们带到了我们身边。借此我选择了本节美术活动课《快乐的小蝌蚪》。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不错,注意力也较为集中,个别李孝先、阙歌小动作较多。另外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较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知识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慢慢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多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2、小班美术活动教案:蝴蝶印画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蝴蝶翅膀对称的图案,学习用对印画的方式表现对称。
2、迁移已有经验,能够用各种线条、图案来装饰蝴蝶。
3、大胆制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PPT、人手一张蝴蝶形状的黑纸。
2、红、黄、绿颜料,棉签,抹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一班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是谁呀?
教师:今天晚上他们要开蝴蝶晚会,大家都要穿上美丽的衣服去参加晚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蝴蝶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二)幼儿观察蝴蝶,发现蝴蝶左右对称的特称。
教师:蝴蝶翅膀上有什么呀?
教师: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他们是对称的。
(三)教师示范,提出活动要求。
1.出示一只黑色蝴蝶。
教师:这只蝴蝶好伤心啊,她在偷偷的哭泣呢?原来她没有漂亮的衣服,我们帮她穿上漂亮的衣服?我们用什么帮助蝴蝶呢?
教师:蝴蝶翅膀打开来,棉签轻轻画下来,蝴蝶蝴蝶合起来,蝴蝶翅膀打开来。
教师:棉签上也有标记,什么颜色放什么颜料盒里。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幼儿大胆制作任意形状的衣服。
2.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制作,并尝试用不同的颜色。
(五)教师讲评。
教师:你给她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教师:除了颜色,还有什么形状的衣服?
教师:谢谢你们,今天蝴蝶可以穿上美丽的衣服参加晚会啦!
活动反思:
教师能巧妙地运用蝴蝶的对称来实现印画,在介绍操作步骤时,能用押韵的儿歌来让幼儿熟悉步骤,这种形式非常适合小班的幼儿,但是在很多细节方面还是考虑不够周全的,比如没有考虑颜料和色纸的搭配,导致很多颜色都不太明显,影响了作品的效果。
3、小班美术活动手指印画快乐的小蝌蚪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3.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饲养小蝌蚪,供幼儿观察。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彩笔。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1)从自然角的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看,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颜色?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游泳的?”引导幼儿讨论说出小蝌蚪有圆圆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个方向游动。
(2)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在规定的场地学小蝌蚪游泳。
小蝌蚪,游呀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小蝌蚪,真快乐,边找妈妈边唱歌。
2.教师引导幼儿画小蝌蚪。
(1)教师:“每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盘黑颜料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想,你可以怎么做,能画出可爱的小蝌蚪呢?”让幼儿自己探索着画,老师在旁边指导。
(2)请画的好的幼儿到前面画一画。
(3)教师祟范画,并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彩色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这样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想画向不同方向游,只需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
(4)幼儿再次作画:教师指导。
A 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 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C 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 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幼儿作业 后要求用肥皂洗净手。
4.活动延伸:
幼儿头戴小蝌蚪头饰,作《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孩子们对春天的这些现象也尤为关注。在同家长外出踏青时,观察小蝌蚪,并把它们带到了我们身边。借此我选择了本节美术活动课《快乐的小蝌蚪》。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不错,注意力也较为集中,个别李孝先、阙歌小动作较多。另外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较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知识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慢慢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多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4、小班美术活动小脚丫(印画点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用多种手法进行创作的乐趣。
2.尝试用侧拳印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画小脚丫。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幼儿用纸、各色水粉颜料、装有海绵的颜料盘、抹布、范例。
活动过程:
1 引发兴趣,导入课题。
出示范例,教师:“画上有什么?小脚丫走在什么地方?”
2 讨论与演示。
(1)教师:你们想一想这些小脚丫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引导幼儿自由讲述、讨论。)
小结:这些小脚丫是用拳头和手指蘸颜料印画出来的。
(2)教师演示用侧拳蘸水粉色印画脚掌,再用手指蘸色点画五个脚趾。
(3)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印画,提示幼儿边点画脚趾边点数。
3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多印多画,提醒幼儿变换左右手印画。
(2)注意不要将颜色弄到衣服上。
4 引导评价。
讨论:你们最喜欢谁印的小脚丫,为什么?教师重点表扬作品印得即干净又鲜艳,有左右之分的幼儿。
活动反思:
手和脚是幼儿表现和认识自己能力最重要的方面,在主题“小手和小脚”中,开展了一节美术活动“小脚丫”。这堂课的目标在于学习用拳头印画和手指点画的方式表现小脚丫的形象,这也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在活动中让幼儿感受独特的作画方式带来的乐趣。
活动结束后,我也进行了反思,我们班的孩子第一次感受这样独特的作画方式,一个个兴致很高涨,为什么不在美工区也投放这样的作画工具让幼儿进行作画呢?这样一来,在平时的区域游戏中,孩子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接触印画,让幼儿在以后的美术活动开展中不再成为难事。
5、小班美术活动拓印画—送给小兔子的礼物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拓印的方法作画,体验不同工具材料绘画活动的乐趣。
2、能大胆运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拓印创作。
3、激发幼儿对拓印活动的兴趣。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用拓印的方法作画,体验不同工具材料绘画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能大胆运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拓印创作。
教学准备:
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蔬菜等、水粉颜料、纸张、小白兔音乐(入场)、摇篮曲(幼儿拓印时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引入:小白兔听音乐入场
(二)基本部分
初步感受:
1、初步认识拓印:小白兔来到游乐场,一进门就有工作人员送给他很多礼物,我们看一看这些礼物是什么?
2、请幼儿猜想拓印出的图示像什么?(是什么礼物)
3、请小朋友看看这些礼物是用什么材料拓印出来的?
操作体验:
1、情景引入:小兔子拿着礼物向前走,一阵风吹来,把他的气球吹跑了,小兔子去追赶,急的都哭了。这时大象看见了说:小兔子你别哭我用长鼻子帮你抓住气球,大象用长鼻子一抓没抓住。小猴子说没关系,我爬树帮你抓住气球,小猴子爬上树,也没抓住气球。小鸟说小兔子没关系,我飞着去帮你抓气球,可是小鸟也没抓住气球,气球越飞越远飘到天空中不见了。这时小兔子哭的更伤心了,大象、小猴子、小鸟一起说,小兔子你别难过,我们请小朋友给你再拓印一些其他的礼物,小兔子终于开心的笑了。
2、提问幼儿要帮小兔子拓印什么礼物?启发幼儿和别人说的不一样。
3、幼儿操作拓印,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幼儿可以和小伙伴协商换桌操作)
(三)结束部分
介绍作品并送给小兔子。
教学反思:
1、情景式教学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2、注重五大领域的整合。
3、体现指南中美术教育的核心: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
6、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手指印画教案(附教学反思)
手指印画就是运用手指蘸上颜料印出不同的图案的一种形式,其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这种形式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水平。这个月在我们班级里也开展了一些手指印画的活动,怎样在活动中适宜的教,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的学,我做了一些尝试。在开展活动时我得到了一些收获,也反思出一些问题。
活动目标
1.欣赏手指印画,感受手指变化后印画所带来的趣味性,萌发对手指印画的兴趣。
2.尝试进行手指印画活动,并添画出各种小动物,体验成功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螃蟹、长颈鹿、小鸡等)、水粉颜料、油画棒、抹布
活动过程
1.出示预先动物图片。
师:“春天到了,草地上来了许多的小动物。它们是谁?是什么样子的?”
师:现在,我用小手也能变出这些小动物来,你们瞧!
(幼儿表现: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动物,很多幼儿都能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说出图上的动物幼儿很感兴趣)
2.师用手指印画,引起幼儿兴趣。
师:先让我的手指蘸一点颜料,然后在颜料盒的边上舔一舔,印在纸上。再用油画棒给小动物添画上眼睛、脚、嘴巴等器官。(活动中向幼儿介绍手指印画:小鸡、螃蟹、长颈鹿、毛毛虫等几种动物,重点介绍长颈鹿、螃蟹印法)
(幼儿表现:幼儿能仔细观察教师示范作法,请个别幼儿示范作画A:幼儿印长颈鹿时两个圆之间离得太远,不便于作画。B:幼儿印螃蟹时手指是竖着印的,因此印的螃蟹不形象,我及时引导幼儿要横着印,再添画上脚。)
3.启发幼儿想象。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看?除了老师上面介绍的一些小动物,你们还想变出谁来?鼓励幼儿操作之前先想想、说说。
4.请一幼儿尝试来印画,对于一些细节,如:颜料不要蘸太多,予以重点提醒,引起幼儿重视。
5.请幼儿集体操作,提醒幼儿颜料不要弄到身上。
(幼儿表现:在操作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一些幼儿先点,再用抹布擦掉颜料,进行添画。一些幼儿先点点子再进行添画。在给小鸡添画时嘴巴画得不尖,有些圆。螃蟹的脚画得太长。)
6.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你最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活动反思:
1.结合班级幼儿的特点设计活动过程,突出重难点。
手指印画在以前的美术活动中我带领幼儿手指印过毛毛虫,在区域游戏时与幼儿一起印过小鸡,因此幼儿有一些用颜料作画的经验。因此,在示范作画时重点向幼儿介绍了长颈鹿和螃蟹的画法。这样活动开展起来就有侧重点,便于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出示范例的时候我也注意到范例的美感,让幼儿充分的欣赏感受作品的美,从而产生作画的兴趣。范例中选择的画我也是有针对性的,如印一个圆可以变出小鸡和螃蟹、印两个圆变成长颈鹿,印多个圆点可以变出毛毛虫。这样幼儿在向幼儿介绍作品时让幼儿感受到递进性,幼儿从而结合自己的能力进行作画,便于幼儿操作。
2.把握细节扎实开展活动。
细节的把握对于一个活动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在活动中我也注意一些细节的把握,如:请个别幼儿到前面示范作画时,我请2名幼儿分别尝试绘画两种动物,这样在他们绘画中我会去捕捉优点进行放大,并捕捉缺点对全体幼儿进行及时教育,这样为后面的幼儿分散去作画做好铺垫。再如:幼儿作画时,我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可以模仿老师的范例来作画,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大胆想象的进行作画。还有在幼儿的作画纸上我事先画好了一些小草,这样幼儿印完动物以后,作品的效果很美。
不足之处:在活动中每组提供的颜料太多,因为活动的重点并不是感受色彩的变化,因此,可以每组提供一种颜料,小组之间可以不一样。个别幼儿作画时的动物方向不一样,我利用讲评的时候进行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