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故事红红的小东西(一)教案反思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班教案 > 小班说课稿

小班故事红红的小东西(一)教案反思

时间:2022-07-10 19:34:55

小班故事红红的小东西(一)教案反思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小班说课稿的您有所帮助。

1、小班故事红红的小东西(一)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

  2、理解词汇:蹦蹦跳跳,感受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的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感受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挂图。

  2、磁带。

  教师行为:

  1、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出示红红的小片片:老师在路上捡到了一个红红的小东西,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2、欣赏故事。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教师:红红的小东西是什么?它一路上都碰到了谁?它以为自己是谁?

  3、理解故事情节。

  (1)看动画片欣赏故事。

  (2)引导幼儿讨论:一路上红红的小东西走呀,都遇到了谁?它们把红红的小东西当成了什么?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根据我们小班孩子的已有特点和知识经验,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以孩子喜欢的故事为主体,把抽象的点数巧妙的融入故事。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会点数,并说出总数。第二个环节是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能力,请小朋友找一找图片中哪些地方不和红红的小东西不一样,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第三个环节是感知红红的小东西的特征,让幼儿在这几轮的比较中,让幼儿在愉快和有趣的情境中形成对对红红的小东西的初步感知,最后通过知识经验积累指导红红的小东西就是纽扣。

  我认为在小班阶段,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教师应做到教育机智,结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生活中的经验穿插进去,这次的教学活动唯一的不足在于图片制作过于简单,幼儿不容易察觉并比较,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做到材料形象、生动,给幼儿可以更多的大量感知的形象来丰富其相关经验。

2、小班美术活动红红的苹果(剪贴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苹果的外形,继续指导幼儿进行碎纸粘贴。

  2、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指导幼儿将红颜色的色纸剪碎。

  2、浆糊、抹布,小箩筐每组若干等。

  3、每组1―2张范例。

  活动过程:

  1、创造故事情节,引出课题:

  师:A le, A le,是苹果,苹果红红最好咬。小朋友,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啊?

  2、观察苹果的外形,提出活动要求:

  苹果宝宝长得圆鼓鼓的,我们给他们穿衣服的时候要注意尺寸大小,不能贴到苹果线的外面,那样苹果就不圆了,也不能只贴几张碎纸,那样苹果就会不好看,看不出是红红的大苹果了,所以,大家要仔细,小心。

  3、示范讲解:

  先在苹果宝宝的身上抹上少量的浆糊(强调一点点、少量),然后从小箩筐中取出剪好的小碎纸,一小张一小张的贴在画有苹果形状的白纸上,直到把苹果宝宝的全身都贴满,既不大也不小,要合身,这样苹果宝宝就又圆又好看了。

  4、幼儿操作:

  (1)幼儿操作时,教师注意幼儿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2)提醒幼儿仔细一点,注意浆糊不要抹得太多。

  (3)对个别幼儿提供帮助,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帮助。

  5、评价欣赏作品: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贴在两棵大大的苹果数上,围绕谁的苹果宝宝“好看又好吃”(全身贴满大小合身)进行讲评。表扬能干的幼儿,鼓励所有幼儿下次做的更好。

  活动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色彩搭配的能力,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动手动脑及合作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活动带给我们的启示却鞭策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积极地开动脑筋,寻找更加适合幼儿的有趣的,促进幼儿发展的方法。

3、小班故事红红的小东西(一)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

  2、理解词汇:蹦蹦跳跳,感受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的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感受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挂图。

  2、磁带。

  教师行为:

  1、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出示红红的小片片:老师在路上捡到了一个红红的小东西,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2、欣赏故事。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教师:红红的小东西是什么?它一路上都碰到了谁?它以为自己是谁?

  3、理解故事情节。

  (1)看动画片欣赏故事。

  (2)引导幼儿讨论:一路上红红的小东西走呀,都遇到了谁?它们把红红的小东西当成了什么?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根据我们小班孩子的已有特点和知识经验,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以孩子喜欢的故事为主体,把抽象的点数巧妙的融入故事。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会点数,并说出总数。第二个环节是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能力,请小朋友找一找图片中哪些地方不和红红的小东西不一样,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第三个环节是感知红红的小东西的特征,让幼儿在这几轮的比较中,让幼儿在愉快和有趣的情境中形成对对红红的小东西的初步感知,最后通过知识经验积累指导红红的小东西就是纽扣。

  我认为在小班阶段,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教师应做到教育机智,结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生活中的经验穿插进去,这次的教学活动唯一的不足在于图片制作过于简单,幼儿不容易察觉并比较,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做到材料形象、生动,给幼儿可以更多的大量感知的形象来丰富其相关经验。

4、小班故事熊宝宝的小芽芽 (mp3在线试听)教案反思

  小班《熊宝宝的小芽芽》

  故事内容

  天是蓝蓝的,云是白白的,草是绿绿的,花是红红的。熊宝宝种下了一粒种子,长出了小芽芽。熊宝宝高兴呀,每天都来看看它。

  长啊长,长大了!会不会长出苹果呀?长啊长,长大了!会不会长出梨子呀?长啊长,长大了!会不会长出西瓜呀?长啊长,长大了!没有果来没有瓜。熊宝宝好伤心,想要拔起芽芽种瓜瓜。

  嘿哟哟、嘿哟哟,怎么拔不动了呀?嘿哟哟、嘿哟哟,原来是个萝卜呀! 哈哈,哈哈,熊宝宝高兴地带回家!哈哈,哈哈,熊宝宝高兴地带回家!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有趣的情景。学说短句:“长啊长,长大了。”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尝试通过多种方式感受和理解散文意境。

  3.愿意在集体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长大的快乐、自豪。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学习散文短句:“长啊长,长大了!”

  1.教师:让我们变成一棵小树吧!

  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变成小树,大家边说 “长啊长,长出小芽芽来了”,边将自己的身体由蹲着的姿势渐渐地变成站着的姿势。

  2.教师引导幼儿自己的感受成长。

  教师:除了小树可以长大,还有什么也能长大呢?

  3.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任何一种可以由小变大的植物或动物。边做动作变说短句:长呀长,长出小芽芽来了。长呀长,长大啦!

  4.鼓励幼儿随着教师一起说短句。

  二、朗诵散文,感受散文中有趣的情景

  1.阅读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教师朗诵散文一遍。感受蓝蓝的、白白的、绿绿的、红红的情景。

  2.感知故事的名称,学习词汇:“小芽”、“长大”。

  三、完整倾听散文,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参与活动。

  1.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教师引导幼儿边看书边朗诵散文。

  2.当朗诵到“长啊长,长大了!会不会长出XXX?”时,教师故意拉长声音,启发幼儿参与朗诵。

  3.教师朗诵时用夸张的动作表现重复部分,引导幼儿进行集体朗诵。

  活动反思:

  《熊宝宝的小芽芽》是一节小班的散文欣赏活动,取材于小班语言渗透领域下册。当我阅读到这篇简单的散文时,被它有趣的情节所吸引。而我班幼儿是一群非常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他们喜欢听,喜欢讲,喜欢参与,我想这篇叙事散文会受到他们的喜爱。

5、小班下学期故事调皮的小老鼠(mp3试听)教案反思

  一群淘气的小老鼠在家和妈妈捉迷藏。

  妈妈找呀找,看见一只小老鼠躲在桌子底下,一只小老鼠躲在抽屉里面,一只小老鼠躲在花盆旁边,还有一只小老鼠躲在床下面............

  妈妈说:"我的宝宝真调皮。"

  一、活动目标:

  1、能较细致的观察图片,学习正确运用方位词“上面、下面、里面、旁边”。

  2、学说短句“小老鼠躲在××的(上面)”、“我躲在××的(上面)”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声地说话,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木偶、小老鼠胸饰、场景设置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木偶,引出故事。

  “我是老鼠妈妈,我有一群调皮的老鼠宝宝,它们总爱和我捉迷藏。今天我出门去买东西,回到家发现宝宝们又躲起来了。我找了半天,还是有很多宝宝没找到,真着急呀!小朋友,你们能不能帮我把小老鼠们找出来呀?”

  2、幼儿观察和讲述画面内容。

  (1)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小老鼠都躲在哪里呢?

  引导幼儿找到隐藏在画面中的小老鼠并学习正确运用方位词“上面、下面、里面、旁边”。学说短句“小老鼠躲在××的(上面)”。

  (2)跟随图片练习完整的讲述。

  3、游戏:捉迷藏

  (1)在场景中找出小老鼠标志,并练习正确运用方位词。

  (2)幼儿扮小老鼠躲在场景中的不同地方,老师扮老鼠妈妈在场景中找小老鼠。找到后,小老鼠说出“我躲在××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幼儿能较细致地观察图片,并用语言描述图片的主要内容。会用方位词“上”“下”“里”“旁”,用短句“小老鼠躲在xx地方”。《指南》中提出: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基于游戏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所以整个活动我都以游戏为主体,加以引导性语言的提问,如活动一开始以小老鼠和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导入,让孩子找找图片中小老鼠躲在哪里。孩子的视觉很灵敏,一下子把躲着的老鼠找了出来。孩子们纷纷七嘴八舌,抢着说,帮助幼儿在自主探索的中获得新知。整个活动由于基于幼儿的兴趣开展,因而自始至终幼儿都在主动参与,最后玩“找老鼠”的游戏,孩子们玩得十分带劲,活动结束了还意犹未尽呢!但是活动中由于小班孩子控制能力差,游戏的兴奋也给活动带来了干扰。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没有呵斥孩子,而是轻轻地说:“太吵了,一个一个说,不然小老鼠会被吓走的。”孩子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推荐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谁最羞 小班童话说课稿:下雪了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漂亮的鞋印 小班主题说课稿:喂娃娃 小班说课稿:手指点画《小鱼穿新衣》 小班社会教案:大家喜欢我 幼儿园小班社会:大家喜欢我 小班常规教案20篇 小班入学常规教案20篇 小班开学常规教案20篇新生入园 小班角色教案20篇 小班防汛教案20篇 幼儿小班爱惜粮食教案20篇 小班艺术教案20篇题目 小班教案大全20篇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牙齿 小班疫情防控教案20篇 小班新生喝水教案20篇

最新小班说课稿 小班主题教案爱洗澡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抱一抱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纸陀螺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怪汽车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秋叶飘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吃桔子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买水果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谁来了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画小草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放鞭炮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小班安安全全玩滑梯教案反思 小班游戏大家来做操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小熊的生日宴会教案 小班数学公开课糖果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筷子真好玩教案反思 小班综合课认识蝌蚪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三角形 小班美术好吃的饼干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路边的小草教案反思 小班夏天蛤蟆吃西瓜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