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数学去猫妈妈家做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7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根据数字和图形标志匹配相同的图形。
3.知道做客的基本礼仪,体验做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人手一盘鱼;
3.幼儿人手一个手环。
活动过程:
一、准备去做客。
1.交流做客的礼仪。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猫妈妈家做客,做客要做些什么呢?
2.准备礼物。
师:猫妈妈最喜欢吃什么?
老师今天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盆鱼送给猫妈妈,你去端一盆,数数你的盘子里有几条鱼?
幼儿讲述自己盆里的小鱼个数。
二、去做客的路上。
1.出发前的准备。
请幼儿仔细看好我们去猫妈妈家的路上都看见了什么?我们待会要原路返回的。
2.去的路上。
教师随这画面的变化提出不同的问题。
第一幅图:一座小桥
第二幅图:二座蘑菇亭
第三幅图:草地上有三座房子
第四幅图:四朵花的花园
第五幅图:池塘里有五只小鸭子
第六幅图:草地上有六张椅子
第七幅图:树林里有七棵小树
三、 去家里做客。
1.猫妈妈家到了,学习做客的礼仪:敲门,你好,欢迎你们!
2.给猫妈妈送礼物。
猫妈妈要求你们根据鱼的数量分别送到不同的数字下面。
3.猫妈妈也要送礼物给我们。
(1)提出要求:猫妈妈要送手环给我们,不过她只做了一半,还有一半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做出来,考考我们还聪明。
(2)介绍材料:手环上有数字图形标记,请看清楚手环上的数字和图形标记就贴几个相应的几何图形。
(3)幼儿操作:指导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看清楚数字和几何图形。
(4)交流:我做了几个手环,数数有几个什么几何图形。
四、回家。
从原路返回,幼儿边走边数。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运用有限的数、量、形方面的知识,进行一番系统、连贯的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规律”的东西。排序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2、小班数学活动去猫妈妈家做客(按规律排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按物体大小、颜色、数量间隔排序,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排序的方法。
2、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帮助别人以及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小猫的家,已经做好的门帘一份。
2、各种操作材料:木珠、花片、吸管、纸圈、彩色回形针、线、胶水等。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按物体大小、颜色、数量间隔排序。
难点: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间隔排列方法。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
师:宝宝们,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去猫妈妈家做客,我们一起乘火车去,好吗?请幼儿间隔排列做车厢,提出要求:车厢要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来排列。
在孩子拼车厢时老师不时的提醒: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后面是谁呀?让幼儿初步感知弟弟妹妹的间隔排列。
二、游戏:做客
1、按门铃。
(1)师:小猫家到了,我们一起来按门铃,按三声好吗?叮咚!叮咚!叮咚!
和猫妈妈相互问好。
2、欣赏讨论。
(1)师:猫妈妈,你在干什么呀?(猫妈妈:我在做漂亮的门帘。)
我们一起来看看猫妈妈做的门帘吧!你们看看猫妈妈的门帘是怎么穿的?
师引导幼儿发现窗帘是按物体大小、颜色、数量间隔排序方法。
(2)猫妈妈:小猫宝宝的房间还没有装上门帘呢,谁来帮帮我呀?
师:猫妈妈准备了许多材料,我们一起帮妙妈妈想想办法,把这些漂亮的材料间隔排列做成门帘,好吗?谁想出的办法和猫妈妈不一样的,猫妈妈有礼物给你们哦!
3、幼儿操作。
A:幼儿尝试着用各种材料,用间隔模式排序的方法进行排序活动。
在操作时鼓励幼儿用语言把自己的操作过程说出来。如:一个红色的一个绿色的等等。
B: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模式排列方法,老师根据幼儿各个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指导。
4、装门帘。
师:小猫宝宝的窗帘做好了,我们一起帮它挂起来吧。
将幼儿做成的门帘挂起来,集体欣赏、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5、游戏:钻门帘。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让我们再做成车厢开火车回家吧。
师:刚才我们来的时候是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这样排列的,现在我们变一种方法做火车的车厢,好吗?
鼓励幼儿想出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四个弟弟四个妹妹等不同的排序方法
游戏进行两次后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运用有限的数、量、形方面的知识,进行一番系统、连贯的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规律”的东西。排序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3、中班数学公开课去猫妈妈家做客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去猫妈妈家做客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7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根据数字和图形标志匹配相同的图形。
3.知道做客的基本礼仪,体验做客的乐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2.幼儿人手一盘鱼;3.幼儿人手一个手环。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根据数字在操作板上贴相应数量的盛满小鱼的盘子,并且根据手环上的数字贴相应数量的图形。
活动过程:
一、准备去做客。(复习7以内的数数)1.交流做客的礼仪:
师:今天倪老师要带你们去猫妈妈家做客!你们一定很开心吧!那我们去做客要注意什么呢?(懂礼貌)什么是懂礼貌?看见猫妈妈要打招呼。那还要带些什么呢?(礼物)带什么礼物呢?(鱼)是呀,猫妈妈最喜欢吃鱼了。
2.准备礼物:
老师这里有很多盆小鱼呢!大家每个人来端一盆吧!每个人都端到了一盆鱼,大家数一数,你的盘子里有几条鱼?
幼儿讲述自己盆里的小鱼个数,并一起验证。
师:礼物准备好了,我们准备出发啦!(音乐:欢乐舞。教师带领着幼儿绕着教室走一圈)二、去做客的路上。
1.出发前的准备。
师:在出发之前,老师可有个要求:你们一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
2.去的路上。
依次出示课件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幅图:
教师随在着画面的变化提出不同的问题。
第二幅图:一座小桥 第三幅图:二座蘑菇亭第四幅图:草地上有三座房子 第五幅图:四朵花的花园第六幅图:池塘里有五只小鸭子 第七幅图:草地上有六只长颈鹿第八幅图:树林里有七棵小树3.小结:小朋友想一想,去猫妈妈家经过了哪些地方?出示相应图片。他们分别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请小朋友有一句完整的话来表示。
三、去家里做客。(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1.到达猫妈妈家师:猫妈妈家到了,出示课件第九幅图,并发出敲门的声音,并问:猫妈妈在家吗?
学习做客的礼仪:敲门,你好,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
我们给你带礼物来了。
2.给猫妈妈送礼物:
师:我们给猫妈妈带来了这么多鱼,究竟该放在哪里呢?
猫妈妈说:“别急,我这里有好几个数字宝宝,你的盘子里有几条鱼就把盘子送到几的数字宝宝下面。小朋友你会送吗?好,现在先请女小朋友送,再请男小朋友送。”
一起验证一下。
3.猫妈妈也要送礼物给我们。
(1)提出要求:
师:猫妈妈说她收到了礼物非常高兴,也有礼物要送给小朋友们,他要给每一个小朋友送一个手环。但是猫妈妈非常忙,礼物只做了一半,剩下的要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做了,做对了,礼物就是你的了。
(2)老师示范做手环。那手环怎么做呢?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出示手环,介绍材料。上面有什么呢?数字和图形。这是什么意思呢?4和三角形(就是要在手环上贴4个三角形。)(3)幼儿操作:指导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看清楚数字和几何图形。
(4)交流:我做了几个手环,数数有几个什么几何图形。
三、结束师:时间很晚了,我们要准备回家了,和猫妈妈说再见吧!(音乐:欢乐舞)
活动反思: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
4、中班数学去做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并记住去做客的路线,学习逆向排序的方法,。
2.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尝试用逆向思维思考。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2.每人一套操作材料⑴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话题。
师:今天XX老师搬新家了,他邀请我们一起去他家里做客,可是他家走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二、观察、制作路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一)观察路线,大胆表述已有经验1:⑴我们先要经过哪里啦(玩具店),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玩具店的?
(2)接下来又会经过哪里呢?(德克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薯条、汉堡、鸡腿)(3)[图片出现转弯]我们要干嘛了(拐弯),呀,拐弯过来看到了一个什么?(超市),你是怎么知道的?
(4)然后我们来到了哪里(冰淇淋店),车站旁边是什么地方?(XX老师家)2.师幼小结:师:宝贝们都很棒,都能仔细的观察出我们要经过哪些地方。(玩具店--德克士--超市--公交站)(二)师幼共同记忆路线1.现在我要把路线图藏起来,请宝贝们想一想我们去XX老师家要经过哪些地方,看一看宝贝们都记住没有?
2.师:宝贝们真棒,都能记住路线了,让我们一起去XX老师家做客吧。
三、情景体验。
(一)回忆路线1.组织幼儿做手指游戏《小白上楼梯》。
师:XX老师家真好玩,我们好高兴啊,让我们一起来玩个手指游戏吧。
2.师:天黑了,我们该回家了,让我们先想想我们来XX老师家的时候都经过了那些地方。第一个地方是。。。。第二。。。。第三。。。
(二)通过操作学习逆向排序的方法。
1.根据来时路线找回家路线。
(1)师幼粘贴路线师:那我们现在要回家了,第一个经过的地方是哪里呢?(冰淇淋店)第二个经过的地方是哪里呢?(依次:超市、德克士、玩具店)(2)根据来时路线,验证回家路线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走,我们能回到家吗?
2.总结:回家路线:冰淇淋店--超市--德克士--玩具店四、分组操作,集体验证。
1师:回家的路线有点难记,让我们一起在做一张路线图。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材料,现在请宝贝们按照回家的路线做一张路线图。
2.组织幼儿制作路线图,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验证师:做好的宝贝,请把路线图贴到黑板上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家做对没有。
五、活动结束共同体验回家路线师:路线图做好了,让我们一起回家吧,回家的时候仔细看看我们回家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哦。
活动反思:
3岁半到4岁的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我班幼儿现处于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特设计此次数学教育活动。
此次活动目标设定为: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为了使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相连,我在教学具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围绕目标,我将活动过程设计如下:(一)创设情景——练习点数 。唱歌《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二)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 (三)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 。三个环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充满了趣味性、游戏性。在教学中,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多幼儿达到了目标的学习。但也有个别幼儿产生了困难,我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仔细的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由于此节活动以复习游戏为主,再加上与生活密切相连,很投幼儿的胃口,上起来较轻松。另外,我在活动中自始至终都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现,留出更多的机会给孩子,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5、中班数学去猫妈妈家做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7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根据数字和图形标志匹配相同的图形。
3.知道做客的基本礼仪,体验做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人手一盘鱼;
3.幼儿人手一个手环。
活动过程:
一、准备去做客。
1.交流做客的礼仪。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猫妈妈家做客,做客要做些什么呢?
2.准备礼物。
师:猫妈妈最喜欢吃什么?
老师今天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盆鱼送给猫妈妈,你去端一盆,数数你的盘子里有几条鱼?
幼儿讲述自己盆里的小鱼个数。
二、去做客的路上。
1.出发前的准备。
请幼儿仔细看好我们去猫妈妈家的路上都看见了什么?我们待会要原路返回的。
2.去的路上。
教师随这画面的变化提出不同的问题。
第一幅图:一座小桥
第二幅图:二座蘑菇亭
第三幅图:草地上有三座房子
第四幅图:四朵花的花园
第五幅图:池塘里有五只小鸭子
第六幅图:草地上有六张椅子
第七幅图:树林里有七棵小树
三、 去家里做客。
1.猫妈妈家到了,学习做客的礼仪:敲门,你好,欢迎你们!
2.给猫妈妈送礼物。
猫妈妈要求你们根据鱼的数量分别送到不同的数字下面。
3.猫妈妈也要送礼物给我们。
(1)提出要求:猫妈妈要送手环给我们,不过她只做了一半,还有一半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做出来,考考我们还聪明。
(2)介绍材料:手环上有数字图形标记,请看清楚手环上的数字和图形标记就贴几个相应的几何图形。
(3)幼儿操作:指导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看清楚数字和几何图形。
(4)交流:我做了几个手环,数数有几个什么几何图形。
四、回家。
从原路返回,幼儿边走边数。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运用有限的数、量、形方面的知识,进行一番系统、连贯的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规律”的东西。排序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6、中班数学活动猫妈妈家去做客教案反思
目标:
1.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学习根据数字和图形标志匹配相同数量的几何图形,并能听懂要求进行操作。
3.知道做客的基本礼仪,体验去做客的快乐。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1)与幼儿数量相等的贴有7-10不同数量鱼的盆子。
2)贴有数字图形的手环和一定数量的三种几何图形。
2.课件:去小猫家去做客的路上风景及遇到的小动物。
3.教具:贴有7-10数字的操作板。
过程:
一、准备去做客。
1.交流做客的礼仪:
师:小朋友们今天啊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去猫妈妈家做客,你们说好不好?
师:小朋友老师要问问你去可人家做客要注意什么,能不能直接自己推门一声不吭,招呼不打就进去了?
幼:不能。
师:对,不能这样,那要怎么样呢?
幼:敲门,到招呼……师总结:我们到了客人家呀要先敲门,或者按门铃,进去后还要有礼貌的问好、打招呼。
2.准备礼物:
师:但是这样我觉得还不够,你们说我们这样两手空空的去好不好啊?
幼:不好师:那请小朋友来说说去别人家做客我们可以带什么啊?
幼:……、……师:可以带……、……这些送给别人的东西我们可以叫它礼物。
那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去猫妈妈家,猫妈妈最喜欢什么呀?
幼:鱼师:猫妈妈呀可喜欢吃鱼了,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准备了送给猫妈妈的礼物,那就是猫妈妈喜欢的鱼。
请小朋友轻轻的把准备好的鱼拿起来,然后观察一下你的盆子里有几条鱼,举手告诉我。
请1-2个幼儿说一说你的盘子里有几条鱼。
师:老师这里也准备了鱼,我们看看有几条。(师幼共同数)啊,我有7条鱼。
二、去做客的路上。(感知10以内的数量)1.出发前的准备:
师:现在我们给猫妈妈的礼物也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吧,去猫妈妈家吧好不好。去猫妈妈家的路上我们还会遇到好多小动物呢,请你仔细看看他们是谁?
好了,请小朋友站起来,站在小椅子边上,跟我一起出发吧。
2.去的路上:
教师随这画面的变化提不同的问题。(是谁呀,有几个?)8、9的时候与幼儿一起数一数三、去家里做客。(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1.猫妈妈家到了,学习做客的礼仪:敲门,你好,欢迎你们。
师:啊,猫妈妈家到了,我们先要怎么样啊,(敲门)猫妈妈把门打开了,我们来和猫妈妈打个招呼吧(猫妈妈你好)2.给猫妈妈送礼物师:哎呀,你们带了怎么多鱼给我呀,谢谢你们,但是猫妈妈年纪大了,数不清了,请小朋友帮我一个忙好吗?
帮我把它放到相应的数字下面师:我们来看看怎么放,这快板上有数字7、8、9、10、那你们说7下面贴几条鱼,8下面呢,9下面呢,10下面呢。
我们看看老师这里我们刚才数了是几条,(10条),那我应该贴在数字几下面。
分组贴,一次为7、8、9、10条师:我来帮猫妈妈检查一下对不对。捡几个盆子数一数(8、9、10)3.猫妈妈也要送礼物给我们。
(1)提出要求:猫妈妈要送手环给我们,不过她还没做好呢,猫妈妈要考考小朋友你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做出来。做对了猫妈妈就会把手环送给你。
(2)介绍材料:手环上有数字图形标记,请看清楚手环上的数字和图形标记就贴几个相应的几何图形。(视频演示:三角形、长方形)(3)幼儿操作:指导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要看清楚数字和几何图形。
(4)交流:我做了几个手环,数数有几个什么几何图形。
四、结束。
没做完的幼儿可以在区域游戏时完成。
活动反思: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