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安全教育身边的危险事情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危险无处不在。
2、培养幼儿建立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学会自我保护。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录像
活动过程:
1、谈话与讨论: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家中的危险有哪些,除了家中的危险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危险存在着,你知道的危险有哪些?
文一涛:在班里,不能跑,要不然会摔倒。在美工区,使用剪刀的时候如果不好好用,就会扎着别的小朋友。
何东健:在盥洗室洗手时打闹就会磕着小朋友
芩小楠:上下楼梯时不推不挤,不在楼梯上嬉戏玩耍,手抓扶手,不跑不跳。
周敏:不带任何东西进入睡房,进入睡房时,不在床上玩耍乱跳。
教师:你们说了许多现象都是在教师中发生的,有谁知道在其他地方小朋友身边的危险还有哪些?
徐逢毅:在户外活动时,如果拿玩具不好好玩,就会伤着小朋友
廖令:户外活动时,有的小朋友在大滑梯上推小朋友,就会把小朋友推倒,或者踩到小朋友。
林浩泽:在沙池玩时,不拿沙子撒在小朋友的头上眼睛或者耳朵里。
王春草:在写字时,不能用笔戳小朋友。
2、看录像
教师:提问录像中告诉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避免事故的发生?
王玉燕:在外边玩的时候,不能离开爸爸妈妈,不跟陌生人走。
3、讨论
教师:除了录像中和小朋友说到的危险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存在着危险? (幼儿讨论)
李经林:小朋友不能在马路上面玩,路上车多,容易发生危险事件。
陈秋迎:小朋友不能动开水,容易烫伤。
苏惠:大马路上有活动的井盖,小朋友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掉进去。
冯昌胜:在户外散步时,注意昆虫,比如蜜蜂,毛毛虫。
4、教师提问:怎样做可以远离这些危险?
吴英浩:听老师,爸爸妈妈的话,不去不应该去的地方,不去没人的地方、
冯志琪:我见到有的地方有标记,告诉人们要注意危险。
教师:那我们就一起行动,找一找,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安全的标记,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幼儿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知道哪些是应该作与不应该做,但是幼儿的了解范围较狭窄,还需进一步引导幼儿,使幼儿的认识领域进一步加宽。
通过看录像,拓宽了幼儿理解与见识。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安全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边的事物,能够根据主题的延伸拓展思路,观察的面较宽,让幼儿注意身边的危险事件,不做危险的事,要远离危险,保护自己。
2、中班安全教育活动厨房里的危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厨房里的危险有哪些,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2、学会保护自己,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安全伴我行》手册、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一),提问并引出主题。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厨房)
2、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厨房?(有刀、铲、炉等物)
3、你家有厨房吗?(有)厨房在什么地方?
4、小结:厨房里有这么多东西,小孩子个子矮,应少到厨房里去玩,为什么呢?因为厨房中隐藏了很多种危险。
二、知道:第一种危险:厨房中刀具的危险。
1、出示刀:玩具刀与真刀的对比。轻和重、大和小的对比。
2、提问:厨房里的刀是拿来做什么的?如果小朋友去厨房玩刀,刀不小心落在自己的脚上,会怎样?
3、出示图(二):一个小孩玩厨房里的刀,刀落地,差点落在幼儿脚上,真危险。让幼儿看图和感知一下真刀,让其明白:厨房里的真刀不能玩,如果不小心落在地上,脚上都会受伤,还会砸着脚趾,很危险!
三、第二种危险:厨房燃气炉的危险
1、让个别幼儿找出燃气炉玩具,让小朋友想想厨房中燃气炉有危险吗?有哪些危险?
2、出示图(三):一个小孩在厨房里自己去开燃气炉,爆出了火光,射在小孩脸上。
3、师:小朋友自己不能开燃气炉,因年龄小,掌握不好开关,燃气泄漏会中毒,还会引发燃气爆炸的。
四、第三种危险:炒菜时油爆在脸上,眼睛里的危险。
1、出示图(四),让幼儿观察后讲出:妈妈在炒菜,个子矮、年龄小的孩子不能靠近锅边,油爆在脸上、眼睛里,小朋友哭了。
2、知炒菜的油爆在脸、眼上,会烧伤、会瞎眼等。
五、第四种危险:用热水瓶自己倒水,从炉子上取放的危险。
1、出地图(五):一小女孩手抱开水瓶自己去厨房倒炉子上的开水。
2、让小朋友说出图中的危险。
3、师:烧开的水或刚做好的饭菜温度高,不小心碰倒了会被烫伤的。
六、要避免这些危险,有什么办法?(远离厨房,不一个人在厨房里玩……)
七、看《安全伴我行》手册,让小朋友一边看一边讲
活动反思: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仅仅是靠这几个活动是不够的,他们更需要的是与日常生活能够有机的相结合和渗透。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的内容有机的结合,不仅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像这节课,让他们当心厨房里的安全问题,首先是让大家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厨房里有哪一些东西,你觉得哪一些是危险的东西。孩子们都说得非常好,这也说明了,现在的家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性,家长的积极配合让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开展,让孩子们对危险的东西不是惧怕,而是如果碰到这样的事情不会因为无知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让我们勇敢的面对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并能够迎刃而解。
3、中班安全教育活动身边的危险事情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危险无处不在。
2、培养幼儿建立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学会自我保护。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录像
活动过程:
1、谈话与讨论: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家中的危险有哪些,除了家中的危险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危险存在着,你知道的危险有哪些?
文一涛:在班里,不能跑,要不然会摔倒。在美工区,使用剪刀的时候如果不好好用,就会扎着别的小朋友。
何东健:在盥洗室洗手时打闹就会磕着小朋友
芩小楠:上下楼梯时不推不挤,不在楼梯上嬉戏玩耍,手抓扶手,不跑不跳。
周敏:不带任何东西进入睡房,进入睡房时,不在床上玩耍乱跳。
教师:你们说了许多现象都是在教师中发生的,有谁知道在其他地方小朋友身边的危险还有哪些?
徐逢毅:在户外活动时,如果拿玩具不好好玩,就会伤着小朋友
廖令:户外活动时,有的小朋友在大滑梯上推小朋友,就会把小朋友推倒,或者踩到小朋友。
林浩泽:在沙池玩时,不拿沙子撒在小朋友的头上眼睛或者耳朵里。
王春草:在写字时,不能用笔戳小朋友。
2、看录像
教师:提问录像中告诉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避免事故的发生?
王玉燕:在外边玩的时候,不能离开爸爸妈妈,不跟陌生人走。
3、讨论
教师:除了录像中和小朋友说到的危险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存在着危险? (幼儿讨论)
李经林:小朋友不能在马路上面玩,路上车多,容易发生危险事件。
陈秋迎:小朋友不能动开水,容易烫伤。
苏惠:大马路上有活动的井盖,小朋友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掉进去。
冯昌胜:在户外散步时,注意昆虫,比如蜜蜂,毛毛虫。
4、教师提问:怎样做可以远离这些危险?
吴英浩:听老师,爸爸妈妈的话,不去不应该去的地方,不去没人的地方、
冯志琪:我见到有的地方有标记,告诉人们要注意危险。
教师:那我们就一起行动,找一找,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安全的标记,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幼儿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知道哪些是应该作与不应该做,但是幼儿的了解范围较狭窄,还需进一步引导幼儿,使幼儿的认识领域进一步加宽。
通过看录像,拓宽了幼儿理解与见识。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安全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边的事物,能够根据主题的延伸拓展思路,观察的面较宽,让幼儿注意身边的危险事件,不做危险的事,要远离危险,保护自己。
4、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险物品。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挂图三幅
活动过程:
1、教师分别出示3幅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2、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总结出:尖锐的器具、火、电、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
3、寻找危险的物品
将幼儿分成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寻找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预见能力。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中随时发现危险物品或事情,及时提醒幼儿注意。
活动反思:
通过这类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够让幼儿在看图和听老师讲解的途中学习到危险的概念,懂得什么东西能够玩什么东西不能玩。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类教学活动中,并不能把所有的危险和有危险的物品都让孩子们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5、中班安全教育遇到危险怎么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
2、教会幼儿一些必要的自护方法,并能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4、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5、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图片、影碟片等相关资料;2、 影碟机;3、 奖品;活动过程:
(一) 教师以“生活中的危险真不少”引入课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 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现小偷进屋偷东西;2、小孩独自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3、小孩独自在家时,家里突然着火了;4、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生了食物中毒、受伤、生病的事件;(三) 组织幼儿自由讨论:遇到上述的四种危险时,怎么办?
(四) 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正确有效的办法。
(五) 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后半段:
1、 发现有小偷时,可悄悄的溜出门去报警或找邻居帮忙等;2、 有陌生人敲门时,不可随便打开门,可打电话告诉大人等;3、 家里着火了,先打开门逃生再求助,无法逃生时要先打电话告诉大人、打电话报警等;4、 发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时赶紧打电话告诉大人等;(六) 师生共同小结影蝶片中传授的办法和小朋友及教师想到的办法,教师要一边小结一边出示相应的图片或资料强化幼儿的记忆。
(七) 活动小结:
1、 教师再列举一些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介绍其应变与防护的办法;2、 教育幼儿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能发生危险,只有不去做危险的事,并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护自己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八) 活动延伸:
激励幼儿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在自主寻求自护办法后,与大人共同商讨自护的办法。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