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故事阅读寄来寄去的蚂蚁教案反思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班教案 > 小班说课稿

小班故事阅读寄来寄去的蚂蚁教案反思

时间:2022-07-11 08:50:40

小班故事阅读寄来寄去的蚂蚁教案反思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小班说课稿的您有所帮助。

1、小班故事阅读寄来寄去的蚂蚁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寄来寄去的蚂蚁》讲述的是一只蚂蚁被布熊误寄给土拨鼠后,土拨鼠想用汽车、轮船和飞机送蚂蚁回家但都被蚂蚁否定,最终土拨鼠用寄信的方式送小蚂蚁回家的故事。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颇具童趣和想象力。我设计的活动分为两课时,该方案为第一课时。故事中最关键的线索是"信",但小班幼儿对于寄信、收信和信的格式都缺乏生活经验。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在设计活动时,我尝试用了以下两个策略:一是引导幼儿观察图文并茂的信,知道信的内容,引出故事。二是设计了"读信"游戏,把"读信"作为学习完整语句的载体,吸引幼儿快乐参与阅读和表达,让幼儿在读一读、想一想、玩一玩的过程中理解前半部分故事内容,从而达到活动目标。

  小班幼儿有意注意水平低下,不能长时间地安静阅读,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有重复情节和语言的内容,考虑到这些特点,我将故事后半部分关于交通工具的内容放到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的组织以观察故事画面为主,通过有趣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与表达,激发幼儿交流对交通工具的已有认识的兴趣,同时针对不同交通工具设计简单的游戏,从而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体验故事的情趣。

  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2.在情境表演中用完整的语句学说"请×××送蚂蚁回家"。

  3.用动作表现部分故事情节,体验其中的快乐,萌发自主阅读后半部分故事的兴趣。

  准备:

  1.教师用:大书,一封布熊写的信,PPT(演示文稿),小蚂蚁指偶,黑板和粉笔。

  2.幼儿用:人手一本小书和一封信。

  过程:

  一、以布熊的信引出活动,引导幼儿理解信的内容

  (一)认识寄信人和收信人

  师:(出示一封布熊写的信)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对,这是一封信。它会是谁写的信?又是给谁的呢?

  师:对,是布熊写的。是布熊写给谁的呢?

  师:哦,你们还不认识它。看,他有大大的门牙,名字叫土拨鼠。

  (二)理解信的主要内容

  师:这是布熊写给土拨鼠的信,我们一起打开信看看信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信中的画面并简单描述。)

  师:苹果树上有什么?

  师:怎么样的苹果?

  师:哇,苹果树上长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信上还有什么?哦,还有土拨鼠在吃苹果。

  师:你能猜猜布熊想对土拨鼠说什么事情吗?(引导幼儿想象并表达。)

  (三)听教师读信

  师:信上到底说了什么事情呢?请听我读一读。(教师读信:亲爱的土拨鼠,我家的苹果成熟了,请您一起来吃又红又大的苹果。您的朋友小熊。)

  二、集体观看PPT

  (一)观看PPT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布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爬来了一只小蚂蚁。请你找一找,小蚂蚁在哪里?

  幼:找到了,在苹果树下面。

  师:小蚂蚁真小。像什么?

  师:小蚂蚁太小了,只有芝麻那么大。布熊没有看见它就直接把信寄出去了。它把信放到哪里去了?

  师:对,是邮筒。你在哪里看见过邮筒?邮筒是怎么样的?

  师:你看得真仔细,邮筒是绿色的、圆圆的。信寄给了谁?(土拨鼠。)

  师:我们仔细看看土拨鼠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描述土拨鼠的样子。)

  师:土拨鼠长着灰色的毛,是钻洞高手。它在和谁说话?(教师点击PPT,画面跳出放大镜,把小蚂蚁放大。)

  师:小蚂蚁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蚂蚁的动态和细节。)

  师:对,小蚂蚁哭了,它一边跺脚一边擦眼泪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师:小蚂蚁为什么会离开家的呢?

  2.教师利用大书讲述故事至"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二)猜测活动

  师:小蚂蚁一定要回家。那土拨鼠准备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当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时,教师便用简笔画表现幼儿的猜测,并请所有幼儿用动作及语言进行表达。如当一幼儿说"坐汽车送小蚂蚁回家"时,教师便用简笔画画一辆汽车和一只小蚂蚁,请幼儿学说"请汽车送小蚂蚁回家"并学做开汽车的动作。以此类推。)

  三、游戏:读信

  (一)自由阅读信上的图画并与同伴交流

  师:土拨鼠也想了很多办法,它把办法都写在信里,寄给小朋友了。信就在你们椅子后面的书袋里,你们打开信来看一看吧。(教师请幼儿打开信纸阅读信上的图画,并离开座位相互交流。)

  (二)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述信的内容,并用动作表现

  师(出示指偶小蚂蚁):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它喜欢怎么回家呢?

  ●教师让"小蚂蚁"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袋鼠送小蚂蚁回家。

  师:袋鼠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袋鼠如何送小蚂蚁回家,并和幼儿一起学袋鼠跳送小蚂蚁回家。)

  ●教师让"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长颈鹿送小蚂蚁回家。

  师:长颈鹿怎么送小蚂蚁回家?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并和幼儿一起学长颈鹿把小蚂蚁驮回家。)

  ……

  ●教师让"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火车送小蚂蚁回家。

  师:火车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并让幼儿排列在一起,模拟开火车,送小蚂蚁回家。)

  延伸活动:

  师:小蚂蚁到底是怎么回家的呢?我们快到书里去找一找吧。

  (把图书投放到区角,让幼儿自由翻阅故事后半部分。)

  附: 寄来寄去的蚂蚁

  布熊一边吃蜂蜜,一边写信,引来一只小蚂蚁。小蚂蚁站在信纸上,就像一个逗号。布熊没有发现,把信装进信封就寄出去了。

  这信是寄给土拨鼠的。土拨鼠不认识字,不知道信上写的是什么,却发现了小蚂蚁。"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小蚂蚁跺着脚、抹着眼泪说。

  "这布熊是怎么了?给我寄来这么个小哭虫。"土拨鼠对小蚂蚁没办法,只好轻声轻气地说:"别哭,别哭。我送你回家。"

  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那我带你去乘汽车,好吗?"土拨鼠说。

  "不行!我可不愿意乘汽车,会晕车的。"小蚂蚁一个劲地摇头。

  "那就坐船吧。"土拨鼠说。

  "不行!不行!我怕水。"小蚂蚁一个劲地摆触须。

  "那就坐飞机?"土拨鼠决定破费一些。

  "不行!不行!更不行!"小蚂蚁又要哭了。

  "那,我还是把你寄回去吧。"土拨鼠说。

  "好吧,怎么来还怎么去。"小蚂蚁笑了。

  活动反思:

  《寄来寄去的蚂蚁》这一语言活动,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小熊一边吃蜂蜜一边写信,引来了蚂蚁,粗心的把小蚂蚁当成了逗号寄了出去,好心的土拨鼠寻找各种办法送小蚂蚁回家的故事。故事中的小蚂蚁对各种交通工具都不喜欢,最后只好还是寄回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学说主要句式:“我请XX将小蚂蚁送回家。”通过幼儿联想和阅读图书相结合,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小班语言寄小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方形折小猫头,巩固对小猫外形特征的认识。

  2.喜欢自己的折纸作品。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范例、勾线笔、折猫头的手工纸、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范例,激发幼儿折小猫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作品,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画上有谁呀?幼:小猫。

  2.师:原来是小猫呀,我们来跟小猫打声招呼吧!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美工》第16页“小猫喵喵”上提供的材料。

  1.师:你们知道这只小猫是怎么做的吗?幼儿观察回答。

  师:说的很对,这只小猫是用纸折出来的。

  2.师:那我们今天就来折一只可爱的小猫。

  3.师:那我们看着美工书上的图示,一起来折。

  三、教师示范讲解小猫头的折法。

  1.(出示正方形白纸)今天我们要用正方形的纸来折小猫,把正方形放好。第一步是对角折,把角对齐折一下,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对麽?接下来把三角形平着放好,让我们来折小猫的耳朵,拿起左边的一角向下折。现在让我们来折右边的角,先向下折,在往上折。接着在最下面折一个小三角形。最后把上面的纸往下折一点,就完成了。折完以后要反过来画五官。

  2.师:看一看,像不像小猫的头?幼:像。

  师:小朋友,小猫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幼:尖尖的。

  耳朵有了,看一看小猫的脸上还差什么?幼:眼睛鼻子嘴巴胡须。那我们给小猫画上眼睛鼻子嘴巴胡须。

  3.师:小猫的头有了,那我们来给小猫画上身体,让小猫在草地玩吧!

  4.师:好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动手折一折?幼:想。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师:那我们一起来折一折,不会折的小朋友可以看着美工纸书上的示意图来折。折好以后,不会画五官的小朋友可以请老师帮忙。小朋友,记得折完以后要反过来画五官哦。

  2.请幼儿相互欣赏。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常老师始终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了手,也活动了嘴,锻炼了他们用手撕,贴的能力,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了幼儿对于烧鱼这一生活经验的积累。只是常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提问性的语言应该再精炼一些。

3、小班语言故事小蚂蚁和大西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乐意想象,体验“小”蚂蚁想办法搬“大”西瓜的快乐。

  2、大胆地表现故事中简单的语词和动作。

  活动准备:故事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感知大小差异,激发阅读兴趣观察西瓜画面,猜想引出蚂蚁

  二、愿意大胆表现,感受情节有趣。

  (一)蚂蚁怎样吃西瓜——看到这块又香又甜的大西瓜,小蚂蚁们会怎么说呢?

  ——小蚂蚁们是怎么吃的啊!

  ——西瓜真是太好吃了!小蚂蚁说:“让我们把西瓜搬回去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二)蚂蚁怎样搬西瓜——我们一起看看小蚂蚁们是怎么搬西瓜的?

  (二)搬不动怎么办?

  ——还有什么别的搬西瓜的办法吗?

  (三)西瓜皮有什么用?

  ——瞧,西瓜都吃完了,只剩下了西瓜皮!看看蚂蚁们把它变成了什么?

  ——你们觉得小蚂蚁们还可以用西瓜皮干什么?

  三、延伸:介绍绘本,引发继续阅读的兴趣蚂蚁和西瓜这个有趣的故事就藏在这本书里,我们以后再来看一看!

  活动反思: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关注粗浅的东西,更深些的细节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关注,本次活动内容是让孩子既关注大的方面(大西瓜的变化),也关注到小的方面(小蚂蚁在流口水、小蚂蚁的动作等)。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的动作,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从学习动作中体验情趣。活动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最后在整理故事内容讲述的环节,故事的优美度欠佳,应该再对语言进行斟酌,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优美。

4、小班故事阅读寄来寄去的蚂蚁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寄来寄去的蚂蚁》讲述的是一只蚂蚁被布熊误寄给土拨鼠后,土拨鼠想用汽车、轮船和飞机送蚂蚁回家但都被蚂蚁否定,最终土拨鼠用寄信的方式送小蚂蚁回家的故事。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颇具童趣和想象力。我设计的活动分为两课时,该方案为第一课时。故事中最关键的线索是"信",但小班幼儿对于寄信、收信和信的格式都缺乏生活经验。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在设计活动时,我尝试用了以下两个策略:一是引导幼儿观察图文并茂的信,知道信的内容,引出故事。二是设计了"读信"游戏,把"读信"作为学习完整语句的载体,吸引幼儿快乐参与阅读和表达,让幼儿在读一读、想一想、玩一玩的过程中理解前半部分故事内容,从而达到活动目标。

  小班幼儿有意注意水平低下,不能长时间地安静阅读,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有重复情节和语言的内容,考虑到这些特点,我将故事后半部分关于交通工具的内容放到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的组织以观察故事画面为主,通过有趣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与表达,激发幼儿交流对交通工具的已有认识的兴趣,同时针对不同交通工具设计简单的游戏,从而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体验故事的情趣。

  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2.在情境表演中用完整的语句学说"请×××送蚂蚁回家"。

  3.用动作表现部分故事情节,体验其中的快乐,萌发自主阅读后半部分故事的兴趣。

  准备:

  1.教师用:大书,一封布熊写的信,PPT(演示文稿),小蚂蚁指偶,黑板和粉笔。

  2.幼儿用:人手一本小书和一封信。

  过程:

  一、以布熊的信引出活动,引导幼儿理解信的内容

  (一)认识寄信人和收信人

  师:(出示一封布熊写的信)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对,这是一封信。它会是谁写的信?又是给谁的呢?

  师:对,是布熊写的。是布熊写给谁的呢?

  师:哦,你们还不认识它。看,他有大大的门牙,名字叫土拨鼠。

  (二)理解信的主要内容

  师:这是布熊写给土拨鼠的信,我们一起打开信看看信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信中的画面并简单描述。)

  师:苹果树上有什么?

  师:怎么样的苹果?

  师:哇,苹果树上长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信上还有什么?哦,还有土拨鼠在吃苹果。

  师:你能猜猜布熊想对土拨鼠说什么事情吗?(引导幼儿想象并表达。)

  (三)听教师读信

  师:信上到底说了什么事情呢?请听我读一读。(教师读信:亲爱的土拨鼠,我家的苹果成熟了,请您一起来吃又红又大的苹果。您的朋友小熊。)

  二、集体观看PPT

  (一)观看PPT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布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爬来了一只小蚂蚁。请你找一找,小蚂蚁在哪里?

  幼:找到了,在苹果树下面。

  师:小蚂蚁真小。像什么?

  师:小蚂蚁太小了,只有芝麻那么大。布熊没有看见它就直接把信寄出去了。它把信放到哪里去了?

  师:对,是邮筒。你在哪里看见过邮筒?邮筒是怎么样的?

  师:你看得真仔细,邮筒是绿色的、圆圆的。信寄给了谁?(土拨鼠。)

  师:我们仔细看看土拨鼠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描述土拨鼠的样子。)

  师:土拨鼠长着灰色的毛,是钻洞高手。它在和谁说话?(教师点击PPT,画面跳出放大镜,把小蚂蚁放大。)

  师:小蚂蚁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蚂蚁的动态和细节。)

  师:对,小蚂蚁哭了,它一边跺脚一边擦眼泪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师:小蚂蚁为什么会离开家的呢?

  2.教师利用大书讲述故事至"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二)猜测活动

  师:小蚂蚁一定要回家。那土拨鼠准备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当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时,教师便用简笔画表现幼儿的猜测,并请所有幼儿用动作及语言进行表达。如当一幼儿说"坐汽车送小蚂蚁回家"时,教师便用简笔画画一辆汽车和一只小蚂蚁,请幼儿学说"请汽车送小蚂蚁回家"并学做开汽车的动作。以此类推。)

  三、游戏:读信

  (一)自由阅读信上的图画并与同伴交流

  师:土拨鼠也想了很多办法,它把办法都写在信里,寄给小朋友了。信就在你们椅子后面的书袋里,你们打开信来看一看吧。(教师请幼儿打开信纸阅读信上的图画,并离开座位相互交流。)

  (二)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述信的内容,并用动作表现

  师(出示指偶小蚂蚁):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它喜欢怎么回家呢?

  ●教师让"小蚂蚁"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袋鼠送小蚂蚁回家。

  师:袋鼠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袋鼠如何送小蚂蚁回家,并和幼儿一起学袋鼠跳送小蚂蚁回家。)

  ●教师让"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长颈鹿送小蚂蚁回家。

  师:长颈鹿怎么送小蚂蚁回家?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并和幼儿一起学长颈鹿把小蚂蚁驮回家。)

  ……

  ●教师让"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火车送小蚂蚁回家。

  师:火车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并让幼儿排列在一起,模拟开火车,送小蚂蚁回家。)

  延伸活动:

  师:小蚂蚁到底是怎么回家的呢?我们快到书里去找一找吧。

  (把图书投放到区角,让幼儿自由翻阅故事后半部分。)

  附: 寄来寄去的蚂蚁

  布熊一边吃蜂蜜,一边写信,引来一只小蚂蚁。小蚂蚁站在信纸上,就像一个逗号。布熊没有发现,把信装进信封就寄出去了。

  这信是寄给土拨鼠的。土拨鼠不认识字,不知道信上写的是什么,却发现了小蚂蚁。"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小蚂蚁跺着脚、抹着眼泪说。

  "这布熊是怎么了?给我寄来这么个小哭虫。"土拨鼠对小蚂蚁没办法,只好轻声轻气地说:"别哭,别哭。我送你回家。"

  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那我带你去乘汽车,好吗?"土拨鼠说。

  "不行!我可不愿意乘汽车,会晕车的。"小蚂蚁一个劲地摇头。

  "那就坐船吧。"土拨鼠说。

  "不行!不行!我怕水。"小蚂蚁一个劲地摆触须。

  "那就坐飞机?"土拨鼠决定破费一些。

  "不行!不行!更不行!"小蚂蚁又要哭了。

  "那,我还是把你寄回去吧。"土拨鼠说。

  "好吧,怎么来还怎么去。"小蚂蚁笑了。

  活动反思:

  《寄来寄去的蚂蚁》这一语言活动,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小熊一边吃蜂蜜一边写信,引来了蚂蚁,粗心的把小蚂蚁当成了逗号寄了出去,好心的土拨鼠寻找各种办法送小蚂蚁回家的故事。故事中的小蚂蚁对各种交通工具都不喜欢,最后只好还是寄回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学说主要句式:“我请XX将小蚂蚁送回家。”通过幼儿联想和阅读图书相结合,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推荐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动物的尾巴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会跳舞的罐宝宝 小班美术说课稿:彩色的汽车 小班故事说课稿:小兔乖乖 小班语言说课稿:快活得像小鸟 小班礼仪教育教案20篇 小班粘土教案20篇 小班纪律方面教案20篇 小班教案跟踪观察记录20篇 小班角色教案20篇 小班艺术领域教案20篇设计意图 健康教育教案小班20篇 小班语言课教案及反思20篇简短 小班德育教案20篇及反思 小班操作活动教案20篇 小班游戏教案20篇简短语言 小班体能课教案1到20篇 小班食品健康节俭教案20篇

最新小班说课稿 小班主题教案爱洗澡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抱一抱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纸陀螺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怪汽车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秋叶飘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吃桔子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买水果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谁来了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画小草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放鞭炮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小班安安全全玩滑梯教案反思 小班游戏大家来做操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小熊的生日宴会教案 小班数学公开课糖果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筷子真好玩教案反思 小班综合课认识蝌蚪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三角形 小班美术好吃的饼干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路边的小草教案反思 小班夏天蛤蟆吃西瓜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