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主题教案小熊的棒棒糖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出故事中的内容。
2、知道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愿望。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棒棒糖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棒棒糖)
2、教师:这是一只小熊的棒棒糖,他的棒棒糖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二、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初步熟悉故事内容。
1、提问: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都有谁呢?
2、小螃蟹、小乌龟和小鱼都和小熊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故事。
三、观看课件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
1、提问:小熊碰到这些好朋友,和他们说了些什么话呀?
2、引导幼儿复述对话:
(1)小熊先碰到了谁?
(2)小熊又碰到谁?
(3)小熊又碰到了谁?
3、教师:小动物都游走了,小熊心里怎么样啦?为什么他会不高兴呢?
四、品尝甜甜的水,知道好吃的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1、教师:
(1)小熊心里难过极了,它为什么会难过呀?
(2)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帮它?
(3)小熊想了个好办法呢?看看他做了什么?(播放课件的结尾)
2、教师:
(1)你们以后好吃的、好玩的东西,要不要和同伴分享呢?
(2)这样我们就会有很多好朋友了,对吗?小熊也想和你们做朋友呢,他也要请你们喝好喝的糖水,我们一起去喝一喝吧!
活动反思:
这次的教学活动中,刚开始教学,出示棒棒糖,再以这是小熊的棒棒糖为前提,让幼儿先听一遍故事,知道故事的名字及故事中的人物,后再以幼儿听一遍故事,让幼儿来复述故事中小熊与其他动物的对话,而我制定的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出故事中的内容。这显得比较笼统,对小班幼儿来说,一个故事听两边就让他们来复述故事中的内容,似乎有点困难。而后一个环节是看PPT来帮小熊想办法,怎样能让水里的小动物们都迟到这甜甜的棒棒糖,是为目标2来做铺垫的,但我制定的目标2、知道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愿望。从这个目标上看,情感显得比较多,没有侧重点,是到底是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还是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愿望。所以这节课没有很好的完成所制定的目标。
2、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棒棒糖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2、通过尝试,学会用团、插等简单的泥工技能,制作棒棒糖。
3、尝试学习用橡皮泥制作不同形状的棒棒糖。
4、学习按照棒棒糖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范例一个,橡皮泥、小棒、糖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看我们班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我们和客人老师问好呀”(客人老师好!)我们小朋友都是有礼貌的孩子,那今天我们拿什么礼物来招待客人呢?我们先来想办法吧!
出示棒棒糖,提问:这是什么呀?(棒棒糖)不如我们都来做棒棒糖招待客人吧!
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它是由圆形的糖块,长长的小棒棒,还有糖纸组成的。)
2、幼儿尝试制作,老师指导观察。
我们知道了棒棒糖是由3个步骤完成的,那谁愿意先来试一试做棒棒糖。请2位能力强的幼儿示范制作。
X X小朋友的棒棒糖做好了,那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吗?(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幼儿讲述后,及时表扬并奖励一颗聪明豆。
3、教师示范做棒棒糖。
咱们再动一动脑筋想一想,X X小朋友是怎么做棒棒糖的,先取一块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反复团圆,然后再插上小棒棒(注意插小棒时不要用力太大),最后再包上糖纸,糖纸的开口处要用力扭一下,这样棒棒糖就做好了。
4、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棒棒糖真好吃!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吧,让客人老师看一看谁的小手最能干,又最巧。
分发泥、棒、纸,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5、游戏:给客人送棒棒糖
把自己做好的棒棒糖送给客人老师,并提醒幼儿和客人老师交流,告诉客人老师你是怎么制作棒棒糖的。
活动反思
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明白上好一节课是需要许多方面的因素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小熊的棒棒糖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出故事中的内容。
2、知道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愿望。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棒棒糖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棒棒糖)
2、教师:这是一只小熊的棒棒糖,他的棒棒糖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二、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初步熟悉故事内容。
1、提问: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都有谁呢?
2、小螃蟹、小乌龟和小鱼都和小熊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故事。
三、观看课件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
1、提问:小熊碰到这些好朋友,和他们说了些什么话呀?
2、引导幼儿复述对话:
(1)小熊先碰到了谁?
(2)小熊又碰到谁?
(3)小熊又碰到了谁?
3、教师:小动物都游走了,小熊心里怎么样啦?为什么他会不高兴呢?
四、品尝甜甜的水,知道好吃的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1、教师:
(1)小熊心里难过极了,它为什么会难过呀?
(2)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帮它?
(3)小熊想了个好办法呢?看看他做了什么?(播放课件的结尾)
2、教师:
(1)你们以后好吃的、好玩的东西,要不要和同伴分享呢?
(2)这样我们就会有很多好朋友了,对吗?小熊也想和你们做朋友呢,他也要请你们喝好喝的糖水,我们一起去喝一喝吧!
活动反思:
这次的教学活动中,刚开始教学,出示棒棒糖,再以这是小熊的棒棒糖为前提,让幼儿先听一遍故事,知道故事的名字及故事中的人物,后再以幼儿听一遍故事,让幼儿来复述故事中小熊与其他动物的对话,而我制定的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出故事中的内容。这显得比较笼统,对小班幼儿来说,一个故事听两边就让他们来复述故事中的内容,似乎有点困难。而后一个环节是看PPT来帮小熊想办法,怎样能让水里的小动物们都迟到这甜甜的棒棒糖,是为目标2来做铺垫的,但我制定的目标2、知道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愿望。从这个目标上看,情感显得比较多,没有侧重点,是到底是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还是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愿望。所以这节课没有很好的完成所制定的目标。
4、小班语言小熊的棒棒糖教案反思
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出故事中的内容。
2、知道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愿望。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准备:课件、棒棒糖一个。
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棒棒糖)2、教师:这是一只小熊的棒棒糖,他的棒棒糖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二、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初步熟悉故事内容。
1、提问: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都有谁呢?
2、小螃蟹、小乌龟和小鱼都和小熊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故事。
三、观看课件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
1、提问:小熊碰到这些好朋友,和他们说了些什么话呀?
2、引导幼儿复述对话:
(1)小熊先碰到了谁?
(2)小熊又碰到谁?
(3)小熊又碰到了谁?
3、教师:小动物都游走了,小熊心里怎么样啦?为什么他会不高兴呢?
四、品尝甜甜的水,知道好吃的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1、教师:
(1)小熊心里难过极了,它为什么会难过呀?
(2)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帮它?
(3)小熊想了个好办法呢?看看他做了什么?(播放课件的结尾)2、教师:
(1)你们以后好吃的、好玩的东西,要不要和同伴分享呢?
(2)这样我们就会有很多好朋友了,对吗?小熊也想和你们做朋友呢,他也要请你们喝好喝的糖水,我们一起去喝一喝吧!
反思:
这次的教学活动中,刚开始教学,出示棒棒糖,再以这是小熊的棒棒糖为前提,让幼儿先听一遍故事,知道故事的名字及故事中的人物,后再以幼儿听一遍故事,让幼儿来复述故事中小熊与其他动物的对话,而我制定的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出故事中的内容。这显得比较笼统,对小班幼儿来说,一个故事听两边就让他们来复述故事中的内容,似乎有点困难。而后一个环节是看PPT来帮小熊想办法,怎样能让水里的小动物们都迟到这甜甜的棒棒糖,是为目标2来做铺垫的,但我制定的目标2、知道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愿望。从这个目标上看,情感显得比较多,没有侧重点,是到底是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还是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愿望。所以这节课没有很好的完成所制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