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数学5以内的序数辨识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孩子对数的敏感性稍稍增强,他们对5以内的数量已经能够正确感知。在幼儿园,孩子们做操要排队、上下楼梯要排队……在排队中,有的孩子也能尝试着用第一、第二来表述自己的位置。在组织教学时,教师也会用谁得第一、谁是第二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可以说,孩子们对序数的概念有一定的感知,有一些经验的积累,但是很零碎、不完整、不规范。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帮助孩子进行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使孩子能正确使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来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有助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表达。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化的情景,让孩子在观察“游乐园”(挂图)、请幼儿“坐火车”、帮助小绿人找座位等活动环节中,感受序数、运用序数、理解序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数学兴趣,也同时获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1~5的序数,并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次序。
2.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理解简单的序数与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让幼儿理解简单的序数与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2.难点是怎样拼数块
活动过程
一、 出示挂图,让幼儿初步感受序数
师:今天,宝宝兔和它的朋友们一起到游乐园玩。我们也一块去看看有什么好玩的。(出示挂图)乐园里有小火车、过山车…...看,小动物们已经在排队买票了。小朋友帮忙数一数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五个)
师:找找看嘟嘟牛排在第几位?(第三位)
师:戴眼镜的小朋友排在第几位?(第四位)
师:我们再来看看乐园里面的小火车有几节车厢?(五节车厢)
师:排在第三位的车厢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师:过山车有几节车厢?(五节)
师:从1的方向开始数,贝贝羊排在第几位呀?(第四位)
二、 出示火车挂图,利用乘火车的形式,巩固孩子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并用数点对应的方式找到座位。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也要坐着火车出去玩啰!轰……火车开过来啦!(出示自制火车挂图、箭头卡)大家来数数看,从箭头的方向开始数,我们的火车有几节车厢呀?
(五节)
师:车厢上有什么呀?(猴子、大象、狮子、乌龟、老鼠)
师:从箭头的方向数起,狮子排在第几位?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可以变换动物所在位置,变换位子后,继续提同样的问题)
师:老师已经买好车票了,待会我把票发给坐得好的小朋友,让他们拿着车票到火车前面找一下他们的小动物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找得到。(把分别写有1~5的数字牌发给五个孩子上来操作,操作后讨论幼儿是否放对位子。)
三、 运用数块表达序数的方式,动手操作环节,巩固对序数词第一至第五的理解。
师:(出示小绿人,模仿小绿人说话:我们也想坐火车)咦,是谁在说话?噢,原来是小绿人。它也想跟着一块去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几个小绿人?(五个)小绿人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来?(蓝色、红色)小绿人想让小朋友帮帮忙,把穿黄颜色的小绿人找出来,看看从箭头的方向开始数,它排在第几位呀?(第三位)
师:我们用黄颜色的扣子来表示,应该怎么给它排队呢?(教师拿出五颗扣子,其中4红1黄;待幼儿讨论后操作;操作完该步后,教师再给小绿人变换位子,让幼儿拿数块来操作排序)
四、 延伸活动(利用坐火车出游的方式,进一步运用序数词,感受活动的快乐。 )
师:轰……小动物们让我们快点上火车咯,让我们从1开始排队,跟着小动物们开火车去玩吧!(作“开火车”的样子带着孩子们按次序下楼,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给孩子动手操作数块的时间太少了,而且在示范过程中没有正确地说明拼好数块时怎样摆放数块,孩子拼好数块后摆放时有些就放反了。
2、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序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教师经常要把幼儿分组或分排来上厕所、喝水、读书、唱歌等,可是我发现好多幼儿都没把自己是第几组第几排给记住,所以我特意设计了这节课来给幼儿加深对5以内的序数的认识。
活动目标
1. 感受教学活动的乐趣。
2. 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正确判断物体的位置。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识5以内的序数。
活动准备
1. 火车图片1幅,贴绒教具小猫、小狗、小兔、小羊、小鸡各一只,鱼、骨头、萝卜、青草、小虫图片若干。
2. 每个幼儿《益智游戏》(中班秋季)1册、彩色水笔1支。
活动过程
1. 认识序数。
(1) 点数车厢。出示火车图片,教师说:“动物们要坐火车去旅游,请小朋友数一数,这列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引导幼儿给车厢编号。如第一节车厢用1表示,其余的分别用2、3、4、5表示。
(2) 送动物上火车。出示贴绒教具小猫、小狗、小兔、小羊、小鸡,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如“把小猫送到第一节车厢”,把小动物送上火车,最后引导幼儿说出每种动物坐在第几号车厢。
(3) 快快说。教师说动物名称,幼儿快速回答该动物在第几号车厢;或由教师说车厢序号,幼儿快速说出该序号的车厢里坐着什么动物。
2. 游戏:送食物。
玩法:每个幼儿1张食物图片(鱼、骨头、萝卜、青草、小虫),请幼儿给火车上的小动物送食物。如教师说:“请给第一节车厢的小动物吃。”拿有小鱼图片的幼儿就给坐在第一节车厢里的小猫吃,并引导幼儿说:“小猫在第一节车厢,我送小鱼给它吃。”
3.做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完成《益智游戏》(中班秋季)第37页的练习。
4. 游戏:跳田。
玩法:让幼儿将石子或扣子串踢到“田”里的第几行第几格。
教学反思
1. 幼儿在本节课中非常积极。
2. 幼儿通过这节课深刻的认识到了5以内的序数,由于教具比较新颖,游戏比较多,幼儿在本节课中玩得非常开心。
3. 本节课的设计简洁明了,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轻松学到了知识。
4. 在认识5以内的序数的同时,幼儿还能正确的认识到了动物们爱吃的东西。
5. 在跳田游戏中,幼儿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跳跃能力。
3、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5以内的序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数学来源于生活,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如:幼儿园的作为排列以及各排所对应的每一个孩子;吃饭时孩子和饭碗、勺子的一一对应,等等。由此可见,数学是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数的内容是丰富而灵活的,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数学中不但存在方向性的序数,还存在着二维空间序数的认知,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粗浅、零碎的序数感知的有机整合。
活动目标
1、 认识5以内的序数,引导幼儿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识别各个物体的位置。
2、 能在一定空间顺序中找出正确的序数。
3、 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幼儿在计算活动中的学习兴趣。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不同方位观察认识5以内序数在序列中的位置。
难点:能流畅的顺数和倒数5以内的各序数,并能在序列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
活动准备
1、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2、 儿歌《打老虎》的音乐朗诵及图片,一个由五个正方形格子有序排列的长方形盒子,五个标有1—5序数的小皮球,标有1—5序数的气球若干。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打老虎》,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接着打开《打老虎》的音乐,让孩子听两遍后一提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儿歌的内容“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从而导出1—5这几个序数,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导孩子如何认识盒子内五个格子的排列顺序,然后再为小皮球找位置,学习序数1—5,倒数回来5—1,报数1,2,3,4,5。并让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动手能力,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在大多数幼儿能顺利完成之后,用小朋友找气球的游戏,巩固已学知识,然后再慢慢加深难度,让每个手握气球的孩子按照气球上的数字来寻找自己的位置,并及时加以引导和鼓励,已达到活动目标。最后,以儿歌《打老虎》的音乐朗诵,让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启发幼儿动手探索,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给每一个孩子自由的活动空间,体验成功,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及时巩固已学知识。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在整个活动中,我没有考虑到游戏时的秩序问题,气球上相同的序数太多,导致了游戏混乱的场面,如果再上这堂课,我会从这方面加以改进,是教学活动发挥的更好。
4、中班数学5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教师经常要把幼儿分组或分排来上厕所、喝水、读书、唱歌等,可是我发现好多幼儿都没把自己是第几组第几排给记住,所以我特意设计了这节课来给幼儿加深对5以内的序数的认识。
活动目标
1. 感受教学活动的乐趣。
2. 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正确判断物体的位置。
3.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识5以内的序数。
活动准备
1. 火车图片1幅,贴绒教具小猫、小狗、小兔、小羊、小鸡各一只,鱼、骨头、萝卜、青草、小虫图片若干。
2. 每个幼儿《益智游戏》(中班秋季)1册、彩色水笔1支。
活动过程
1. 认识序数。
(1) 点数车厢。出示火车图片,教师说:“动物们要坐火车去旅游,请小朋友数一数,这列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引导幼儿给车厢编号。如第一节车厢用1表示,其余的分别用2、3、4、5表示。
(2) 送动物上火车。出示贴绒教具小猫、小狗、小兔、小羊、小鸡,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如“把小猫送到第一节车厢”,把小动物送上火车,最后引导幼儿说出每种动物坐在第几号车厢。
(3) 快快说。教师说动物名称,幼儿快速回答该动物在第几号车厢;或由教师说车厢序号,幼儿快速说出该序号的车厢里坐着什么动物。
2. 游戏:送食物。
玩法:每个幼儿1张食物图片(鱼、骨头、萝卜、青草、小虫),请幼儿给火车上的小动物送食物。如教师说:“请给第一节车厢的小动物吃。”拿有小鱼图片的幼儿就给坐在第一节车厢里的小猫吃,并引导幼儿说:“小猫在第一节车厢,我送小鱼给它吃。”
3.做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完成《益智游戏》(中班秋季)第37页的练习。
3. 游戏:跳田。
玩法:让幼儿将石子或扣子串踢到“田”里的第几行第几格。
教学反思
1. 幼儿在本节课中非常积极。
2. 幼儿通过这节课深刻的认识到了5以内的序数,由于教具比较新颖,游戏比较多,幼儿在本节课中玩得非常开心。
3. 本节课的设计简洁明了,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轻松学到了知识。
4. 在认识5以内的序数的同时,幼儿还能正确的认识到了动物们爱吃的东西。
5. 在跳田游戏中,幼儿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跳跃能力。
5、中班数学5以内的序数辨识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孩子对数的敏感性稍稍增强,他们对5以内的数量已经能够正确感知。在幼儿园,孩子们做操要排队、上下楼梯要排队……在排队中,有的孩子也能尝试着用第一、第二来表述自己的位置。在组织教学时,教师也会用谁得第一、谁是第二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可以说,孩子们对序数的概念有一定的感知,有一些经验的积累,但是很零碎、不完整、不规范。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帮助孩子进行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使孩子能正确使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来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有助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表达。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化的情景,让孩子在观察“游乐园”(挂图)、请幼儿“坐火车”、帮助小绿人找座位等活动环节中,感受序数、运用序数、理解序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数学兴趣,也同时获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1~5的序数,并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次序。
2.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理解简单的序数与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让幼儿理解简单的序数与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2.难点是怎样拼数块
活动过程
一、 出示挂图,让幼儿初步感受序数
师:今天,宝宝兔和它的朋友们一起到游乐园玩。我们也一块去看看有什么好玩的。(出示挂图)乐园里有小火车、过山车…...看,小动物们已经在排队买票了。小朋友帮忙数一数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五个)
师:找找看嘟嘟牛排在第几位?(第三位)
师:戴眼镜的小朋友排在第几位?(第四位)
师:我们再来看看乐园里面的小火车有几节车厢?(五节车厢)
师:排在第三位的车厢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师:过山车有几节车厢?(五节)
师:从1的方向开始数,贝贝羊排在第几位呀?(第四位)
二、 出示火车挂图,利用乘火车的形式,巩固孩子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并用数点对应的方式找到座位。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也要坐着火车出去玩啰!轰……火车开过来啦!(出示自制火车挂图、箭头卡)大家来数数看,从箭头的方向开始数,我们的火车有几节车厢呀?
(五节)
师:车厢上有什么呀?(猴子、大象、狮子、乌龟、老鼠)
师:从箭头的方向数起,狮子排在第几位?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可以变换动物所在位置,变换位子后,继续提同样的问题)
师:老师已经买好车票了,待会我把票发给坐得好的小朋友,让他们拿着车票到火车前面找一下他们的小动物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找得到。(把分别写有1~5的数字牌发给五个孩子上来操作,操作后讨论幼儿是否放对位子。)
三、 运用数块表达序数的方式,动手操作环节,巩固对序数词第一至第五的理解。
师:(出示小绿人,模仿小绿人说话:我们也想坐火车)咦,是谁在说话?噢,原来是小绿人。它也想跟着一块去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几个小绿人?(五个)小绿人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来?(蓝色、红色)小绿人想让小朋友帮帮忙,把穿黄颜色的小绿人找出来,看看从箭头的方向开始数,它排在第几位呀?(第三位)
师:我们用黄颜色的扣子来表示,应该怎么给它排队呢?(教师拿出五颗扣子,其中4红1黄;待幼儿讨论后操作;操作完该步后,教师再给小绿人变换位子,让幼儿拿数块来操作排序)
四、 延伸活动(利用坐火车出游的方式,进一步运用序数词,感受活动的快乐。 )
师:轰……小动物们让我们快点上火车咯,让我们从1开始排队,跟着小动物们开火车去玩吧!(作“开火车”的样子带着孩子们按次序下楼,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给孩子动手操作数块的时间太少了,而且在示范过程中没有正确地说明拼好数块时怎样摆放数块,孩子拼好数块后摆放时有些就放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