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有趣的桔子宝宝教案反思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班教案 > 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有趣的桔子宝宝教案反思

时间:2022-05-16 20:27:05

中班数学有趣的桔子宝宝教案反思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中班数学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中班数学有趣的桔子宝宝教案反思

  教学意图:

  秋天到了,孩子们都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在孩子们的谈论中可以发现他们对于各种不一样的水果兴趣很高,于是开展了《有趣的橘子宝宝》活动。通过猜一猜,摸一摸等不同的形式让孩子乐意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同时在活动中让孩子体验和同伴互相分享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在猜测、证实桔瓤数量的过程中,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和数数方法。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能手口一直的点数,了解橘子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大小不同的桔子、盘子、小碗、毛巾。

  2、记录表、笔。

  教学过程:

  一、比较讨论大小桔子的数量。

  1、教师语言导入:今天很冷,小朋友都吃早饭了吗?吃的什么?(请个别幼儿讲述,还可以请旁边的幼儿说刚才同伴说的答案,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2、你能把喜欢吃的东西用动作表示出来吗?(一幼儿做动作,其余孩子来猜,看谁猜的最接近。)

  3、猜猜老师最喜欢吃什么?(幼儿猜测)

  看看,我最喜欢吃什么呀(出示大小两个桔子)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提示孩子把话说长了,我们就会听的更清楚)

  教师小结:原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颜色也不一样。

  4、出示大小两盘桔子

  小朋友来猜一猜,两盘桔子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

  你猜大桔子有几个?小桔子有几个?(引导孩子用目测的方法进行判断)

  怎样就知道盘子里究竟有几个桔子了?(数一数)教师带领孩子一边数一边排成一排,然后进行记录(大桔子有X,小桔子有X)。

  5、刚才一个一个数,数了几次(12次)。

  (1) 还可以怎么数,就能快一点(两个两个数,2、4、6、8、10、12,带领孩子一起数一数,是不是快一点?)

  (2) 还可以怎么数?再快一点?(3、6、9、12、)

  (3) 还有没有更快的呢?(6、12)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找到了比一个一个数快的方法,可以两个一数或3个一数,其实还有更多办法,以后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去找一找,你会发现其中更多的奥秘。

  6、刚才我们这个盘子里的大桔子多少个,小桔子呢?看看这两个盘子一样大吗?为什么一样大的盘子,装的桔子数量不一样呢?那我们把它装满,看谁装的多谁装的少(教师演示操作)

  咦,同样大的盘子为什么大桔子装的少,小桔子装的多呢?(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原来大桔子长的大,占的位置比较多,几个就把盘子装满了,而小桔子长的小占得位置比较少,所以就能多装一些。

  二、猜测记录大小桔子里的瓤数。

  1、你们吃过桔子了吗?桔子里有什么?(肉、汁、籽)

  2、桔子里面那一片一片的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瓤,你来猜猜大桔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教师用红笔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话说长。)

  3、小桔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教师用红笔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话说长。)

  4、教师:你们猜的好像都是大桔子里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想不想知道答案?那我们怎样来找答案?(剥开来)

  三、验证大小桔子里的瓤数

  1、桔子老师已经洗干净了,小朋友先把小手擦一擦,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桔子剥开来,把桔子皮放在中间的篓子里,保持桌面干净才像中班的哥哥姐姐哦!

  2、幼儿自己动手剥桔子。

  3、剥好的小朋友先数一数,有多少片瓤?你是用什么办法数出来的?

  四、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请你回答我三个问题:1、你剥得是大桔子还是小桔子?2、有多少片瓤?是怎么数出来的?请你用一句长长的话一起告诉我。

  (1)请若干个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以一片为中心开始数、一片一片数)

  谁剥大桔子的,有几片瓤?是怎么数的?还有谁的结果和他不一样?你是几片?(教师记录结果)

  剥小桔子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有几片瓤?怎么数出来的?(记录结果)

  (2)我是怎样数的呢?(教师演示分成两半,先数一半,再数一半)

  (3)我还有一种数桔子的好办法,你们肯定会喜欢。(一片一片吃,边吃边数)

  (4)你们想这样做吗?请小朋友用这个办法再数一次,边吃边数记在心里。

  5、教师:桔子吃完了,刚才我们都猜大桔子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记录结果。

  大桔子最多多少片?(12)最少多少片?(9)

  小桔子最多多少片?(11)最少多少片?(9)

  那是不是桔子大瓤就多,桔子小瓤就少呀?对了,桔子瓤的多少和桔子大小没有太大关系。如果小朋友还不相信的话,回家后还可以再来试一试,看看我们今天找到的答案对不对。

  五、看谁猜得准

  1、拿出一个橘子,剥开后猜测里面的瓤数。

  提问:现在我来剥一个橘子,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这个橘子里面有几瓤橘肉?

  2、验证,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3、说出我是用什么方法数的,橘子就送给他们。

  4、幼儿两两结伴,猜猜、吃吃橘子。

  教学反思:

  1、活动中通过猜一猜的形式,运用多种感官让孩子们来感受桔子的外形特征及颜色,能够更积极的激发孩子的思考同时更直观的帮助了孩子们积累巩固对于桔子的经验,活动形式比较“活”调动了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整个活动过程更自主,更活泼了。

  2、在活动中给与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3、最后分桔子的环节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和同伴互相分享,让孩子们在和同伴的交往中逐步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做中学的活动给与了孩子们充分的自主空间,在这样的活动形式中让孩子们更积极的参与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之间的友情。

2、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桔子宝宝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意图:

  秋天到了,孩子们都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在孩子们的谈论中可以发现他们对于各种不一样的水果兴趣很高,于是开展了《有趣的橘子宝宝》活动。通过猜一猜,摸一摸等不同的形式让孩子乐意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同时在活动中让孩子体验和同伴互相分享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在猜测、证实桔瓤数量的过程中,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和数数方法。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能手口一直的点数,了解橘子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大小不同的桔子、盘子、小碗、毛巾。

  2、记录表、笔。

  教学过程:

  一、比较讨论大小桔子的数量。

  1、教师语言导入:今天很冷,小朋友都吃早饭了吗?吃的什么?(请个别幼儿讲述,还可以请旁边的幼儿说刚才同伴说的答案,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2、你能把喜欢吃的东西用动作表示出来吗?(一幼儿做动作,其余孩子来猜,看谁猜的最接近。)

  3、猜猜老师最喜欢吃什么?(幼儿猜测)

  看看,我最喜欢吃什么呀(出示大小两个桔子)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提示孩子把话说长了,我们就会听的更清楚)

  教师小结:原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颜色也不一样。

  4、出示大小两盘桔子

  小朋友来猜一猜,两盘桔子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

  你猜大桔子有几个?小桔子有几个?(引导孩子用目测的方法进行判断)

  怎样就知道盘子里究竟有几个桔子了?(数一数)教师带领孩子一边数一边排成一排,然后进行记录(大桔子有X,小桔子有X)。

  5、刚才一个一个数,数了几次(12次)。

  (1) 还可以怎么数,就能快一点(两个两个数,2、4、6、8、10、12,带领孩子一起数一数,是不是快一点?)

  (2) 还可以怎么数?再快一点?(3、6、9、12、)

  (3) 还有没有更快的呢?(6、12)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找到了比一个一个数快的方法,可以两个一数或3个一数,其实还有更多办法,以后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去找一找,你会发现其中更多的奥秘。

  6、刚才我们这个盘子里的大桔子多少个,小桔子呢?看看这两个盘子一样大吗?为什么一样大的盘子,装的桔子数量不一样呢?那我们把它装满,看谁装的多谁装的少(教师演示操作)

  咦,同样大的盘子为什么大桔子装的少,小桔子装的多呢?(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原来大桔子长的大,占的位置比较多,几个就把盘子装满了,而小桔子长的小占得位置比较少,所以就能多装一些。

  二、猜测记录大小桔子里的瓤数。

  1、你们吃过桔子了吗?桔子里有什么?(肉、汁、籽)

  2、桔子里面那一片一片的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瓤,你来猜猜大桔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教师用红笔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话说长。)

  3、小桔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教师用红笔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话说长。)

  4、教师:你们猜的好像都是大桔子里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想不想知道答案?那我们怎样来找答案?(剥开来)

  三、验证大小桔子里的瓤数

  1、桔子老师已经洗干净了,小朋友先把小手擦一擦,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桔子剥开来,把桔子皮放在中间的篓子里,保持桌面干净才像中班的哥哥姐姐哦!

  2、幼儿自己动手剥桔子。

  3、剥好的小朋友先数一数,有多少片瓤?你是用什么办法数出来的?

  四、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请你回答我三个问题:1、你剥得是大桔子还是小桔子?2、有多少片瓤?是怎么数出来的?请你用一句长长的话一起告诉我。

  (1)请若干个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以一片为中心开始数、一片一片数)

  谁剥大桔子的,有几片瓤?是怎么数的?还有谁的结果和他不一样?你是几片?(教师记录结果)

  剥小桔子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有几片瓤?怎么数出来的?(记录结果)

  (2)我是怎样数的呢?(教师演示分成两半,先数一半,再数一半)

  (3)我还有一种数桔子的好办法,你们肯定会喜欢。(一片一片吃,边吃边数)

  (4)你们想这样做吗?请小朋友用这个办法再数一次,边吃边数记在心里。

  5、教师:桔子吃完了,刚才我们都猜大桔子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记录结果。

  大桔子最多多少片?(12)最少多少片?(9)

  小桔子最多多少片?(11)最少多少片?(9)

  那是不是桔子大瓤就多,桔子小瓤就少呀?对了,桔子瓤的多少和桔子大小没有太大关系。如果小朋友还不相信的话,回家后还可以再来试一试,看看我们今天找到的答案对不对。

  五、看谁猜得准

  1、拿出一个橘子,剥开后猜测里面的瓤数。

  提问:现在我来剥一个橘子,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这个橘子里面有几瓤橘肉?

  2、验证,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3、说出我是用什么方法数的,橘子就送给他们。

  4、幼儿两两结伴,猜猜、吃吃橘子。

  教学反思:

  1、活动中通过猜一猜的形式,运用多种感官让孩子们来感受桔子的外形特征及颜色,能够更积极的激发孩子的思考同时更直观的帮助了孩子们积累巩固对于桔子的经验,活动形式比较“活”调动了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整个活动过程更自主,更活泼了。

  2、在活动中给与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3、最后分桔子的环节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和同伴互相分享,让孩子们在和同伴的交往中逐步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做中学的活动给与了孩子们充分的自主空间,在这样的活动形式中让孩子们更积极的参与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之间的友情。

3、中班数学有趣的数字宝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认识“0-9”数字前提下,将它们进行排序。(正数,倒数,单数,按规律排序,图形,相邻数)

  2.在比较观察中,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3. 感受数字变形的神奇,萌发对数字的兴趣

  重点:让幼儿了解数字的用途

  难点:运用数字找不同的规律

  活动准备: PPT课件 黑板

  活动过程:

  一、教师展示PPT,引出数字

  1. 出示10个格子,幼儿观看并数出。

  提问:“数一数你一共看到了几个格子?”

  2. 幼儿根据提示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宝宝。

  师:“每个格子里躲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请你找一找,猜一猜,它们分别是数字几?”

  “宝贝儿你找到了数字几?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教师小结:宝贝们真棒,10个数字宝宝都找到了,它们分别是1、2、3、4、5、6、7、8、9,10

  二、幼儿自己给数字宝宝排序并分享老师的各种排列方式

  1. 请幼儿自己给数字宝宝排序。(提示两种方式“顺数”“倒数”)师:“10个数字宝宝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听到、用到的。现在请你给这是个数字宝宝排排队,你会怎样排?你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排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分享教师展示的各种排列方式。

  (1)认识奇数 1 3 5 7 9出示表格,上面一排填写奇数。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得出单数、双数。

  师:“你看老师在上面的格子里放了哪些数字?那下面的格子里我会分别放数字几?”

  (2)顺时针 圆形

  (3)三角形

  (4)左边从小到大 右边从大到

  (5)相邻数

  (6)按规律排序教师小结:数字排队不仅可以按照顺数和倒数来排,还可以排成不同的形状。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幼儿理解这些数字宝宝所表示的意义。

  1. 幼儿交流讨论,说说生活中的数字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数字也是无处不在的?你在哪里能经常看到数字?这些数字告诉了你什么?”

  2. 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引导幼儿寻找、理解数字的意义。

  (温度计、日历、目录、奶瓶)提问:“我们来看看老师在家里还找到了哪些数字?”看看我都找到了什么?你认识他们吗?”

  “药瓶上是有数字的,它有什么用呢?”

  教师小结:生活中到处有数字,它们有的告诉我们数量的多少,比如药水瓶上的数字;有的告诉我们日期是多少,比如日历上的数字;有的告诉我们位置在哪里,比如目录上的页码。所以说数字在生活中的用处是不一样的。

  四、观察数字宝宝的组合图形,感受数字变形的神奇,萌发对数字的兴趣

  1.幼儿逐一观察每个由数字宝宝构成的图形,了解数字变形的奇特之处。

  师:“如果我把这十个数字合起来,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呢?”出示图片,提问“说一说画的是什么图形?有那些数字组成?”

  2.出示魔术师头像,引导幼儿观察并辨认数字充当了头像的哪个部分。

  提问“7可能是他的什么?”

  3.帮助幼儿找出“哪个数字没用过?”教给幼儿新的方法,从0开始,一个一个往下排除。

  教师小结:数字宝宝变形之后可以组成很多有趣的东西,宝贝们以后自己可以试着用数字宝宝来画画哦!

  五、活动延伸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画,动手画一画。

  课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互相交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前我先请幼儿收集、寻找、记录一些生活中的数字,请幼儿将事先收集好的有数字的东西拿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些数字的作用。孩子们先个别交流自己带来的物品上数字的作用;因为孩子们都很想表达自己的发现,因此我让幼儿自己和边上的小伙伴说说自己的发现;接着我把我准备的有数字的物品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我的“发现”。第二是经验迁移,感知数字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第一环节中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东西,在第二环节中要求幼儿脱离直观物体,引发幼儿已有的经验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孩子们很会找,什么公交车的路线号,汽车摩托车的牌照,超市里也有很多的数字,他们基本上都能知道这些数字作用的一二。(本文.来源: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孩子们发现有数字的地方还真不少,就连衣服拉链头上有数字也被他们发现了。真所谓人多力量大,我们共同找到的有数字的东西还真多。第三部分是幼儿操作。利用幼儿的对生活中数字的理解运用到实际中去。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收获不少,整个活动环节很清楚,一环一环之间紧紧相扣、层层递进,设计的问题也具有有效性,能开动幼儿的小脑筋。但缺点也有存在,一些细节方面还要注意。在这个活动中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孩子自己收集课堂所需的东西是很重要。在活动中孩子们愿意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自由自在地采撷自己感兴趣的“果子”,他们采来的“果子”是绚丽多姿的,然后回到课堂交流,共享到了“果子”的丰富,起到“以一当数十”的作用。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些亲身实践活动的机会。

4、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桔子宝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猜测、证实桔瓤数量的过程中,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法。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桔子、果盘、塑料筐、小碗、擦手毛巾、笔、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比较讨论大小桔子的数量。

  1、教师语言导入:今天很冷,小朋友都吃早饭了吗?吃的什么?(请个别幼儿讲述,还可以请旁边的幼儿说刚才同伴说的答案,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2、你能把喜欢吃的东西用动作表示出来吗?(一幼儿做动作,其余孩子来猜,看谁猜的最接近。)

  3、猜猜老师最喜欢吃什么?(幼儿猜测)看看,我最喜欢吃什么呀(出示大小两个桔子)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提示孩子把话说长了,我们就会听的更清楚)教师小结:原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颜色也不一样。

  4、出示大小两盘桔子小朋友来猜一猜,两盘桔子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

  你猜大桔子有几个?小桔子有几个?(引导孩子用目测的方法进行判断)怎样就知道盘子里究竟有几个桔子了?(数一数)教师带领孩子一边数一边排成一排,然后进行记录(大桔子有X,小桔子有X)。

  5、刚才一个一个数,数了几次(12次)。

  (1)还可以怎么数,就能快一点(两个两个数,2、4、6、8、10、12,带领孩子一起数一数,是不是快一点?)

  (2)还可以怎么数?再快一点?(3、6、9、12、)

  (3)还有没有更快的呢?(6、1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找到了比一个一个数快的方法,可以两个一数或3个一数,其实还有更多办法,以后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去找一找,你会发现其中更多的奥秘。

  6、刚才我们这个盘子里的大桔子多少个,小桔子呢?看看这两个盘子一样大吗?为什么一样大的盘子,装的桔子数量不一样呢?那我们把它装满,看谁装的多谁装的少(教师演示操作)咦,同样大的盘子为什么大桔子装的少,小桔子装的多呢?(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原来大桔子长的大,占的位置比较多,几个就把盘子装满了,而小桔子长的小占得位置比较少,所以就能多装一些。

  二、猜测记录大小桔子里的瓤数。

  1、你们吃过桔子了吗?桔子里有什么?(肉、汁、籽)

  2、桔子里面那一片一片的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瓤,你来猜猜大桔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教师用红笔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话说长。)

  3、小桔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教师用红笔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话说长。)

  4、教师:你们猜的好像都是大桔子里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想不想知道答案?那我们怎样来找答案?(剥开来)

  三、验证大小桔子里的瓤数

  1、桔子老师已经洗干净了,小朋友先把小手擦一擦,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桔子剥开来,把桔子皮放在中间的篓子里,保持桌面干净才像中班的哥哥姐姐哦!

  2、幼儿自己动手剥桔子。

  3、剥好的小朋友先数一数,有多少片瓤?你是用什么办法数出来的?

  4、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请你回答我三个问题:

  1、你剥得是大桔子还是小桔子?

  2、有多少片瓤?是怎么数出来的?请你用一句长长的话一起告诉我。

  (1)请若干个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以一片为中心开始数、一片一片数)谁剥大桔子的,有几片瓤?是怎么数的?还有谁的结果和他不一样?你是几片?(教师记录结果)剥小桔子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有几片瓤?怎么数出来的?(记录结果)

  (2)我是怎样数的呢?(教师演示分成两半,先数一半,再数一半)

  (3)我还有一种数桔子的好办法,你们肯定会喜欢。(一片一片吃,边吃边数)

  (4)你们想这样做吗?请小朋友用这个办法再数一次,边吃边数记在心里。

  5、教师:桔子吃完了,刚才我们都猜大桔子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记录结果。

  大桔子最多多少片?(12)最少多少片?(9)小桔子最多多少片?(11)最少多少片?(9)那是不是桔子大瓤就多,桔子小瓤就少呀?对了,桔子瓤的多少和桔子大小没有太大关系。如果小朋友还不相信的话,回家后还可以再来试一试,看看我们今天找到的答案对不对。

  教学反思:

  1、活动中通过猜一猜的形式,运用多种感官让孩子们来感受桔子的外形特征及颜色,能够更积极的激发孩子的思考同时更直观的帮助了孩子们积累巩固对于桔子的经验,活动形式比较“活”调动了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整个活动过程更自主,更活泼了。

  2、在活动中给与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3、最后分桔子的环节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和同伴互相分享,让孩子们在和同伴的交往中逐步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做中学的活动给与了孩子们充分的自主空间,在这样的活动形式中让孩子们更积极的参与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之间的友情。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推荐 米老鼠简笔画34 形色对应(分类)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跟图形娃娃玩游戏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纽扣分类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花儿与蝴蝶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送给爸爸的礼物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生活中的数字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按物体大小排序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小动物排队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叶子王国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数落叶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会变的图形_幼儿园中班教案 小王子历险记_幼儿园数学教案 夹夹子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送货员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自己买鞋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双向排序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给蔬菜画圈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最新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10以内数量的对应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认识1-10的序数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游戏教案蚂蚁搬豆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字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大熊的储藏室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小动物住哪里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春天的电话亭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空间方位辨别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中班安全电的用处多教案反思 中班趣味体育游戏切西瓜教案 中班歌表演优秀猫咪教案反思 中班健康体育寻宝藏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物体的弹性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不随便喂小动物教案 中班健康小鼻子真灵教案反思 中班美术美丽的雨花石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设计我的名片教案反思 中班健康教案轻轻的打喷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