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数学学习5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小朋友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单向序数,初步建立序数概念。
2、学习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点数。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物搬新家》,楼房展板,小熊、小猫、小牛、小猪、小猴的图片各一张
2、幼儿操作单
3、1---5的数字卡两套。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会5以内的单向序数。
2、难点: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点数。
活动过程:
(一)复习方位词进行导入,(巩固幼儿对上下,前后、左右的区别。)
(二)以"小动物住楼房"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这是什么?(让幼儿观察回答。)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数,并贴上1-5的数字)
(2)教师:楼房里共住有几只小动物?他们是谁?(教师将 小牛、小猫、小熊、小猪、小猴的图片摆放在楼房里。)
(3)教师:从下往上数,第一层住的是谁?第二层住的是谁?谁住在第三层?第三层的上面是第几层?住的是谁?谁住最高层?最高是第几层?
2、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1)教师:(出示空楼房的图),小动物们搬新家了。看一看,搬家以后它们都住在什么地方呢?
(2)教师:(指最下面)这是第几层?(引导幼儿明白开始数的这一个就是第一。)
(3)依次完成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的数数。
3、小动物搬家。(动物与楼层对应。)
(1)教师:小熊住第二层。(请一名幼儿上前操作帖上小猴的图片。)
(2)教师:小猫住在小熊的上面,小猫住第几层?(请一名幼儿上前操作。)
(3)依次完成其他小动物与楼层的对应,提问同上。
4、巩固幼儿对序数的认识。(楼层与动物的对应。)
(1)教师:第一层住的是谁?(启发幼儿回答)
(2)教师:第三层的下面是第几层?住的是谁?
(3)依次提问到每一个楼层,步骤同上。
5、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6、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从上往下数,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分别排第几?(启发幼儿观察回答。)
(2)教师:请小朋友取下数字卡,依序排放在小动物的后面。
7、教师点评、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以内的序数,我们数第几第几要看是从哪边数起,开始数的那一个叫第一,数到几就是第几。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的学习兴趣始终十分浓厚,玩中学、学中玩,幼儿也都达到了目标制定的内容,活动过程中,突出重点,游戏中经过教师提示与指导幼儿能更进一步地了解,正确运用5以内地序数进行游戏,是本活动的亮点。孩子在玩中学会了通过思考、讨论来学会排序,达到了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
2、小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序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俗话说: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使幼儿学习数学也是为了让幼儿在生活中让他们更好的运用起来,提高他们的生活的能力。.序数这个内容灵活丰富,也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我记得我们中班的幼儿由于很多没有上过小班,班上将进70个幼儿,每天早上排队便是让我头痛的一件事情,为了让幼儿对自己的位置序数更加容易记住,我便利用序数这节课来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理解知识。
但这些知识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我尝试用故事情境的形式,将“认识5以内的序数”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数学的序数意义,正确使用1到5的序数词。
2、能用点数的编号的方法从左往右正确查找5以内物品的排列第次。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用点数的编号的方法从左往右正确查找5以内物品的排列第次。
难点:能理解数学的序数意义,正确使用1到5的序数词。
活动准备
1、会认识1到5的数字。
2、 制作房子、动物5个,火车5节车厢。
活动过程
一、学习5以内的序数
1、认识序数
教师出示房子,让幼儿数数一共有几间房子?教师依次从左往右给房子编上序号。并告诉幼儿房子上面的数字不表示有几个,而是表示物体排列中的位置。
反复向幼儿提问:这是第几间房子?
2、猜猜是谁的房子
教师扮演神秘的角色,让幼儿猜猜房子里面住着分别住着哪个小动物,教师从左往右依次看,并表演相应动物的叫声或特征让幼儿猜,使幼儿产生兴趣。教师依次打开房子,并正反提问:第一、第五……住着谁?小猫住在第几间房? 小猪住在第几间?.........
二巩固5以内的序数
1 今天小动物们都要去旅游,我们来看小动物们是怎样排队的?
2.拍手问答游戏:
教师问:小朋友,我问你,小狗小狗排第几?
幼儿答:老师老师告诉你,小狗小狗排…..
( 教师反复和幼儿练习)
3. 戴头饰问答游戏
请五个幼儿上台扮演五个小动物,下面的小朋友问,台上的小朋友答自己排在第几.
三.送小动物上火车
以小动物们都要坐火车到北京去旅游,按老师的要求把小动物送上火车.
例如:把小猫送到第三节车厢,把小羊送到第五节车厢…..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你们也想去旅游吗?那你们也快来排好队,我们一起和小动物到北京去旅游吧!(教师组织幼儿一起搭火车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整个过程都是在游戏的氛围中学习的五以内的序数,幼儿非常感兴趣,学起来也很轻松。也使幼儿能很快的认识五以内的序数,为以后学习十以内的序数打下很好的基础。整节课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反复的练习巩固,让幼儿记忆就很深刻。但是我觉得需要幼儿更好的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来,我觉得仅仅这一节课还不够,课堂上,我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太少了。整个过程,前面两个环节幼儿还更容易理解学习,但是到第三个环节,当我要小朋友送小动物上火车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却喜欢搞混淆在第几节车厢,特别是分不清楚左右方向,总是把我说的第一节车厢放到第五节车厢等…所以这是整节课的难点也是重点。如果再次让我上这节课,我会让幼儿有更多的操作,让他们对左右有个更清楚的辨别。
3、小班数学学习10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10以内数字的排列位置。
2、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和记忆能力。
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活动,掌握10以内的序数。
2、学会从左到右进行10以内序数的操作应用。
活动准备:10个盘子、1——10数字、10种蔬菜、智慧盒。
活动过程:
1、手指操放松。
2、瞬间记忆。今天小动物们和蔬菜宝宝的运动会已经闭幕了,要给他们颁奖了,你们想去参加吗?首先要先过小动物们给我们出的通行证,我们才能去。
3、出示课件。获得本次运动会表现最好的前十名的小动物有:熊猫、长颈鹿、猫、豹、兔子、大象、小狗、公鸡、老虎、乌龟。同时出示数字1、2、 3、4、5、6、7、8、9、10。提问:排在第一名的小动物是谁?第二名是谁?
大象排第几名?
4、下面有请蔬菜宝宝们闪亮登场。请10个小朋友托盘出来。第一个是土豆,第二个是西红柿,第三个是黄瓜,第四个是芹菜,第五个是萝卜,第六个是芸豆,第七个是洋葱,第八个是姜,第九个是胡萝卜,第十个是香菜。
5、请幼儿给获奖的蔬菜颁奖吧。让幼儿在蔬菜面前放上数字。提问:第一名是谁?第五名是谁?萝卜排在第几名?
6、游戏放松《打害虫》
7、请幼儿操作智慧盒,请小朋友请出种类不一样的10个小动物插在插板上的第一行,请给小动物排排顺序吧。提问:小猫排第几?小老虎排第几?
8、小猫钓鱼。请把10只小猫插在智慧盒上的第一行,把10条鱼插在第五行。黄色的棋子当鱼线,我们来钓鱼。听口令:第2只猫去钓第2条鱼,第3只猫钓第5条鱼... ...
9、结束。
教学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本节课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4、小班数学学习5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小朋友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单向序数,初步建立序数概念。
2、学习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点数。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物搬新家》,楼房展板,小熊、小猫、小牛、小猪、小猴的图片各一张
2、幼儿操作单
3、1---5的数字卡两套。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会5以内的单向序数。
2、难点: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点数。
活动过程:
(一)复习方位词进行导入,(巩固幼儿对上下,前后、左右的区别。)
(二)以"小动物住楼房"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这是什么?(让幼儿观察回答。)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数,并贴上1-5的数字)
(2)教师:楼房里共住有几只小动物?他们是谁?(教师将 小牛、小猫、小熊、小猪、小猴的图片摆放在楼房里。)
(3)教师:从下往上数,第一层住的是谁?第二层住的是谁?谁住在第三层?第三层的上面是第几层?住的是谁?谁住最高层?最高是第几层?
2、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1)教师:(出示空楼房的图),小动物们搬新家了。看一看,搬家以后它们都住在什么地方呢?
(2)教师:(指最下面)这是第几层?(引导幼儿明白开始数的这一个就是第一。)
(3)依次完成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的数数。
3、小动物搬家。(动物与楼层对应。)
(1)教师:小熊住第二层。(请一名幼儿上前操作帖上小猴的图片。)
(2)教师:小猫住在小熊的上面,小猫住第几层?(请一名幼儿上前操作。)
(3)依次完成其他小动物与楼层的对应,提问同上。
4、巩固幼儿对序数的认识。(楼层与动物的对应。)
(1)教师:第一层住的是谁?(启发幼儿回答)
(2)教师:第三层的下面是第几层?住的是谁?
(3)依次提问到每一个楼层,步骤同上。
5、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6、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从上往下数,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分别排第几?(启发幼儿观察回答。)
(2)教师:请小朋友取下数字卡,依序排放在小动物的后面。
7、教师点评、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以内的序数,我们数第几第几要看是从哪边数起,开始数的那一个叫第一,数到几就是第几。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的学习兴趣始终十分浓厚,玩中学、学中玩,幼儿也都达到了目标制定的内容,活动过程中,突出重点,游戏中经过教师提示与指导幼儿能更进一步地了解,正确运用5以内地序数进行游戏,是本活动的亮点。孩子在玩中学会了通过思考、讨论来学会排序,达到了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
5、小班数学公开课学习10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过去,我们老师所关心的是如何把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儿童,而无视儿童的兴趣、认识规律及发展水平,幼儿只是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只管跟着老师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考,其结果是限制了儿童思维的发展。而《纲要》中要求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儿童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原则,所以我们教师应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角色和教育方法,和儿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这次学习序数1-10,我首先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通过买东西的游戏情景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活动中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活动,当他们从不同颜色的货架格子里买到了所需的物品后,就请幼儿根据格子的颜色特征猜一猜他们是从第几个格格子里买到的物品,而从不同方向数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当大家发生争论时我就引导幼儿思考,使幼儿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灵活地掌握序数知识,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
2.通过活动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灵活地掌握序数知识,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地掌握序数知识。
难点: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布置小货架超市。
2.扮演各种角色的服装。
3.强调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创设超市小货架的教育环境,引导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参与购物。
师:今天,我们来玩超市游戏,你们想买一些什么东西?
幼:自由讨论准备买一些什么东西。
幼儿参与活动。
2.请个别幼儿告诉大家在什么颜色的格子里买到货物,并请其他幼儿猜一猜他是在第几个格格子里买到的东西。
幼1:我在红颜色的格子里买的是娃娃,请大家猜一猜在第几个格子?
幼2:第二格。幼3:第九格。
幼儿争论。
师:启发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答案呢?”
二、交流讨论
1.师:为什么买同样的东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幼1:我是从左数到右的。幼2:我是从右数到左的。
师: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幼儿再次思考。
幼1:老师货架有高有低还可以从上往下数。幼2:从下往上数也可以的。
2.师:引导幼儿发现序数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数,从不同的方向数得出的结论会不同。
3.幼儿分组交流。
幼儿讲讲自己是在从左到右数第x格,从右到左数第x格,从上往下数第x格,从下往上数第x格中买的东西。
4.集体交流: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所买东西的序数位置,请大家猜一猜他说的东西是在什么颜色的格子里买到的。
三、游戏巩固
1.幼儿分成两组,根据老师要求,依次把不同的物品放回两个货架,比一比哪一组放得又快又对。
2.相互检查放得是否正确,如有放错请幼儿自己改正。
四、活动总结
教学反思
以往,在学习序数的时候,我们在教学中会告诉幼儿应该怎样数,其结果是,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扼杀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本次国培学习,我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对儿童的引导和启发,把教育的重心从“教什么,学什么”转移到“如何学”上来。因此,我采取了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并在矛盾中寻找答案的学习方法,从而发现幼儿能积极投入,思维也很活跃。由于所学的内容是幼儿通过实践、思考后自主习得的,幼儿能较快理解并掌握,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大脑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幼儿脑功能的开发。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一日活动中,一定要转变观念,努力贯彻《纲要》精神,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