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主题教案香喷喷的轮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了解小老鼠帮助朋友们的过程。
2.通过观察图片和交流讨论,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的方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呢?(出示:小老鼠)。
2.师:小老鼠呀想去旅行,它做了一辆神奇的小汽车。(出示:西瓜车)
3.师:西瓜车的车轮是用什么做的?(巧克力豆)。用几个巧克力豆做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4.小老鼠开着他的西瓜车去旅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遇到了些什么事情?
(1)幼儿观察画面,说出是小老鼠。
(2)倾听教师讲述。
(3)回答教师的问题,并和老师一起数数有几个巧克力豆。
(4)跟随老师一起看看小老鼠去旅行发生的事情。
二、播放ppt,引导幼儿集体边看画面边听故事,理解小老鼠帮助朋友的过程及小动物的心理变化。
1.师:小老鼠开着开着,突然它在路上遇见了谁?小豚鼠怎么了?为什么会哭的呀?
2.师: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小豚鼠这时开心的笑了。
3.师:小老鼠为了帮助小豚鼠卸下了一颗巧克力豆,现在西瓜车只剩几个轮子了?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出示梨子车图片,它又做了一辆三个轮子的梨子车)
4.开着开着,小老鼠又碰到了谁呢?小鸡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5.师:这次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呢?这时小鸡开心的笑了。
6.师:小老鼠为了帮助小鸡,又卸下了一颗巧克力豆,这时梨子车上只剩两个轮子了,也不能开了。那怎么办呢?我们来帮他想想办法吧?出示香蕉车。
7.师:开着开着,小老鼠又碰到了谁?老爷爷怎么了?小老鼠是怎么帮助他的?
8.师:现在只有几个轮子啦?只剩一个啦?怎么办?
9.可是,小老鼠扛着香蕉实在是太累了,小朋友们帮他想想办法好不好?
10.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老鼠得到了一辆汽车)
师:他们为什么要送汽车给小老鼠呢?(因为小老鼠帮助过他们)
11.原来是因为小老鼠将自己的车轮子一个一个的卸下来帮助他们,他们要感谢小老鼠,所以呀也送了辆小汽车给他们!
(1)幼儿说出小老鼠遇见了小豚鼠,并观察小豚鼠的表情,说说小豚鼠为什么会哭。
(2)幼儿说出小老鼠卸下一个巧克力送给小豚鼠做食物。
(3)幼儿说出还剩三个轮子,并思考小老鼠会怎么做。
(4)说出小老鼠有碰到了小鸡,并观察小鸡的画面,并学做摇摇晃晃的动作。
(5)幼儿回答小老鼠把巧克力豆送给小鸡当帽子。
(6)幼儿帮助小老鼠想想办法,通过观察香蕉车,说出它又做了一辆两个轮子的香蕉车。
(7)说出小老鼠又遇见了老爷爷,并说说小老鼠是怎样帮助老爷爷的。
(8)幼儿说出只剩一个轮子了,小老鼠把它吃掉了。
(9)幼儿自由猜想。
(10)说说最后发生的事,并思考他们为什么要送汽车给小老鼠。
(11)倾听教师小结。
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的倾听故事。
1.引导幼儿集体完整地倾听故事《香喷喷的轮子》。
2.师:你们喜欢小老鼠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也应该去帮助他,这样别人感到开心的同时,你也会感到开心的!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中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较简单有趣,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的参与性还是较高的。活动中,我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通过逐一播放小老鼠旅行碰到朋友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轮子的较少,并让幼儿通过欣赏小老鼠帮助它的朋友的过程,感知和体验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很快乐,激发幼儿帮助同伴的情感。
2、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了不起的轮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倾听故事、尝试猜想,能帮助小乌龟想办法,并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2、 继续对轮子发生兴趣,了解轮子会滚的本领,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轮子。
3、 愿意参加玩轮子的游戏,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乌龟头饰(配班教师),滑板;
(2)图片——玩具汽车、溜冰鞋、自行车、摩托车、火车;其他各种车的图片;
(3)故事磁带:《了不起的轮子》;
(4)大小不同的轮胎若干(汽车、助动车轮子等)。
活动过程:
一、 设置情景,引发讨论:
1、 用故事情境引出主题
(配班教师装扮成小乌龟,事先等在活动室,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走进活动室,看到小乌龟)
师:这不是小乌龟吗?它好象不太高兴,怎么回事啊,猜猜看可能发生什么事?
(幼儿自由猜想)
师:我们来问问它吧?
幼儿(1名):小乌龟你为什么不开心了?
小乌龟(讲述自己的困难):小兔子要和我比赛跑步,可是它跑得这么快,我这么慢,怎么办呀?
2、 引导幼儿讨论为小乌龟想办法
师: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小乌龟吗?
(幼儿思考讨论,自由的发表自己想出的好主意。)
3、 由快乐的轮子引出滑板,初步引起幼儿对轮子作用的感知。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我们的好朋友“快乐的轮子”也想来帮助小乌龟,想一想,轮子可以怎样帮助小乌龟?
(幼儿猜想并尝试讲讲轮子帮助乌龟的办法)
师:原来轮子请来了更多的兄弟,和木板做了好朋友,就变成一块滑板,滑板会不会帮助小乌龟跑得快?我们来试试看吧。
(请幼儿把小乌龟放在滑板上观察)
小乌龟:有了这块滑板,我一定会跑得很快,谢谢小朋友和快乐的轮子。
二、 倾听阅读,感知交流
1、 倾听故事《了不起的轮子》,进一步感知轮子的作用
师:轮子的本领真大,它除了可以帮助小乌龟,还可以帮助很多其他好朋友跑得快。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轮子自己的故事,看看它是怎样帮助朋友们的。
(幼儿倾听故事,了解哪些地方都需要轮子)
2、 观看图片,引发幼儿讨论交流
师:哪些地方都需要轮子呢?
(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片)
师:原来有这么多的地方都需要轮子的帮助,轮子真是了不起。你们还看见过哪些东西也有了不起的轮子?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同伴分享,自由讲述)
三、 探索操作,感受体验:
1、 请个别幼儿探索让轮子滚动起来。
师:轮子真了不起,你们愿意和它做朋友吗?我们来和它一起做游戏吧。
(带领幼儿到室外操场)
师:哪个小朋友能想办法让快乐的轮子滚起来?
(请1—2名幼儿尝试将轮子滚起来,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如果自己不行,可以请朋友帮忙。)
2、 幼儿探索让各种各样的轮子滚动起来,体验玩轮子的乐趣。
师:这里还有很多轮子,我们一起去和它们做游戏好吗?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可以让轮子滚得快?
(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种轮胎,想办法将轮胎推起来、滚起来,看看谁的轮胎滚得快、滚得远。)
附:
《了不起的轮子》
我是了不起的轮子,你瞧,玩具汽车上有圆圆的轮子,“嘟嘟嘟嘟”地转着,溜冰鞋上有圆圆的轮子,“擦擦擦擦”地转着,自行车上有圆圆的轮子,“叮铃铃铃”地转着,摩托车上有圆圆的轮子,“突突突突”地转着。它们都因为有了我,而跑得很快很快!火车的轮子很多很多,“轰隆轰隆”地转着,把大家带到想去的地方。
教学反思
本活动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极大的调动起了幼儿学习兴趣,用滑板帮助乌龟解决问题、探索轮子的滚动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尝试猜想,能帮助小乌龟想办法并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对幼儿一种情感态度及意愿的考虑;“喜欢参加玩轮子的游戏”其实又是对幼儿身体运动需要的一种考虑。所以抓住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点,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参与性强,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效果。但对于不同的幼儿做为教师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如针对A级的幼儿应采取及时表扬和鼓励,进一步让他们感知轮子转动的难点;B级的幼儿应做到及时引导,让幼儿更加主动的参与论子分类的操作和交流;针对C级的幼儿我们应做到及时的帮助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只要做到因材施教,我们才能为每一位幼儿进一步探索知识创设积极的学习意境。
3、小班主题活动教案:《香喷喷的轮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了解小老鼠帮助朋友们的过程。
2.通过观察图片和交流讨论,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的方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呢?(出示:小老鼠)。
2.师:小老鼠呀想去旅行,它做了一辆神奇的小汽车。(出示:西瓜车)
3.师:西瓜车的车轮是用什么做的?(巧克力豆)。用几个巧克力豆做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4.小老鼠开着他的西瓜车去旅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遇到了些什么事情?
(1)幼儿观察画面,说出是小老鼠。
(2)倾听教师讲述。
(3)回答教师的问题,并和老师一起数数有几个巧克力豆。
(4)跟随老师一起看看小老鼠去旅行发生的事情。
二、播放ppt,引导幼儿集体边看画面边听故事,理解小老鼠帮助朋友的过程及小动物的心理变化。
1.师:小老鼠开着开着,突然它在路上遇见了谁?小豚鼠怎么了?为什么会哭的呀?
2.师: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小豚鼠这时开心的笑了。
3.师:小老鼠为了帮助小豚鼠卸下了一颗巧克力豆,现在西瓜车只剩几个轮子了?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出示梨子车图片,它又做了一辆三个轮子的梨子车)
4.开着开着,小老鼠又碰到了谁呢?小鸡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5.师:这次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呢?这时小鸡开心的笑了。
6.师:小老鼠为了帮助小鸡,又卸下了一颗巧克力豆,这时梨子车上只剩两个轮子了,也不能开了。那怎么办呢?我们来帮他想想办法吧?出示香蕉车。
7.师:开着开着,小老鼠又碰到了谁?老爷爷怎么了?小老鼠是怎么帮助他的?
8.师:现在只有几个轮子啦?只剩一个啦?怎么办?
9.可是,小老鼠扛着香蕉实在是太累了,小朋友们帮他想想办法好不好?
10.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老鼠得到了一辆汽车)
师:他们为什么要送汽车给小老鼠呢?(因为小老鼠帮助过他们)
11.原来是因为小老鼠将自己的车轮子一个一个的卸下来帮助他们,他们要感谢小老鼠,所以呀也送了辆小汽车给他们!
(1)幼儿说出小老鼠遇见了小豚鼠,并观察小豚鼠的表情,说说小豚鼠为什么会哭。
(2)幼儿说出小老鼠卸下一个巧克力送给小豚鼠做食物。
(3)幼儿说出还剩三个轮子,并思考小老鼠会怎么做。
(4)说出小老鼠有碰到了小鸡,并观察小鸡的画面,并学做摇摇晃晃的动作。
(5)幼儿回答小老鼠把巧克力豆送给小鸡当帽子。
(6)幼儿帮助小老鼠想想办法,通过观察香蕉车,说出它又做了一辆两个轮子的香蕉车。
(7)说出小老鼠又遇见了老爷爷,并说说小老鼠是怎样帮助老爷爷的。
(8)幼儿说出只剩一个轮子了,小老鼠把它吃掉了。
(9)幼儿自由猜想。
(10)说说最后发生的事,并思考他们为什么要送汽车给小老鼠。
(11)倾听教师小结。
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的倾听故事。
1.引导幼儿集体完整地倾听故事《香喷喷的轮子》。
2.师:你们喜欢小老鼠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也应该去帮助他,这样别人感到开心的同时,你也会感到开心的!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中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较简单有趣,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的参与性还是较高的。活动中,我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通过逐一播放小老鼠旅行碰到朋友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轮子的较少,并让幼儿通过欣赏小老鼠帮助它的朋友的过程,感知和体验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很快乐,激发幼儿帮助同伴的情感。
4、小班主题香喷喷的轮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了解小老鼠帮助朋友们的过程。
2.通过观察图片和交流讨论,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的方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呢?(出示:小老鼠)。
2.师:小老鼠呀想去旅行,它做了一辆神奇的小汽车。(出示:西瓜车)
3.师:西瓜车的车轮是用什么做的?(巧克力豆)。用几个巧克力豆做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4.小老鼠开着他的西瓜车去旅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遇到了些什么事情?
(1)幼儿观察画面,说出是小老鼠。
(2)倾听教师讲述。
(3)回答教师的问题,并和老师一起数数有几个巧克力豆。
(4)跟随老师一起看看小老鼠去旅行发生的事情。
二、播放ppt,引导幼儿集体边看画面边听故事,理解小老鼠帮助朋友的过程及小动物的心理变化。
1.师:小老鼠开着开着,突然它在路上遇见了谁?小豚鼠怎么了?为什么会哭的呀?
2.师: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小豚鼠这时开心的笑了。
3.师:小老鼠为了帮助小豚鼠卸下了一颗巧克力豆,现在西瓜车只剩几个轮子了?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出示梨子车图片,它又做了一辆三个轮子的梨子车)
4.开着开着,小老鼠又碰到了谁呢?小鸡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5.师:这次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呢?这时小鸡开心的笑了。
6.师:小老鼠为了帮助小鸡,又卸下了一颗巧克力豆,这时梨子车上只剩两个轮子了,也不能开了。那怎么办呢?我们来帮他想想办法吧?出示香蕉车。
7.师:开着开着,小老鼠又碰到了谁?老爷爷怎么了?小老鼠是怎么帮助他的?
8.师:现在只有几个轮子啦?只剩一个啦?怎么办?
9.可是,小老鼠扛着香蕉实在是太累了,小朋友们帮他想想办法好不好?
10.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老鼠得到了一辆汽车)
师:他们为什么要送汽车给小老鼠呢?(因为小老鼠帮助过他们)
11.原来是因为小老鼠将自己的车轮子一个一个的卸下来帮助他们,他们要感谢小老鼠,所以呀也送了辆小汽车给他们!
(1)幼儿说出小老鼠遇见了小豚鼠,并观察小豚鼠的表情,说说小豚鼠为什么会哭。
(2)幼儿说出小老鼠卸下一个巧克力送给小豚鼠做食物。
(3)幼儿说出还剩三个轮子,并思考小老鼠会怎么做。
(4)说出小老鼠有碰到了小鸡,并观察小鸡的画面,并学做摇摇晃晃的动作。
(5)幼儿回答小老鼠把巧克力豆送给小鸡当帽子。
(6)幼儿帮助小老鼠想想办法,通过观察香蕉车,说出它又做了一辆两个轮子的香蕉车。
(7)说出小老鼠又遇见了老爷爷,并说说小老鼠是怎样帮助老爷爷的。
(8)幼儿说出只剩一个轮子了,小老鼠把它吃掉了。
(9)幼儿自由猜想。
(10)说说最后发生的事,并思考他们为什么要送汽车给小老鼠。
(11)倾听教师小结。
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的倾听故事。
1.引导幼儿集体完整地倾听故事《香喷喷的轮子》。
2.师:你们喜欢小老鼠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也应该去帮助他,这样别人感到开心的同时,你也会感到开心的!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中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较简单有趣,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的参与性还是较高的。活动中,我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通过逐一播放小老鼠旅行碰到朋友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轮子的较少,并让幼儿通过欣赏小老鼠帮助它的朋友的过程,感知和体验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很快乐,激发幼儿帮助同伴的情感。
5、小班主题小狗乖乖小班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以往幼儿学习歌曲都是先听音乐,再记忆歌词,所以在学习歌曲的第一课时,幼儿都不大会唱。本次活动,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先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狗乖乖》,然后再让幼儿在多次感受乐曲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学会歌曲。
而且传统教育认为:小班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是很难的事。但据我观察,与较大年龄的幼儿相比,小班幼儿在歌曲创编上更大胆、更富有想象。作为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材,提供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机会,以免错过良好音乐创造性发展阶段。
活动目的:
1.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
2.体验、表现小狗高兴、欢快的情绪和动态。
3.让幼儿初步学习创编歌曲。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狗玩具一个、音乐设备、小狗头饰
2.幼儿会按节奏朗诵歌词
活动过程:
1.幼儿以律动《小狗》入场。
2.练声《大公鸡》
要求幼儿第一遍唱出动物在哪里,第二遍师说出班上小朋友的名字,幼儿回答。
3.复习歌曲与律动:
(1)歌曲《不再麻烦妈妈》
(2)歌表演《洗手帕》
4.幼儿学习歌曲《小狗乖乖》
(1)幼儿复习儿歌《小狗乖乖》
要求幼儿按节奏朗诵儿歌《小狗乖乖》。
(2)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朗诵,并加上动作。
(3)师再次播放音乐,要求幼儿倾听乐曲,轻声朗诵,进一步熟悉曲调。
(4)幼儿逐渐熟悉曲调后,大声演唱。
(5)幼儿歌表演《小狗乖乖》
5.幼儿学习创编歌曲
(1)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玩具,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名称创编。
(2)师示范,幼儿学习创编。
6.幼儿歌表演《小猪睡觉》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