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美术教案设计向左走,向右走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设计:向左走,向右走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绘画一只鞋子的侧面。
2、根据自己的喜好,尝试对鞋子的造型及细节特征进行设计。
3、将自己有趣的想法融人设计,感受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前期的欣赏活动中已经获得了一些关于鞋子的表象经验;通过与家长的网上浏览,幼儿已初步了解了一些特别的创意思路。
2、鞋子的侧面图片。
3、作业纸,勾线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鞋子的图片。
(1)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自由欣赏、交流。
教师:这里有许多鞋子。你最喜欢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欣赏画面中的几只鞋子。
教师:这只鞋子是什么时候穿的?它的前面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后面是什么样子的?后跟是什么样子的?哪里有花纹?是什么样子的花纹?
(3)教师引导幼儿对比欣赏。
教师:这只鞋子和刚才那只哪里不一样呢?
2、引导幼儿尝试构思自己的设计,并和同伴交流。
(1)教师:如果请你来设计一只鞋子,你会设计谁穿的鞋子?前面是尖尖的、圆圆的,还是其他什么样子呢?后面是矮矮,还是高高的?有鞋带还是有拉链?在鞋子的哪里?
(2)教师:鞋子上有花纹吗?有什么样的花纹?花纹在哪里?
(3)教师:请你和好朋友说一说你的想法。
●因为后期的创作重要设计不同的鞋子,因此欣赏中教师需要重点引导幼儿关注鞋子形状和功能,简要地欣赏鞋子上的花纹及装饰。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教师:画面的主体只有一只鞋子,要把鞋子画得大一点,才能让别人看得清楚。你的鞋子可以是往左边走,也可以是往右边走。
4、展示幼儿的作品。
教师:谁来向我们介绍一下,你设计的鞋子最满意的地方在哪里?
活动建议
☆活动廷伸 ①提供多种鞋子的外形,鼓励和引导幼儿根据鞋子的外形对细节进行装饰。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鞋子的海报: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和排列方式。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开辟“鞋子设计中心”,为同伴设计漂亮的鞋子。②科学区:收集带轮子的鞋子,带响声的鞋子,带亮光的鞋子,芭蕾舞的鞋子、踢踏舞的鞋子等有特殊功能的鞋子,供幼儿了解和探索。③生活区:提供有鞋带的鞋子,让幼儿练习系鞋带。
☆环境创设 将收集的图片和幼儿的作品布置成“鞋子设计中心”的游戏环境,幼儿可以将设计的鞋子剪下在游戏中进行买卖。
【评析】
大班幼儿的物体画教学更侧重于在了解物体形和功能的基础上,设计属于自己的作品。因此在创作之前,需要提供给幼儿大量的相关欣赏作品,让幼儿在清楚了解物体形的基础上,拓展幼儿的思维。如果欣赏的内容较多,建议在绘画活动之前进行一个纯欣赏的活动,有效避免活动时间过长和活动节奏缓慢的问题。
2、中班心理健康活动好朋友,陪我走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进入幼儿园已有一年的时间,各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人际交往方面,儿童开始发现,交朋友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自于我们有相同的东西,比如相同的爱好和兴趣,或者我喜欢他,或者他喜欢我,或者双方能够相互理解。受幼儿年龄和交往水平的影响,孩子在交往活动中又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为此,应及时开展一次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活动,以帮助幼儿及时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与自己不同性格和爱好的小朋友交朋友,知道好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2、与其他小朋友之间发生的小矛盾时,能够自己初步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与彼此进行沟通等,处理小矛盾。
3、喜欢和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做朋友,并且愿意与自己的好朋友分享快乐,深入体验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喜欢和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做朋友
活动难点:能够初步使用一些简单方法独立处理小矛盾
活动准备
小故事《小胖熊吹气球》,挖好两个洞的报纸若干张,小兔子,小猫,小猪,小猴子的头饰若干个,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述小胖熊吹气球的故事,并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其他小动物和小胖熊发生矛盾时,小胖熊是怎样做的呢?(该部分旨在引发幼儿的兴趣以及思考,不用回答)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谈谈自己有哪些好朋友,为什么喜欢和他们做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小故事中发现小胖熊有很多的好朋友,那小朋友们先想想,然后告诉老师你们有哪些好朋友?
幼儿:XXX是我的好朋友师:你为什么喜欢跟他做好朋友呢?
幼儿:他和我一样喜欢。。。。,他懂得很多。。。。,他很喜欢帮助别人。。。。,他喜欢给我吃好吃的。。。。
2、引导幼儿思考要想和别人做好朋友,自己应该怎么做?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胖熊为什么有那么多好朋友吗?
幼儿:小胖熊喜欢帮助别人;小胖熊可以帮助不乖的小猪;小胖熊很善良。。。。。。
师:小朋友们要想有很多很多好朋友的话,应该怎么做?
幼儿:要帮助有困难的好朋友;有不乖的,和自己不一样的小朋友,也应该和他做朋友。。。。。。
3、引导幼儿思考应该怎样和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交朋友。
师:有小朋友发现了,就算有不乖的,有和自己不一样的小朋友有困难时我们也应该帮助他们,和他们做朋友。那我们应该怎样和他们做朋友呢?
幼儿:有困难时帮助他们;有好吃的分给他们;跟他们一起玩儿。。。。。。
师:嗯,我们小朋友都很善良,都愿意,也知道怎样和自己不一样的小朋友做朋友。
4、引导幼儿思考,当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做?
师:那要是有一天,你和其他小朋友闹矛盾了,比如,其他小朋友太喜欢的玩具不给你玩,抢你的小板凳,或者不给你看你喜欢的图书,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幼儿:生气;不开心;不想和他玩了。。。。。。
师:有小朋友说,不和他一起玩了,可是老是觉得呀,这样做的话没有解决问题噢,我们一起来想想,怎么做呢?
幼儿:要告诉老师;要告诉那些小朋友,我们都不喜欢这样的宝宝。。。。。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跟我们不一样的人,但是,只要我们喜欢和他们做朋友,愿意在他们有困难时帮助他们,我们和他们也可以成为好朋友。但我们要知道,和好朋友发生矛盾时,要懂得相互谦让,互相帮助,这样,我们就可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
三、结束部分
讲述游戏规则,幼儿寻寻找新朋友组队,进行游戏活动。
1、讲述游戏规则。发给幼儿头饰,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幼儿必须选择和自己头饰不相同的小朋友为一队,组好队后,开始进行连体游戏。
附:连体人游戏规则。两人一组,将挖好两个洞的报纸分别套在两个人的脖子上,将两人连在一起。两人一组沿指定路线走,跑。如果报纸中途破碎,则停止游戏,以报纸不破碎者胜。
2、教师总结游戏的意义,通过该游戏,让幼儿懂得和不同类型的人进行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以及成功的喜悦。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呀,玩游戏都很棒噢,都能够和自己的新搭档一起完成游戏啦,都能够像小胖熊一样,能够和自己不一样的做好朋友了。那这个周末呢,我们小朋友就邀请自己的新朋友到自己的家里去做客,我们小朋友肯定都是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活动延伸:
幼儿社会教育,幼儿到朋友家做客的一些礼仪以及在准备接待客人时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活动反思:
1、幼儿能够基本学会与自己不同性格和爱好的小朋友进行交朋友,能够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合作完成任务。
2、幼儿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体验和分享成功的快乐
3、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层层递进提问的引导方式,让幼儿逐步理解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交朋友的意义。
4、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简单的说教,而要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并进行思考和体验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如本次活动中,幼儿各个环节都有有效的参与。
3、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鱼儿,变变变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蜡笔和水粉笔组合进行美术创作,体验“变鱼”过程带来的快乐。
2. 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 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水桶、毛巾、水粉笔、桌布、蜡笔等。
2. 画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图一张、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指导语:今天让我们坐上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来,准备好了吗?出发吧!(幼儿跟着老师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进场,坐成半圆形)
2 来到范画前,引导幼儿猜测
师:海底到了,咦,海底的鱼都去哪儿了?
3 出示魔术笔。
这是一只魔术笔,它一定知道鱼躲在哪里?
魔术笔粘上颜料涂在纸上,鱼就出来了。
师:真神奇,我们也来试试好吗?(请个别幼儿上来涂颜料)
师:好玩吗?你们想不想要变这样的魔术啊?
4.教师示范。(同时出示各种小鱼的图片。)
提出操作要求
(1)在变鱼前先要用淡色的蜡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鱼和水草,鱼要画得多些,画的重些。
(2)画好鱼和水草后,再用魔术笔涂上颜料就可以了。
(3)在涂色时魔术笔的颜料不要太多,不然颜料会流出来。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评价作品。
7.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鱼游的音乐做小鱼游上、游下、吐泡泡的模仿动作。
活动反思:
鱼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对于鱼的外型特征幼儿已相当的了解和熟悉,所以要从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绘画发展水平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设计,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调动幼儿的绘画热情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创设“小鱼不见了”的问题情境勾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及创作的欲望。并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工具,通过用蜡笔和水粉间的常用又独特的组合方式进行美术创作,引导幼儿自主创造,表达自己的意图及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让幼儿尽情地表现,画出自己喜欢的、富有创造性、个性的鱼,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4、中班美术教案设计:向左走,向右走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设计:向左走,向右走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绘画一只鞋子的侧面。
2、根据自己的喜好,尝试对鞋子的造型及细节特征进行设计。
3、将自己有趣的想法融人设计,感受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前期的欣赏活动中已经获得了一些关于鞋子的表象经验;通过与家长的网上浏览,幼儿已初步了解了一些特别的创意思路。
2、鞋子的侧面图片。
3、作业纸,勾线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鞋子的图片。
(1)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自由欣赏、交流。
教师:这里有许多鞋子。你最喜欢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欣赏画面中的几只鞋子。
教师:这只鞋子是什么时候穿的?它的前面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后面是什么样子的?后跟是什么样子的?哪里有花纹?是什么样子的花纹?
(3)教师引导幼儿对比欣赏。
教师:这只鞋子和刚才那只哪里不一样呢?
2、引导幼儿尝试构思自己的设计,并和同伴交流。
(1)教师:如果请你来设计一只鞋子,你会设计谁穿的鞋子?前面是尖尖的、圆圆的,还是其他什么样子呢?后面是矮矮,还是高高的?有鞋带还是有拉链?在鞋子的哪里?
(2)教师:鞋子上有花纹吗?有什么样的花纹?花纹在哪里?
(3)教师:请你和好朋友说一说你的想法。
●因为后期的创作重要设计不同的鞋子,因此欣赏中教师需要重点引导幼儿关注鞋子形状和功能,简要地欣赏鞋子上的花纹及装饰。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教师:画面的主体只有一只鞋子,要把鞋子画得大一点,才能让别人看得清楚。你的鞋子可以是往左边走,也可以是往右边走。
4、展示幼儿的作品。
教师:谁来向我们介绍一下,你设计的鞋子最满意的地方在哪里?
活动建议
☆活动廷伸 ①提供多种鞋子的外形,鼓励和引导幼儿根据鞋子的外形对细节进行装饰。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鞋子的海报: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和排列方式。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开辟“鞋子设计中心”,为同伴设计漂亮的鞋子。②科学区:收集带轮子的鞋子,带响声的鞋子,带亮光的鞋子,芭蕾舞的鞋子、踢踏舞的鞋子等有特殊功能的鞋子,供幼儿了解和探索。③生活区:提供有鞋带的鞋子,让幼儿练习系鞋带。
☆环境创设 将收集的图片和幼儿的作品布置成“鞋子设计中心”的游戏环境,幼儿可以将设计的鞋子剪下在游戏中进行买卖。
【评析】
大班幼儿的物体画教学更侧重于在了解物体形和功能的基础上,设计属于自己的作品。因此在创作之前,需要提供给幼儿大量的相关欣赏作品,让幼儿在清楚了解物体形的基础上,拓展幼儿的思维。如果欣赏的内容较多,建议在绘画活动之前进行一个纯欣赏的活动,有效避免活动时间过长和活动节奏缓慢的问题。
5、中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好朋友,陪我走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进入幼儿园已有一年的时间,各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人际交往方面,儿童开始发现,交朋友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自于我们有相同的东西,比如相同的爱好和兴趣,或者我喜欢他,或者他喜欢我,或者双方能够相互理解。受幼儿年龄和交往水平的影响,孩子在交往活动中又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为此,应及时开展一次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活动,以帮助幼儿及时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与自己不同性格和爱好的小朋友交朋友,知道好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2、与其他小朋友之间发生的小矛盾时,能够自己初步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与彼此进行沟通等,处理小矛盾。
3、喜欢和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做朋友,并且愿意与自己的好朋友分享快乐,深入体验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
活动重点:喜欢和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做朋友
活动难点: 能够初步使用一些简单方法独立处理小矛盾
活动准备:小故事《小胖熊吹气球》,挖好两个洞的报纸若干张,小兔子,小猫,小猪,小猴子的头饰若干个,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教师讲述小胖熊吹气球的故事,并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其他小动物和小胖熊发生矛盾时,小胖熊是怎样做的呢?(该部分旨在引发幼儿的兴趣以及思考,不用回答)
二 基本部分
1 引导幼儿谈谈自己有哪些好朋友,为什么喜欢和他们做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小故事中发现小胖熊有很多的好朋友,那小朋友们先想想,然后告诉老师你们有哪些好朋友?
幼儿:XXX是我的好朋友师:你为什么喜欢跟他做好朋友呢?
幼儿:他和我一样喜欢。。。。,他懂得很多。。。。,他很喜欢帮助别人。。。。,他喜欢给我吃好吃的。。。。
2 引导幼儿思考要想和别人做好朋友,自己应该怎么做?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胖熊为什么有那么多好朋友吗?
幼儿:小胖熊喜欢帮助别人;小胖熊可以帮助不乖的小猪;小胖熊很善良。。。。。。
师:小朋友们要想有很多很多好朋友的话,应该怎么做?
幼儿:要帮助有困难的好朋友;有不乖的,和自己不一样的小朋友,也应该和他做朋友。。。。。。
3 引导幼儿思考应该怎样和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交朋友。
师:有小朋友发现了,就算有不乖的,有和自己不一样的小朋友有困难时我们也应该帮助他们,和他们做朋友。那我们应该怎样和他们做朋友呢?
幼儿:有困难时帮助他们;有好吃的分给他们;跟他们一起玩儿。。。。。。
师:嗯,我们小朋友都很善良,都愿意,也知道怎样和自己不一样的小朋友做朋友。
4 引导幼儿思考,当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做?
师:那要是有一天,你和其他小朋友闹矛盾了,比如,其他小朋友太喜欢的玩具不给你玩,抢你的小板凳,或者不给你看你喜欢的图书,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幼儿:生气;不开心;不想和他玩了。。。。。。
师:有小朋友说,不和他一起玩了,可是老是觉得呀,这样做的话没有解决问题噢,我们一起来想想,怎么做呢?
幼儿:要告诉老师;要告诉那些小朋友,我们都不喜欢这样的宝宝。。。。。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跟我们不一样的人,但是,只要我们喜欢和他们做朋友,愿意在他们有困难时帮助他们,我们和他们也可以成为好朋友。但我们要知道,和好朋友发生矛盾时,要懂得相互谦让,互相帮助,这样,我们就可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
三 结束部分讲述游戏规则,幼儿寻寻找新朋友组队,进行游戏活动。
1、讲述游戏规则。发给幼儿头饰,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幼儿必须选择和自己头饰不相同的小朋友为一队,组好队后,开始进行连体游戏。
附:连体人游戏规则。两人一组,将挖好两个洞的报纸分别套在两个人的脖子上,将两人连在一起。两人一组沿指定路线走,跑。如果报纸中途破碎,则停止游戏,以报纸不破碎者胜。
2、教师总结游戏的意义,通过该游戏,让幼儿懂得和不同类型的人进行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以及成功的喜悦。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呀,玩游戏都很棒噢,都能够和自己的新搭档一起完成游戏啦,都能够像小胖熊一样,能够和自己不一样的做好朋友了。那这个周末呢,我们小朋友就邀请自己的新朋友到自己的家里去做客,我们小朋友肯定都是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活动延伸:幼儿社会教育,幼儿到朋友家做客的一些礼仪以及在准备接待客人时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活动评价:
1、幼儿能够基本学会与自己不同性格和爱好的小朋友进行交朋友,能够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合作完成任务。
2、幼儿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体验和分享成功的快乐3、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层层递进提问的引导方式,让幼儿逐步理解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交朋友的意义。
4、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简单的说教,而要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并进行思考和体验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如本次活动中,幼儿各个环节都有有效的参与。
附:故事《小胖熊吹气球》
小胖熊拿来五只气球,分给大家。胖熊说:"这是顶顶好玩的气球。"火红色的气球给小狗,小狗不会吹气球,胖熊帮他吹。哇!红色的气球像团火。
黄色的气球给小猫,小猫不会吹气球,胖熊帮他吹。哇!黄色的气球像鸭梨。
绿色的气球给小兔,小兔不会吹气球,胖熊帮他吹。哇!绿色的气球像个大苹果。
紫色的气球给小猪,小猪偏要自己吹气球,吹呀,吹呀,"啪!"吹爆了。紫色气球变成碎片皮,小猪抹起了眼泪。
胖熊拿出第五只气球。吹呀,吹呀,吹大了,气球像蓝天一样美丽。
胖熊把蓝色气球送给小猪,小猪笑了。袋鼠阿姨走过来,把一束吹好的气球送给胖熊,夸他是个好孩子。
活动反思:
1、幼儿能够基本学会与自己不同性格和爱好的小朋友进行交朋友,能够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合作完成任务。
2、幼儿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体验和分享成功的快乐
3、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层层递进提问的引导方式,让幼儿逐步理解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交朋友的意义。
4、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简单的说教,而要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并进行思考和体验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如本次活动中,幼儿各个环节都有有效的参与。
6、中班美术鱼,变变变教案反思
一、设计意图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同时又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
《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并要以幼儿为本。我在设计中班美术活动《鱼,变变变》时,整个思路就是以这两点为依据。鱼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对于鱼的外型特征幼儿已相当的了解和熟悉,我能从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绘画发展水平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调动幼儿的绘画热情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创设“小鱼不见了”的问题情境勾起幼儿强烈的好奇,激发幼儿探索及创作的欲望。并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工具及载体,通过用蜡笔和水粉间的常用又独特的组合方式进行美术创作,引导幼儿自主创造,表达自己的意图及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让幼儿尽情地表现,画出自己喜欢的、富有创造性、个性的鱼,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在教学方法上利用直观教学和幼儿操作法相结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蜡笔和水粉笔组合进行美术创作,体验“变鱼”过程带来的快乐。
2、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
活动准备:
1、水桶、毛巾、水粉笔、一次性桌布、蜡笔、手套等
2、画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图一张、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进场
指导语:今天让我们坐上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来,准备好了吗?出发吧!(幼儿跟着老师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进场,坐成半圆形)
2、来到范画前,引导幼儿猜测
师:海底到了,咦,海底的鱼都去哪儿了?
3、出示水粉笔
这是一只魔术笔,它一定知道鱼躲在哪里?
魔术笔粘上颜料涂在纸上,鱼就出来了。
二、基本部分
1、请个别幼儿尝试作鱼
师:真神奇,我们也来试试好吗?(请个别幼儿上来涂颜料)
2、小结,作画练习的过程。
3、全体幼儿操作
师:好玩吗?你们想不想要变这样的魔术啊?
4、提出操作要求
(1)在变鱼前先要用淡色的蜡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鱼和水草,鱼要画得多些,画的重些。
(2)画好鱼和水草后,再用水粉笔涂上颜料就可以了。
(3)在涂色时水粉笔的水分不要太多,不然颜料会流出来。
(4)保持桌面和衣服等的干净,手脏了要及时擦干净。
5、幼儿分散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评析
师:请动作快的小朋友坐上潜水艇去观察水里的鱼,老师指出有特色的鱼和幼儿一起分享,这鱼漂亮吗?为什么?
2、开潜水艇离开教室
师: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到教室里,让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看吧!
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美术活动,本次教学活动让我最感欣慰的应该是:这是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绘画活动,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整堂课环节思路清晰流畅,形式新颖,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这一教学宗旨,下面我为谈谈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缺点:
一、优点
1、改变老师教,幼儿学的传统模式,充分体现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自主创造,教师不包办、不代替,尊重幼儿的想象和创作,如:在教师教学活动中我都非常注重幼儿的独立创作及对他们的作品赞扬。
2、能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很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的兴趣性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开始部分,我采用了蜡笔和水粉的奇妙组合,激发了幼儿的创造热情,从幼儿专注的神情中我看到幼儿特别感兴趣,觉得很好奇,而“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是活动的“催化剂”尤为重要,没有兴趣的活动不能使其目的落实到位,充其量也不过是“教学载体”,而非幼儿内心真正的需求,没有内驱力。
3、目标落实比较好,在各环节的设计上较注重其相接的紧凑性,环环相扣,注重时间上的分配。
二、缺点
虽然本次教学活动具有许多“闪光点”,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如我在幼儿操作部分,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因而看到幼儿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便非常的无措,而忽视了对幼儿作品相学的破坏,对作品的内容提升不够。
2、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不够。指导语言不精炼,评析没抓住 幼儿的亮点,应该在幼儿高度兴趣驱动的活动中融入恰当的技巧指导。
3、在教具准备时稍有疏忽,水粉刷子太小了,使得整个画面缺乏了整体性。
7、中班主题头发,肩膀,膝盖,脚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能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学习与同伴合作表演,体验合作的乐趣。
重点难点
能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在日常活动环节中播放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活动过程
1、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并启发幼儿边唱边表演(唱到哪个身体部位时,手就摸到哪里)。
2、导幼儿编创歌词与动作。
启发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拍身体的什么部位,并提醒幼儿注意身体各部位的顺序性,要求边做边唱,做与唱要协调。
3组织幼儿合作表演律动。
教师示范,边唱边拍一位幼儿相应的身体部位,引发幼儿合作律动的兴趣。
鼓励幼儿找到同伴合作表演的律动,要求能友好地拍同伴相应的身体部位。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为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我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思考的同时,让幼儿的肢体也动起来,不抑制他们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我安排了幼儿自主表演这首歌,幼儿们都想展示所学,为了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这个活动最终显得有些长,如果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我会注意这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